本發明專利技術屬于絲網印刷領域,特別是涉及絲網印刷白色面板的印刷結構的設置和油墨顏色的調配。所述的白色面板的制備方法具有能降低面板油墨的厚度,消除可視區邊沿和按鍵套版偏位的陰影,能制備出超薄的白色面板。保持第一道白、二道白及蓋底版次不變,去掉三次白印刷,改為按鍵版次印刷,按鍵網版設計為整面覆蓋,油墨為按鍵灰色,以替代三次白,增加整體遮蔽性、降低蓋底后吃色現象,使主體顏色與改善前一致。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絲網印刷領域,特別是涉及絲網印刷白色面板的印刷結構的設置和油墨顏色的調配。
技術介紹
“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四大專利技術之一,稱之為“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杠桿”、“ 一切革命的胚胎”、“改變了全世界表面和一切事物狀態”。按其在工藝技術發展,劃分為源頭、古代、近代、現代四個歷史時期淺^伊嚴T藝北京:印刷工業出版社,2006(9)··6-9)0源頭期;為印刷術的準備時期。包括印刷術的萌芽、雛形和成熟;時間上從公元前二十六世紀到公元六世紀末的隋朝,時跨有三千余年。古代期;為印刷術的手工操作時期。包括中國傳統的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套版印刷的應用和發展。時間上處在公元六世·紀末到十九世紀初的清朝,時跨一千兩百余年。近代期;是印刷術的機械操作時期。包括以平印、凹印、凸印為主的西方近代印刷術的傳入發展。時間上恰逢中國近代前后,大致在公元十九世經初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現代期;印刷術以電子控制為主的自動化控制時期。內容包括絲印印刷、電子排版、電子分色、電子分電、電子雕版,輔以由電子控制的平版印刷和裝訂自動化。時間上起于本世紀七十年代,現仍在蓬勃發展中,現代印刷成為集機械、化學、光、電、美術與計算機制作等應用技術為一體的綜合技術。絲網印刷起源于秦漢時代的夾擷印花工藝,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絲網印刷屬于孔版印刷,它與平印、凸印、凹印一起被稱為四大印刷方法。孔版印刷包括謄寫版、鏤孔花版、噴花和絲網印刷等。孔版印刷的原理是印版(紙膜版或其它版的版基上制作出可通過油墨的孔眼)在印刷時,通過一定的壓力使油墨通過孔版的孔眼轉移到承印物(紙張、陶瓷等)上,形成圖象或文字I厥土學位說西安西安理工大學.2008)。謄寫版印刷為最簡便的孔版印刷,在孔版印刷中,應用最廣泛的是絲網印刷。現代絲網印刷技術,則是利用感光材料通過照相制版的方法制作絲網印版(使絲網印版上圖文部分的絲網孔為通孔,而非圖文部分的絲網孔被堵住)。印刷時通過刮板的擠壓,使油墨通過圖文部分的網孔轉移到承印物上,形成與原稿一樣的圖文。絲網印刷設備簡單、操作方便,印刷、制版簡易且成本低廉,適應性強。目前的絲網印刷作為一種應用范圍很廣的印刷,根據承印材料的不同可以分為織物印刷,金屬印刷,陶瓷印刷,電子產品印刷,彩票絲印,電飾廣告板絲印,金屬廣告板絲印,不銹鋼制品絲印,光反射體絲印,絲網轉印電化招,絲印版畫以及漆器絲印等等,尤其是塑料印刷和玻璃印刷在手機面板方面的印刷。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作為相互溝通、交流的通訊工具,手機的作用越來越重要。而手機設計外觀的多元化、時尚化的特點更是日益突出。一方面,手機市場的日益擴大,直接帶來了面板定貨數量的直線上升;另一方面,手機外觀時尚化、多元化的特點,也給制造商提出了許多機遇和挑戰。而印刷技術,尤其是絲網印刷技術,又是手機面板生產中最為主要也是最為關鍵的工藝之一。手機外觀(包括面板)一般都是由手機制造商的設計團隊設計的,似乎與手機面板的生產關系不大。但是,不同的設計方案對印刷及整個生產工藝的要求是有區別的,尤其是在一些關鍵的技術參數上(如絲網目數、絲徑、感光膜厚度、油墨顏色的調配、印刷油墨的厚度和印刷版次的順序等),更要針對每個設計方案分別制定。另外,印刷面的版次對印刷及加工效果也有很大的影響。印刷班次越多,那么面板上油墨的厚度就越厚,遮光性會更好,并且對顏色的管控也比較方便;但對于整個面板的厚度不好控制,并且印刷的版次越多,成本就越高,做出產品的良率越低。印刷版次過少,雖然會減少油墨的厚度,降低成本,但是這樣做出來的產品遮光性性能差,顏色不好管控。因此,針對每一種產品,我們都要找到其平衡點,既要保證產品色彩要求,又要盡最大可能地降低成本。白色面板印刷制作方法首先是整體顏色需達到客戶要求,根據客戶提供的色板進行制定印刷版次及調配油墨,因白色油墨遮蔽性能不是很好,通常情況下需要印刷三道白加一道底色、純白色油墨需經過調配后才能達到客戶顏色效果,以下為白色面板主體印刷工藝流程面板顏色一烘烤一印刷面板二次白一烘烤一印刷面板三次白一烘烤一底色一烘烤一印冷灰一烘烤一按鍵光油一烘烤。對于這種印刷方法,印刷的版次過多,印刷出來的手機白色面板的油墨厚度很厚(26Mm),使面板上的油墨和面板之間形成很大的臺階,不利于sensor和面板的組合;在人力和物力方面造成的浪費過大,并且還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印刷的工序越多,致使產品的良品率降低,最終導致成本增大。此外,版次過多容易出現各版次視窗及按鍵區域外擴重疊后產生膜厚高度差易造成按鍵重影、CG組合貼合不平整產生氣泡等不良,主要原因是白色機種印刷版次較多,按鍵處為了防止套版偏位,設計菲林網版第二道、三道及蓋底分別外擴O. 15_的公差,外擴部分重疊產生色差,按鍵版次印刷后易導致重影現象。通常一些技術員解決這些問題的方式主要是通過改變油墨的厚度和調油墨的顏色來控制,但無論如何都改變不了可視區邊沿和按鍵套版偏位陰影現象。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手機的外觀設計越嚴格,追求外觀精美,厚度尺寸超薄。所以設計者不但要從機殼方面的設計,而要在面板方面去下功夫,在面板上就只有對油墨的調配,搭配出更多的顏色,或者通過印刷版次的形成顏色疊加,最終形成面板顏色。因此,面板印刷的版次的多少和油墨顏色的調配是面板印刷的關鍵因素。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專利技術目的在于提供,該方法與通常的面板印刷方法相比,降低了面板油墨的厚度,消除了各版次視窗及按鍵區域外擴重疊后產生膜厚高度差易造成按鍵重影、電容屏的CG組合工序中脫泡不良現象,有望進一步降低面板油墨厚度在ISMffl以下,印刷出面板顏色更純的白色面板。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該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白片玻璃的制備首先將大張的玻璃切成小片,通過CNC對玻璃產品外形、開槽、打孔加工成所需形狀,其次對玻璃進行強化,提高玻璃的應力,再通過拋光碾磨機將玻璃表面光潔度、平整度進行加工,提高玻璃的光潔度和平整度,最后對白片玻璃進行超聲波清洗干凈; B)、第一道白印刷,印刷所需材料按重量份為油墨含量為87,硬化劑含量為10,稀釋劑含量為3,網版目數為350 450目,印刷油墨的厚度為4 7Mm ; 第一道白印刷的油墨顏色的調配各顏色按重量份的具體配比白色含量比為99 99. 9,黃色含量比為O. Ol O. 1,紅色含量為O. 05 O. 9 ; C)、第二道白印刷,印刷所需材料按重量份為油墨含量為87,硬化劑含量為10,稀釋劑含量為3,網版目數為200 450目,印刷油墨的厚度為11 13Mm; 第二道白印刷的油墨顏色的調配各顏色按重量份的具體配比白色含量比為99 99. 9,黃色含量比為O. 01 O. 1,紅色含量為O. 05 O. 9 ; D)、第三道按鍵灰色印刷,印刷所需材料按重量份為油墨含量為95,硬化劑含量為1,消泡劑含量為I,稀釋劑含量為3,網版目數為350 450目,印刷油墨的厚度為15 17Mm ; 第三道按鍵灰色印刷的油墨顏色的調配各顏色按重量份的具體配比白色含量比為15 30,黑色含量為O.1 2,光油含量比為70 85 ; E)、第四道蓋底印刷,印刷所需材料按重量份為油墨含量為90,硬化劑含量為7,稀釋劑含量為3,網版目數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白色面板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白片玻璃的制備:首先將大張的玻璃切成小片,通過CNC對玻璃產品外形、開槽、打孔加工成所需形狀,其次對玻璃進行強化,提高玻璃的應力,再通過拋光碾磨機將玻璃表面光潔度、平整度進行加工,提高玻璃的光潔度和平整度,最后對白片玻璃進行超聲波清洗干凈;B)、第一道白印刷,印刷所需材料按重量份為:油墨含量為87,硬化劑含量為10,稀釋劑含量為3,網版目數為350~450目,印刷油墨的厚度為4~7μm;第一道白印刷的油墨顏色的調配:各顏色按重量份的具體配比:白色含量比為99~99.9,黃色含量比為0.01~0.1,紅色含量為0.05~0.9;?C)、第二道白印刷,印刷所需材料按重量份為:油墨含量為87,硬化劑含量為10,稀釋劑含量為3,網版目數為200~450目,印刷油墨的厚度為11~13μm;第二道白印刷的油墨顏色的調配:各顏色按重量份的具體配比:白色含量比為99~99.9,黃色含量比為0.01~0.1,紅色含量為0.05~0.9;?D)、第三道按鍵灰色印刷,印刷所需材料按重量份為:油墨含量為95,硬化劑含量為1,消泡劑含量為1,稀釋劑含量為3,網版目數為350~450目,印刷油墨的厚度為15~17μm;第三道按鍵灰色印刷的油墨顏色的調配:各顏色按重量份的具體配比:白色含量比為15~30,黑色含量為0.1~2,光油含量比為70~85;E)、第四道蓋底印刷,印刷所需材料按重量份為:油墨含量為90,硬化劑含量為7,稀釋劑含量為3,網版目數為350~450目,印刷油墨的厚度為18~23μm;第四道蓋底印刷的油墨顏色的調配:各顏色按重量份的具體配比:白色含量比為90~99,黑色含量比為1~10。...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志華,游偉,
申請(專利權)人:南昌歐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