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保溫海綿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產工藝依次包括:第一步,準備原料,所述原料包括有聚酯、陶瓷粉、粘結劑和發泡助劑;第二步,首先采用清洗劑清洗發泡缸,然后再采用純水清洗兩次,烘干;第三步,將聚酯、陶瓷粉、粘結劑和發泡助劑6:1:1:2的比例混合,并采用攪拌機攪拌30-50分鐘,然后分三次加入發泡缸內,第一次加至發泡缸的三分之一處時鋪一層塑料薄膜,第二次加至發泡缸的三分之二處時再鋪一層塑料薄膜,第三次加滿發泡缸,并真空密封;第四步,將混合物在發泡缸內發泡10-12小時,發泡溫度為30-40℃。本發明專利技術操作簡便、較穩定,便于普及。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海綿,尤其涉及一種保溫海綿的生產工藝。
技術介紹
目前,常用的海綿按結構分為高密度海綿、中密度海綿、低密度海綿三種。其中高密度的海綿,孔多,很飽滿,因具有較好的透氣性及彈性,經常用來做吸音棉、沙發墊、軟包等材料,上述幾種海綿雖然應用廣泛,但是其仍存在有不足之處,例如大多不具有保溫的特性,或者具有保溫特性的保溫海綿的制造工藝還存在工藝復雜,穩定性差、難以普及的缺陷與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操作簡便、較穩定,便于普及的保溫海綿的生產工藝。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保溫海綿的生產工藝,所述生產工藝依次包括 第一步,準備原料,所述原料包括有聚酯、陶瓷粉、粘結劑和發泡助劑; 第二步,首先采用清洗劑清洗發泡缸,然后再采用純水清洗兩次,烘干; 第三步,將聚酯、陶瓷粉、粘結劑和發泡助劑6 :1 I 2的比例混合,并采用攪拌機攪拌30-50分鐘,然后分三次加入發泡缸內,第一次加至發泡缸的三分之一處時鋪一層塑料薄膜,第二次加至發泡缸的三分之二處時再鋪一層塑料薄膜,第三次加滿發泡缸,并真空密封; 第四步,將混合物在發泡缸內發泡10-12小時,發泡溫度為30-40°C。所述發泡時間為11小時,發泡溫度為35°C 所述第三步中的攪拌時間為40分鐘。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為 由于本專利技術的保溫海綿的生產工藝采用了科學、合理的工藝步驟及條件,利用海綿中間加薄膜的結構能夠阻隔熱氣交換的特性達到保溫的目的,制得具有保溫特性的的海綿,且生產工序少、易操作,穩定性較好,因此本專利技術操作簡便、較穩定,便于普及。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具體實施方式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 一種保溫海綿的生產工藝,所述生產工藝依次包括 第一步,準備原料,所述原料包括有聚酯、陶瓷粉、粘結劑和發泡助劑; 第二步,首先采用清洗劑清洗發泡缸,然后再采用純水清洗兩次,烘干; 第三步,將聚酯、陶瓷粉、粘結劑和發泡助劑6 :1 I 2的比例混合,并采用攪拌機攪拌30-50分鐘,然后分三次加入發泡缸內,第一次加至發泡缸的三分之一處時鋪一層塑料薄膜,第二次加至發泡缸的三分之二處時再鋪一層塑料薄膜,第三次加滿發泡缸,并真空密封; 第四步,將混合物在發泡缸內發泡10-12小時,發泡溫度為30-40°C。上述保溫海綿的生產工藝采用了科學、合理的工藝步驟及條件,利用海綿中間加薄膜的結構能夠阻隔熱氣交換的特性達到保溫的目的,制得具有保溫特性的的海綿,且生產工序少、易操作,穩定性較好。實施例1: 一種保溫海綿的生產工藝,所述生產工藝依次包括 第一步,準備原料,所述原料包括有聚酯、陶瓷粉、粘結劑和發泡助劑; 第二步,首先采用清洗劑清洗發泡缸,然后再采用純水清洗兩次,烘干; 第三步,將聚酯、陶瓷粉、粘結劑和發泡助劑6 :1 I 2的比例混合,并采用攪拌機攪拌40分鐘,然后分三次加入發泡缸內,第一次加至發泡缸的三分之一處時鋪一層塑料薄膜,第二次加至發泡缸的三分之二處時再鋪一層塑料薄膜,第三次加滿發泡缸,并真空密封; 第四步,將混合物在發泡缸內發泡11小時,發泡溫度為35°C。綜上所述,本專利技術操作簡便、較穩定,便于普及。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方式,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以上述實施方式為限,但凡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根據本專利技術所揭示內容所作的等效修飾或變化,皆應納入權利要求書中記載的保護范圍內。權利要求1.一種保溫海綿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產工藝依次包括 第一步,準備原料,所述原料包括有聚酯、陶瓷粉、粘結劑和發泡助劑; 第二步,首先采用清洗劑清洗發泡缸,然后再采用純水清洗兩次,烘干; 第三步,將聚酯、陶瓷粉、粘結劑和發泡助劑6 :1 I 2的比例混合,并采用攪拌機攪拌30-50分鐘,然后分三次加入發泡缸內,第一次加至發泡缸的三分之一處時鋪一層塑料薄膜,第二次加至發泡缸的三分之二處時再鋪一層塑料薄膜,第三次加滿發泡缸,并真空密封; 第四步,將混合物在發泡缸內發泡10-12小時,發泡溫度為30-40°C。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保溫海綿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發泡時間為11小時,發泡溫度為35°C。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保溫海綿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中的攪拌時間為40分鐘。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保溫海綿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產工藝依次包括第一步,準備原料,所述原料包括有聚酯、陶瓷粉、粘結劑和發泡助劑;第二步,首先采用清洗劑清洗發泡缸,然后再采用純水清洗兩次,烘干;第三步,將聚酯、陶瓷粉、粘結劑和發泡助劑6112的比例混合,并采用攪拌機攪拌30-50分鐘,然后分三次加入發泡缸內,第一次加至發泡缸的三分之一處時鋪一層塑料薄膜,第二次加至發泡缸的三分之二處時再鋪一層塑料薄膜,第三次加滿發泡缸,并真空密封;第四步,將混合物在發泡缸內發泡10-12小時,發泡溫度為30-40℃。本專利技術操作簡便、較穩定,便于普及。文檔編號B29C44/08GK102990845SQ20121040574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3日專利技術者王新穎 申請人:王新穎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保溫海綿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產工藝依次包括:第一步,準備原料,所述原料包括有聚酯、陶瓷粉、粘結劑和發泡助劑;第二步,首先采用清洗劑清洗發泡缸,然后再采用純水清洗兩次,烘干;第三步,將聚酯、陶瓷粉、粘結劑和發泡助劑6:1:?1:2的比例混合,并采用攪拌機攪拌30?50分鐘,然后分三次加入發泡缸內,第一次加至發泡缸的三分之一處時鋪一層塑料薄膜,第二次加至發泡缸的三分之二處時再鋪一層塑料薄膜,第三次加滿發泡缸,并真空密封;第四步,將混合物在發泡缸內發泡10?12小時,發泡溫度為30?40℃。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新穎,
申請(專利權)人:王新穎,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