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煙氣一體化處理裝置及其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垂直設置的管式反應器,管式反應器的煙氣入口連接鍋爐的排煙道,其頂部出口連接設置在支架上的灰斗,灰斗內設置有除塵器,灰斗下方設置有一條循環管道和一條輸出管道,兩條管道上均設置有一回轉閥,循環管道的輸出端連接煤粉灰緩沖罐,煤粉灰緩沖罐的底部通過管道連接混合增濕器,混合增濕器上設置有一連接水源的管道;混合增濕器的輸出端通過管道連通管式反應器的內下部;灰斗下方的輸出管道的輸出端連接螺旋輸送器,螺旋輸送器的輸出端連接密閉罐車。本發明專利技術充分利用煤粉燃燒后粉煤灰中的活性物質,將二氧化硫固化至粉煤灰中,從而達到固硫脫硫的目的,集成度和經濟性高,可廣泛用于煙氣處理過程中。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鍋爐煙氣處理裝置及其處理方法,特別是關于一種煙氣干式脫硫、除塵、儲灰一體化處理裝置及其處理方法。
技術介紹
目前干法除塵、半干法脫硫、儲灰都存在較成熟的獨立裝置,并且也存在一些除塵脫硫或除塵儲灰的聯合裝置,但尚未有干式脫硫、除塵、儲灰一體化裝置,尤其是應用于工業燃煤鍋爐領域的此種裝置。而目前存在的相應的獨立裝置,其工藝及設備繁瑣、占地面積大、經濟性差,因此,研究一種脫硫、除塵、儲灰一體化的裝置,可進一步提高經濟性,且有利于保護環境。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脫硫效率高、功能集成度高,占地面積小,運行費用低的煙氣干式脫硫、除塵、儲灰一體化處理裝置及其處理方法。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煙氣一體化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垂直設置的管式反應器,所述管式反應器的煙氣入口連接鍋爐的排煙道,所述管式反應器的頂部出口連接設置在支架上的灰斗,所述灰斗內設置有除塵器,所述灰斗下方設置有一條循環管道和一條輸出管道,所述循環管道和輸出管道上均設置有一回轉閥,所述循環管道的輸出端連接煤粉灰緩沖罐,所述煤粉灰緩沖罐的底部通過管道連接混合增濕器,所述混合增濕器上設置有一連接水源的管道;所述混合增濕器的輸出端通過管道連通所述管式反應器的內下部;所述灰斗下方的所述輸出管道的輸出端連接螺旋輸送器,所述螺旋輸送器的輸出端連接密閉罐車。所述煤粉灰緩沖罐的外壁周向設置有稱重傳感器,所述稱重傳感器固定在支架上。所述混合增濕器上還設置有一條連接定量給料器的管道,所述定量給料器的頂部連接脫硫劑存儲罐,所述脫硫劑存儲罐內儲存有粉狀脫硫劑,所述脫硫劑存儲罐的外壁周向設置有稱重傳感器,所述稱重傳感器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灰斗內設置的所述除塵器為旋風除塵器和布袋除塵器。上述一種煙氣一體化處理裝置的處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1)將含有大量粉塵及二氧化硫的鍋爐煙氣經排煙道送入管式反應器,再經灰斗中的除塵器過濾后得到粉煤灰,凈化后的無塵氣體排出灰斗;2)開啟循環管道上的回轉閥,灰斗內的粉煤灰經循環管道送入煤粉灰緩沖罐;3)煤粉灰緩沖罐中的粉煤灰,以及潔凈水進入混合增濕器,經混合增濕器混合增濕后的粉煤灰再次送入管式反應器;管式反應器中經排煙道進入的鍋爐煙氣中含有的二氧化硫與混合增濕后的粉煤灰中含有的活性鈣進行反應生成固態鹽,達到固硫脫硫的目的;粉煤灰伴隨煙氣再次送入灰斗中,循環流化;4)當灰斗內積存的粉煤灰過多或多數粉煤灰已反應完畢時,開啟輸出管道上的回轉閥,灰斗中的粉煤灰經輸出管道進入螺旋輸送器,通過螺旋輸送器將粉煤灰排入密閉罐車中。所述步驟2)中,通過煤粉灰緩沖罐外周向設置的稱重傳感器實時稱量煤粉灰緩沖罐及其中粉煤灰的重量,防止煤粉灰緩沖罐內缺粉或滿粉。所述步驟3)中,當粉煤灰中活性鈣含量低導致脫硫效果不理想時,將脫硫劑存儲罐內儲存的粉狀脫硫劑經定量給料器送入混合增濕器中。本專利技術由于采取以上技術方案,其具有以下優點1、本專利技術管式反應器垂直設置,其煙氣入口連接鍋爐的排煙道,頂部出口連接灰斗,灰斗內依次設置有旋風除塵器和布袋除塵器;因此,可將煙氣經旋風除塵器和布袋除塵器兩級過濾后得到的粉煤灰收集至灰斗,無塵氣體排入大氣。2、本專利技術灰斗底部通過循環管道連接煤粉灰緩沖罐,煤粉灰緩沖罐的外周向設置有稱重傳感器,通過稱重傳感器可以實時稱量煤粉灰緩沖罐及落入其中的粉煤灰的重量,可以防止煤粉灰緩沖罐內缺粉或滿粉。3、本專利技術的煤粉灰緩沖罐通過管道連接混合增濕器,混合增濕器上還連接進水管道,煤粉灰在混合增濕器中混合增濕后再次送入管式反應器;因此,混合增濕后的粉煤灰中含有的活性鈣能夠與管式反應器中鍋爐煙氣中含有的二氧化硫進行反應生成固態鹽,達到固硫脫硫的目的。4、本專利技術的煤粉灰緩沖罐上還設置有一條連接定量給料器的管道,定量給料器頂部連接一脫硫劑存儲罐,脫硫劑存儲罐內儲存有粉狀脫硫劑,因此,當粉煤灰中活性鈣含量低導致脫硫效果不理想時,可將脫硫劑存儲罐內儲存的粉狀脫硫劑經定量給料器送入混合增濕器中,脫硫劑為高濃度活性物質,可以大大增強脫硫效果。5、本專利技術灰斗底部還設置輸出管道,灰斗內的粉煤灰經輸出管道進入螺旋輸送器,通過螺旋輸送器將粉煤灰排入密閉罐車中,整個過程無粉塵泄露。本專利技術裝置結構設置巧妙,操作方便,充分利用煤粉燃燒后粉煤灰中的活性物質,通過循環流化增加粉煤灰與煙氣的接觸時間,在一定溫度和濕度條件下,將二氧化硫固化至粉煤灰中,從而達到固硫脫硫的目的;同時結合除塵、儲灰功能,功能集成度高,占地面積小,運行費用低,經濟性高,不會造成環境污染,可廣泛用于煙氣處理過程中。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詳細的描述。如圖1所示,本專利技術包括垂直設置的管式反應器1,管式反應器I的煙氣入口 2連接鍋爐的排煙道,管式反應器I的頂部出口連接設置在支架上的灰斗3,灰斗3內依次設置有旋風除塵器4和布袋除塵器5,灰斗3下方設置有一條循環管道6和一條輸出管道7,循環管道6和輸出管道7上均設置有一回轉閥8,循環管道6的輸出端連接一煤粉灰緩沖罐9,煤粉灰緩沖罐9的外壁周向設置有稱重傳感器10,稱重傳感器10固定在支架上(圖中未示出),煤粉灰緩沖罐9的底部通過管道連接混合增濕器11,混合增濕器11上設置有一連接水源的管道12,混合增濕器11上還設置有一條連接定量給料器13的管道,定量給料器13頂部連接一脫硫劑存儲罐14,脫硫劑存儲罐14內儲存有粉狀脫硫劑,脫硫劑存儲罐14的外壁周向也設置有稱重傳感器10,稱重傳感器10固定在支架上(圖中未示出)。混合增濕器11的輸出端通過管道連通管式反應器I的內下部。灰斗3下方的輸出管道7的輸出端連接螺旋輸送器15,螺旋輸送器15的輸出端連接密閉罐車(圖中未不出)。本專利技術方法的主要原理是利用煙氣中粉煤灰含有的活性鈣,通過循環流化增加粉煤灰與煙氣的接觸時間,在一定溫度和濕度條件下,將二氧化硫固化至粉煤灰中,從而達到固硫脫硫的目的;當粉煤灰中活性鈣含量低導致脫硫效果不理想時,可加入一定量的脫硫劑,提高脫硫效率;同時結合除塵、儲灰功能,功能集成度高,占地面積小,運行費用低。本專利技術裝置的具體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凈化前含有大量粉塵及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鍋爐煙氣經排煙道進入垂直設置的管式反應器I,經旋風除塵器4和布袋除塵器5兩級過濾后得到粉煤灰,將粉煤灰收集至灰斗3,凈化后的無塵氣體排出。2)開啟循環管道6上的回轉閥8,灰斗3內的粉煤灰經循環管道6送入煤粉灰緩沖罐9,煤粉灰緩沖罐9外周向設置的稱重傳感器10,可以實時稱量煤粉灰緩沖罐9及其中粉煤灰的重量,可以防止煤粉灰緩沖罐9內缺粉或滿粉。3)煤粉灰緩沖罐9中的粉煤灰,以及潔凈水進入混合增濕器11,經混合增濕器11混合增濕后的粉煤灰再次送入管式反應器I;管式反應器I中經排煙道進入的鍋爐煙氣中含有的二氧化硫與混合增濕后的粉煤灰中含有的活性鈣,在適當的溫度和濕度條件下,進行反應生成固態鹽,二氧化硫被固化至粉煤灰中,從而達到固硫脫硫的目的。粉煤灰伴隨煙氣再次送入灰斗3中,通過循環管道6再次循環流化,通過循環流化增加粉煤灰與煙氣的接觸時間。4)步驟3)中,當粉煤灰中活性鈣含量低導致脫硫效果不理想時,可將脫硫劑存儲罐14內儲存的粉狀脫硫劑經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煙氣一體化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垂直設置的管式反應器,所述管式反應器的煙氣入口連接鍋爐的排煙道,所述管式反應器的頂部出口連接設置在支架上的灰斗,所述灰斗內設置有除塵器,所述灰斗下方設置有一條循環管道和一條輸出管道,所述循環管道和輸出管道上均設置有一回轉閥,所述循環管道的輸出端連接煤粉灰緩沖罐,所述煤粉灰緩沖罐的底部通過管道連接混合增濕器,所述混合增濕器上設置有一連接水源的管道;所述混合增濕器的輸出端通過管道連通所述管式反應器的內下部;所述灰斗下方的所述輸出管道的輸出端連接螺旋輸送器,所述螺旋輸送器的輸出端連接密閉罐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乃繼,馮現河,劉建航,何海軍,范瑋,尚慶雨,張鑫,紀任山,肖翠微,梁興,李婷,徐堯,白一飛,張松,崔豫泓,李小炯,羅偉,齊建楠,劉增斌,譚靜,
申請(專利權)人:煤炭科學研究總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