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倒立機的夾腳裝置,其包含:一固定架設有兩耳板,以一中軸將壓腳桿內(nèi)端樞連于兩耳板間,壓腳桿同軸的具有一貫穿外端的管孔,壓腳桿外端安裝有蓋體,此蓋體貫設有連通管孔的蓋孔;管孔內(nèi)則安裝有一由活塞、彈簧組成的卡掣單元,活塞能滑合于管孔內(nèi),安裝有一卡掣栓,至于彈簧則是提供彈力予該活塞,可將壓腳桿固定于固定架;另以作動桿、扣座及閂件組成一掣動單元,作動桿貫穿蓋孔,使一端連接活塞、另一端安裝有扣座,至于閂件則是透過一梢件而耦接于扣座,此閂件具有能繞梢件擺動而強迫進出該扣合空間的扣塊;借助上述結構,本發(fā)明專利技術倒立機夾腳裝置具安全性高,組裝簡單,大幅節(jié)省工時與提升效率。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更具安全性的倒立機,尤其是指一種須透過兩段操作才能解開夾 腳裝置的倒立機夾腳裝置。
技術介紹
習用倒立機夾腳技術便如中國臺灣公告M316087號專利前案所示般,該前案仍有 以下缺點1.倒立機在從事倒立運動時,因栓頭處于可活動的狀態(tài),所以任何人只要觸壓到栓頭, 此栓頭便會連動到卡掣組、掣動組、安全組,進而解開該壓腳組正在進行的夾腳狀態(tài),導致 使用者有向下垂落的安全顧慮。2.其卡掣組、掣動組、安全組的零組件相當多,且彼此組裝又相當費時費工,實難 提高經(jīng)濟效益的增長,此乃目前夾腳技術無法突破之處。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人針對上述倒立機夾腳結構設計上未臻完善所導致的諸多缺失 及不便,而深入構思,且積極研究改良試做而開發(fā)設計出本案。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倒立機夾腳裝置,其安全性高,組裝簡單,大幅節(jié)省工 時與提升效率。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的解決方案是一種倒立機的夾腳裝置,其包括有一固定架,其設有兩耳板,兩耳板之間橫跨有一中軸,以該中軸為圓心的設有弧槽,且 于弧槽一側間隔的凹設有卡槽;一壓腳桿,其同軸的具有一貫穿外端的管孔,至于壓腳桿內(nèi) 端界于兩耳板間,且設有供中軸穿樞的中孔,壓腳桿以中軸為支點擺動;此壓腳桿還徑向設 有一連通管孔的滑槽,壓腳桿外端則安裝有蓋體,蓋體具有連通管孔內(nèi)外的蓋孔;一卡掣單 元,其由活塞、彈簧組成,活塞滑合于管孔內(nèi),且安裝有一穿入滑槽、弧槽的卡掣栓,彈簧安 裝于管孔內(nèi),彈簧驅動活塞,滑槽限制卡掣栓由弧槽切換至一卡槽,壓腳桿定位于固定架; 以及,一掣動單元,其由作動桿、扣座及閂件組成,該作動桿貫穿蓋孔,作動桿的一端連接活 塞、另一端則安裝有扣座,扣座與蓋體之間保持有一扣合空間,至于閂件則是透過一梢件而 樞接于扣座,此閂件則具有繞梢件擺動而強迫進出扣合空間的扣塊。上述蓋體具有一凹弧面,至于扣座則具有能與該凹弧面相匹配的凸弧面,該凹弧 面、凸弧面形成一扣合空間,閂件扣塊形狀與扣合空間匹配。上述扣座具有一貫穿的梢孔,至于閂件頂端緣則具有對接于梢孔兩端的耳部,該 耳部貫穿有耳孔,以一梢件貫穿該耳孔及梢孔,閂件以該梢件為支點的偏心擺動,用以強迫 該扣塊進出扣合空間。上述兩耳板之間另安裝有一轉動盤,該轉動盤貫設有供中軸貫穿的插孔,以及與 滑槽匹配的活動槽,此轉動盤還在外周凹設有一連通插孔及活動槽的組裝孔。上述中孔及插孔內(nèi)安裝有一襯套,中軸穿樞于該襯套。上述兩耳板之間還橫跨有一輔助軸,轉動盤設有貫穿兩端面的輔助槽,該輔助槽 是以插孔為圓心設置,輔助軸插入輔助槽中,該輔助槽限制轉動盤自轉范圍。上述兩耳板對應的設有一踏板孔,該踏板單元具有一橫跨踏板孔的踏軸,該踏軸 兩端對稱的突出兩耳板,提供兩踏板安裝。上述活塞貫穿有一栓孔,該栓孔提供卡掣栓安裝,該卡掣栓一端形成有一較大徑 的頭端,該頭端能限制于一耳板弧槽的外側,至于卡掣栓的另一端則鎖螺設有一螺栓,該螺 栓的螺頭限制于另一耳板弧槽的外側。上述彈簧一端抵接于中軸、另一端提供預設彈力予活塞。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專利技術倒立機的夾腳裝置至少具有以下進步處1.在從事從倒立運動時,扣塊保持于扣合空間中,此時扣座呈固定不動的狀態(tài),即便觸 壓到扣座,該扣座也不會移動的啟動卡掣單元,使本專利技術倒立機的夾腳裝置較上揭專利前 案更具安全性。2.本專利技術倒立機的夾腳裝置須透過扳動閂件,使扣塊脫出扣合空間而釋放扣座及 作動桿,繼之,壓動扣座而強迫卡掣栓由卡槽切換至弧槽,使卡掣栓能于弧槽中活動的因應 夾腳桿的擺動角度調(diào)整,進而達到所需的夾腳狀態(tài)或解開狀態(tài)的操作,是以,本專利技術具有扳 動閂件、壓動扣座的兩段式安全操作特點。3.本專利技術倒立機的夾腳裝置整體零組件遠較上揭專利前案更少,且本專利技術倒立 機的夾腳裝置只須將作動桿、活塞先行組裝,然后連同彈簧一并的置入管孔中,繼之,才將 卡掣栓插入滑槽而連接于活塞,如此即可將卡掣單元、掣動單元安裝于壓腳桿,此一組裝方 式,除大幅節(jié)省工時與提升效率外,且在管孔限制活塞、彈簧下,能確保整體作動的順暢及 穩(wěn)定。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分解示意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組合外觀示意圖;3A是表示本專利技術處于夾腳狀態(tài)的組合剖面示意圖;3B是表示本專利技術解開夾腳狀態(tài)的第一動作示意圖;3C是表示本專利技術解開夾腳狀態(tài)的第二動作示意圖;3D、圖3E、圖3F是表示本專利技術解開夾腳狀態(tài)后的連續(xù)動作示意圖; 4是本專利技術運用于倒立機的實施例示意圖一;5是本專利技術運用于倒立機的實施例示意圖二;6是本專利技術運用于倒立機的實施例示意圖三。主要元件符號說明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10固定架 112貫孔 115卡槽 12墊體 20踏板單元IlAUlB耳板 113踏板孔 116輔助軸21踏軸111中軸 114弧槽 117輔助孔22A、22B 踏板30轉動盤31插孔32襯套33輔助槽34活動槽35組裝孔40壓腳桿41管孔42中孔43滑槽44蓋體441蓋孔442凹弧面45壓腳墊50卡掣單元51彈簧52活塞521連接部522栓孔53卡掣栓531頭立而532螺栓533螺頭·60掣動單元61作動桿62扣座621梢孔622凸弧面63閂件631耳部632耳孔633梢件634扣塊。具體實施方式為了進一步解釋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詳細闡述。煩請參閱圖1至圖6,本專利技術包括有一固定架10,其兩側對稱設有墊體12,并于一端設有兩匹配的耳板11A、11B,該兩耳板 IlAUlB對應的設有一貫孔112、一踏板孔113、一輔助孔117,該貫孔112提供一中軸111能橫跨支撐于兩耳板11A、11B之間,至于輔助孔117則是提供一輔助軸116能橫跨支撐于兩耳板IlAUlB之間;該兩耳板IlAUlB以該中軸111為圓心的設有弧槽114,且于弧槽114 上側間隔的凹設有卡槽115 ;一踏板單元20,其具有一橫跨踏板孔113的踏軸21,該踏軸21兩端對稱的突出兩耳板 11A、11B,使之能提供兩踏板22A、22B安裝,令兩踏板22A、22B能支撐使用者腳掌;一轉動盤30,其限制于兩耳板IlAUlB之間,該轉動盤30設有貫穿兩端面的插孔31、 輔助槽33、活動槽34,其插孔31內(nèi)安裝有一中空的襯套32,此襯套32提供中軸111貫穿的樞設,以令轉動盤30可以繞中軸111的轉動;至于輔助槽33則是以插孔31為圓心設置,輔助軸116則是能插入輔助槽33中,使該輔助槽33具有限制轉動盤30自轉范圍的功能;轉動盤30更在外周凹設有一連通插孔31、活動槽34的組裝孔35 ;一壓腳桿40,其設有能與墊體12匹配的壓腳墊45,令壓腳桿40能帶動壓腳墊45離合墊體12,用以控制是否夾腳;該壓腳桿40同軸的具有一貫穿外端的管孔41,至于壓腳桿40 內(nèi)端界于兩耳板IlAUlB間,且設有供襯套32貫穿的中孔42,令中軸111能相對穿樞于中孔42,以使壓腳桿40能以中軸111為支點擺動的控制是否夾腳;此壓腳桿40更徑向設有一連通管孔41的滑槽43,該滑槽43與活動槽34匹配,而壓腳桿40外端則安裝有蓋體44, 此蓋體44具有連通管孔41內(nèi)外的蓋孔441,以及于該蓋體44外端形成有一凹弧面442 ; 一卡掣單元50,其由活塞52、彈簧51組成,活塞52滑合于管孔41內(nèi),令活塞52具有一沿軸向突出的連接部521、一沿徑向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倒立機的夾腳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固定架,其設有兩耳板,兩耳板之間橫跨有一中軸,以該中軸為圓心的設有弧槽,且于弧槽一側間隔的凹設有卡槽;一壓腳桿,其同軸的具有一貫穿外端的管孔,至于壓腳桿內(nèi)端界于兩耳板間,且設有供中軸穿樞的中孔,壓腳桿以中軸為支點擺動;此壓腳桿還徑向設有一連通管孔的滑槽,壓腳桿外端則安裝有蓋體,蓋體具有連通管孔內(nèi)外的蓋孔;一卡掣單元,其由活塞、彈簧組成,活塞滑合于管孔內(nèi),且安裝有一穿入滑槽、弧槽的卡掣栓,彈簧安裝于管孔內(nèi),彈簧驅動活塞,滑槽限制卡掣栓由弧槽切換至一卡槽,壓腳桿定位于固定架;以及,一掣動單元,其由作動桿、扣座及閂件組成,該作動桿貫穿蓋孔,作動桿的一端連接活塞、另一端則安裝有扣座,扣座與蓋體之間保持有一扣合空間,至于閂件則是透過一梢件而樞接于扣座,此閂件則具有繞梢件擺動而強迫進出扣合空間的扣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王羅平,
申請(專利權)人:雙馀實業(yè)有限公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