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無硫白術飲片的生產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揀選、洗藥、干燥、切片和再干燥處理即得無硫白術飲片,同時提供了白術的種植方法,包括整地施肥、選種待播、育苗和移栽、田間管理、病蟲害的防治和采收六個步驟,本發明專利技術遵循古代傳統炮制,優于傳統工藝,生產效率高,收率高,節約能源;而且本發明專利技術的種植方法簡單,成本低,易于推廣,在白術生長發育的關鍵階段進行處理,并且結合科學、合理的肥料,合適的種植密度等栽培措施綜合進行栽培,能使白術的產量大大提高,營養成分高,種植得到的白術天然綠色健康,同時也對環境減少了污染。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屬于中藥生產
技術介紹
傳統的中藥材為防止蟲蛀變質,采用硫磺熏蒸的方式,由于硫磺熏蒸,對藥材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殘留,對人體產生危害,世界衛生組織規定,人體每天攝入的二氧化硫不得高于O. 7mg/ kg,按成年人50 kg體重計算,口攝入量不超過35 mg就是安全的,2012年6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制訂了中藥材及其飲片白術等11種品種二氧化硫的殘留限量標準,為了達到此質量標準,公司通過實踐發現,此種工藝既符合二氧化硫殘留量,又能提聞廣品的質量和生廣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無硫白術飲片的生產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揀選通過過篩,進行大小分檔;(2)洗藥使用高壓水槍,洗去泥沙;(3)干燥運用散開式烘箱,控制溫度在78-82°C,大個烘10-12小時,燜潤24小時,再烘6-7小時,燜潤24小時;小個烘5-6小時,燜潤24小時,再烘2_3小時。(4)大個、小個混合,切成片,干燥至水分達到12%,即得無硫白術飲片。所述的白術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內容(1)整地施肥選擇肥力中等、排水良好、通風涼爽的微酸性沙壤土,翻開土壤25-30厘米,摻入一層2-3cm的泥炭、麩皮、家禽糞便和秸桿灰燼的混合物,并加入少許磷、鉀肥,所述的泥炭、麩皮、家禽糞便和秸桿灰燼的混合比例為6:5:10:13-15 ;(2)選種待播3月下旬至4月上旬,選擇籽粒飽滿、無病蟲害的新種,曬干貯藏,播種前20-25天用藥液浸種12-15h,藥液是含有80-100ppm赤霉素、1_2%醋酸、1_2%的鑰酸銨、1-2%硫酸錳的水溶液,然后取出種子;(3)育苗和移栽育苗在播種前,按行距15厘米開溝,溝深4-6厘米,溝內灌水,并在溝內填滿肥料5-7%尿素、10-12%煙葉沫、O. 4-0. 6%微量元素、余量的有機肥,然后用土覆蓋;將步驟(2)處理后的種子播于溝內,播后覆土,稍加鎮壓,然后再澆I次水,每667平方米用種5-7千克,播后7-10天出苗,出苗后揭掉蓋草,加強田間管理;移栽當年冬季至次年春季即可移植,移栽時剪去須根,按行距25厘米開深10厘米的溝,按株距15厘米左右將苗放入溝內,牙尖朝上,并與地面相平,栽后澆水;(4)田間管理a :中耕除草和灌水排水幼苗出土至5月份,田間雜草眾多,中耕除草要勤,及時澆水灌溉和排水;b :追肥現蕾前后,可追肥一次,摘蕾后一周,可在追肥一次,每畝追肥總量為緩釋尿素5-10公斤、氯化鉀3-5公斤、磷酸二氫鈣10-15公斤、硫酸亞鐵2-3公斤、硼砂O. 5-1. O公斤、鑰酸銨O. 2-0. 3公斤,混合施用;c :摘蕾6月中旬植株開始現蕾,一般7月上、中旬在現蕾后至開花前分批將蕾摘除;d :蓋草7月高溫季節可在地表撒一層樹葉、麥糠等覆蓋,調節地溫,使白術安全越夏;(5)病蟲害防治常見的有立枯病、葉枯病、白絹病、根腐病、銹病、術籽蟲、菌核病、花葉病、粘蟲、蚜蟲、根結線蟲、小地老虎、南方菟絲子等,可按常規方法防治,也可以通過噴施防蟲劑;(6)采收術栽種植當年,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白術莖葉開始枯萎時為采收適期,采收時,挖出根莖,剪去莖桿,運回加工。防蟲劑的制備方法如下將硼砂1-2份、桉樹葉3-5份、苦參8-10份、穿心蓮5_7 份、紅藤9-11份、龍葵2-3份、胎生狗脊蕨4-6份、苦楝樹皮3-7份、白英12-15份;中藥按各重量份粗粉碎后混合,用水提取二次,得到提取物浸膏,干燥研末保存,使用時和硼砂混合直接兌800-1000份水噴霧。所述的緩釋尿素通過以下方法制備(1)、稱取鈉米碳與海泡石粉,二者的重量比例為O.1 :3-4 ;(2)、將海泡石粉在400-450°C下煅燒2-3小時,將海泡石粉、鈉米碳混合,再加入相當于海泡石粉重量4-5倍的冬青油中,加入相當于海泡石粉重量2-3%的液化石蠟、1-2%的平平加0、3-4%的羧甲基纖維素、3-5%氫氧化鋁,高速2500-3500轉/分攪拌,得到分散相;(3 )、將分散相噴灑在尿素顆粒外,烘干。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遵循古代傳統炮制,優于傳統工藝,生產效率高,收率高,節約能源;而且本專利技術的種植方法簡單,成本低,易于推廣,在白術生長發育的關鍵階段進行處理,并且結合科學、合理的肥料,合適的種植密度等栽培措施綜合進行栽培,能使白術的產量大大提高,營養成分高,種植得到的白術天然綠色健康,同時也對環境減少了污染。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無硫白術飲片的生產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揀選通過過篩,進行大小分檔;(2)洗藥使用高壓水槍,洗去泥沙;(3)干燥運用散開式烘箱,控制溫度在78-82°C,大個烘10-12小時,燜潤24小時,再烘6-7小時,燜潤24小時;小個烘5-6小時,燜潤24小時,再烘2_3小時。(4)大個、小個混合,切成片,干燥至水分達到12%,即得無硫白術飲片。所述的白術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內容(1)整地施肥選擇肥力中等、排水良好、通風涼爽的微酸性沙壤土,翻開土壤25-30厘米,摻入一層2-3cm的泥炭、麩皮、家禽糞便和秸桿灰燼的混合物,并加入少許磷、鉀肥,所述的泥炭、麩皮、家禽糞便和秸桿灰燼的混合比例為6:5:10:13-15 ;(2)選種待播3月下旬至4月上旬,選擇籽粒飽滿、無病蟲害的新種,曬干貯藏,播種前20-25天用藥液浸種12-15h,藥液是含有80-100ppm赤霉素、1_2%醋酸、1_2%的鑰酸銨、1-2%硫酸錳的水溶液,然后取出種子;(3)育苗和移栽育苗在播種前,按行距15厘米開溝,溝深4-6厘米,溝內灌水,并在溝內填滿肥料500克5-7%尿素、10-12%煙葉沫、O. 4-0. 6%微量元素、余量的有機肥,然后用土覆蓋;將步驟(2)處理后的種子播于溝內,播后覆土,稍加鎮壓,然后再澆I次水,每667平方米用種5-7千克,播后7-10天出苗,出苗后揭掉蓋草,加強田間管理;移栽當年冬季至次年春季即可移植,移栽時剪去須根,按行距25厘米開深10厘米的溝,按株距15厘米左右將苗放入溝內,牙尖朝上,并與地面相平,栽后澆水;(4)田間管理a :中耕除草和灌水排水幼苗出土至5月份,田間雜草眾多,中耕除草要勤,及時澆水 灌溉和排水;b :追肥現蕾前后,可追肥一次,摘蕾后一周,可在追肥一次,每畝追肥總量為緩釋尿素5-10公斤、氯化鉀3-5公斤、磷酸二氫鈣10-15公斤、硫酸亞鐵2-3公斤、硼砂O. 5-1. O公斤、鑰酸銨O. 2-0. 3公斤,混合施用;c :摘蕾6月中旬植株開始現蕾,一般7月上、中旬在現蕾后至開花前分批將蕾摘除;d :蓋草7月高溫季節可在地表撒一層樹葉、麥糠等覆蓋,調節地溫,使白術安全越夏;(5)病蟲害防治常見的有立枯病、葉枯病、白絹病、根腐病、銹病、術籽蟲、菌核病、花葉病、粘蟲、蚜蟲、根結線蟲、小地老虎、南方菟絲子等,可按常規方法防治,也可以通過噴施防蟲劑;(6)采收術栽種植當年,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白術莖葉開始枯萎時為采收適期,采收時,挖出根莖,剪去莖桿,運回加工。防蟲劑的制備方法如下將硼砂I份、桉樹葉5份、苦參10份、穿心蓮7份、紅藤9份、龍葵3份、胎生狗脊蕨4份、苦楝樹皮7份、白英12份;中藥按各重量份粗粉碎后混合,用水提取二次,得到提取物浸膏,干燥研末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無硫白術飲片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揀選:通過過篩,進行大小分檔;(2)洗藥:使用高壓水槍,洗去泥沙;(3)干燥:運用散開式烘箱,控制溫度在78?82℃,大個:烘10?12小時,燜潤24小時,再烘6?7小時,燜潤24小時;小個:烘5?6小時,燜潤24小時,再烘2?3小時;(4)大個、小個混合,切成片,干燥至水分達到12%,即得無硫白術飲片。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穆永剛,馬呂杰,馬憲東,王恩懷,
申請(專利權)人:亳州市永剛飲片廠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