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帶有彎管的糧食烘干輸送裝置,包括有烘箱,烘箱外涂有特制的防銹漆,烘箱上設有進料口,烘箱底面設有出料口,所述的烘箱與一熱風機連通,所述的烘箱下方設有由耐高溫的尼龍材料制作的蛇形下料管,烘箱底面的出料口正對著蛇形下料管的管口,所述的蛇形下料管外設有一罩殼,罩殼內安裝有加熱器,所述蛇形下料管的管壁上包覆有一層保溫棉。本發明專利技術結構簡單,設有蛇形下料管,能對糧食充分加熱干燥再集中收集,操作省時省力。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干燥設備,主要是一種帶有彎管的糧食烘干輸送裝置。
技術介紹
糧食進倉前需要進行干燥處理,一般都采用烘干機來對糧食進行烘干處理,但是烘干后下料一齊進入到收集箱內,糧食內部沒有完全充分加熱干燥,需要再次收集進入到烘干機內烘干,操作繁瑣。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帶有彎管的糧食烘干輸送裝置,其結構簡單,設有蛇形下料管,能對糧食充分加熱干燥再集中收集,操作省時省力。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帶有彎管的糧食烘干輸送裝置,包括有烘箱,烘箱上設有進料口,烘箱底面設有出料口,所述的烘箱與一熱風機連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箱下方設有由耐高溫的尼龍材料制作的蛇形下料管,烘箱底面的出料口正對著蛇形下料管的管口,所述的蛇形下料管外設有一罩殼,罩殼內安裝有加熱器,所述蛇形下料管的管壁上包覆有一層保溫棉。所述罩殼的下方設有收集箱,蛇形下料管從罩殼底面伸出正對著收集箱內。本專利技術中糧食在烘箱內烘干處理后通過出料口進入到蛇形下料管內,蛇形下料管在有加熱器的罩殼內,因而溫度高,能對糧食加熱操作。本專利技術烘箱外涂有特定的金屬防銹漆,由下列組分重量份的原料組分制成 制漿原料 顏料3-8、雙環戊烯基乙氧基(甲基)丙烯酸酯3-5、三乙醇胺3-5、聚二醇醚1-2、非離子表面活性劑GSK-5881-2,LBCB-1觸變潤滑劑1_2、聚丙烯酸鈉1_2、氧化鋁10-15、改性納米硅藻土粉5-10、改性水溶性納米級硅溶膠5-10 ; 調漆原料 酚醛樹脂10-20、醋丙乳液20-25、肌醇六磷酸酯10-15、苯丙乳液15-20、磷酸鋅粉1-2、聚乙二醇50-60、氧化鋁粉4-8、硫酸鋇10-15、月桂醇硫酸銨1_2、擴散劑NNO 1-2、聚乙烯醇10-15、己二醇丁醚醋酸酯5-8 ; 改性納米硅藻土粉通過以下方法制備 (1)、硅藻土粉加入35%雙氧水溶液浸泡2-3小時,撈出,水洗至中性,再放入2-5%的磷酸鉀溶液中浸泡,在60-70°C下攪拌反應3-4小時; (2)、向浸泡液中加入相當于硅藻土粉重量的1-3%十二烷基硫酸鈉、1-2%硅烷偶聯劑KH560、2-3%乙烯基三(β -甲氧基乙氧基)硅烷、20-25%磷鐵粉,高速分散4300-4500轉/分,20-30分鐘; (3)烘干,粉碎,制成超細粉末; 改性水溶性納米級硅溶膠通過以下方法制備 水溶性納米級硅溶膠加入3-5%納米碳粉、3-5%氧化鐵,混合加熱至50-60°C,30-40分鐘后冷卻。所述的一種金屬防銹漆,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組分重量份的原料組分制成 制漿原料 顏料6、雙環戊烯基乙氧基(甲基)丙烯酸酯4、三乙醇胺4、聚二醇醚1. 5、非離子表面活性劑GSK-5881. 5,LBCB-1觸變潤滑劑1. 5、聚丙烯酸鈉1. 5、氧化鋁12、改性納米硅藻土粉8、改性水溶性納米級硅溶膠8 ; 調漆原料 酚醛樹脂15、醋丙乳液22、肌醇六磷酸酯14、苯丙乳液18、磷酸鋅粉1. 5、聚乙二醇55、氧化鋁粉6、硫酸鋇14、月桂醇硫酸銨1. 5、擴散劑NNO 2、聚乙烯醇14、己二醇丁醚醋酸酯7。所述的一種金屬防銹漆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制漿將制漿原料倒入配料釜混合,然后將混合后的制漿原料輸送到高速分散釜內進行攪拌、分散30-40分鐘,轉速3500-3800轉/分,分散后的制漿組分輸送到砂磨機內進行進行濕式砂磨,分散,得到漿料,漿料研磨細度達到小于或等于40微米; (2)調漆在制得的漿料中加入調漆原料,然后輸送到高速分散釜內進行攪拌、分散,分散后組分的輸送到砂磨機內進行進行濕式砂磨、分散,得到漆料;再以3000-3500轉/分高速分散30-40min ; (3)將制得的漆料輸送到振動過濾機進行過濾和篩選,細度<40um,然后將過濾后的產品進行包裝,入庫。本專利技術的優點是 本專利技術結構簡單,設有蛇形下料管,能對糧食充分加熱干燥再集中收集,操作省時省力。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參見圖1,一種種帶有彎管的糧食烘干輸送裝置,包括有烘箱1,烘箱I上設有進料口 2,烘箱I底面設有出料口 3,所述的烘箱I與一熱風機4連通,所述的烘箱I下方設有由耐高溫的尼龍材料制作的蛇形下料管5,烘箱底面的出料口 3正對著蛇形下料管5的管口,所述的蛇形下料管5外設有一罩殼6,罩殼6內安裝有加熱器7,所述蛇形下料管5的管壁上包覆有一層保溫棉8。所述罩殼6的下方設有收集箱9,蛇形下料管5從罩殼6底面伸出正對著收集箱9內。烘箱外涂有特制的金屬防銹漆,由下列組分重量份(公斤)的原料組分制成 制漿原料 顏料6、雙環戊烯基乙氧基(甲基)丙烯酸酯4、三乙醇胺4、聚二醇醚1. 5、非離子表面活性劑GSK-5881. 5,LBCB-1觸變潤滑劑1. 5、聚丙烯酸鈉1. 5、氧化鋁12、改性納米硅藻土粉8、改性水溶性納米級硅溶膠8;調漆原料 酚醛樹脂15、醋丙乳液22、肌醇六磷酸酯14、苯丙乳液18、磷酸鋅粉1. 5、聚乙二醇55、氧化鋁粉6、硫酸鋇14、月桂醇硫酸銨1. 5、擴散劑NNO 2、聚乙烯醇14、己二醇丁醚醋酸酯7。改性納米硅藻土粉通過以下方法制備 (1)、硅藻土粉加入35%雙氧水溶液浸泡3小時,撈出,水洗至中性,再放入2-5%的磷酸鉀溶液中浸泡,在60-70°C下攪拌反應3-4小時; (2)、向浸泡液中加入相當于硅藻土粉重量的1-3%十二烷基硫酸鈉、1-2%硅烷偶聯劑KH560、2-3%乙烯基三(β -甲氧基乙氧基)硅烷、20-25%磷鐵粉,高速分散4300-4500轉/分,20-30分鐘; (3)烘干,粉碎,制成超細粉末; 改性水溶性納米級硅溶膠通過以下方法制備 水溶性納米級硅溶膠加入3-5%納米碳粉、3-5%氧化鐵,混合加熱至50-60°C,30-40分鐘后冷卻。一種金屬防銹漆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制漿將制漿原料倒入配料釜混合,然后將混合后的制漿原料輸送到高速分散釜內進行攪拌、分散30-40分鐘,轉速3500-3800轉/分,分散后的制漿組分輸送到砂磨機內進行進行濕式砂磨,分散,得到漿料,漿料研磨細度達到小于或等于40微米; (2)調漆在制得的漿料中加入調漆原料,然后輸送到高速分散釜內進行攪拌、分散,分散后組分的輸送到砂磨機內進行進行濕式砂磨、分散,得到漆料;再以3000-3500轉/分高速分散30-40min ; (3)將制得的漆料輸送到振動過濾機進行過濾和篩選,細度<40um,然后將過濾后的產品進行包裝,入庫。 本專利技術金屬防銹漆性能指標 1、漆膜顏色及外觀平整光滑,顏色符合標準樣板及色差范圍 2、粘度(23±1°C涂-4粘度計,S) =80-120 3、細度<50 4、干燥時間(25°C):表干25-30min,實干48h 5、柔韌性mm彡2 6、硬度彡2H 7、耐高溫(130°C)彡450h 8、耐沖擊性50 9、耐鹽霧(120h級)彡2 10、耐水性(29±1°C240h):不起泡,不脫落 11、耐油(90#汽油,56h):不起泡,不脫落 12、耐堿性(GB/T9755-2001):通過48小時 13、耐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帶有彎管的糧食烘干輸送裝置,包括有烘箱,烘箱上設有進料口,烘箱底面設有出料口,所述的烘箱與一熱風機連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箱下方設有由耐高溫的尼龍材料制作的蛇形下料管,烘箱底面的出料口正對著蛇形下料管的管口,所述的蛇形下料管外設有一罩殼,罩殼內安裝有加熱器,所述蛇形下料管的管壁上包覆有一層保溫棉。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家駒,
申請(專利權)人:懷遠縣巨龍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