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一種在太陽能電池破損或電能轉換裝置出現故障等的情況下,能夠操作進行電路接通/斷開的開關,容易地從太陽能電池分離的蓄電裝置。蓄電裝置(1A),其將來自太陽能電池的直流電能轉換成交流電能,與流通提供給負載的電源系統的直流電能的電力線連接,并能夠進行直流電能的充電與放電,在上述蓄電裝置中,在殼體(10)的主體部(10A)內部的下部側,通過固定單元以能夠拆卸的狀態固定電池模塊,該電池模塊是以能夠獲得所希望的額定電壓以及充電電容的方式構成的,在頂板(11)上設置開關盒,將控制電池模塊的充電與放電的控制部設置在主體部(10A)內部的上部側,在開關盒上以拆卸自如的方式安裝具有防水功能的蓋子(10B),且具有手動開關SW,其從主體部(10A)的頂板(11)突出,用于接通/斷開將直流電能導入控制部的電路。(*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蓄電裝置
本技術涉及一種與使由太陽能電池發電的電能連接到系統的電能轉換裝置共同使用的蓄電裝置。
技術介紹
近年來,一直在使用一種將由太陽能電池發電的直流電能轉換成交流電能并與系統重疊的電能轉換裝置。只通過該電能轉換裝置,不能在太陽能電池不進行發電的夜間輸出交流電能并與系統重疊,特別是在夜間發生停電的情況下,變得完全不能供電。在此,例如專利文獻I中記載了一種具有蓄電裝置的電能轉換裝置來解決這種問題。這種蓄電裝置中設有蓄電池,白天將太陽能電池發電的電能提供給蓄電池進行充電,夜間靠來自系統的電能充電蓄電池,不分晝夜地進行交流電能的輸出。現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I JP特許第3181423號公報專利技術概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課題但是,當例如太陽能電池破損、電能轉換裝置出現故障或進行維護保養等時,出于安全的緣故,具有這種蓄電裝置的電能轉換裝置需要將蓄電裝置從太陽能電池分離。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打開蓄電裝置的殼體內部,手動操作例如設置在殼體內的規定開關,這是很麻煩的作業。不過,在如上所述打開殼體使內部的基板或電路露出進行上述操作的情況下,通常是由服務人員等的專門技術人員進行,但很多情況下服務人員到達設置蓄電裝置的場所是需要時間的,當由于地震或臺風等災害導致太陽能電池破損等的緊急時刻,有時不是由服務人員來進行,而必須由蓄電裝置的使用者進行開關的手動操作。對于不習慣操作的使用者來說,上述的開關操作是很困難的。另外,在進行這種電路的斷開操作時,由于在該開關附近的電路上等處設置有電容器、變壓器、電阻、晶體管以及其他的電子部件等,因此,如果不小心接觸到這些部件,則可能會根據部件的不同而造成因發熱引起的燙傷或危險的觸電事故。
技術實現思路
因此,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在太陽能電池破損、電能轉換裝置出現故障、 或需要進行維護保養等作業的情況下,任何人都能夠簡單地準確地操作進行電路接通/斷開的開關,并從太陽能電池分離的蓄電裝置。解決技術課題的手段(I)本技術的技術方案I的蓄電裝置的構成為將從借助太陽能電池能夠再生的能源所獲得的直流電能轉換成交流電能,且與流通提供給負載的電源系統的上述直流電能的電力線連接,并能夠進行上述直流電能的充電與放電,在上述蓄電裝置中,在具有規定的防水性能的殼體內部的下部側,借助固定單元以能夠拆卸的狀態固定電池模塊,該電池模塊構成為連接多個電池而能夠獲得所希望的額定電壓以及充電電容,將控制上述電池模塊的充電與放電的控制部固定設置在上述殼體內部的上部側,在上述殼體的一部分上以突出或凹陷的方式設置開關盒,在上述開關盒上以拆卸自如的方式安裝具有防水功能且用于覆蓋的蓋子,具有手動開關,該手動開關從上述殼體的上述開關盒的底面突出,用于接通/斷開將上述直流電能導入上述控制部的電路。(2)另外,本技術的技術方案2的蓄電裝置的特征為,在技術方案I所述的蓄電裝置中,就所述開關而言,在形成于上述殼體的頂板或側板的至少一部分上的、用上述蓋子覆蓋的專用開關盒內,只設置該開關,并且在上述開關盒與上述蓋子之間具有使雨水不會侵入的防水結構。(3)另外,本技術的技術方案3的蓄電裝置的特征為,在根據技術方案I或2 所述的蓄電裝置中,用于固定電池模塊的上述固定單元構成為能夠按照應該安裝的電池模塊的形狀來安裝該電池模塊。(4)另外,本技術的技術方案4的蓄電裝置的特征為,將從借助太陽能電池能夠再生的能源所獲得的直流電能轉換成交流電能,且與流通提供給負載的電源系統的上述直流電能的電力線連接,并能夠進行上述直流電能的充電與放電,在上述蓄電裝置中,在具有規定的防水性能的殼體內部的下部側,借助固定單元以能夠拆卸的狀態固定電池模塊,該電池模塊構成為連接多個電池連接而能夠獲得所希望的額定電壓以及充電電容,將控制上述電池模塊的充電與放電的控制部固定設置在上述殼體內部的上部側,以拆卸自如的方式安裝具有防水功能且用于覆蓋上述殼體的頂板的蓋子,具有手動開關,該手動開關操作部由上述頂板向上述蓋子內突出,用于接通/斷開將上述直流電能導入上述控制部的電路。專利技術效果(I)根據本技術的技術方案I的蓄電裝置,在例如太陽能電池破損,或電能轉換裝置出現故障,或需要進行維護保養等作業的情況下,任何人都能夠簡單地準確地操作進行電路接通/斷開的開關,從而停止運行工作。(2)根據本技術的技術方案2的蓄電裝置,由于在專用的開關盒內只設置了手動開關,因此,沒有不小心觸摸到其他開關或其他部件的可能性,能夠進行安全并準確的手動開關操作。而且,也能夠防止由于觸摸其他部件而引起燙傷或觸電事故。(3)根據本技術的實施方案3的蓄電裝置,能夠交換形狀不同的各種類型的電池模塊,換句話說,能夠使用結構共通的蓄電裝置安裝各種形狀的蓄電池,因此,提高了通用性,也降低了制造成本。(4)根據本技術的實施方案4的蓄電裝置,在例如太陽能電池破損,或電能轉換裝置出現故障,或需要進行維護保養等作業的情況下,任何人都能夠簡單地準確地操作進行電路接通/斷開的開關,從而停止運行工作。附圖說明圖I是表示本技術的第一實施方式的蓄電裝置的外觀的立體圖。圖2是表示包括該蓄電裝置的電源系統的整體構成的說明圖。圖3是表示該蓄電裝置的殼體中的手動開關的設置位置的分解立體圖。圖4是表示該蓄電裝置的殼體的主體部的內部結構的說明圖。圖5是表示包括該蓄電裝置的電源系統的整體電結構的電路圖。圖6是表示在該蓄電裝置中安裝鋰電池作為電池模塊的狀態的重要部分立體圖。圖7是表示在該蓄電裝置中安裝大型的其他的鋰電池作為電池模塊的狀態的重要部分立體圖。圖8㈧是表示本技術的第二實施方式的蓄電裝置的外觀的立體圖。⑶是表示其重要部分的分解立體圖。圖9(A)是表示本技術的第三實施方式的蓄電裝置的殼體上部側的外觀的立體圖;(B)是表示其重要部分的分解立體圖。圖10(A)是表示本技術的第四實施方式的蓄電裝置的整個殼體的立體圖; (B)是表示其重要部分的分解立體圖;(C)是(B)的重要部分截面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參照附圖對本技術的優選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第一實施方式)圖I表示本技術的第一實施方式的蓄電裝置I。如圖2所示,該蓄電裝置I的輸入與連接于太陽能電池2的連接箱3連接,并且其輸出與電能轉換裝置(以下,稱為“功率調節器”)4的輸入連接,如圖3所示,設置在殼體10內的最上部的開關盒內具有手動開關SW。另外,在圖2中,符號5表示蓄電裝置I的操作用遙控器,符號6表示分電盤。太陽能電池2將多個太陽能電池單元串聯以及并聯連接,規定的額定電壓以及/ 并聯連接,例如,額定電壓300V,輸出2. 4KW,輸出4. 8KW等。連接箱3用于將太陽光發電模塊的串(string)與功率調節器4連接。功率調節器4將由作為能夠再生的能源的太陽光通過太陽能電池2獲得的直流電能轉換成交流電能,在房屋內與來自系統的交流電能重疊。另一方面,蓄電裝置I用于對所安裝的蓄電池進行直流電能的充放電。該蓄電裝置I與從太陽能電池2經由集電箱3流動所提供的直流電能的電力線連接,適當地進行向電池模塊B(參照圖4和圖5)充電由太陽能電池2獲得的直流電能,以及從該電池模塊B放電。電池模塊B是以將多個電池連接而能夠獲得所希望的額定電壓以及充電電容的方式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蓄電裝置,其構成為:將從借助太陽能電池能夠再生的能源所獲得的直流電能轉換成交流電能,且與流通提供給負載的電源系統的上述直流電能的電力線連接,并能夠進行上述直流電能的充電與放電,在上述蓄電裝置中,在具有規定的防水性能的殼體內部的下部側,借助固定單元以能夠拆卸的狀態固定電池模塊,該電池模塊構成為:連接多個電池而能夠獲得所希望的額定電壓以及充電電容,將控制上述電池模塊的充電與放電的控制部固定設置在上述殼體內部的上部側,在上述殼體的一部分上以突出或凹陷的方式設置開關盒,在上述開關盒上以拆卸自如的方式安裝具有防水功能且用于覆蓋的蓋子,具有手動開關,該手動開關從上述殼體的上述開關盒的底面突出,用于接通/斷開將上述直流電能導入上述控制部的電路。
【技術特征摘要】
2011.09.30 JP 2011-2170761.一種蓄電裝置,其構成為將從借助太陽能電池能夠再生的能源所獲得的直流電能轉換成交流電能,且與流通提供給負載的電源系統的上述直流電能的電力線連接,并能夠進行上述直流電能的充電與放電, 在上述蓄電裝置中, 在具有規定的防水性能的殼體內部的下部側,借助固定單元以能夠拆卸的狀態固定電池模塊,該電池模塊構成為連接多個電池而能夠獲得所希望的額定電壓以及充電電容,將控制上述電池模塊的充電與放電的控制部固定設置在上述殼體內部的上部側, 在上述殼體的一部分上以突出或凹陷的方式設置開關盒, 在上述開關盒上以拆卸自如的方式安裝具有防水功能且用于覆蓋的蓋子, 具有手動開關,該手動開關從上述殼體的上述開關盒的底面突出,用于接通/斷開將上述直流電能導入上述控制部的電路。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蓄電裝置,其特征為, 就所述開關而言,在形成于上述殼體的頂板或側板的至少...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木島充則,新井孝夫,
申請(專利權)人:三洋電機株式會社,島根三洋電機株式會社,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