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金屬切割領域,特別是多次利用的鋸條。目前,鋸條用舊后一般不能再用。如要重新利用,則需經過退火、開齒、淬火等幾道工序,且二次淬火后影響鋸條韌性及耐用度。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多次利用的性能與新鋸條相同的多次利用的鋸條。本技術是這樣實現的首先將廢鋸條的齒尖磨損部分磨去,然后刃磨前角和后角,但此鋸條鋸路狹小,仍無法使用。為此,本鋸條的特征是在鋸齒側面開側后角,側后角為2°-15°,且將非鋸齒部分磨去0.1mm。經過上述加工處理的鋸條,可以重新使用,如果磨損后,仍按這種方法處理仍可重新利用,而性能與新鋸條相同,而成本僅為新鋸條的1/3。以下結合附圖作具體實施的說明。附圖說明圖1、多次利用的鋸條的結構圖。圖2、圖1的P向視圖。圖3、圖2的A-A剖視圖。圖4、圖2的B-B剖視圖。圖5、圖4的N-N剖視圖。圖1-圖5中、前角γ′=3°,主后角α=25°,這樣加大了刀尖角,強度提高并減少了刀具的磨損。副后角α1=45°,主要增大容屑空間,減少切屑堵塞。側角αt=3°,可減少工件和鋸條的磨擦。側后角αt1=5°,降低切削力,克服工件彈性恢復對鋸條側角的磨損。齒距P按舊鋸條已有尺寸。齒尖至側面的最小距離δ=0.10mm,這是鋸條工作時鋸路所需最低值。側刃寬度C=0.05mm,防止鋸條工作時側面磨損大,影響使用壽命。權利要求1.一種多次利用的鋸條,其特征在于鋸齒側面開側后角。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次利用的鋸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側后角為2°~15°。專利摘要多次利用的鋸條涉及金屬切削領域,特別是多次利用的鋸條。將廢鋸條的齒尖磨損部分磨去,然后刃磨前角和后角,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多次利用的鋸條,其特征在于鋸齒側面開側后角。
【技術特征摘要】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