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同軸式雙分流齒輪箱,包括輸入軸、位于輸入軸兩側且均與輸入軸傳動連接的左側傳動軸和右側傳動軸,以及與輸入軸同軸、且與左側傳動軸和右側傳動軸均傳動連接的輸出軸,左側傳動軸兩端和/或右側傳動軸兩端設置有偏心套,偏心套位于同軸式雙分流齒輪箱的箱體和支撐軸承之間。該齒輪箱工作時,由于輸入軸傳遞至左側傳動軸和右側傳動軸上的動力將使兩者發生竄動,而偏心套則能夠根據這一竄動調整左側傳動軸和右側傳動軸的位置,使得左側傳動軸和右側傳動軸上承受的載荷趨于均勻。可見,通過設置偏心套,上述同軸式雙分流齒輪箱的均載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還公開了一種具有上述同軸式雙分流齒輪箱的食品加工設備。(*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傳動
,尤其涉及一種均載能力較好的同軸式雙分流齒輪箱。本技術還涉及一種具有上述同軸式雙分流齒輪箱的食品加工設備。
技術介紹
齒輪箱是大多數機械設備中不可缺少的傳動部件,其直接影響著機械設備的工作性能,隨著工業技術的不斷發展,齒輪箱的結構設計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關注。諸如榨糖設備等食品加工設備面臨著低能耗、高效率等要求,為了滿足這一要求,目前的食品加工設備趨向于大型化,因此,驅動該設備的齒輪箱的承載能力需要相應地提高。為了提高齒輪箱的承載能力,通常在食品加工設備中采用同軸式雙分流齒輪箱。上述同軸式雙分流齒輪箱中,輸入軸的軸線與輸出軸的軸線共線,通過輸入軸兩側的傳動軸同時驅動輸出軸上的齒輪轉動,從而輸出動力,由于輸出軸上的齒輪由兩根傳動軸同時驅動,通過功率分流的方式帶動食品加工設備工作,因此整個齒輪箱能夠承受的載荷將提高。然而,由于上述齒輪箱能夠承受更大的載荷,但其均載能力也會變得較差,導致該齒輪箱的運行穩定性較差。因此,如何解決同軸式雙分流齒輪箱的均載能力較差的問題,已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難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同軸式雙分流齒輪箱,該齒輪箱的均載能力較好。本技術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上述同軸式雙分流齒輪箱的食品加工設備。為了實現上述第一個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同軸式雙分流齒輪箱,包括輸入軸、位于所述輸入軸兩側且均與所述輸入軸傳動連接的左側傳動軸和右側傳動軸,以及與所述輸入軸同軸、且與所述左側傳動軸和所述右側傳動軸均傳動連接的輸出軸,所述左側傳動軸兩端和/或所述右側傳動軸兩端設置有偏心套,所述偏心套位于所述同軸式雙分流齒輪箱的箱體和支撐軸承之間。優選地,上述同軸式雙分流齒輪箱中,設置于所述左側傳動軸兩端和所述右側傳動軸兩端的所述支撐軸承為調心滾子軸承。優選地,上述同軸式雙分流齒輪箱中,所述輸入軸為齒輪軸,且所述齒輪軸上的齒形軸段為人字齒形結構。優選地,上述同軸式雙分流齒輪箱中,所述齒輪軸上具有分別與所述左側傳動軸和所述右側傳動軸傳動連接的第一齒形軸段和第二齒形軸段。優選地,上述同軸式雙分流齒輪箱中,所述輸入軸通過圓柱滾子軸承安裝于所述箱體上。優選地,上述同軸式雙分流齒輪箱中,設置于所述右側傳動軸上,且與所述輸入軸傳動連接的第一齒輪與所述右側傳動軸過盈配合。優選地,上述同軸式雙分流齒輪箱中,所述右側傳動軸上具有高壓油孔,所述高壓油孔的末端位于所述右側傳動軸與所述第一齒輪的裝配面上。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本技術提供的同軸式雙分流齒輪箱包括輸入軸、左側傳動軸、右側傳動軸和輸出軸,左側傳動軸的兩端和/或右側傳動軸的兩端設置有偏心套,該偏心套位于同軸式雙分流齒輪箱的箱體和支撐軸承之間。該齒輪箱工作時,由于輸入軸傳遞至左側傳動軸和右側傳動軸上的動力將使左側傳動軸和右側傳動軸發生竄動,而偏心套則能夠根據這一竄動調整左側傳動軸和右側傳動軸的位置,使得左側傳動軸和右側傳動軸上承受的載荷趨于均勻。由此可見,通過設置偏心套,上述同軸式雙分流齒輪箱的均載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聞。為了實現上述第二個目的,本技術還提供了一種食品加工設備,包括工作裝置以及驅動所述工作裝置的同軸式雙分流齒輪箱,所述同軸式雙分流齒輪箱為上述任一項所述的同軸式雙分流齒輪箱。由于上述同軸式雙分流齒輪箱具有上述技術效果,具有該同軸式雙分流齒輪箱的食品加工設備也應具有相應的技術效果。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I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同軸式雙分流齒輪箱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的正視結構示意圖。上圖1-2 中輸入軸11、第一齒形軸段12、高壓油孔13、第一傳動軸14、第一齒輪15、第二傳動軸16、第二齒輪17、偏心套18、輸出齒輪19、輸出軸20、調心滾子軸承21、第四傳動軸22、第四齒輪23、第三齒輪24、第三傳動軸25、第二齒形軸段26、圓柱滾子軸承27、上箱體31、下箱體32。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的核心是提供一種同軸式雙分流齒輪箱,該齒輪箱的均載能力較好。本技術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種具有上述同軸式雙分流齒輪箱的食品加工設備。為了使本領域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參見圖I和圖2,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同軸式雙分流齒輪箱包括箱體、輸入軸11、左側傳動軸、右側傳動軸、輸出軸20和偏心套18。左側傳動軸和右側傳動軸位于輸入軸11兩側且均與輸入軸11傳動連接,左側傳動軸包括第三傳動軸25和第四傳動軸22,第三傳動軸25上設置有與輸入軸11傳動連接的第三齒輪24,第四傳動軸22上設置有與第三齒輪24嚙合的第四齒輪23,右側傳動軸包括第一傳動軸14和第二傳動軸16,第一傳動軸14上設置有與輸入軸11傳動連接的第一齒輪15,第二傳動軸16上設置有與第一齒輪15嚙合的第二齒輪17 ;輸出軸20與輸入軸11同軸,其上設置有輸出齒輪19,輸出齒輪19與第二傳動軸16和第四傳動軸22傳動連接,第二傳動軸16和第四傳動軸22可為齒輪軸;偏心套18設置于第二傳動軸16兩端和/或第四傳動軸22兩端,且其位于箱體和第二傳動軸16和/或第四傳動軸22的支撐軸承之間。該齒輪箱工作時,由于輸入軸11傳遞至左側傳動軸和右側傳動軸上的動力將使左側傳動軸和右側傳動軸發生竄動,而偏心套18則能夠根據這一竄動調整左側傳動軸和右側傳動軸的位置,使得左側傳動軸和右側傳動軸上承受的載荷趨于均勻。由此可見,通過設置偏心套18,上述同軸式雙分流齒輪箱的均載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具體實施例中,上述左側傳動軸兩端和右側傳動軸兩端可通過角接觸球軸承安裝于箱體上,為了優化該齒輪箱的均載能力,本技術將該支撐軸承選為調心滾子軸承21。此種軸承具有較好的調心能力,當左側傳動軸和右側傳動軸發生偏移時,調心滾子軸承21能夠保證左側傳動軸和右側傳動軸的傳動精度。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可將輸入軸11設置為齒輪軸,第一齒輪15和第三齒輪24與輸入軸11的齒形軸段嚙合,該齒形軸段優選為人字齒形結構,由于人字齒具有更好的均載效果,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齒輪箱的均載能力將得到進一步的提升。更進一步地,上述齒輪軸的齒形軸段包括分別與第一齒輪15和第三齒輪24哨合的第一齒形軸段12和第二齒形軸段26。此時通過第一齒形軸段12和第二齒形軸段26能夠更可靠地驅動第一齒輪15和第三齒輪24轉動。優選的技術方案中,輸入軸11通過圓柱滾子軸承27安裝于箱體上。相比于其他軸承,圓柱滾子軸承27具有足夠的軸向間隙,當輸入軸11發生竄動時,該圓柱滾子軸承27隨之發生位移,以此達到均載的目的。更優選的技術方案中,上述第一齒輪15與第一傳動軸14過盈配合,以避免輸入軸11的轉速過高而導致的第一齒輪15出現打滑現象。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可在第一傳動軸14上開設高壓油孔13,該高壓油孔13的末端位于第一傳動軸14與第一齒輪15的配合面上。向高壓油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同軸式雙分流齒輪箱,包括輸入軸、位于所述輸入軸兩側且均與所述輸入軸傳動連接的左側傳動軸和右側傳動軸,以及與所述輸入軸同軸、且與所述左側傳動軸和所述右側傳動軸均傳動連接的輸出軸,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側傳動軸兩端和/或所述右側傳動軸兩端設置有偏心套,所述偏心套位于所述同軸式雙分流齒輪箱的箱體和支撐軸承之間。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同軸式雙分流齒輪箱,包括輸入軸、位于所述輸入軸兩側且均與所述輸入軸傳動連接的左側傳動軸和右側傳動軸,以及與所述輸入軸同軸、且與所述左側傳動軸和所述右側傳動軸均傳動連接的輸出軸,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側傳動軸兩端和/或所述右側傳動軸兩端設置有偏心套,所述偏心套位于所述同軸式雙分流齒輪箱的箱體和支撐軸承之間。2.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同軸式雙分流齒輪箱,其特征在于,設置于所述左側傳動軸兩端和所述右側傳動軸兩端的所述支撐軸承為調心滾子軸承。3.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同軸式雙分流齒輪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輸入軸為齒輪軸,且所述齒輪軸上的齒形軸段為人字齒形結構。4.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同軸式雙分流齒輪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齒輪軸上具有分...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江師露,鐘鋼,沈濤,周志成,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永進重型機械成套設備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