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圓管焊接設備,包括支撐座以及固定于支撐座上的用于支撐圓管的兩個支撐輪、用于支撐圓管且帶動圓管轉動的驅動輪,驅動驅動輪轉動的動力源、用于施焊的焊槍以及控制焊槍的啟動和結束時刻,以及動力源的工作參數;其中,驅動輪、圓管和支撐輪的軸線平行且不共面,。此外,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還包括與驅動輪電連接的碳刷,碳刷和焊槍分別于電源正負極連接,其中,驅動輪具體為導電輪。采用該結構的圓管焊接設備后,較之于現有技術中的手工焊接,在降低工人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礎上大幅度的提高了圓管的焊接質量。(*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圓管焊接設備
本技術涉及焊接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圓管焊接設備。
技術介紹
目前,圓管的圓周焊接通常采用手工焊接,現以焊接圓管兩邊的堵頭為例來說明具體的焊接過程第一步、操作者手持圓管放入固定槽內定位;第二步、腳踩焊機腳踏開關以啟動焊機;第三步、焊機啟動后,操作者手捏圓管并旋轉一周,完成一端堵頭的焊接;第四步、同理,重復上述步驟即可完成圓管另一端堵頭的焊接。采用上述手工焊接圓管兩端堵頭的方式存在以下幾個問題I.保證圓管焊接質量的主要因素引弧和收弧時間、焊接時間以及操作桿的旋轉速度均由人工控制,這樣,勢必造成焊接件表面和質量的不一致性,從而造成二次返修率高的問題;2.據試驗數據表明,焊接完成一根圓管所需時間為30秒左右,工作效率低;3. 57動強度大。有鑒于此,亟待針對現有圓管焊接機的結構優化設計,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因人為控制因素導致的焊接件質量差以及操作者工作效率低、勞動強度大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缺陷,本技術的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結構優化自動控制的圓管焊接設備,從而在降低工人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礎上大幅度提高了圓管的焊接質量。本技術提供的圓管焊接設備,包括支撐座以及固定于所述支撐座上的兩個支撐輪,用于支撐圓管;驅動輪,支撐所述圓管且帶動其旋轉,并配置成所述驅動輪、所述圓管和所述支撐輪的軸線平行且不共面;動力源,驅動所述驅動輪旋轉;用于施焊的焊槍;控制單元,用于控制焊槍的啟動和結束時刻,以及所述動力源的工作參數。優選地,還包括與所述驅動輪電連接的碳刷,所述碳刷和所述焊槍分別與電源正負極連接,且所述驅動輪具體為導電輪。優選地,所述焊槍可沿平行于所述驅動輪的軸線方向移動,以適應不同長度圓管的焊接。優選地,所述控制單元通過改變所述動力源的轉速以適應不同周長圓管的焊接。優選地,所述控制單元輸出控制焊槍啟動的信號,延時一定時間后,輸出控制所述動力源工作的信號,所述圓管轉動一周后,輸出控制所述動力源停止的信號,再延時一定時間后,輸出控制所述焊槍停止的信號。優選地,還包括軸向左擋板和右擋板,兩者相對于所述支撐座對稱布置。優選地,所述焊槍具體為多個,且沿平行于所述驅動輪的軸線方向依次設置。優選地,還包括焊槍固定塊,所述焊槍固定塊設置于所述支撐座上與所述焊槍對應位置;所述焊槍固定塊具體包括設置于所述支撐座的底部和支撐部,所述支撐部上端開設有“U”字型槽,所述焊槍插入所述“U”字型槽內。優選地,所述支撐座包括底板、左支架、右支架以及分別由所述左支架和所述右支架向外側延伸形成的左右翼板;其中,兩個所述支撐輪固定于與所述左支架和所述右支架上端固定的固定軸上,兩個所述驅動輪固定于置于所述左支架和所述右支架之間的驅動軸上,且在所述左支架和所述右支架上安裝所述驅動輪的下方相對設置安裝孔。優選地,還包括轉動裝置,所述傳動裝置置于所述動力源和所述驅動軸之間。優選地,還包括用于固定所述動力源和所述傳動裝置的安裝座。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圓管焊接設備,包括支撐座以及固定于支撐座上的焊槍以及用于支撐圓管的兩個支撐輪和驅動輪,該驅動輪在固定于支撐座上的動力源帶動下通過摩擦力推動圓管轉動,為了達到上述技術效果裝配時要保證驅動輪、支撐輪和圓管三者的軸線平行且不共面。為了進一步減小焊接過程中人為因素對產品質量的影響,本技術還包括控制單元,該控制單元通過控制焊槍的啟動和結束時刻,以及動力源工作參數,完全擺脫了在焊接過程中人為因素對影響焊接質量的因素收弧時間、引弧時間、焊接時間以及圓管的轉速的影響。因此,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通過上述機械機構及控制單元, 不僅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大幅度的提高了圓管的焊接質量。本技術的優選方案中,還包括與驅動輪電連接的碳刷,且該碳刷和焊槍分別于電源的正負極連接,其中,驅動輪具體為導電輪。該焊接設備工作時,動力源帶動驅動輪使圓管旋轉一周,通過圓管、驅動輪和碳刷的連接使電源正負極構成回路,完成焊接。上述的設計避免了在圓管尚未置于驅動輪和支撐輪之間時,由于誤操作開啟設備電源而啟動焊槍焊接而造成的發生火災等安全隱患,從而保證了該焊接設備工作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技術的又一優選方案中,焊槍可沿平行于驅動輪的軸線方向移動,以實現不同長度圓管的焊接,此外,通過控制單元來改變所述動力源的轉速來實現不同周長圓管焊接,當然,通過同時采用兩種方式即可實現不同長度不同周長的圓管焊接,從而拓展了該設備的適用范圍。附圖說明圖I示出了具體實施例中技術方案的示意圖;圖2示出了圖I的主視圖圖3示出了圖I的俯視圖圖4示出了圖I的左視圖圖5示出了圖I中具體實施例中控制單元的控制流程圖;圖6示出了圖I中碳刷的爆炸示意圖。圖中I支撐座、11底板、12左支架、13右支架、14左翼板、15右翼板、16電機安裝孔、2 焊槍、21左焊槍固定座、211底部、212支撐板、213 “U”字型槽、31第一支撐輪、32第二支撐輪、33固定板、34固定軸、4驅動輪、41驅動軸、42凸緣、5步進電機、6圓管、7安裝座、71底部、72支撐部、81主動輪、82從動輪、83中間輪、9碳刷、91碳刷固定座、92螺釘、93固定桿、 101右擋板、1011底板、1012支撐板。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的核心是提供一種圓管焊接設備,應用該結構的圓管焊接設備后影響焊接質量的因素引弧時間、收弧時間、焊接時間以及圓管轉速等均采用自動控制,從而在降低工人勞動強度的同時大幅度提高了圓管的焊接質量。不失一般性,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來具體說明,本技術中圓管焊接設備用于焊接外徑為0 12mm圓管兩端堵頭的具體實施方式。請參見圖I、圖2、圖3、圖4和圖5,其中,圖I示出了具體實施例中技術方案的示意圖,圖2示出了圖I的主視圖,圖3示出了圖I的俯視圖,圖4示出了圖I的左視圖,圖5 示出了圖I中具體實施例中控制單元的控制流程圖。如圖I所示,本方案提供的圓管焊接設備包括支撐座I以及固定于支撐座I上的用于實施焊接的焊槍2、用于支撐并導向圓管6的第一支撐輪31和第二支撐輪32、用于支撐圓管6并帶動其轉動的驅動輪4,以及用于驅動該驅動輪的動力源和控制焊槍的啟動和結束時刻,和動力源參數的控制單元。其中,驅動輪4、兩個支撐輪和圓管6三者的軸線平行且不共面。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本方案中的動力源具體為步進電機5,在滿足上述功能要求的情況下,該動力源可以采用其他任意公知的方式。現結合圖5來說明上述結構的圓管焊接設備,用于焊接圓管6兩端堵頭的具體控制流程I.將圓管6置于兩個支撐輪與驅動輪4之間;2.按鈕啟動,控制焊接設備的繼電器工作;3.焊槍2開始引弧,延遲IOms后步進電機5開始工作,帶動驅動輪4,使其驅動圓管6轉動;4.控制單元程序內設定的480000脈沖傳輸完成后步進電機5停止工作,此時圓管 6恰好轉動一周;5.焊槍2開始收弧,延遲IOms后,焊槍2停止工作,焊接結束。與現有技術中的手工焊接圓管相比,本技術通過驅動圓管自動轉動的機構以及通過控制單元在程序內設定引弧時間、收弧時間、焊接時間以及圓管的轉速,完全擺脫了在焊接過程中人為因素對圓管焊接質量的影響。因此,本方案不僅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 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大幅度的提高了圓管的焊接質量。需要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圓管焊接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撐座以及固定于所述支撐座上的:?兩個支撐輪,用于支撐圓管;?驅動輪,支撐所述圓管且帶動其旋轉,并配置成:所述驅動輪、所述圓管和所述支撐輪的軸線平行且不共面;?動力源,驅動所述驅動輪旋轉;?用于施焊的焊槍;?控制單元,用于控制焊槍的啟動和結束時刻,以及所述動力源的工作參數。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郭明俊,段祥瑞,王立君,張長軍,
申請(專利權)人:湖北中航精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