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制備第2族金屬/過渡金屬烯烴聚合催化劑組分的方法,催化劑組分為顆粒形式且用于聚合烯烴,特別是乙烯或丙烯或其共聚單體。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顆粒狀烯烴聚合催化劑組分,特別是包括第2族金屬的催化劑組分和其制備方法。本專利技術也涉及該催化劑組分用于制備在烯烴聚合中使用的催化劑的用途 。
技術介紹
齊格勒-納塔(ZN)型聚烯烴催化劑在聚合物領域是公知的,一般地,齊格勒-納塔(ZN)型聚烯烴催化劑包括(a)至少一種催化劑組分,該催化劑組分由周期表(IUPAC,無機化學命名法,1989年)第4族至第6族的過渡金屬的化合物,周期表(IUPAC)第I族至第3族的金屬化合物,和,任選地,周期表(IUPAC)第13族的化合物和/或內給體化合物形成。ZN催化劑也可包括(b)另外的催化劑組分,例如助催化劑和/或外給體。用于制備ZN催化劑的各種方法在本領域內都是已知的。在一個已知的方法中,通過將催化劑組分浸潰在顆粒狀負載材料上而制備負載型ZN催化劑體系。在W0-A-01 55230中,將催化劑組分承載在多孔、無機或有機的顆粒狀載體材料,例如二氧化硅上。在另一個公知的方法中,載體材料基于一個催化劑組分,例如鎂化合物,例如MgC12。這種類型的載體材料也能以各種方式形成。Japan Olefins的EP-A-713 886描述了用醇形成MgCl2加合物,其然后乳化,最后使所得的混合物驟冷以使液滴固化。可選地,BP的EP-A-856 013公開了形成固體鎂基載體,其中含鎂組分的相分散于連續相中,通過將兩相混合物加入液體烴中而固化被分散的鎂相。形成的固體載體顆粒通常用過渡金屬化合物處理,且任選地用形成活性催化劑的其他化合物處理。因此,在外載體的情況下,以上已公開了外載體的一些例子,載體的形態是最終催化劑的形態的一個決定因素。負載型催化劑體系存在的一個缺點是,催化活性化合物在負載材料上的分布取決于負載材料的表面化學和表面結構。因此可經常導致催化劑顆粒中活性組分的不均勻分布。由于催化劑顆粒中活性部位的不均勻分布,得到粒子內不均一、且單獨顆粒之間的粒子間也不均一的催化劑,這最終導致不均一的聚合物材料。進一步地,負載材料將仍作為殘留物留在最終聚合物中,這可能對一些聚合物用途是有害的。WO-A-OO 08073和WO-A-OO 08074描述了另外的用于制備固體ZN催化劑的方法,其中,形成鎂基化合物和一種或多種另外的催化劑化合物的溶液,其反應產物通過加熱該體系而從該溶液中沉淀出來。此外,EP-A-926 165公開了另外一種沉淀方法,其中,將MgCl2和烷氧基鎂的混合物與鈦化合物一起沉淀出以產生ZN催化劑。Montedison的EP-A-83 074和EP-A-83 073公開了用于制備ZN催化劑或其前驅體的方法,其中在惰性液體介質或惰性氣體相中形成Mg和/或Ti化合物的乳液或分散體,將所述體系與烷基鋁化合物反應,以沉淀出固體催化劑。根據示例,然后將所述乳液加入更大體積的己烷中的鋁化合物且預聚合以產生沉淀。通常,這樣的沉淀方法的缺點是難以控制沉淀步驟,因而難以控制沉淀出的催化劑顆粒的形態和平均粒度。此外,催化劑組分的沉淀容易導致形成催化劑顆粒的寬粒度分布,該催化劑顆粒包括特小顆粒到大團聚體,進一步導致失去該催化劑形態和形成粉末。在聚合過程中,這將反過來導致不期望的和有害的干擾,如堵塞,在反應器壁上和在生產線上和在如擠出機的另外的設備上形成聚合物層,和聚合物粉末的降低的流動性,以及其他聚合物處理問題。WO 03/000757描述了一種用于制備烯烴聚合催化劑組分的方法,能夠制備包括第2族金屬與過渡金屬的催化劑組分的固體顆粒,然而沒有使用任何外載體材料或沒有使用常規的沉淀方法,但是使用所謂的用于制備固體催化劑顆粒的乳化-固化方法。WO 2004/0291 12公開了另外的用于制備在更高溫度下具有提高的活性的烯烴聚合催化劑組分的WO 03/000757中描述的方法的進一步改進的方法。US 5,413,979描述了另一種用于制備固體前催化劑(procatalyst)組合物的方法,其中,將負載材料用催化劑組分前驅體浸潰以獲得催化劑組分。US 4,294,948最后公開了一種用于制備烯烴聚合物或共聚物的方法,使用通過用周期表第I族或第III族中的任一金屬的有機金屬化合物處理粉末狀催化劑前驅體而制備的固體鈦催化劑組分,其特征在于使用粉末狀、固體和顆粒狀的前驅體材料制備催化劑。EP 1403292AUEP 0949280A1、US-A-4294948、US-A-5413979 和 US-A-5409875 以及EP 1273595A1描述了用于制備烯烴聚合催化劑組分或烯烴聚合催化劑的方法以及用于制備烯烴聚合物或共聚物的方法。以上所概述的現有技術中的方法,特別是WO 03/000757所概述的用于制備烯烴聚合催化劑組分的方法典型地包括作為內給體的鄰苯二甲酸雙(2-乙基-己基)酯(經常被稱為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0P)。該用于制備這樣的催化劑組分的方法通常包括通過使該內給體的前驅體(典型地為鄰苯二甲酰氯(PDC))與醇(典型地為2-乙基己醇)反應而原位制備給體,以提供上面概述的內給體。因此醇是給體及其制備的一個必要部分。因此,給體的類型經常取決于所使用的醇。進一步地,WO 03/000757教導了通過使用特殊類型的醇,即該2-乙基-己醇而形成液-液兩相體系。在WO 03/000757描述的方法中,該兩相體系的形成對條件和化學品及其濃度的變化是非常敏感的。這種敏感性限制了其他類型的醇的使用和因此其他類型的給體的使用,或者甚至阻止了在根據所述WO 03/000757的基本教導制備的催化劑中沒有任何給體的催化劑組分的制備,即不使用任何外載體但使用乳化-固化工藝制備催化劑。因為形成兩相體系需要使用醇和給體前驅體,在這里描述的催化劑的制備過程中加入像這樣的給體是不可能的。因此,非常有利的是,如果有制備烯烴聚合反應組分的方法,其能夠通過例如W003/000757中概述的液-液兩相體系形成催化劑組分,該方法中在不強烈地依賴醇和給體(給體前驅體)的情況下能形成穩定的液液兩相體系。這類制備方法可拓寬催化劑的制備窗口,且因此給在不影響形成的液-液兩相體系的情況下使用所需給體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這對獲得催化劑的所需的優異形態是必要的
技術實現思路
因此,本專利技術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制備具有優異形態的催化劑的方法,該方法允許使用不同類型的給體或甚至不使用任何給體。本專利技術的另外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通過本文描述的方法可獲得的催化劑。進一步地,本專利技術的一個目的是將本文描述的催化劑用于烯烴聚合工藝中。在催化劑中使用所需給體的可能性將使改變催化劑的類型成為可能,且因此對用于所需聚合工藝和聚合物的最合適的催化劑的使用,給操作者提供了更大的范圍。因此,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克服至少一個上述的問題和提供一種用于通過液-液兩相體系制備烯烴聚合催化劑的方法。在一些實施例中,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制備催化劑組分的方法,該方法使使用不同類型的給體或甚至不使用任何內給體成為可能。在另外的優選實施例中,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對工藝條件允許更大的范圍的方法。具體實施方式因此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如權利要求I限定的用于制備催化劑組分的方法。優選的實施例在從屬權利要求和下面的描述中描述。進一步地,本專利技術提供了根據本專利技術可獲得的催化劑組分和進一步地該催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彼得·德尼弗,蜜卡愛拉·埃里克松,蒂莫·萊諾寧,安斯·海克萊寧,
申請(專利權)人:博里利斯股份公司,
類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