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參數智能無線采集裝置,它涉及智能無線傳感器技術領域,基板(5)的底部涂覆有導熱硅脂層(8),基板(5)的上方螺接有蓋板(7),單元硅基片(4)、無線傳輸模塊(6)和溫度傳感器(9)設置在基板(5)和蓋板(7)形成的空腔內,基板(5)的下方設置有基板下端(1),電流傳感器(2)嵌套在基板下端(1)上,電流傳感器(2)上的導線通過基板內部凹槽(3)與單元硅基片(4)連接。它可以減輕BMS的運算處理負荷,無線傳輸模塊的使用,大大減少了BMS與電池單體之間導線的使用量,消除了信號在導線上傳輸時引入的誤差,提高了數據采集的精度和準確度,使得BMS對動力電池的管理更加安全,高效。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智能無線傳感器
,具體涉及一種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參數智能無線采集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電池管理系統(BMS)主要用于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等新能源汽車上,它的管理對象是車用動力電池,如鋰離子電池、鋰聚合物電池等。BMS是一種對電池的狀態進行實時監控的電子裝置,其主要功能是為了能夠提高電池能量的利用率,防止電池出現過充電和過放電,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車用動力電池組是由幾十只甚至更多的電池單體串聯或并聯而成的,BMS必須對每一個電池單體進行管理,需要使用大量的導線來連接每個電池單體。接線時工作量大,易出錯,出現故障不易判斷;不同長度的導線會使信號在導線上傳遞時發生不同衰減,最終影響BMS的精度和準確度。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參數智能無線采集裝置,它將電池管理系統需要的信息集中采集,先行處理,再通過無線發送,可以減輕BMS的運算處理負荷,無線傳輸模塊的使用,大大減少了 BMS與電池單體之間導線的使用量,消除了信號在導線上傳輸時引入的誤差,提高了數據采集的精度和準確度,使得BMS對動力電池的管理更加安全,高效。為了解決
技術介紹
所存在的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它包含基板下端I、電流傳感器2、基板內部凹槽3、智能處理單元硅基片4、基板5、無線傳輸模塊6、蓋板7、導熱硅脂層8和溫度傳感器9,基板5的底部涂覆有導熱硅脂層8,基板5的上方螺接有蓋板7,單元硅基片4、無線傳輸模塊6和溫度傳感器9設置在基板5和蓋板7形成的空腔內,基板5的下方設置有基板下端1,電流傳感器2嵌套在基板下端I上,電流傳感器2上的導線通過基板內部凹槽3與單元硅基片4連接。所述的基板5和蓋板7采用鋁或銅等金屬材料制成,對其它器件起到電氣屏蔽的作用,提高本裝置的抗電磁干擾能力。所述的基板5與蓋板7之間形成的空腔,可對腔內的電子器件起到電氣屏蔽的作用,提高本裝置的抗電磁干擾能力。所述的溫度傳感器9、智能處理單元硅基片4以及無線傳輸模塊6是采用微系統技術在一塊硅基片上加工出來的整體結構。所述的基板5的下端制成內螺紋孔,與動力電池的正極柱的外螺紋配合,動力電池的負極端子通過導線經由基板左側的內部凹槽3與單元硅基片4連接。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將電池管理系統需要的信息集中采集,先行處理,再通過無線發送,可以減輕BMS的運算處理負荷,無線傳輸模塊的使用,大大減少了 BMS與電池單體之間導線的使用量,消除了信號在導線上傳輸時引入的誤差,提高了數據采集的精度和準確度,使得BMS對動力電池的管理更加安全,高效。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參照圖1,本具體實施方式采取以下技術方案它包含基板下端I、電流傳感器2、 基板內部凹槽3、智能處理單元硅基片4、基板5、無線傳輸模塊6、蓋板7、導熱硅脂層8和溫度傳感器9,基板5的底部涂覆有導熱硅脂層8,基板5的上方螺接有蓋板7,單元硅基片4、 無線傳輸模塊6和溫度傳感器9設置在基板5和蓋板7形成的空腔內,基板5的下方設置有基板下端1,電流傳感器2嵌套在基板下端I上,電流傳感器2上的導線通過基板內部凹槽3與單元硅基片4連接。所述的基板5和蓋板7采用鋁或銅等金屬材料制成,對其它器件起到電氣屏蔽的作用,提高本裝置的抗電磁干擾能力。所述的基板5與蓋板7之間形成的空腔,可對腔內的電子器件起到電氣屏蔽的作用,提高本裝置的抗電磁干擾能力。所述的溫度傳感器9、智能處理單元硅基片4以及無線傳輸模塊6是采用微系統技術在一塊硅基片上加工出來的整體結構。所述的基板5的下端制成內螺紋孔,與動力電池的正極柱的外螺紋配合,動力電池的負極端子通過導線經由基板左側的內部凹槽3與單元硅基片4連接。本具體實施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將電池管理系統需要的信息集中采集,先行處理,再通過無線發送,可以減輕BMS的運算處理負荷,無線傳輸模塊的使用,大大減少了 BMS與電池單體之間導線的使用量,消除了信號在導線上傳輸時引入的誤差,提高了數據采集的精度和準確度,使得BMS對動力電池的管理更加安全,高效。權利要求1.一種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參數智能無線采集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基板下端 (I)、電流傳感器(2)、基板內部凹槽(3)、智能處理單元硅基片(4)、基板(5)、無線傳輸模塊(6)、蓋板(7)、導熱硅脂層(8)和溫度傳感器(9),基板(5)的底部涂覆有導熱硅脂層(8), 基板(5)的上方螺接有蓋板(7),單元硅基片(4)、無線傳輸模塊(6)和溫度傳感器(9)設置在基板(5)和蓋板(7)形成的空腔內,基板(5)的下方設置有基板下端(I),電流傳感器 ⑵嵌套在基板下端⑴上,電流傳感器⑵上的導線通過基板內部凹槽⑶與單元硅基片 ⑷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一種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參數智能無線采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板(5)和蓋板(7)采用鋁金屬材料制成。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一種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參數智能無線采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板(5)和蓋板(7)采用銅金屬材料制成。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一種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參數智能無線采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溫度傳感器(9)、智能處理單元硅基片(4)以及無線傳輸模塊(6)是采用微系統技術在一塊硅基片上加工出來的整體結構。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一種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參數智能無線采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板(5)的下端制成內螺紋孔,與動力電池的正極柱的外螺紋配合,動力電池的負極端子通過導線經由基板左側的內部凹槽(3)與單元硅基片(4)連接。全文摘要一種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參數智能無線采集裝置,它涉及智能無線傳感器
,基板(5)的底部涂覆有導熱硅脂層(8),基板(5)的上方螺接有蓋板(7),單元硅基片(4)、無線傳輸模塊(6)和溫度傳感器(9)設置在基板(5)和蓋板(7)形成的空腔內,基板(5)的下方設置有基板下端(1),電流傳感器(2)嵌套在基板下端(1)上,電流傳感器(2)上的導線通過基板內部凹槽(3)與單元硅基片(4)連接。它可以減輕BMS的運算處理負荷,無線傳輸模塊的使用,大大減少了BMS與電池單體之間導線的使用量,消除了信號在導線上傳輸時引入的誤差,提高了數據采集的精度和準確度,使得BMS對動力電池的管理更加安全,高效。文檔編號H01M10/42GK102983376SQ20121057181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6日專利技術者李鑫 申請人: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參數智能無線采集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基板下端(1)、電流傳感器(2)、基板內部凹槽(3)、智能處理單元硅基片(4)、基板(5)、無線傳輸模塊(6)、蓋板(7)、導熱硅脂層(8)和溫度傳感器(9),基板(5)的底部涂覆有導熱硅脂層(8),基板(5)的上方螺接有蓋板(7),單元硅基片(4)、無線傳輸模塊(6)和溫度傳感器(9)設置在基板(5)和蓋板(7)形成的空腔內,基板(5)的下方設置有基板下端(1),電流傳感器(2)嵌套在基板下端(1)上,電流傳感器(2)上的導線通過基板內部凹槽(3)與單元硅基片(4)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鑫,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