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計速計數裝置,其特點是:它包括回轉軸、介質刷、電容極板和計算機,介質刷與回轉軸固定連接,介質刷位于兩塊電容極板中間,兩塊電容極板與計算機相連;一種計速計數方法,其具體步驟為:第一步:將電容兩塊扇形極板(3)對稱設置;第二步:轉動回轉軸(1),介質刷(2)周期性從扇形平板電容極板(3)中間旋轉刷過,此時,電容極板(3)相當于兩個電容并聯;第三步:計算機(4)運行,讀取電容傳導過來的信號;第四步:以電容量最大點為參考點,算出變化周期,得出軸的旋轉速度,同時可導出單位時間內軸的轉數。采用本發明專利技術所述的計速計數裝置和方法,測算出的數據準確度高、精度好,應用范圍廣。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回轉體和平移物體計速計數領域,尤其涉及車輛及膠帶等平移物的計速計數裝置和方法。
技術介紹
現代社會,無論是生活還是工業生產中,對于計數和計速,都提高了要求,現在普遍采用的計數方法是通過紅外發光管和接收管搭的電路來實現,但是檢測遮擋不夠靈敏, 而且檢測距離較短,方向性不好;紅外計數應用的范圍較窄,對于一些復雜環境下的計數作業和對計數精度要求高的環境,應用紅外效果明顯不好。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計數方法應用的范圍窄、精度低等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計速計數裝置和方法,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計速計數裝置,其特點是它包括回轉軸、介質刷、電容極板和計算機,介質刷與回轉軸固定連接,介質刷位于兩塊電容極板中間,兩塊電容極板與計算機相連。上述所述的介質刷和電容極板為同心扇形,介質刷半徑大于或略大于電容極板半徑。上述所述的計速計數裝置,它還包括摩擦傳動輪、膠帶和軸承,兩個軸承沿回轉軸兩端對稱設置,膠帶與回轉軸通過通過摩擦傳動輪相連。上述計速計數裝置所述的介質刷扇形角與電容極板扇形角都為180°。上述所述的計速計數裝置,它還包括車輪、軸承和支承軸,其中車輪相當于回轉軸,支承軸設置在車輪輪轂中心,兩個軸承靠近支承軸中間位置對稱設置,介質刷與車輪的輪轂固定連接。上述計速計數裝置所述的介質刷扇形角與電容極板扇形角都為120°。一種計速計數方法,其具體步驟為第一步將電容兩塊扇形極板對稱設置;第二步轉動回轉軸,介質刷周期性從扇形平板電容極板中間旋轉刷過,此時,電容極板相當于兩個電容并聯;第三步計算機運行,讀取電容傳導過來的信號;第四步以電容量最大點為參考點,算出變化周期,得出軸的旋轉速度,同時可導出單位時間內軸的轉數。采用本專利技術所述的計速計數裝置和方法,測算出的數據準確度高、精度好,應用范圍廣。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計速計數裝置的結構示意圖I圖2為本專利技術計速計數裝置的D向視圖I 圖3為本專利技術計速計數裝置的結構示意圖2 圖4為本專利技術計速計數裝置的D向視圖2 圖5為本專利技術計速計數裝置的結構示意圖3 圖6為本專利技術計速計數裝置的D向視圖3圖中1、回轉軸,2、介質刷,3、電容極板,4、計算機,5、摩擦傳動輪,6、膠帶,7、軸承,8、 車輪,9、支承軸,10輪轂。具體實施方式參見附圖,一種計速計數裝置,它包括回轉軸I、介質刷2、電容極板3和計算機4, 介質刷2與回轉軸I固定連接,介質刷2位于兩塊電容極板3中間,兩塊電容極板3與計算機4相連。上述所述的介質刷2和電容極板3為同心扇形,介質刷2半徑大于或略大于電容極板3半徑。上述所述的計速計數裝置,它還包括摩擦傳動輪5、膠帶6和軸承7,兩個軸承7沿回轉軸I兩端對稱設置,膠帶6與回轉軸I通過通過摩擦傳動輪5相連。上述計速計數裝置所述的介質刷2扇形角與電容極板3扇形角都為180°上述所述的計速計數裝置,它還包括車輪8、軸承7和支承軸9,其中車輪8相當于回轉軸1,支承軸9設置在車輪I的輪轂10中心,兩個軸承7靠近支承軸9中間位置對稱設置, 介質刷2與輪轂10固定連接。上述計速計數裝置所述的介質刷2扇形角與電容極板3扇形角都為120°。一種計速計數方法,其具體步驟為第一步將電容兩塊扇形極板3對稱設置;第二步轉動回轉軸1,介質刷2周期性從扇形平板電容極板3中間旋轉刷過,此時,電容極板3相當于兩個電容并聯;第三步計算機4運行,讀取電容傳導過來的信號;第四步以電容量最大點為參考點,算出變化周期,得出軸的旋轉速度,同時可導出單位時間內軸的轉數。權利要求1.一種計速計數裝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回轉軸(I)、介質刷(2)、電容極板(3)和計算機(4),介質刷(2)與回轉軸(I)固定連接,介質刷(2)位于兩塊電容極板(3)中間,兩塊電容極板(3)與計算機(4)相連。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計速計數裝置,其特征是介質刷(2)和電容極板(3)為同心扇形,介質刷(2 )半徑大于或略大于電容極板(3 )半徑。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計速計數裝置,其特征是它還包括摩擦傳動輪(5)、膠帶 (6)和軸承(7),兩個軸承(7)沿回轉軸(I)兩端對稱設置,膠帶(6)與回轉軸(I)通過通過摩擦傳動輪(5)相連。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計速計數裝置,其特征是介質刷(2)扇形角與電容極板(3) 扇形角都為180°。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計速計數裝置,其特征是它還包括車輪(8)、軸承(7)和支承軸(9),其中車輪(8)相當于回轉軸(1),支承軸(9)設置在車輪(I)的輪轂(10)中心,兩個軸承(7)靠近支承軸(9)中間位置對稱設置,介質刷(2)與輪轂(10)固定連接。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計速計數裝置,其特征是介質刷(2)扇形角與電容極板(3) 扇形角都為120°。7.一種計速計數方法,其具體步驟為第一步將電容兩塊扇形極板(3)對稱設置;第二步轉動回轉軸(1),介質刷(2)周期性從扇形平板電容極板(3)中間旋轉刷過,此時,電容極板(3)相當于兩個電容并聯;第三步計算機(4)運行,讀取電容傳導過來的信號;第四步以電容量最大點為參考點,算出變化周期,得出軸的旋轉速度,同時可導出單位時間內軸的轉數。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計速計數裝置,其特點是它包括回轉軸、介質刷、電容極板和計算機,介質刷與回轉軸固定連接,介質刷位于兩塊電容極板中間,兩塊電容極板與計算機相連;一種計速計數方法,其具體步驟為第一步將電容兩塊扇形極板(3)對稱設置;第二步轉動回轉軸(1),介質刷(2)周期性從扇形平板電容極板(3)中間旋轉刷過,此時,電容極板(3)相當于兩個電容并聯;第三步計算機(4)運行,讀取電容傳導過來的信號;第四步以電容量最大點為參考點,算出變化周期,得出軸的旋轉速度,同時可導出單位時間內軸的轉數。采用本專利技術所述的計速計數裝置和方法,測算出的數據準確度高、精度好,應用范圍廣。文檔編號G01P3/44GK102981013SQ201210489808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7日專利技術者袁世圣 申請人:馬鋼(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計速計數裝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回轉軸(1)、介質刷(2)、電容極板(3)和計算機(4),介質刷(2)與回轉軸(1)固定連接,介質刷(2)位于兩塊電容極板(3)中間,兩塊電容極板(3)與計算機(4)相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袁世圣,
申請(專利權)人:馬鋼集團控股有限公司,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