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是有關于一種中堿玻璃纖維直接紗浸潤劑及其制備方法,該浸潤劑包括:偶聯劑0.2~0.4%,潤滑劑A?0.6~1.0%,潤滑劑B?0.01~0.1%,潤濕劑0.1~0.25%,成膜劑A?2~4%,成膜劑B?1~2%,pH值調節劑0.09~0.15%。該制備方法包括:量取各組分;在配制罐中加入一半水;用水、冰醋酸稀釋偶聯劑并加入配制罐中;將潤滑劑及潤濕劑稀釋后加入;將成膜劑分別稀釋后加入;補足余量水攪拌,檢測待用。本發明專利技術浸潤劑采用低分子量環氧乳液及中等分子量聚酯乳液做成膜劑,具有配制工藝簡單、使用方便、成本低的優勢;采用本發明專利技術浸潤劑所生產的中堿玻璃纖維直接紗具有極高的斷裂強度。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建筑材料
,特別是涉及。
技術介紹
中堿玻璃纖維是我國特有的一種玻璃纖維,其含堿量在12%左右,由于堿含量較高,不適合做電氣絕緣材料,但與常規E玻璃纖維相比化學穩定性好,尤其是耐腐蝕性能遠遠好于常規E玻璃纖維,在蓄電池隔板及建筑增強網布等方面具有無可代替的優勢。但是中堿玻璃纖維紗的缺陷是力學性能不如常規E玻璃纖維紗,在對力學性能要求較高的領域限制了其應用。如果進一步提高中堿玻璃纖維紗的力學性能,將會在裝飾織物、屋面防水、 過濾織物等多領域代替E玻璃纖維,從而降低生產成本。浸潤劑是連續玻璃纖維拉制過程中在纖維表面涂覆的一種有機物體系。這種有機物體系涂層既能有效的潤滑玻璃纖維表面,又可以使數百根乃至數千根單絲集束。浸潤劑既能保障玻璃纖維拉絲作業的正常進行,又能提供玻璃纖維進一步加工性能,并賦予和基體樹脂不同的界面結合特性。中堿玻璃纖維直接紗通常應用于低端建筑網布及纏繞、拉擠復合材料,其所使用的浸潤劑通常采用常規的增強型浸潤劑體系,該浸潤劑體系注重與基體樹脂的界面結合性能,但存在強度低的弊端。國家標準規定的斷裂強度為> O. 3N / tex。由此可見,現有技術中的浸潤劑顯然存在明顯的不足,亟待進一步改進。如何研制一種制造工藝簡單、使用方便、成本低,且使用其處理的中堿玻璃纖維直接紗具有極高的斷裂強度的浸潤劑,實屬當前重要的研發課題之一。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使其浸潤工藝更簡單,制備的中堿玻璃纖維直接紗成本更低,并具有更高的斷裂強度,從而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一種中堿玻璃纖維直接紗浸潤劑,包括占浸潤劑總質量百分比的以下各組分偶聯劑O. 2 O. 4%、潤滑劑A O. 6 I. 0%、潤滑劑B O. 01 O. 1%、 潤濕劑O. I O. 25%、成膜劑A2 4%、成膜劑B I 2%、p H值調節劑O. 09 O. 15%,其余為去離子水。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偶聯劑采用硅烷偶聯劑。所述潤滑劑A采用聚乙二醇脂肪酸酯類。所述潤滑劑B采用聚乙烯亞胺聚酰胺鹽類潤滑劑。所述潤濕劑采用聚氧乙烯醚脂肪醇類潤濕劑。所述成膜劑A米用低分子量雙酹A環氧乳液,其分子量范圍為180 400。所述成膜劑B采用中等分子量聚酯乳液,其分子量范圍為3000 5000。所述P H值調節劑采用冰醋酸。此外,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中堿玻璃纖維直接紗浸潤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各組分以固體含量計占浸潤劑總量百分比例如下偶聯劑O.2 O. 4%潤滑劑AO.6 I. 0%潤滑劑BO.01. O. 1%潤濕劑O.I O. 25%成膜劑A2 7%成膜劑BI 2%P H 值調節劑 O. 09 O. 15% ;B、在配制罐中加入所需總水量一半的去離子水并攪拌;C、在稀釋罐內偶聯劑20倍的去離子水,接著加入冰醋酸調節PH值至4 5,之后細線狀緩緩加入偶聯劑,攪拌至溶液澄清、表面無油花,最后將稀釋好的偶聯劑加入配制罐中并繼續攪拌IOmin;D、將稱量好的潤滑劑A、B及潤濕劑分別用10倍的40 60°C的去離子水稀釋后, 分別加入配制罐中后,攪拌15min ;E、將成膜劑A、成膜劑B分別用等比例的去離子水稀釋后分別加入配制罐中,繼續攪拌IOmin ;F、補足余量去離子水攪拌15min,檢測合格后即可使用。采用以上設計后,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比較,有如下有益效果I、本專利技術浸潤劑采用低分子量環氧乳液及中低分子量聚酯乳液做成膜劑,具有配制工藝簡單、使用方便、成本低的優勢;2、采用本專利技術浸潤劑所生產的中堿玻璃纖維直接紗具有極高的斷裂強度,斷裂強度達到O. 5N / tex以上,超過了 E玻璃纖維高強度纏繞紗的國家標準(國家標準斷裂強度 ^ O. 45N / tex),大幅提聞了其織物及復合材料制品的力學性能。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具體實施方式本專利技術的高強度中堿直接紗浸潤劑,該浸潤劑主要由偶聯劑、潤滑劑A、潤滑劑B、 潤濕劑、成膜劑A、成膜劑B、P H值調節劑和去離子水配制而成,浸潤劑的固體質量含量占浸潤劑總質量的4. O 7. 9%,余量為水。浸潤劑的各組分以其固體含量計占浸潤劑總質量的比例如下偶聯劑O. 2 O. 4%潤滑劑A O. 6 I. 0%潤滑劑B O. 01 O. I %潤濕劑O. I O. 25%成膜劑A 2 4%成膜劑B I 2%P H值調節劑 O. 09 O. 15%余量為去離子水。偶聯劑采用硅烷偶聯劑,如A174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潤滑劑A采用聚乙二醇脂肪酸酯類,如PEG400DS。潤滑劑B采用聚乙烯亞胺聚酰胺鹽潤滑劑,如6760。 潤濕劑采用聚氧乙烯脂肪醇醚類潤濕劑,如脂肪醇與環氧乙烷縮合物0-9。成膜劑A采用低分子量雙酚A環氧乳液,其分子量在180 400。成膜劑B采用中等分子量聚酯乳液,其分子量為3000 5000。P H值調節劑采用冰醋酸。本專利技術浸潤劑的制備工藝如下I、按上述質量百分比量取各原料。2、配制罐內加入總用水量一半的去離子水并開啟攪拌。3、稀釋罐內加入偶聯劑總量20 30倍的去離子水,加入冰醋酸調節pH值至4 5,呈細線狀緩緩加入偶聯劑,攪拌至溶液澄清、表面無油花。將稀釋好的偶聯劑加入配制罐繼續攪拌10 20min。4、將稱量好的潤滑劑A、B及潤濕劑分別用10 20倍40 60°C的去離子水稀釋后分別加入配制罐重并攪拌10 15min。5、將成膜劑A、成膜劑B分別用等比例去離子水稀釋后加入配制罐中并繼續攪拌10 15min06、補足余量去離子水攪拌10 15min,按照表I所列標準檢測產品的離心穩定性、 PH值及固含量,檢測合格后即可使用。表I :浸潤劑檢測項目、標準及方法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中堿玻璃纖維直接紗浸潤劑,其特征在于包括占浸潤劑總質量百分比的以下各組分:偶聯劑0.2~0.4%潤滑劑A??0.6~1.0%潤滑劑B??0.01~0.1%潤濕劑0.1~0.25%成膜劑A??2~4%成膜劑B??1~2%pH值調節劑0.09~0.15%余量為去離子水。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中堿玻璃纖維直接紗浸潤劑,其特征在于包括占浸潤劑總質量百分比的以下各組分 偶聯劑O. 2 O. 4% 潤滑劑A O. 6 I. 0% 潤滑劑B O. 01 O. 1% 潤濕劑O. I O. 25% 成膜劑A 2 4% 成膜劑B I 2% P H值調節劑O. 09 O. 15% 余量為去尚子水。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中堿玻璃纖維直接紗浸潤劑,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偶聯劑采用硅烷偶聯劑。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中堿玻璃纖維直接紗浸潤劑,其特征在于 所述潤滑劑A采用聚こニ醇脂肪酸酯類。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中堿玻璃纖維直接紗浸潤劑,其特征在于 所述潤滑劑B采用聚こ烯亞胺聚酰胺鹽類潤滑剤。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中堿玻璃纖維直接紗浸潤劑,其特征在于 所述潤濕劑采用聚氧こ烯醚脂肪醇類潤濕劑。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中堿玻璃纖維直接紗浸潤劑,其特征在于 所述成膜劑A采用低分子量雙酚A環氧乳液,其分子量范圍為180 400。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中堿玻璃纖維直接紗浸潤劑,其特征在于 所述成膜劑B采用中等分子量聚酯乳液,其分子量范圍為3000 500...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葛安華,劉興月,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玻纖復合材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