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航天器用開關艙蓋執(zhí)行機構,屬于航天器
技術介紹
航天器,尤其是無人探測航天器,在進行地外天體樣本采集后,需要將采集的樣本轉移進航天器內。因此,需要設置艙蓋機構,在樣本轉移進航天器后關閉艙蓋,保護采集的樣本,保證航天器外形的完整。另外,航天器上有許多間歇工作的設備需要設置保護蓋,在其工作時間打開,非工作時間關閉保護。許多航天器的艙蓋機構采用貝殼式的打開方式,雖然打開的角度大,但運動包絡空間也較大,只適用于航天器外部無遮擋的情況,無法在航天器機構運動空間有限的環(huán)境下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鑒于此,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航天器用開關艙蓋執(zhí)行機構,該機構結構緊湊可靠、運動軌跡包絡空間較小,受環(huán)境因素影響小,能夠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一種航天器用開關艙蓋執(zhí)行機構,包括艙蓋軸、套筒、絲杠、前導向銷、后導向銷 I、螺母、長頂絲I、軸承套、軸承、中間墊片、調整墊片、預緊墊片、預緊螺母、短頂絲、后導向銷II、長頂絲II ;其中,套筒的外圓上沿軸向開有一條“L”形槽和一條“一”形槽,“L”形槽的水平邊位于套筒的上方,“一”形槽與“L”形槽的垂直邊呈中心對稱;艙蓋軸的下半段圓柱面內部有兩條對稱的螺旋槽;艙蓋軸與套筒為間隙配合,配合段噴涂潤滑膜;絲杠與螺母構成螺旋傳動副;絲杠上安裝兩個中間有中間墊片且背對背的軸承,軸承套套裝在軸承的外圈上,形成過盈配合,套筒套裝在軸承套的外圈上,形成過盈配合;預緊螺母通過螺紋連接安裝在絲杠的下部;通過中間墊片、預緊墊片和預緊螺母的共同作用,將兩個軸承預緊;前導向銷通過短頂絲安裝在艙蓋軸上;后導向銷I和后導向銷II的一端分別通過 ...
【技術保護點】
一種航天器用開關艙蓋執(zhí)行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艙蓋軸(1)、套筒(2)、絲杠(3)、前導向銷(4)、后導向銷I(5)、螺母(6)、長頂絲I(7)、軸承套(8)、軸承(9)、中間墊片(10)、調整墊片(11)、預緊墊片(12)、預緊螺母(13)、短頂絲(14)、后導向銷II(15)、長頂絲II(16);其中,套筒(2)的外圓上沿軸向開有一條“L”形槽和一條“一”形槽,“L”形槽的水平邊位于套筒(2)的上方,“一”形槽與“L”形槽的垂直邊呈中心對稱;艙蓋軸(1)的下半段圓柱面內部有兩條對稱的螺旋槽;艙蓋軸(1)與套筒(2)為間隙配合,配合段噴涂潤滑膜;絲杠(3)與螺母(6)構成螺旋傳動副;絲杠(3)上安裝兩個中間有中間墊片(10)且背對背的軸承(9),軸承套(8)套裝在軸承(9)的外圈上,形成過盈配合,套筒(2)套裝在軸承套(8)的外圈上,形成過盈配合;預緊螺母(13)通過螺紋連接安裝在絲杠(3)的下部;通過中間墊片(10)、預緊墊片(12)和預緊螺母(13)的共同作用,將兩個軸承(9)預緊;前導向銷(4)通過短頂絲(14)安裝在艙蓋軸(1)上;后導向銷I(5)和后導向銷II(15)的一端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航天器用開關艙蓋執(zhí)行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艙蓋軸(I)、套筒(2)、絲杠(3)、前導向銷(4)、后導向銷1(5)、螺母(6)、長頂絲1(7)、軸承套(8)、軸承(9)、中間墊片(10)、調整墊片(11)、預緊墊片(12)、預緊螺母(13)、短頂絲(14)、后導向銷II (15)、長頂絲II(16); 其中,套筒(2)的外圓上沿軸向開有一條“L”形槽和一條“一”形槽,“L”形槽的水平邊位于套筒(2)的上方,“一”形槽與“ L”形槽的垂直邊呈中心對稱; 艙蓋軸(I)的下半段圓柱面內部有兩條對稱的螺旋槽; 艙蓋軸(I)與套筒(2)為間隙配合,配合段噴涂潤滑膜;絲杠(3)與螺母(6)構成螺旋傳動副;絲杠(3)上安裝兩個中間有中間墊片(10)且背對背的軸承(9),軸承套(8)套裝在軸承(9)的外圈上,形成過盈配合,套筒(2)套裝在軸承套(8)的外圈上,形成過盈配合;預緊螺母(13)通過螺紋連接安裝在絲杠(3)的下部;通過中間墊片(10)、預緊墊片(...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孫國鵬,王寧,李委托,歐陽平超,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空間飛行器總體設計部,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