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控制的分餾裝置及應用涉及蒸餾技術領域。自動控制的分餾裝置及應用,其特征在于:單口燒瓶瓶腹置于溫控干浴鍋中,單口燒瓶連接三通蒸餾頭,三通蒸餾頭上口接入溫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連接PLC,PLC連接四位三通電動閥;三通蒸餾頭側口連接冷凝管進口,冷凝管出口連接接液管,四位三通電動閥連接接液瓶。步驟一:將需要蒸餾分離的物料所需的溫度控制條件,編寫程序寫入PLC;步驟二:將需要分餾的料液置于單口燒瓶中;步驟三:經接液管四位三通電動閥、導流軟管A進入到接液瓶A中;步驟三:當低溫組分完全蒸餾完,溫度上升,溫度傳感器將信號傳給PLC控制模塊,PLC即發出指令,令電動閥切換位置。其特點是結構簡單,可精確控制不同沸點組分的分餾。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自動控制的分餾裝置及應用涉及蒸餾
技術介紹
實驗中,有些要蒸餾或提取的試樣樣品量有限,極為有限的試樣,放在蒸餾塔這樣大型的設備中操作,顯然不足以展開試樣,且裝置復雜成本高。采用簡單蒸餾裝置分離具有不同沸點的組分,在簡單蒸餾裝置中進行,操作時需要隨時觀測蒸餾溫度的變化,久之會造成視覺疲勞,即便緊緊盯著溫度計也難于控制蒸餾溫度進行切換分離。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專利技術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易于拆裝、結構簡單、能自動控制分餾高精度分離的自動控制的蒸餾裝置;本專利技術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自動控制蒸餾裝置的使用方法。為達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自動控制的分餾裝置及應用,包括鐵架臺Al、膠塞A2、溫度傳感器3、三通蒸餾頭4、冷凝管5、鐵夾A6、鐵架臺B7、接液管8、PLC控制模塊9、壓力平衡孔10、膠塞B11、導流管12、四位三通電動閥13、導流軟管A14、導流軟管B15、導流軟管C16、接液瓶A17、接液瓶B18、接液瓶C19、升降臺20、溫控干浴鍋21、溫度旋鈕22、單口燒瓶23、鐵夾B2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單口燒瓶23用鐵夾B24夾緊瓶頸固定在鐵架臺Al上,單口燒瓶23瓶腹置于溫控干浴鍋21中,單口燒瓶23瓶口連接三通蒸餾頭4下口,三通蒸餾頭4上口裝有膠塞A2,膠塞A2插入有溫度傳感器3,溫度傳感器3通過數據線連接PLC控制模塊9,三通蒸餾頭4側口連接冷凝管5進口,冷凝管5出口連接接液管8,接液管8連接導流管12 ;導流管12連接四位三通電動閥13,四位三通電動閥13分別連接導流軟管A14、導流軟管B15、導流軟管C16,導流軟管A14、導流軟管B15、導流軟管C16通過分別連接接液瓶A17、接液瓶B18、接液瓶C19,油浴鍋放置在溫控干浴鍋21上,溫控干浴鍋21放置在升降臺20上;PLC控制模塊9通過數據線連接四位三通電動閥13 ;冷凝管通過鐵夾A6固定在鐵架臺B7上。所述的冷凝管5為玻璃球形冷凝管。自動控制的分餾裝置及應用的操作步驟,其特征在于步驟一將需要蒸餾分離的物料所需的溫度控制條件,編寫程序寫入PLC控制模塊9 ;步驟二 將需要分餾的料液裝入單口燒瓶23中,將自動控制的分餾裝置按所述的方法連接安裝好,接通冷凝管5的冷卻水;步驟三接通電源,開啟溫控干浴鍋21對單口燒瓶23中的料液加熱,直到第一沸點組分被蒸餾出,通過冷凝,經接液管8、導流管12、四位三通電動閥13、導流軟管A14進入到接液瓶A17中;步驟三當第一低溫組分完全蒸餾完,溫度上升,溫度傳感器3將信號傳給PLC控制模塊9,PLC控制模塊9即發出指令,四位三通電動閥13即切換到第二位置,第二沸點組分被被接入接液瓶B18中;步驟四與步驟三相同,第三沸點組分被被接入接液瓶C19中直至完成全部料液的蒸餾操作,不同沸點的混合料液通過自動控制的分餾裝置被分離。所述的第一沸點組分、第二沸點組分、第三沸點組分是由低向高逐漸升高的不同組分。有益效果自動控制的分餾裝置及應用,結構簡單,較大型的精餾塔中進行的精餾操作,物料利用率高,損失少;通過PLC控制模塊9,精確控制不同沸點物料蒸餾分離的分離切換,有時甚至是長達數小時的蒸餾操作,可大大降低人的視覺疲勞,又可精確地執行蒸餾操作條件,操作簡便易行,可以精確控制不同沸點的組分分餾,所用儀器易得;可為科研提供高精度的定量數據。附圖說明圖I :自動控制的分餾裝置結構示意中I鐵架臺A、2膠塞A、3溫度傳感器A、4三通蒸餾頭、5冷凝管、6鐵夾A、7鐵架臺B、8接液管、9PLC控制模塊、10壓力平衡孔、11膠塞B、12導流管、13四位三通電動閥、14導流軟管A、15導流軟管B、16導流軟管C、17接液瓶A、18接液瓶B、19接液瓶C、20升降臺、21溫控干浴鍋、22溫度旋鈕、23單口燒瓶、24鐵夾B。具體實施例方式參照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說明實施例I自動控制的分餾裝置及應用,包括鐵架臺Al、膠塞A2、溫度傳感器3、三通蒸餾頭4、冷凝管5、鐵夾A6、鐵架臺B7、接液管8、PLC控制模塊9、壓力平衡孔10、膠塞B11、導流管12、四位三通電動閥13、導流軟管A14、導流軟管B15、導流軟管C16、接液瓶A17、接液瓶B18、接液瓶C19、升降臺20、溫控干浴鍋21、溫度旋鈕22、單口燒瓶23、鐵夾B2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單口燒瓶23用鐵夾B24夾緊瓶頸固定在鐵架臺Al上,單口燒瓶23瓶腹置于溫控干浴鍋21中,單口燒瓶23瓶口連接三通蒸餾頭4下口,三通蒸餾頭4上口裝有膠塞A2,膠塞A2插入有溫度傳感器3,溫度傳感器3通過數據線連接PLC控制模塊9,三通蒸餾頭4側口連接冷凝管5進口,冷凝管5出口連接接液管8,接液管8連接導流管12 ;導流管12連接四位三通電動閥13,四位三通電動閥13分別連接導流軟管A14、導流軟管B15、導流軟管C16,導流軟管A14、導流軟管B15、導流軟管C16通過分別連接接液瓶A17、接液瓶B18、接液瓶C19,油浴鍋放置在溫控干浴鍋21上,溫控干浴鍋21放置在升降臺20上;PLC控制模塊9通過數據線連接四位三通電動閥13 ;冷凝管通過鐵夾A6固定在鐵架臺B7上。所述的冷凝管5為玻璃球形冷凝管。實施例2自動控制的分餾裝置及應用的操作步驟,其特征在于步驟一將需要蒸餾分離的物料所需的溫度控制條件,編寫程序寫入PLC控制模塊9 ;步驟二 將需要分餾的料液裝入單口燒瓶23中,將自動控制的分餾裝置按實施例I中所述的方法連接安裝好,接通冷凝管5的冷卻水;步驟三接通電源,開啟溫控干浴鍋21對單口燒瓶23中的料液加熱,直到第一沸點組分被蒸餾出,通過冷凝,經接液管8、導流管12、四位三通電動閥13、導流軟管A14進入到接液瓶A17中;步驟三當第一低溫組分完全蒸餾完,溫度上升,溫度傳感器3將信號傳給PLC控制模塊9,PLC控制模塊9即發出指令,四位三通電動閥13即切換到第二位置,第二沸點組分被被接入接液瓶B18中;步驟四與步驟三相同,第三沸點組分被被接入接液瓶C19中直至完成全部料液的蒸餾操作,不同沸點的混合料液通過自動控制的分餾裝置被分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自動控制的分餾裝置及應用,包括鐵架臺A、膠塞A、溫度傳感器、三通蒸餾頭、冷凝管、鐵夾A、鐵架臺B、接液管、PLC控制模塊、壓力平衡孔、膠塞B、導流管、四位三通電動閥、導流軟管A、導流軟管B、導流軟管C、接液瓶A、接液瓶B、接液瓶C、升降臺、溫控干浴鍋、溫度旋鈕、單口燒瓶、鐵夾B,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單口燒瓶用鐵夾B夾緊瓶頸固定在鐵架臺A上,單口燒瓶瓶腹置于溫控干浴鍋中,單口燒瓶瓶口連接三通蒸餾頭下口,三通蒸餾頭上口裝有膠塞A,膠塞A插入有溫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通過數據線連接PLC控制模塊,三通蒸餾頭4側口連接冷凝管進口,冷凝管出口連接接液管,接液管連接導流管;導流管連接四位三通電動閥,四位三通電動閥分別連接導流軟管A、導流軟管B、導流軟管C,導流軟管A、導流軟管B、導流軟管C通過分別連接接液瓶A、接液瓶B、接液瓶C,油浴鍋放置在溫控干浴鍋上,溫控干浴鍋放置在升降臺上;PLC控制模塊通過數據線連接四位三通電動閥;冷凝管通過鐵夾A固定在鐵架臺B上。
【技術特征摘要】
1.自動控制的分餾裝置及應用,包括鐵架臺A、膠塞A、溫度傳感器、三通蒸餾頭、冷凝管、鐵夾A、鐵架臺B、接液管、PLC控制模塊、壓力平衡孔、膠塞B、導流管、四位三通電動閥、導流軟管A、導流軟管B、導流軟管C、接液瓶A、接液瓶B、接液瓶C、升降臺、溫控干浴鍋、溫度旋鈕、單口燒瓶、鐵夾B,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單口燒瓶用鐵夾B夾緊瓶頸固定在鐵架臺A上,單口燒瓶瓶腹置于溫控干浴鍋中,單口燒瓶瓶口連接三通蒸餾頭下口,三通蒸餾頭上口裝有膠塞A,膠塞A插入有溫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通過數據線連接PLC控制模塊,三通蒸懼頭4側口連接冷凝管進口,冷凝管出口連接接液管,接液管連接導流管;導流管連接四位三通電動閥,四位三通電動閥分別連接導流軟管A、導流軟管B、導流軟管C,導流軟管A、導流軟管B、導流軟管C通過分別連接接液瓶A、接液瓶B、接液瓶C,油浴鍋放置在溫控干浴鍋...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馬晶,袁翔宇,
申請(專利權)人:濟南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