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治療頸椎病的中藥,其特征在于:該中藥由下列重量份的藥物組成:當歸10~14g、螞蟻10~13g、葛根15~25g、僵蠶8~16g、威靈仙10~20g、川穹3~8g、沒藥10~20g、黃芩20~30g、甘草3~9g、紅花15~20g、透骨草10~15g、土鱉蟲20~30g、莪術10~30g、牛膝10~20g、地龍2~8g;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治療頸椎病的藥物,配伍合理,有主有從,各展其長,諸藥合用,共奏補腎益氣養血活血通絡之功效,對腎氣虛哀,挾有寒濕,氣血虧損,脈絡瘀阻有明顯療效。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中藥制劑,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治療頸椎病的中藥。
技術介紹
近年來,頸椎病不僅是世界性中老年人的常見病,近年有向青少年漫延的趨勢,隨著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加快,工作方式變化,電腦、空調廣泛使用,人們遭受風寒濕邪侵襲機率大幅度增加,造成頸椎病發病率不斷上升,且發病年齡不斷提前。一旦患有該病,往往纏綿難愈,不僅影響頸部神經根,血管,脊髓,出現頭暈,頭痛,頸肩背酸痛,上肢放射痛,下肢無力等癥狀。頸椎病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種1)頭頸活動受限,閉眼時向左右旋轉頭頸,引起偏頭痛或眩暈;2)頸部有僵直;3)伴有手肩臂感覺異常疼痛手指無力;4)由于顱內供血不足可引起腦后部缺血而表現一系列頭部癥狀,如偏頭痛、視力障礙、耳鳴、聽力減退等;5)有椎管狹窄者可在低頭時突然引起全身麻木,或有過電樣的感覺。頸椎病的治療方法有很多,主要可分為非手術療法和手術兩大類。西醫大多采用手術治療和采用抗炎鎮痛藥物治療,手術治療不僅風險高,而且費用大,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易復發,而采用抗炎鎮痛藥物治療,只能暫時緩解疼痛,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治療效果不佳。中醫藥是頸椎病非手術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中醫對于頸椎病的治療以骶管注射等方法為多數,近年來,中醫牽引、理療按摩、烤電及中藥治療頸椎病均取得較好療效,但也存在不能徹底根治,治療時間長等缺點。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問題是針對以上問題,提供一種治療效果好、療程短、副作用小的治療頸椎病的中藥。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的方案一種治療頸椎病的中藥,其特征在于 該中藥由下列重量份的藥物組成當歸10 14g、螞蟻10 13g、葛根15 25g、僵蠶8 16g、威靈仙10 20g、川穹3 8g、沒藥10 20g、黃岑20 30g、甘草3 9g、紅花15 20g、透骨草10 15g、 土鳘蟲20 30g、莪術10 30g、牛膝10 20g、地龍2 8g。—種具體的優化方案,該中藥各組分的重量配比為當歸10 14g、螞蟻10 13g、葛根15 25g、僵蠶8 16g、威靈仙10 20g、川穹3 8g、沒藥10 20g、黃岑20 30g、甘草3 9g、紅花15 20g、透骨草10 15g、 土鳘蟲20 30g、莪術10 30g、牛膝10 20g、地龍2 8g。一種具體的優化方案,該中藥各組分的重量配比為當歸10 14g、螞蟻10 13g、葛根15 25g、僵蠶8 16g、威靈仙10 20g、川穹3 8g、沒藥10 20g、黃岑20 30g、甘草3 9g、紅花15 20g、透骨草10 15g、 土鳘蟲20 30g、莪術10 30g、牛膝10 20g、地龍2 8g。一種具體的優化方案,該中藥各組分的重量配比為當歸12g、螞蟻Hg、葛根19g、僵蠶12g、威靈仙15g、川穹6g、沒藥15g、黃芩25g、 甘草6g、紅花18g、透骨草13g、土鱉蟲25g、莪術20g、牛膝15g、地龍5g。將本專利技術按以上各組分的配比,制成水煎湯劑。其中各組分的藥理作用如下當歸甘、辛,溫。歸肝、心、脾經,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用于血虛萎黃, 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濕痹痛,跌撲損傷,癰疽瘡瘍。酒當歸活血通經。用于經閉痛經,風濕痹痛,跌撲損傷。螞蟻歸肝;腎經,具有補腎益精;通經活絡;解毒消腫的作用。葛根性涼,味甘、辛,入脾、胃經,解表退熱,生津,透疹,升陽止瀉。用于外感發熱頭痛、高血壓頸項強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熱痢、泄瀉。僵蠶味辛,咸,平。歸肝、肺、胃經,具有祛風解痙,化痰散結,清熱解毒燥濕的功效。威靈仙辛咸,溫,有毒,入膀胱經,祛風除濕,通絡止痛,消痰水,散癖積。用于痛風頑痹、風濕痹痛,肢體麻木,腰膝冷痛,筋脈拘攣,屈伸不利,腳氣,瘧疾,癥瘕積聚,破傷風, 扁桃體炎,諸骨鯁咽。川穹辛,溫。歸肝、膽、心包經,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用于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癥瘕腹痛,胸脅刺痛,跌撲腫痛,頭痛,風濕痹痛。沒藥苦,辛,平,無毒。肝,脾,心,腎經。活血定痛,消腫生肌,主治跌打損傷,金瘡,筋骨,心腹諸痛,癥瘕,經閉,癰疽腫痛,瘡瘍潰后久不收口。黃芩苦,寒。歸肺、膽、脾、大腸、小腸經,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濕溫、暑溫胸悶嘔惡,濕熱痞滿,瀉痢,黃疸,肺熱咳嗽,高熱煩渴,血熱吐衄,癰腫瘡毒,胎動不安。甘草和中緩急,潤肺,解毒,調和諸藥。治脾胃虛弱,食少,腹痛便溏,勞倦發熱,肺痿咳嗽,心悸,驚厥;生用,治咽喉腫痛,消化性潰瘍,癰疽瘡瘍,解藥毒及食物中毒。紅花性味性溫,味辛,活血通徑、散瘀止痛。用于經閉、痛經、惡露不行、癥瘕痞塊、 跌打損傷。透骨草辛,溫,入肺、肝經,祛風除濕,解毒止痛。用于風濕關節痛;外用治瘡瘍腫毒。土鱉蟲咸,寒;有小毒。歸肝經,破瘀血,續筋骨。用于筋骨折傷,瘀血經閉,癥瘕痞塊。莪術行氣破血,消積止痛。用于癩瘕痞塊,瘀血經閉,食積脹痛;早期宮頸癌。牛膝性味苦;酸;性平,歸肝、腎經,補肝腎;強筋骨;活血通經。地龍咸,寒,清熱,鎮痙,利尿,解毒,用于熱病驚狂、小兒驚風、咳喘、頭痛目赤、咽喉腫痛、小便不通、風濕關節疼痛,半身不遂等癥。本專利技術藥物臨床使用結果表明,具有以下優點本專利技術治療頸椎病的中藥組合物,以祖國中醫藥學理論為基礎,結合多年臨床實踐以及專利技術人對頸椎病及相關疾病發病機理的認識,根據現代醫學藥理研究的最新成果, 從祖國傳統醫藥寶庫中篩選出具有補虛益腎、祛風除濕、活血通絡、溫通化瘀、補腎瀉火的純中藥精制而成,本專利技術的治療頸椎病的藥物,配伍合理,有主有從,各展其長,諸藥合用,共奏補腎益氣養血活血通絡之功效,對腎氣虛哀,挾有寒濕,氣血虧損,脈絡瘀阻有明顯療效。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I :一種治療頸椎病的中藥,該中藥各組分的重量配比為當歸10 14g、螞蟻10 13g、葛根15 25g、僵蠶8 16g、威靈仙10 20g、川穹3 8g、沒藥10 20g、黃岑20 30g、甘草3 9g、紅花15 20g、透骨草10 15g、 土鳘蟲20 30g、莪術10 30g、牛膝10 20g、地龍2 8g。水煎服,日服I劑,分兩次早晚服用。實施例2 :—種治療頸椎病的中藥,該中藥各組分的重量配比為當歸10 14g、螞蟻10 13g、葛根15 25g、僵蠶8 16g、威靈仙10 20g、川穹3 8g、沒藥10 20g、黃岑20 30g、甘草3 9g、紅花15 20g、透骨草10 15g、 土鳘蟲20 30g、莪術10 30g、牛膝10 20g、地龍2 8g。水煎服,日服I劑,分兩次早晚服用。實施例3 :—種治療頸椎病的中藥,該中藥各組分的重量配比為當歸12g、螞蟻Hg、葛根19g、僵蠶12g、威靈仙15g、川穹6g、沒藥15g、黃芩25g、 甘草6g、紅花18g、透骨草13g、土鱉蟲25g、莪術20g、牛膝15g、地龍5g。水煎服,日服I劑,分兩次早晚服用。本中藥組合物具有補腎益氣、養血活血、通絡、祛風除濕、溫通化瘀之功效,對各種頸椎病有很好的治療作用,毒副作用小,服用方便,價格低廉,治愈率高。以下是本中藥組合物的臨床應用實例病例一白某,男,67歲,患者來診時,頭痛、頭昏、頭暈、脖子僵硬疼痛、右手麻木、 視力下降、口干口苦、胸悶氣短,經人介紹來我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治療頸椎病的中藥,其特征在于:該中藥由下列重量份的藥物組成:當歸10~14g、螞蟻10~13g、葛根15~25g、僵蠶8~16g、威靈仙10~20g、川穹3~8g、沒藥10~20g、黃芩20~30g、甘草3~9g、紅花15~20g、透骨草10~15g、土鱉蟲20~30g、莪術10~30g、牛膝10~20g、地龍2~8g。
【技術特征摘要】
1.ー種治療頸椎病的中藥,其特征在于該中藥由下列重量份的藥物組成 當歸10 14g、螞蟻10 13g、葛根15 25g、僵蠶8 16g、威靈仙10 20g、川穹3 8g、沒藥10 20g、黃岑20 30g、甘草3 9g、紅花15 20g、透骨草10 15g、土鳘蟲20 30g、莪術10 30g、牛膝10 20g、地龍2 8g。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治療頸椎病的中藥,其特征在于該中藥各組分的重量配比為 當歸10 14g、螞蟻10 13g、葛根15 25g、僵蠶8 16g、威靈仙10 20g、川穹3 8g、沒藥10 20g、黃岑20 30g、甘草3 9g、紅花15 20g、透骨草10 15g、土鳘蟲20 30g、莪術10 30...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新玲,張帥,
申請(專利權)人:李新玲,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