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治療流行感冒的藥物,所述藥物由下列原料按重量比混合而成:葛根10-17克、白芷8-13克、浙貝7-15克、辛夷8-10克、連翹13-16克、板藍根27-32克、佩蘭12-15克,本發明專利技術選取上述中藥,充分利用各藥物的特性,諸藥相配,具有辛涼解表、清熱解毒的療效,治療流行感冒效果明顯。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以中草藥為原料制備的中成藥,更具體地說是一種治療感冒的藥物。
技術介紹
流行感冒為臨床上最常見的疾病,流行感冒一般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人中,病毒感染占原發性感染的90%以上。經病毒感染后,患者上呼吸道粘膜失去抵抗能力,細菌可乘機侵入上呼吸道,造成繼發感染,嚴重威脅患者健康。對于病毒造成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目前尚缺乏理想的西藥。如能按上述的特點及中醫辯證分類,采用正確的治則和方藥,則多能使患者迅速康復。但目前有此功效且方便患者治療的中藥劑型還比較少,不少醫生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過早地使用了抗生素進行治療,特別是對早期病毒感染,應用抗生素非但無效,反而易引起患者體內菌群失調,導致病毒更迅速的增殖,這是造成患者對此類疾病逆轉和遷延不愈的主要原因。研究探索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高效低毒、取之自然、質量可控、方便使用、價格適中的新藥,使其進入世界新藥的行列,仍是我國醫藥學者需要進一步研究的重要課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辛涼解表、清熱解毒以及治療效果明顯的治療流行感冒的藥物。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流行感冒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由下列原料按重量比混合而成葛根10-17克;白芷8-13克;浙貝7-15克;辛夷8-10克;連翹13-16克;板藍根27-32;克佩蘭12-15克。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原料重量比為葛根13克;白芷11克;浙貝11克;辛夷9克;連翹15克;板藍根30克;佩蘭14克。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原料還包括芥穗12克,對熱重無汗者效果明顯。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原料還包括沙參21克,對體弱者效果顯著。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原料還包括杏仁9克,對咳嗽嚴重效果最佳。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藥物是按照下述方法制備a.取連翹加其重量的5倍水,蒸餾3. 5小時,提取揮發油,蒸餾后的水溶液與藥渣分別收集待用;b.取葛根、白芷、浙貝、辛夷、板藍根以及佩蘭洗凈后混合,然后加其總重量10倍的水進行煎煮I. 5小時,過濾后留取藥液,藥渣待用;c.將步驟a連翹藥渣和步驟b濾渣合并,加其重量的8倍水,煎煮I. 5小時,過濾, 得藥液;d.將步驟a、b和c中的藥液混合后服用。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的優點是藥物是無糖型的,是由連翹、板藍根等中草藥制成,具有辛涼解表、清熱解毒之功效,特別適用于治療風熱證的感冒。通過藥效學研究表明本專利技術的藥物具有抗病毒、抗菌、解熱、抗炎、鎮痛作用;通過毒理學研究結果表明,本專利技術的藥物急性毒性試驗和長期毒性試驗未見毒性反應;通過臨床試驗結果表明,本專利技術藥物臨床療效顯效率為85. 1%、總有效率為97. 35%。下面為本專利技術藥物藥效試驗、毒性試驗和臨床試驗情況一、藥效試驗I.抗病毒作用體外抗病毒試驗通過細胞培養試驗證明藥物對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HI型副流感病毒(parainrluIII)有明顯的抗病毒作用。藥物對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最小有效濃度為(MTC)為O. 078m妙ml,其治療指數(n)64 :對III型副流感病毒的最小有效濃度為O.156m妙ml,治療指數為32,與對照藥雙黃連口服液的試驗結果近似。體內抗病毒試驗通過經口給已感染流感病毒小鼠藥物藥效試驗,證明藥物有非常明顯的體內抗病毒(甲I型FM,鼠肺適應株)感染作用,受試小鼠連續6天口服藥物藥液,不僅可顯著降低小鼠死亡率,且能明顯降低小鼠肺部病變率,與對照藥雙黃連口服液的試驗結果近似。2.抗菌作用體外抗菌試驗試驗結果表明藥物對革蘭氏陽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均有明顯抑菌作用,最小抑菌濃度(MTC)分別為32mg/ml、64mg/ml,優于對照藥雙黃連口服液,而對A型溶血性鏈球菌作用不明顯,MJC為512mg/ml。體內抗菌試驗試驗結果表明以3. 9g/kg、7. 8g/kg、15. 6g/kg,3個劑量灌胃給小白鼠,每天I次,連續7天,對臨床分離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A型溶血性鏈球感染小鼠均有保護作用。與對照組比較,高劑量組對金黃葡萄球菌感染小鼠有非常顯著保護作用 (P = 8.8X104),高中量駔對肺炎鏈球菌有非常顯著和顯著的保護作用(P = 8. 8 X 10-3,P < O. 05),高劑量組對A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小鼠有顯著的保護作用(P < O. 05)。3.解熱作用藥物對啤酒酵母發熱家兔有顯著解熱作用,其中11. 2g/kg劑量組給藥后一小時, 給藥組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差異,第2、3小時有非常顯著差異,藥物對三聯疫苗致熱家兔有明顯解熱(降溫)作用,其中11. 2g/kg劑量組給藥后I小時受試家兔開始降溫,2小時降溫最明顯,與對照組比較有非常顯著差異。4.抗炎作用藥物對以滲出為主的由二甲苯和角叉菜膠致的急性炎癥有明顯抑制作用,其中 15. 6g/kg、7. 5g/kg與對照組比較有非常顯著差異和顯著差異。5.鎮痛作用藥物15. 6g/kg、7. 8g/kg高中劑量組對醋酸致小鼠扭體反應有明顯抑制作用,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差異,15. 6g/kg組對甲醛致痛有非常顯著抑制作用。二·毒性試驗I.藥物急性毒性試驗藥物(無糖型)灌胃給小白鼠最大給藥量為240g(生藥)/kg,此劑量相當臨床成人擬用劑量240倍(按體重折算,腹腔注射給小白鼠的LD50為30. 29 (生藥)/kg)。2.藥液灌胃給大白鼠三個月試驗以125妙kg. d、65. 5妙虹· d、31. 2g/kg. d(生藥量)連續灌胃給Wistar大鼠90 天藥液,各給藥組對受試大鼠外觀、行為、體重增長、攝食飲水、二便情況,血液學各項面指標(紅細胞總數、血紅蛋白、白細胞總數及分類,血小板數及凝血時),血液生化檢查指標 (AST, ALT, ALP, GLU, Cma, Y-BiI, TP, ALB, T-CHO, BUN),系統尸解和病理組織學檢查均無明顯影響。通過此長期毒性試驗表明藥液按臨床劑量應用是安全的。三·臨床試驗2008年10月至2009年4月對其進行m期臨床試驗研究,對藥物治療感冒(風熱證)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進行進一步評價,試驗采用隨機、陽性藥平行對照、多中心臨床研究方法,以雙黃連口服液進行對照。共觀察患者403例,其中治療組302例、對照組101例。試驗結果臨床療效藥物試驗組顯效率為85. 10%,總有效率為97. 35% ;雙黃連口服液對照組顯效率為81. 19%,總有效率為94. 06%。體溫療效藥物試驗組顯效率為85. 66%,總有效率為94. 67% ;雙黃連口服液對照組顯效率為81. 93%,總有效率為92. 77%。中醫癥狀療效藥物試驗組顯效率87. 09%, 總有效率97. 35% :雙黃連口服液對照組顯效率為83. 17%,總有效率為94. 06%。藥物能有效地改善感冒(風熱證)患者發熱、咽痛、頭脹痛、鼻塞、流濁涕等各項中醫癥狀。其自身前后比較,經統計學分析,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 <0.05)。藥物對體溫異常患者平均起效時間為6. 556小時,平均解熱時間為15. 522小時, 臨床試驗中,通過對血、尿、便常規及心、肝、腎功能實驗室檢查,未發現明顯毒副作用,未見明顯不良反應。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專利技術的特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治療流行感冒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由下列原料按重量比混合而成:葛根??10?17克;白芷??8?13克;浙貝??7?15克;辛夷??8?10克;連翹??13?16克;板藍根??27?32克;佩蘭??12?15克。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治療流行感冒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由下列原料按重量比混合而成 葛根10-17克;白芷8-13克;浙貝7-15克;辛夷8-10克; 連翹13-16克;板藍根27-32克;佩蘭12-15克。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治療流行感冒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重量比為 葛根13克;白芷11克;浙貝11克;辛夷9克; 連翹15克;板藍根30克;佩蘭14克。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治療流行感冒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還包括芥穗12克。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治療流行感冒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還包括...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新玲,張帥,
申請(專利權)人:李新玲,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