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治療單純性下尿路感染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將梔子、白花蛇舌草、苦木用60%乙醇加熱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小時,濾過,合并濾液(藥渣備用),濾液回收乙醇并濃縮至60℃測相對密度為1.30~1.35的清膏,備用;黃芪、冬葵果、麥冬與上述藥渣混合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濾液濃縮至60℃測相對密度為1.10~1.15,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60%,靜置24小時后濾過,濾液回收乙醇并濃縮至60℃測相對密度為1.30~1.35的清膏,與前述清膏混勻,干燥,粉碎成細粉,得有效成份。本發明專利技術具有清熱通淋,益氣養陰的功效,能減輕或緩解急性輕中度單純性下尿路感染下焦濕熱兼氣陰兩虛證出現的尿頻、尿急、尿道灼熱刺痛、尿黃等癥狀。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中藥
,特別涉及用于治療單純性下尿路感染下焦濕熱兼氣陰兩虛證的藥物,同時還涉及該藥物的制備方法
技術介紹
下尿路感染主要為尿道炎(urethritis)和膀胱炎(cystitis),其感染性炎癥僅局限于尿道和膀胱。根據有無尿路功能上或解剖上的異常,尿路感染分為復雜性尿路感染和單純性尿路感染。復雜性下尿路感染是指①尿路有器質性或功能性異常,引起尿路梗阻,尿流不暢;②尿路有異物,如結石、留置導尿管等;③腎內有梗阻,如在慢性腎實質疾病基礎上發生的尿路感染,多數為腎盂腎炎,可引起腎組織損害。長期反復感染或治療不徹底,可進展 為慢性腎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單純性下尿路感染則無上述情況,現代研究表明多由細菌感染引起,任何細菌均可引起,但最常見的致病菌是腸道革蘭氏陰性桿菌,其中以大腸桿菌最為常見,占尿路感染的70%,其它依次是變形桿菌,克雷白桿菌,產酸桿菌,產堿桿菌,烘鏈球菌,綠膿桿菌和葡萄球菌;西醫多選用敏感藥物的對癥治療,但均有較強的毒性作用,且易產生耐受性,療效及預后不甚理想。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點而提供的一種清熱通淋,益氣養陰。能減輕或緩解急性輕中度單純性下尿路感染下焦濕熱兼氣陰兩虛證出現的尿頻、尿急、尿道灼熱刺痛、尿黃等癥狀的用于治療單純性下尿路感染下焦濕熱兼氣陰兩虛證的藥物。本專利技術的另一目的還在于提供該用于治療單純性下尿路感染的藥物的制備方法 一種用于治療單純性下尿路感染的藥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桅子216-265份黃芪216-265份白花蛇舌草190-240份麥冬190-240份苦木130-160份冬葵果190-240份 用于治療單純性下尿路感染的藥物,優選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桅子240份黃芪240份白花蛇舌草216份麥冬216份苦木144份冬葵果216份。本專利技術的一種用于治療單純性下尿路感染的藥物,包括如下步驟 (1)以上六味,桅子、白花蛇舌草、苦木用60%乙醇加熱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小時,濾過,合并濾液(藥渣備用),濾液回收乙醇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I. 30 I. 35(60°C)的清膏,備用; (2)黃芪、冬葵果、麥冬與上述藥渣混合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I. 10 I. 15 (60°C),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60%,靜置24小時后濾過,濾液回收乙醇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I. 30 I. 35 (60°C)的清膏,與上述桅子、白花蛇舌草、苦木醇提清膏混勻,干燥,粉碎成細粉,得有效成份;(3)加入適量淀粉,用乙醇制軟材,制粒,干燥,加入適量硬脂酸鎂,混勻,裝膠囊,即得膠囊劑。也可根據需要制成各種劑型。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有益效果,由以上技術方案可知本專利技術吸收了辨證與辨病結合的成果,形成了辨證為主,立法選方;結合淋證,選擇專方專藥;急則治標,緩則治本的治療原則,對于濕熱下注又兼氣陰耗傷之證,治療當采用清熱利濕通淋,益氣養陰之大法。方中桅子性寒味苦、歸心,肺,三焦經。具清熱利尿,涼血解毒之功效,用于熱病心煩,黃疸尿赤,血淋澀痛等癥。黃芪、麥冬性溫味甘,歸肺,脾經,具益氣養陰,利尿托毒之功效。白花蛇舌草、苦木、冬葵果都有清熱利濕解毒之功效,能增強桅子清熱利濕之功效。諸藥配伍共湊清熱通淋,益氣養陰的功效。用于減輕或緩解急性輕中度單純性下尿路感染下焦濕熱兼氣陰兩虛證出現的尿頻、尿急、尿道灼熱刺痛、尿黃等癥狀。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具體實驗例來進一步說明本專利技術方法的有益效果。實施例I : 一種用于治療單純性下尿路感染的藥物,包括以下步驟 桅子240g 黃芪240g 白花蛇舌草216g 麥冬216g 苦木144g 冬葵果216g。以上六味,桅子、白花蛇舌草、苦木用60%乙醇加熱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小時,濾過,合并濾液,藥渣備用;濾液回收乙醇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I. 30 I. 35 (60°C)的清膏,備用。黃芪、冬葵果、麥冬與上述藥渣混合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I. 10 I. 15 (60°C),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60%,靜置24小時后濾過,濾液回收乙醇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I. 30 I. 35 (60°C)的清膏,與上述桅子、白花蛇舌草、苦木醇提清膏混勻,干燥,粉碎成細粉,加入適量淀粉,用乙醇制軟材,制粒,干燥,加入適量硬脂酸鎂,混勻,裝膠囊,制成1000粒,即得。 實施例2 一種用于治療單純性下尿路感染的藥物,包括以下步驟 桅子216g 黃芪216g 白花蛇舌草190g 麥冬190g 苦木130g 冬葵果190g。以上六味,桅子、白花蛇舌草、苦木用60%乙醇加熱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小時,濾過,合并濾液,藥渣備用;濾液回收乙醇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I. 30 I. 35 (60°C)的清膏,備用。黃芪、冬葵果、麥冬與上述藥渣混合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I. 10 I. 15 (60°C),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60%,靜置24小時后濾過,濾液回收乙醇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I. 30 I. 35 (60°C)的清膏,與上述桅子、白花蛇舌草、苦木醇提清膏混勻,干燥,粉碎成細粉,加入適量淀粉,用乙醇制軟材,制粒,干燥,加入適量硬脂酸鎂,混勻,裝膠囊,制成1000粒,即得。 實施例3 一種用于治療單純性下尿路感染的藥物,包括以下步驟 桅子265g 黃芪265g 白花蛇舌草240g 麥冬240g苦木160g 冬葵果240g。以上六味,桅子、白花蛇舌草、苦木用60%乙醇加熱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小時,濾過,合并濾液,藥渣備用;濾液回收乙醇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I. 30 I. 35 (60°C)的清膏,備用。黃芪、冬葵果、麥冬與上述藥渣混合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I. 10 I. 15 (60°C),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60%,靜置24小時后濾過,濾液回收乙醇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I. 30 I. 35 (60°C)的清膏,與上述桅子、白花蛇舌草、苦木醇提清膏混勻,干燥,粉碎成細粉,加入適量淀粉,用乙醇制軟材,制粒,干燥,加入適量硬脂酸鎂,混勻,裝膠囊,制成1000粒,即得。 實驗例 I.病例選擇 I. I診斷標準 本臨床試驗采取中醫辨證與西醫辨病相結合的雙重診斷標準。中醫診斷標準采用國家技術監督局1995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西醫學診斷標準參考《關于急性、亞急性尿路感染的西醫診斷標準(第二屆全國腎臟病學術會議修訂通過)》。(1985) I. I. I西醫診斷標準 下尿路感染診斷標準 ①有下尿路感染癥狀如排尿不適、尿頻、恥骨弓上不適等; ②如清潔離心尿的白細胞數大于5個/高倍視野,則是支持感染的強烈指征; ③清潔中段尿培養記數>105/ml,則應視為有診斷意義的細菌尿。以上具備①+②,參考③,即可診斷下尿路感染。I. I. 2中醫診斷標準 《中醫內科學》(田德祿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2) 淋證淋證多因腎虛,膀胱濕熱,氣化失司,水道不利所致。以小便頻急、淋浙不盡,尿道澀痛,小腹拘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治療單純性下尿路感染的藥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梔子216?265份???黃芪216?265份????白花蛇舌草190?240份????麥冬190?240份???苦木130?160份?????冬葵果190?240份。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治療單純性下尿路感染的藥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桅子216-265份黃芪216-265份白花蛇舌草190-240份 麥冬190-240份苦木130-160份冬葵果190-240份。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治療單純性下尿路感染的藥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桅子240份黃芪240份白花蛇舌草216份麥冬216份 苦木144份冬葵果216份。3.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用于治療單純性下尿路感染的藥物,包括如下步驟 (1)以上六味,桅子、白花蛇舌草、苦木用60%乙醇加熱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小時,濾過,合并濾液,藥渣備用;濾液回...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程吉祥,羅天軍,劉青,薛靜,敖及容,郭振波,譚濟蒼,
申請(專利權)人:貴州遠程制藥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