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子裝置,包括一發熱源及一散熱片組。散熱片組設置于發熱源上。散熱片組包括多個第一散熱片及多個第二散熱片。第一散熱片具有一第一基體、至少一第一片體及至少一第一缺口,其中第一片體自第一基體延伸出。第二散熱片具有一第二基體、至少一第二片體及至少一第二缺口,其中第二片體自第二基體延伸出。第一散熱片及第二散熱片適于交錯地相接,第一基體以及第二基體與發熱源相接,而第一缺口于第二散熱片的投影區域與第二缺口部分重疊,第二缺口于第一散熱片的投影區域與第一缺口部分重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散熱片組及應用其的電子裝置,散熱片組能有效地運用熱對流作業來對發熱源進行散熱,進而有效地對電子裝置的發熱源進行散熱。(*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電子裝置,特別是一種具有散熱片組的電子裝置。
技術介紹
近年來,隨著電腦科技的突飛猛進,電腦的運作速度不斷地提高,連帶地電腦主機內的電子兀件(Electronic Element)的發熱功率(Heat Generation Rate)亦不斷地攀升。為了預防電腦主機內部的電子元件過熱,而導致電子元件發生暫時性或永久性的失效,如何對電腦內部的電子元件提供足夠的散熱效能相形重要。舉例來說,在電腦系統中,例如是中央處理器(Center Process Unit, CPU)、北橋晶片(North Bridge Chip)、南橋晶片(South Bridge Chip)或是其他發熱源會配設于一主 機板(Mother Board)上,而現有技術為了能移除主機板上的在高速運作時所產生的熱能,通常會在這些發熱源上配置散熱模塊,以對發熱源進行散熱。此外,隨著節能科技的發展,具有節能功效的LED模塊上亦會配置散熱模塊。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散熱片組及應用其的電子裝置,散熱片組能有效地運用熱對流作業來對發熱源進行散熱,進而有效地對電子裝置的發熱源進行散熱。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一種散熱片組,適于沿一第一軸向設置于一發熱源上,以對該發熱源進行散熱,該散熱片組包括多個第一散熱片,各該第一散熱片具有一第一基體、至少一第一片體以及至少一第一缺口,其中各該第一片體自該第一基體延伸出;以及多個第二散熱片,各該第二散熱片具有一第二基體、至少一第二片體以及至少一第二缺口,其中各該第二片體自該第二基體延伸出;其中,該些第一散熱片以及該些第二散熱片適于沿一第二軸向交錯地相接,各該第一基體以及各該第二基體與該發熱源相接,而該第一缺口于該第二散熱片的投影區域是與該第二缺口部分重疊,該第二缺口于該第一散熱片的投影區域是與該第一缺口部分重疊。上述的散熱片組,其中,兩相鄰該第一片體之間構成該第一缺口,而兩相鄰該第二片體之間構成該第二缺口。上述的散熱片組,其中,該第一缺口于該第二散熱片的投影區域分別與該第二片體兩側的該第二缺口部分重疊,而該第二缺口于該第一散熱片的投影區域是分別與該第一片體兩側的該第一缺口部分重疊。上述的散熱片組,其中,各該第一基體具有至少一第一開孔,各該第二基體具有至少一第二開孔,而該第一開孔于該第二散熱片的投影區域與該第二開孔至少部分重疊,該第二開孔于該第一散熱片的投影區域與該第一開孔至少部分重疊。上述的散熱片組,其中,各該第一缺口為開放狀缺口,而各該第二片體于該第一散熱片的投影區域使該第一缺口形成類封閉狀態,各該第二缺口為開放狀缺口,而各該第一片體于該第二散熱片的投影區域使該第二缺口形成類封閉狀態。上述的散熱片組,其中,各該第一片體于該第二散熱片的投影區域位于該第二缺口中,各該第二片體于該第一散熱片的投影區域位于該第一缺口中。上述的散熱片組,其特征在于,該第一片體于該第二散熱片的投影區域是與該第二片體部分重疊,該第二片體于該第一散熱片的投影區域是與該第一片體部分重疊。上述的散熱片組,其中,該第一片體與該第二片體相重疊的區域分別設有一第三開孔以及一第四開孔,該第三開孔以及該第四開孔至少部分重疊。上述的散熱片組,其中,該第一片體具有一第一部分以及一第二部分,該第一部分的一端與該第一基體相接,該第二部分自該第一部分 的另一端延伸出,該第二片體具有一第三部分以及一第四部分,該第三部分的一端與該第二基體相接,該第四部分自該第三部分的另一端延伸出。上述的散熱片組,其中,該第二部分于該第二散熱片的投影區域與該第四部分至少部分重疊,該第四部分于該第一散熱片的投影區域與該第二部分至少部分重疊。上述的散熱片組,其中,兩相鄰的該第一片體其該第二部分間的距離小于兩相鄰的該第一片體其該第一部分間的距離,而兩相鄰的該第二片體其該第四部分間的距離小于兩相鄰的該第二片體其該第三部分間的距離。上述的散熱片組,其中,該第一片體以及該第二片體為T形片體或是十字形片體。上述的散熱片組,其中,該第二部分于該第二散熱片的投影區域使該第二缺口形成類封閉狀態,該第四部分于該第一散熱片的投影區域使該第一缺口形成類封閉狀態。上述的散熱片組,其中,該第一軸向與該第二軸向相互垂直。上述的散熱片組,其中,該第二散熱片為該第一散熱片以該第一軸向為軸旋轉180度的狀態。上述的散熱片組,其中,該些第一片體為放射狀地排列于該第一基體,而該些第二片體為放射狀地排列于該第二基體。上述的散熱片組,其中,更包括多個第三散熱片,各該第三散熱片具有一第三基體、至少一第三片體、至少一第四片體以及至少一第三缺口,各該第三片體以及各該第四片體自該第三基體延伸出,各該第三缺口位于兩相鄰的該第三片體與該第四片體之間,其中該些第一散熱片、該些第二散熱片以及該些第三散熱片適于沿該第二軸向交錯地相接。上述的散熱片組,其中,該第一缺口于該第二散熱片的投影區域分別與該第二片體兩側的該第二缺口部分重疊,該第二缺口于該第一散熱片的投影區域分別與該第一片體兩側的該第一缺口部分重疊,該第三缺口于該第一散熱片的投影區域分別與該第一片體兩側的該第一缺口部分重疊,該第三缺口于該第二散熱片的投影區域分別與該第二片體兩側的該第二缺口部分重疊。上述的散熱片組,其中,各該第一缺口為開放狀缺口,各該第二片體于該第一散熱片的投影區域使該些第一缺口形成類封閉狀態,各該第二缺口為開放狀缺口,各該第一片體于該第二散熱片的投影區域使該些第二缺口形成類封閉狀態,而該第四片體于該第一散熱片以及該第二散熱片的投影區域填充于形成該類封閉狀態的該第一缺口以及該第二缺□。上述的散熱片組,其中,各該第一基體具有至少一第一開孔,各該第二基體具有至少一第二開孔,各該第三基體具有至少一第五開孔,而該第一開孔以及該第二開孔于該第三散熱片的投影區域是與該第五開孔至少部分重疊。本技術還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包括一發熱源;一散熱片組,沿一第一軸向設置于該發熱源上,以對該發熱源進行散熱,該散熱片組包括多個第一散熱片,各該第一散熱片具有一第一基體、至少一第一片體以及至少一第一缺口,其中各該第一片體自該第一基體延伸出;以及多個第二散熱片,各該第二散熱片具有一第二基體、至少一第二片體以及至少一第二缺口,其中各該第二片體自該第二基體延伸出;其中,該些第一散熱片以及該些第二散熱片適于沿一第二軸向交錯地相接,各該第一基體以及各該第二基體與該發熱源相接,而該第一缺口于該第二散熱片的投影區域是與該第二缺口部分重疊,該第二缺口于該第一散熱片的投影區域是與該第一缺口部分重疊。上述的電子裝置,其中,兩相鄰第一片體之間構成該第一缺口,而兩相鄰第二片體之間構成該第二缺口。上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缺口于該第二散熱片的投影區域分別與該第二片體兩側的該第二缺口部分重疊,而該第二缺口于該第一散熱片的投影區域分別與該第一片體兩側的該第一缺口部分重疊。上述的電子裝置,其中,各該第一基體具有至少一第一開孔,各該第二基體具有至少一第二開孔,而該第一開孔于該第二散熱片的投影區域與該第二開孔至少部分重疊,該第二開孔于該第一散熱片的投影區域與該第一開孔至少部分重疊。上述的電子裝置,其中,各該第一缺口為開放狀缺口,而各該第二片體于該第一散熱片的投影區域使該第一缺口形成類封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散熱片組,適于沿一第一軸向設置于一發熱源上,以對該發熱源進行散熱,其特征在于,該散熱片組包括:?多個第一散熱片,各該第一散熱片具有一第一基體、至少一第一片體以及至少一第一缺口,其中各該第一片體自該第一基體延伸出;以及?多個第二散熱片,各該第二散熱片具有一第二基體、至少一第二片體以及至少一第二缺口,其中各該第二片體自該第二基體延伸出;?其中,該些第一散熱片以及該些第二散熱片適于沿一第二軸向交錯地相接,各該第一基體以及各該第二基體與該發熱源相接,而該第一缺口于該第二散熱片的投影區域是與該第二缺口部分重疊,該第二缺口于該第一散熱片的投影區域是與該第一缺口部分重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晃涵,
申請(專利權)人:陳晃涵,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