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干掛板,包括人造石板,所述人造石板包括一正面和一背面,人造石板內預埋有螺母,所述螺母中的螺孔開口于人造石板的背面。所述人造石板中還預埋有承重片,所述承重片與螺母一端固定連接。該干掛板將螺母與承重片在人造石板成型前放入指定位置,再進行壓制成型,避免現場安裝干掛板的過程中對其打孔或開槽,減少板材損耗浪費,提高板材利用率,節省成本。同時,通過承重片將現有技術中板材點支撐的受力方式轉變為面支撐,提高抗震性能和安全系數。且為鋼渣人造石干掛板爭取更多的優勢,加快鋼渣人造石干掛板的推廣速度,促進節能環保工作。(*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建筑材料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干掛板及其安裝結構。
技術介紹
近年來,在一些大型建筑物結構裝飾中,石材干掛的場合越來越多,尤其是人造石干掛材料逐漸薪露頭角,成為一種重要 的干掛產品。石材干掛是建筑外墻的一種施工工藝,利用連接件將大理石、花崗石等飾面石材直接掛在建筑結構的外表面,石材與結構之間留出40 50mm的空腔。目前板材的固定方法有插銷式干掛、開槽式干掛、背栓式干掛。其中,插銷式干掛是通過專業的開孔設備,在板材棱邊精確加工成一條圓孔,將銷針植入孔中,通過連接件將板材固定在龍骨上,但由于在板材棱邊開孔,容易崩邊,損耗大,且施工工藝復雜。開槽式干掛是通過專業的開槽設備,在板材棱邊精確加工成一條凹槽,將掛件扣入槽中,通過連接件將板材固定在龍骨上。開槽式干掛幕墻有以下不足之處對板材厚度要求較高,一般不小于15mm;開槽時容易崩邊,損耗大;需要安裝鋼龍骨,加大建筑物承重,增加了成本;板材的受力方式為點承重,抗震性能差,安全系數低。背栓式干掛是通過專業的開孔設備,在板材背面精確加工里面大、外面小的錐形圓孔,再將錨栓植入孔中,擰入螺桿,使錨栓底部完全展開,與錐形孔相吻合,形成一個無應力的凸型結合,通過連接件將板材固定在龍骨上。背栓式干掛幕墻有以下不足之處需要安裝鋼龍骨,加大建筑物承重,增加了成本;板材的受力方式為點承重,抗震性能差,安全系數低。綜上所述,干掛板施工工藝均是采用成型板材經現場打孔,再通過連接件將其連接吊掛于建筑結構的鋼架或墻面上,形成干掛幕墻。
技術實現思路
鑒于以上所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避免現場打孔的干掛板,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因現場打孔造成板材崩邊損壞的缺陷。為實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技術提供一種干掛板,包括人造石板,所述人造石板包括一正面和一背面,人造石板內預埋有螺母,所述螺母中的螺孔開口于人造石板的背面。進一步地,所述人造石板中還預埋有承重片,所述承重片與螺母一端固定連接。優選地,所述承重片傾斜設于人造石板內。進一步地,所述承重片與螺母焊接連接。優選地,所述承重片的材料為不銹鋼。優選地,所述人造石板為鋼渣人造石板或人造大理石板。該干掛板將螺母與承重片在人造石板成型前放入指定位置,再進行壓制成型,避免現場安裝干掛板的過程中對其打孔或開槽,減少板材損耗浪費,提高板材利用率,節省成本。同時,通過承重片將現有技術中板材點支撐的受力方式轉變為面支撐,提高抗震性能和安全系數。且為鋼渣人造石干掛板爭取更多的優勢,加快鋼渣人造石干掛板的推廣速度,促進節能環保工作。本技術所要解決的又一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施工方便、無需現場對板材打孔的干掛板安裝結構。為實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技術提供 一種干掛板安裝結構,包括干掛板和鋼架,所述干掛板由人造石板構成,所述人造石板包括一正面和一背面,人造石板內預埋有螺母,所述螺母中的螺孔開口于人造 石板的背面,還包括螺柱,所述螺柱前端與螺孔連接,后端與鋼架固定連接。進一步地,還包括與螺柱螺紋配合的第一找平鎖緊件、第二找平鎖緊件,所述第一找平鎖緊件包括第一本體以及設于第一本體端部的第一凸緣,第二找平鎖緊件包括第二本體以及設于第二本體端部的第二凸緣,所述第一凸緣與所述人造石板的背面相接觸,第二凸緣與所述鋼架的外表面相接觸。優選地,所述鋼架上設有通孔,鋼架內側設有第一螺母,所述螺柱的后端穿過通孔與第一螺母連接。該干掛板安裝結構無需現場對板材打孔或開槽就能將干掛板與鋼架固定連接,減少板材損耗浪費。同時,通過第一找平鎖緊件和第二找平鎖緊件,使干掛板在同一平面內,保證干掛板的表面平整度,且提高安全系數。該干掛板安裝結構易于操作,方便施工,提高施工效率,縮短工期,增加經濟效益。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干掛板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干掛板安裝結構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技術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技術的其他優點及功效。須知,本說明書所附圖式所繪示的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術的人士了解與閱讀,并非用以限定本技術可實施的限定條件,故不具技術上的實質意義,任何結構的修飾、比例關系的改變或大小的調整,在不影響本技術所能產生的功效及所能達成的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技術所揭示的
技術實現思路
得能涵蓋的范圍內。同時,本說明書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中間”、“一”等的用語,亦僅為便于敘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術可實施的范圍,其相對關系的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
技術實現思路
下,當亦視為本技術可實施的范疇。見圖1,本技術涉及的干掛板包括人造石板1,所述人造石板I包括一正面11和一背面12,人造石板I內預埋有螺母2,所述螺母2中的螺孔21開口于人造石板I的背面12。進一步地,所述人造石板I中還預埋有承重片3,所述承重片3與螺母2 —端固定連接。優選地,所述承重片3傾斜設于人造石板I內。所述承重片3與螺母2焊接連接,所述承重片3的材料為不銹鋼。優選地,所述人造石板I為鋼渣人造石板或人造大理石板。鋼渣人造石板是一種以鋼渣為主要材料,通過復配技術制成的符合國家人造石標準的新型建筑材料。制造該干掛板時,現將螺母2與承重片3焊接連接,再在人造石板I成型前將其放入石板內指定位置進行壓制成型,板材經養護洗磨后,形成干掛板半成品,再將其運輸到現場進行安裝。該干掛板有效避免現場安裝時對其打孔或開槽,減少板材損耗浪費,提高板材利用率,節省成本。同時,通過承重片3將現有技術中板材點支撐的受力方式轉變為面支撐,提高抗震性能和安全系數。且為鋼渣人造石干掛板爭取更多的優勢,加快鋼渣人造石干掛板的推廣速度,促進節能環保工作。本技術還涉及一種干掛板安裝結構,見圖2,包括干掛板和鋼架4,所述干掛板由人造石板I構成,所述人造石板I包括一正面11和一背面12,人造石板I內預埋有螺母2,所述螺母2中的螺孔21開口于人造石板I的背面12,還包括螺柱5,所述螺柱5前端與螺孔21連接,后端與鋼架4固定連接。進一步地,還包括與螺柱5螺紋配合的第一找平鎖緊件6、第二找平鎖緊件7,所述第一找平鎖緊件6包括第一本體61以及設于第一本體61端部的第一凸緣62,第二找平鎖緊件7包括第二本體71以及設于第二本體71端部的第二凸緣72,所述第一凸緣62與所述人造石板I的背面12相接觸,第二凸緣72與所述鋼架4的外表面相接觸。第一找平鎖緊件6與第二找平鎖緊件7控制干掛板與鋼架4之間的距離,使干掛板在同一安裝平面上,保證干掛板的平整度。且第一找平鎖緊件6加固螺柱5與人造石板I的連接,第二找平鎖緊件7加固螺柱5與鋼架4的連接,提高安全系數。優選地,所述鋼架4上設有通孔41,鋼架4內側設有第一螺母8,所述螺柱5的后端穿過通孔41與第一螺母8連接。具體操作時,將干掛板運輸到現場,依次裝入螺柱5、第一找平鎖緊件6、第二找平鎖緊件7,再將螺柱5的后端穿過鋼架4的通孔41后與第一螺母8固定連接,進而將干掛板吊掛于鋼架4或墻面上,形成干掛幕墻。該干掛板安裝結構無需現場對板材打孔或開槽就能將干掛板與鋼架固定連接,減少板材損耗浪費。且安裝過程易于操作,方便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干掛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人造石板(1),所述人造石板(1)包括一正面(11)和一背面(12),人造石板(1)內預埋有螺母(2),所述螺母(2)中的螺孔(21)開口于人造石板(1)的背面(12)。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武傳金,陸云峰,劉國威,楊剛,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寶冶鋼渣綜合開發實業有限公司,中冶寶鋼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