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赤鐵礦選礦廠破碎設備的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赤鐵礦磁滑輪除鐵裝置。包括帶式輸送機機架,頭部皮帶滾筒和排料漏斗,頭部皮帶滾筒由兩支座,轉軸,兩個帶齒圓盤,永磁磁系和空心筒所組成,永磁磁系設在空心筒內,帶式輸送機機架上設有兩個限位輪卡,此限位輪卡的一端與帶式輸送機機架相鉸接,另一端與帶齒圓盤的齒溝相插接。排料漏斗由漏斗主體,垂直隔板,傾斜格篩,鐵雜質排出口,赤鐵礦排出口和溜槽所組成,永磁磁系由擺架和弧表面永磁鐵所組成,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配置合理、安裝簡單、使用方便、能除去赤鐵礦中鐵雜質,保護下段的中細碎設備、運行平穩可靠、維護量小、作業率高、有利于保障生產順利進行。(*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赤鐵礦選礦廠破碎設備的
,特別是一種赤鐵礦磁滑輪除鐵裝置。
技術介紹
當前標準圓錐破碎機,短頭圓錐破碎機,高壓輥磨機廣泛使用于赤鐵礦選礦廠的中碎或者細碎作業。而破碎前的固體物料處理以及運輸的過程中,經常會混入一些鐵塊,鐵釬,鐵棒等鐵雜質,這些鐵雜質難以破碎,進入到下段的中碎或者細碎設備中將造成很大的危害。如這些鐵雜質進入到標準圓錐破碎機,短頭圓錐破碎機中則會破壞破碎腔的腔型,損·壞襯板,從而使破碎機的排料粒度變粗,甚至造成停產;若這些鐵雜質進入到高壓輥磨設備中則會對輥面,輥齒造成損壞,甚至卡在兩棍之間造成設備停轉。為了減少對中細碎設備的損壞,降低設備的維護費用,提高設備的作業率,保證設備的處理效果,在進入中細碎設備iu必須對赤鐵礦進行除鐵。當如赤鐵礦除鐵使用的有電磁除鐵設備,永磁除鐵設備。電磁除鐵設備結構復雜,耗電且需要風冷或者油冷,采用永磁除鐵的方式。當前的除鐵設備大多數懸吊在帶式輸送機的上方,占用高差,且需要土建預埋基礎,增加土建的投資,而且這種安裝方式在除鐵的同時會揚塵,不利于環保。而且由于赤鐵礦中經常含有少量的假象赤鐵礦或者半假象赤鐵礦,甚至含有少量的磁鐵礦,這些礦物都是有一定磁性的有用礦物,以前的各種除鐵器通常在除去鐵的同時也將這些有用礦物一并除去。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配置合理、安裝簡單、使用方便、能除去非磁性物料鐵雜質,保護下段的中細碎設備、運行平穩可靠、維護量小、作業率高的赤鐵礦磁滑輪除鐵>J-U ρ α裝直。本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技術的赤鐵礦磁滑輪除鐵裝置,包括帶式輸送機機架,設在此帶式輸送機機架上的頭部皮帶滾筒和設在此頭部皮帶滾筒下方的排料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頭部皮帶滾筒由固定在所述帶式輸送機機架上的兩支座,與此兩支座轉動連接的轉軸,與此轉軸兩端頭固定連接的兩個帶齒圓盤,與此轉軸中部固定連接的永磁磁系和與此轉軸轉動連接的空心筒所組成,所述的永磁磁系設在所述的空心筒內,所述的帶式輸送機機架上設有分別與所述的兩個帶齒圓盤相連接的兩個限位輪卡,此限位輪卡的一端與所述的帶式輸送機機架相鉸接,另一端與所述帶齒圓盤的齒溝相插接,所述的排料漏斗由漏斗主體,設在此漏斗主體內的垂直隔板,上端與此垂直隔板的上端相連接的傾斜格篩,設在所述漏斗主體側面上的鐵雜質排出口,設在所述漏斗主體底面上的赤鐵礦排出口和與此赤鐵礦排出口相連通的溜槽所組成,所述傾斜格篩的下端與所述的鐵雜質排出口相連接,所述的垂直隔板將漏斗主體分割成鐵雜質處理斗和赤鐵礦轉運斗,所述的鐵雜質排出口設在所述鐵雜質處理斗外側面上,所述的赤鐵礦排出口設在所述赤鐵礦轉運斗的底面上,所述溜槽的上端口設在所述鐵雜質處理斗的底板上,所述溜槽的下端口設在所述赤鐵礦排出口的側板上。所述的永磁磁系由與所述轉軸固定連接的擺架和與此擺架固定連接的弧表面永磁鐵所組成,所述弧表面永磁鐵的外弧形表面與所述空心 筒的內表面距離為5 mm -10 mm。本技術的特點是I)本技術用帶有磁性的空心筒代替了帶式輸送機頭部的滾筒,具有節能降耗,節省高差和降低土建投資的優點;2)本技術永磁磁系的包角位置可通過調整帶齒圓盤來調整,從而保證永磁磁系位于一個最合理的位置,使赤鐵礦和鐵雜質充分分離,達到最佳的除鐵效果;3)本技術的除鐵過程在一個排料漏斗內進行,赤鐵礦遵循拋物線的原理落入赤鐵礦排出口排出;具有磁性的鐵雜質卸入到傾斜布置的格篩篩面上,然后作為篩上產物由鐵雜質排出口排出,作為篩下產物由赤鐵礦排出口排出,這樣該除鐵過程相當于增加一次選別工藝,保證了進入下一道工序的赤鐵礦品質;4)本技術配置合理、安裝簡單、使用方便、能除去赤鐵礦中鐵雜質,保護下段的中細碎設備、運行平穩可靠、維護量小、作業率高、有利于保障生產順利進行。附圖說明圖I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圖I的俯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2所示,本技術的赤鐵礦磁滑輪除鐵裝置,包括帶式輸送機機架,設在此帶式輸送機機架上的頭部皮帶滾筒和設在此頭部皮帶滾筒下方的排料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頭部皮帶滾筒由固定在所述帶式輸送機機架13上的兩支座2,與此兩支座2轉動連接的轉軸3,與此轉軸3兩端頭固定連接的兩個帶齒圓盤4,與此轉軸3中部固定連接的永磁磁系和與此轉軸3轉動連接的空心筒I所組成,所述的永磁磁系設在所述的空心筒I內,而且此永磁磁系對空心筒I外表面的磁性感應區域設在輸送皮帶的回轉包角內,其中磁性感應區域的包角a =100° -120°之間為最佳。空心筒I與輸送機的皮帶滾動連接,且隨皮帶在轉軸3上轉動,當轉軸3的位置固定且與支座2沒有相對轉動關系后,固定在此轉軸3上的永磁磁系的位置也就靜止不動了,磁場對空心筒I的感應區域相應不變。所以每到皮帶上的礦料進入此感應區域后便進入磁選過程,所述的帶式輸送機機架13上設有分別與所述的兩個帶齒圓盤相連接的兩個限位輪卡14,此限位輪卡14的一端與所述的帶式輸送機機架I相鉸接,另一端與所述帶齒圓盤4的齒溝相插接。限位輪卡14離開帶齒圓盤4的齒溝后,帶齒圓盤4便可轉動,從而帶動轉軸3及永磁磁系轉動,目的是調整永磁磁系的磁場感應區的位置。所述的排料漏斗由漏斗主體7,設在此漏斗主體內的垂直隔板8,上端與此垂直隔板8的上端相連接的傾斜格篩11,設在所述漏斗主體側面上的鐵雜質排出口 12,設在所述漏斗主體7底面上的赤鐵礦排出口 9和與此赤鐵礦排出口 9相連通的溜槽10所組成,所述傾斜格篩11的下端與所述的鐵雜質排出口 12相連接,所述的垂直隔板8將漏斗主體分割成鐵雜質處理斗和赤鐵礦轉運斗,所述的鐵雜質排出口 12設在所述鐵雜質處理斗外側面上,所述的赤鐵礦排出口 9設在所述赤鐵礦轉運斗的底面上,所述溜槽10的上端口設在所述鐵雜質處理斗的底板上,所述溜槽10的下端口設在所述赤鐵礦排出口 9的側板上。當輸送帶上的礦料運行到空心筒I的磁場感應區處時,隨輸送帶回轉而下落的礦料中的鐵雜質及磁性物會牢牢吸附在皮帶表面上,待輸送帶繼續回轉運行到脫離磁場感應區時,便自動落到下方的鐵雜質處理斗中。而隨輸送帶回轉而下落的礦料中的非磁性物-赤鐵礦便拋落到赤鐵礦轉運斗中,然后由赤鐵礦排出口 9轉運到下一道工序中。所述的永磁磁系由與所述轉軸3固定連接的擺架5和與此擺架5固定連接的弧表 面永磁鐵6所組成,所述弧表面永磁鐵6的外弧形表面與所述空心筒I的內表面距離為5mm -10 mm ο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赤鐵礦磁滑輪除鐵裝置,包括帶式輸送機機架,設在此帶式輸送機機架上的頭部皮帶滾筒和設在此頭部皮帶滾筒下方的排料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頭部皮帶滾筒由固定在所述帶式輸送機機架上的兩支座,與此兩支座轉動連接的轉軸,與此轉軸兩端頭固定連接的兩個帶齒圓盤,與此轉軸中部固定連接的永磁磁系和與此轉軸轉動連接的空心筒所組成,所述的永磁磁系設在所述的空心筒內,?所述的帶式輸送機機架上設有分別與所述的兩個帶齒圓盤相連接的兩個限位輪卡,此限位輪卡的一端與所述的帶式輸送機機架相鉸接,另一端與所述帶齒圓盤的齒溝相插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赤鐵礦磁滑輪除鐵裝置,包括帶式輸送機機架,設在此帶式輸送機機架上的頭部皮帶滾筒和設在此頭部皮帶滾筒下方的排料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頭部皮帶滾筒由固定在所述帶式輸送機機架上的兩支座,與此兩支座轉動連接的轉軸,與此轉軸兩端頭固定連接的兩個帶齒圓盤,與此轉軸中部固定連接的永磁磁系和與此轉軸轉動連接的空心筒所組成,所述的永磁磁系設在所述的空心筒內, 所述的帶式輸送機機架上設有分別與所述的兩個帶齒圓盤相連接的兩個限位輪卡,此限位輪卡的一端與所述的帶式輸送機機架相鉸接,另一端與所述帶齒圓盤的齒溝相插接。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赤鐵礦磁滑輪除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料漏斗由漏斗主體,設在此漏斗主體內的垂直隔板,上端與此垂直隔板的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國洲,魏兵團,張廷東,
申請(專利權)人:中冶北方大連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