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技術提供端面花鍵(15)的形狀測定用的基準設定工具(50),該基準設定工具(50)為了對形成于車輛用輪轂單元(1)的軸向的端面,且與等速萬向節(jié)(30)的驅動齒(14)嚙合的被動齒(13)的形狀進行測定而被使用。該基準設定工具(50)具有:基準齒(53),該基準齒(53)形成為模仿等速萬向節(jié)(30)的驅動齒(14)的形狀而排列成圓環(huán)狀;以及基準面(51、52),該基準面(51、52)與該基準齒(53)具有規(guī)定的關系,并且為了在使該基準齒(53)與上述被動齒(13)嚙合的狀態(tài)下設定該被動齒(13)的形狀測定的基準位置而被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端面花鍵的形狀測定方法
本專利技術涉及基準設定工具、以及使用該基準設定工具的形狀測定裝置以及方法,該基準設定工具為了對形成于車輛用輪轂單元的端面花鍵的被動齒(花鍵齒)的形狀進行測定而被使用。
技術介紹
為了將汽車的車輪旋轉自如地支承于懸架裝置而使用輪轂單元。另外,作為輪轂單元,眾所周知有如下輪轂單元:在供驅動輪安裝的轂輪的軸向內(nèi)側(車輛內(nèi)側)的端面形成端面花鍵,該端面花鍵具有與形成于等速萬向節(jié)的外圈的驅動齒嚙合的被動齒(花鍵齒)(例如,參照日本特表2008-536737號公報、日本特開2008-174178號公報)。在該輪轂單元中,汽車的驅動軸的旋轉動力從等速萬向節(jié)經(jīng)由被動齒而傳遞到轂輪。上述那樣的端面花鍵中的各個被動齒,為了與等速萬向節(jié)的驅動齒適當?shù)貒Ш希鴮X面尺寸、排列齒距、相對于旋轉中心的同軸度等各種尺寸要求規(guī)定的精度。因此,在制造輪轂單元之后,進行檢查工序,也就是使用三維測定裝置等來測定被動齒的各種尺寸,確認是否得到規(guī)定的精度。端面花鍵的被動齒通常將與等速萬向節(jié)的驅動齒的嚙合中的節(jié)面(pitchsurface)設定為基準面(例如,在圖2中由雙點劃線α表示的假想面;以下,稱為“設計基準面”)而設計形狀。然而,由于該設計基準面只是假想面,因此無法在檢查工序中對實際產(chǎn)品的被動齒的形狀測定過程中使用該設計基準面。因此,雖然以往通過將轂輪的凸緣面、車輪嵌合面等加工面作為臨時的基準面來測定花鍵齒的各種尺寸,但這樣的話測定誤差變大,難以穩(wěn)定地進行正確的尺寸測定。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能夠為了測定被動齒的形狀而設定適當?shù)幕鶞实亩嗣婊ㄦI的形狀測定用的基準設定工具、以及端面花鍵的形狀測定裝置以及方法。為了對形成于車輛用輪轂單元的軸向的端面且與等速萬向節(jié)的驅動齒嚙合的被動齒的形狀進行測定而被使用的、本專利技術的端面花鍵的形狀測定用的基準設定工具的結構上的特征是,具有:基準齒,該基準齒形成為模仿上述等速萬向節(jié)的驅動齒的形狀而排列成圓環(huán)狀;以及基準面,該基準面與該基準齒具有規(guī)定的關系,并且為了在使上述基準齒與上述被動齒嚙合的狀態(tài)下設定該被動齒的形狀測定的基準位置而使用。附圖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其他特征和優(yōu)點將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予以明確,其中數(shù)字表示構成元件,其中:圖1是示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中的車輛用輪轂單元的剖視圖。圖2是圖1所示的車輛用輪轂單元的鉚接部的放大剖視圖。圖3是表示設定圖2所示的鉚接部端部的被動齒的測定基準位置的樣子的車輛用輪轂單元的剖面說明圖。圖4是基準設定工具的立體圖。圖5是測定裝置的立體圖。圖6是表示利用了基準設定工具的尺寸測定的樣子的車輛用輪轂單元的剖面說明圖。圖7是表示利用了基準設定工具的尺寸測定的樣子的車輛用輪轂單元的剖面說明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參照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的說明。圖1是示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中的車輛用輪轂單元的剖視圖,圖2是該車輛用輪轂單元的鉚接部的放大剖視圖。車輛用輪轂單元1將汽車的車輪旋轉自如地支承于懸架裝置。車輛用輪轂單元1具備:轂輪3、內(nèi)圈構成部件4、外圈5、以及多個滾動體6。上述轂輪3具有圓筒狀的輪轂軸2。上述內(nèi)圈構成部件4鉚接固定于上述輪轂軸2的車輛內(nèi)側的端部(圖1中的右側端部)。上述外圈5配設于上述輪轂軸2的徑向外側。上述滾動體6滾動自如地配設于上述外圈5的內(nèi)周面的外圈軌道5a、5b、與上述輪轂軸2以及內(nèi)圈構成部件4的外周面的內(nèi)圈軌道2a、4a之間。多個滾動體6沿周向以規(guī)定的間隔被保持器20保持。另外,在形成于外圈5與轂輪3之間的環(huán)狀空間,設置有從軸向兩端密封該環(huán)狀空間的密封部件21。在上述轂輪3的車輛外側端部(在圖1中為左側端部)形成有凸緣部7。在該凸緣部7形成供未圖示的螺栓嵌合的孔7a,輪胎的車輪、制動器圓盤等利用螺栓而被安裝。在外圈5的外周面形成有固定凸緣8,該固定凸緣8用于將輪轂單元1安裝于在車輛的懸架裝置支承的車身側部件(未圖示)。輪轂軸2一體地具有大徑部9和小徑部11。上述大徑部9形成于凸緣部7側。上述小徑部11的直徑小于上述大徑部9且經(jīng)由臺階部10而與該大徑部9連續(xù)地形成。在大徑部9的外周面形成有與外圈5的外圈軌道5a對應的內(nèi)圈軌道2a。內(nèi)圈構成部件4在嵌入到輪轂軸2的小徑部11的外周面之后,小徑部11的端部被鑿緊,而固定于臺階部10與小徑部11的被鑿緊的部分(鉚接部)12之間。驅動軸31的驅動力經(jīng)由等速萬向節(jié)30而被傳遞到輪轂單元1。圖示的等速萬向節(jié)30是球籠式等速萬向節(jié)。上述等速萬向節(jié)30具備內(nèi)圈32、外圈33、多個球34、以及保持器35。上述內(nèi)圈32與驅動軸31的一端一體地連結。上述外圈33配設于上述內(nèi)圈32的外側。上述球34配設于內(nèi)圈32與外圈33之間。上述保持器35保持上述多個球34。等速萬向節(jié)30的外圈33具備大致碗形狀的外圈筒部33a和外圈軸部33b。上述外圈軸部33b從上述外圈筒部33a的端面的中心部突出地設置。在上述外圈軸部33b沿軸向形成有孔部36。在上述孔部36的內(nèi)周面形成有內(nèi)螺紋。帶頭緊固螺栓38的外螺紋37與上述孔部36的內(nèi)螺紋螺合,輪轂單元1與等速萬向節(jié)30通過該帶頭緊固螺栓38而被連接。如圖2所示,在輪轂軸2的車輛內(nèi)側的軸向端部的鉚接部12的端面,形成有具有多個被動齒(花鍵齒)13的端面花鍵15。多個被動齒13在繞著輪轂單元1的軸心O(參照圖1)排列為圓環(huán)狀的狀態(tài)下,以該軸心O為中心而形成為放射狀。另外,在與上述鉚接部12對置的外圈筒部33a的端面,多個驅動齒14在繞著外圈33的軸心排列為圓環(huán)狀的狀態(tài)下,以該軸心為中心而形成為放射狀。而且,通過被動齒13與驅動齒14的嚙合,驅動軸31的旋轉驅動力經(jīng)由等速萬向節(jié)30而被傳遞到輪轂單元1。此外,在圖2中,在被動齒13與外圈筒部33a的驅動齒14的嚙合部16標注斜線。另外,圖2中,在被動齒13的齒頂與齒底標注附圖標記13c、13b,在驅動齒14的齒頂與齒底標注附圖標記14c、14b。被動齒13的數(shù)量為例如37個,驅動齒14形成為與被動齒13數(shù)目相同。在被動齒13與驅動齒14的嚙合位置設定有節(jié)面(節(jié)線)α。被動齒13以及驅動齒14的齒面、齒根等的尺寸以節(jié)面α為基準而設計,例如利用模型鍛造而被成形。形成有端面花鍵15的輪轂單元1,在制造之后實施檢查工序,進行被動齒13的齒面形狀、齒根、齒距等各種尺寸的測定,檢查這些尺寸是否滿足規(guī)定的精度。雖然端面花鍵15的被動齒13在設計上以節(jié)面α(參照圖2)為基準面而設定齒面形狀等尺寸,但由于該基準面α(以下,稱為“設計基準面”)只是假想的面,因此不能在檢查工序以該設計基準面α為基準而進行尺寸測定。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為了設定代替設計基準面α的適當?shù)幕鶞拭?測定基準面),使用接下來說明的基準設定工具50。圖3是表示設定圖2所示的被動齒的測定基準面的樣子的車輛用輪轂單元的剖面說明圖。圖4是基準設定工具50的立體圖。基準設定工具50由圓環(huán)狀的塊形成,在其中心軸線β方向的一端面(圖3中的基準設定工具50的下表面)形成有多個基準齒53。該基準齒53是模仿等速萬向節(jié)30的驅動齒14的形狀而形成的,以與該驅動齒14完全相同的形狀形成為滿足規(guī)定的精度的尺寸。因此,在該基準齒53也設定如圖2所示那樣的假想的設計基準面α,按照以該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端面花鍵(15)的形狀測定用的基準設定工具(50),該基準設定工具(50)為了對形成于車輛用輪轂單元(1)的軸向的端面、且與等速萬向節(jié)(30)的驅動齒(14)嚙合的被動齒(13)的形狀進行測定而使用,所述基準設定工具(50)的特征在于,具有:基準齒(53),該基準齒(53)形成為模仿所述等速萬向節(jié)的驅動齒的形狀而排列為圓環(huán)狀;基準面(51、52),該基準面(51、52)與上述基準齒具有規(guī)定的關系,并且為了在使所述基準齒與所述被動齒嚙合的狀態(tài)下設定該被動齒的形狀測定的基準位置而使用。
【技術特征摘要】
2011.08.31 JP 2011-1889001.一種端面花鍵的形狀測定方法,通過使用形狀測定用的基準設定工具,對形成于車輛用輪轂單元的轂輪的軸向端面、且與等速萬向節(jié)的驅動齒嚙合的被動齒的形狀進行測定,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準設定工具具有:基準齒,其形成為模仿所述等速萬向節(jié)的驅動齒的形狀而排列;以及第一基準面,其與所述基準齒的排列中心軸線正交;所述形狀測定方法包括:使所述基準設定工具的基準齒與所述轂輪的被動齒嚙合的工序;計測與所述被動齒嚙合的所述基準設定工具的第一基準面的坐標,將測定出的第一基準面的坐標設定為第一測定基準位置的工序;以及從所述轂輪卸下所述基準設定工具,以所述第一測定基準位置為基準,測...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河本將司,
申請(專利權)人:株式會社捷太格特,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