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聚羧酸系超塑化劑復配用穩定增強劑,其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組份:強堿0%-10%,堿性緩沖劑20%-30%,堿性防腐劑20%-30%,水余量,其中各組份含量之和滿足100%。本發明專利技術還涉及一種制備該穩定增強劑的方法和該穩定增強劑的應用。本發明專利技術能顯著延長聚羧酸系超塑化劑產品的保質期,無副作用,有效防止脹氣、發酸等不良反應的產生;提高緩凝組分、增稠組分等在聚羧酸系超塑化劑產品中的穩定性,不致產生分層、沉淀甚至性能惡化等現象;能有效改善聚羧酸系超塑化劑復配產品的增強性能等,使聚羧酸系體系長時間內保持堿性,不腐蝕鋼鐵,存儲方便、安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聚羧酸系超塑化劑復配用穩定增強劑及制備方法和應用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聚羧酸系超塑化劑復配用穩定增強劑,本專利技術還涉及該增強劑的制備方法和應用,屬于建筑材料
技術介紹
高效減水劑在混凝土中的應用是混凝土技術的革命性進步,對提高建筑物的質量和使用壽命、降低能耗、節約水泥及減少環境污染等方面都起著重要的作用。隨著商品混凝土推廣使用的不斷發展,出現了一系列工程問題,如強度不高、容易發生離析泌水等現象,混凝土收縮裂縫出現的幾率增加了 ;特別是采用了低水灰比(水膠比)的高早強混凝土結構物出現的早期開裂現象,嚴重影響了建筑工程的安全質量;混凝土坍落度損失影響十分明顯,不可能有更高的減水率;配制大流動、高強度混凝土非常困難等。聚羧酸系超塑化劑屬于高效(兼有緩凝、保塑、引氣作用)減水劑,同傳統的高效減水劑相比具有水泥分散性能更好,保持混凝土的流動性、和易性、減水率可達30%以上,而且克服了傳統高效減水劑坍落度經時損失大的特點。我國在聚羧酸系超塑化劑的合成方面已做了大量室內試驗研究但目前尚未能開發出分別具有緩凝、早強、低引氣、對不同水泥適應性好、坍落度可長時間保留的聚羧酸系超塑化劑;對聚羧酸系超塑化劑尚缺乏合適的改性手段。由于目前國內聚羧酸系超塑化劑在合成后均未進行封端處理,具有一定的活性,在復配過程中,需考慮緩凝組分、增稠組分等加入到聚羧酸系超塑化劑后,該體系是均一的,并能穩定地儲存。大量的試驗和工程實踐表明,以前常用的緩凝組分、增稠組分不能均勻地溶入聚羧酸系超塑化劑的溶液中,有些馬上分層,有些會慢慢浮到表面,起不到相應作用。因此想用傳統的簡單復配方法來對聚羧酸 系超塑化劑改性的做法是不合適的。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無毒、無異味,能提高聚羧酸系超塑化劑產品各項性能,并降低其成本的聚羧酸系超塑化劑復配用穩定增強劑。本專利技術的第二個目的是提供一種該聚羧酸系超塑化劑復配用穩定增強劑的制備方法。本專利技術的第三個目的是提供該聚羧酸系超塑化劑復配用穩定增強劑應用。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聚羧酸系超塑化劑復配用穩定增強劑,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組份其中各組份含量之知滿足100%。本專利技術中強堿可以為氫氧化鈉,也可以為氧氧化鉀,但因氫氧化鉀的成本 較高,一般都選擇用氫氧化鈉,本專利技術中強堿選用的是固體氫氧化鈉。當然,也可以選用高濃度的強堿溶液,相應組分含量也相應改變。本專利技術中堿性緩沖劑為醋酸鈉和三乙醇胺按一定比例混合的溶液。本專利技術中醋酸鈉和三乙醇胺(TEA)的摩爾比為I :2 2 :1,具體地需根據堿性緩沖劑的PKa (酸度系數)和聚羧酸系超塑化劑產品的pH控制值(即目標pH值)來計算。本專利技術中的堿性防腐劑為亞硝酸鈉、硫氰酸鈉中的一種或兩種。本專利技術聚羧酸系超塑化劑復配用穩定增強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a、堿液配制根據聚羧酸系超塑化劑母料的pH值,計算能將聚羧酸系超塑化劑母料的pH值調整至6-8的強堿的量,用水溶解,得到強堿溶液;b、堿性緩沖溶液的配置根據配制的聚羧酸系超塑化劑產品的pH控制值,以及醋酸鈉和三乙醇胺的PKa值,計算并控制醋酸鈉和三乙醇胺的摩爾比,然后將堿性緩沖劑均勻加入到強堿溶液中,攪拌均勻后得到堿性緩沖溶液;C、將堿性防腐劑均勻、連續加至步驟b得到的堿性緩沖溶液中,在攪拌罐中充分攪拌20 40min至溶解,即可。本專利技術聚羧酸系超塑化劑復配用穩定增強劑的應用。本專利技術聚羧酸系超塑化劑復配用穩定增強劑應用時以聚羧酸系超塑化劑母料的有效固含量為基準,添加比例為50%固含量的穩定增強劑,即,所添加的穩定增強劑的固含量占聚羧酸系超塑化劑母料有效固含量的50%,再將聚羧酸系超塑化劑加入到混凝土中,能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強度,特別是早期強度。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備如下優點I、顯著延長聚羧酸系超塑化劑產品的保質期,無副作用,有效防止脹氣、發酸等不良反應的產生;2、提高緩凝組分、增稠組分等在聚羧酸系超塑化劑產品中的穩定性,不致產生分層、沉淀甚至性能惡化等現象;3、充分利用堿性緩沖液以及堿性防腐劑的激發水泥及摻合料活性的功能,能有效改善聚羧酸系超塑化劑復配產品的增強性能等;4、能夠使聚羧酸系體系長時間內保持堿性,不腐蝕鋼鐵,存儲方便、安全;5、另外堿性緩沖液與堿性防腐劑有一定輔助減水功能,能不增加或降低復配產品的成本。本專利技術將各組分按科學配比,混合均勻制得成品,該成品無毒、無異味。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詳細描述實施例I :聚羧酸系超塑化劑母料(PCA)的pH值為4. 2,復配產品要求控制的pH值為8. O。本實施例聚羧酸系超塑化劑復配用穩定增強劑的各組份重量百分含量為8%的強堿、22%堿性緩沖劑、20%堿性防腐劑、余量水。本實施例總固含量為50%,其中,所述堿性緩沖劑是根據控制的pH值要求(8. O)以及醋酸鈉、TEA的pKa值配制而成,本實施例中醋酸鈉與TEA摩爾比為2:3。實施例I的制備方法如下a、堿液配制根據聚羧酸系超塑化劑母料的pH值,計算能將聚羧酸系超塑化劑母料的pH值調整至6-8的強堿的量,用水溶解,得到強堿溶液;b、堿性緩沖溶液的配置根據配制的聚羧酸系超塑化劑產品的pH控制值,以及醋酸鈉和三乙醇胺的PKa值,計算并控制醋酸鈉和三乙醇胺的摩爾比,然后將堿性緩沖劑均勻加入到強堿溶液中,攪拌均勻后得到堿性緩沖溶液;C、將堿性防腐劑均勻、連續加至步驟b得到的堿性緩沖溶液中,在攪拌罐中充分攪拌20 40min至溶解,即可。應用實施例一專利技術人對本專利技術之聚羧酸系超塑化劑復配用穩定增強劑(以下簡稱為MF)與現有技術的應用效果進行了測試,相關表格和結果如下所示。采用常用幾種材料進行復配,分別制成Γ4號樣品,進行相關試驗研究;其中使用的原材料分別是聚羧酸系超塑化劑母料(PCA),固含量10% ;本專利技術MF,固含量50% ;葡萄糖酸鈉(PN),粉體;聚乙烯醇(PVA),固含量2%;水余量。表I :各組分材料在試驗樣品中的配制比例(重量百分比%)權利要求1.一種聚羧酸系超塑化劑復配用穩定增強劑,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組份強堿0%-10%堿性緩沖劑20%-30%堿性防腐劑20%-30%AjV舉', 其中各組份含量之和滿足100%。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聚羧酸系超塑化劑復配用穩定增強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強堿為氫氧化鈉。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聚羧酸系超塑化劑復配用穩定增強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堿性緩沖劑為醋酸鈉和三乙醇胺按一定比例混合的溶液。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聚羧酸系超塑化劑復配用穩定增強劑,其特征在于所述醋酸鈉和三乙醇胺的摩爾比為I :2 2 :1。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聚羧酸系超塑化劑復配用穩定增強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堿性防腐劑為亞硝酸鈉、硫氰酸鈉中的一種或兩種。6.一種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聚羧酸系超塑化劑復配用穩定增強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堿液配制根據聚羧酸系超塑化劑母料的PH值,計算能將聚羧酸系超塑化劑母料的PH值調整至6-8的強堿的量,用水溶解,得到強堿溶液; b、堿性緩沖溶液的配置根據配制的聚羧酸系超塑化劑產品的pH控制值,以及醋酸鈉和三乙醇胺的PKa值,計算并控制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聚羧酸系超塑化劑復配用穩定增強劑,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組份:其中各組份含量之和滿足100%。FDA00002434054500011.jpg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高仁輝,宋德強,方向明,
申請(專利權)人:中山市東峻混凝土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