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一種治療肩周炎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該藥物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首烏30~50、當歸20~30、柏子仁15~35、桑枝30~50、雞血藤20~30、白蒺黎10~20、海桐皮20~30、羌活10~20、細辛3~9、甘草6~14。本發明專利技術治療肩周炎的藥物以多種天然中草藥配伍而成,它們相互影響,協同作用,從而起到很好的活血化瘀、舒筋活絡、消炎止痛、祛散寒濕、通利關節的作用,對因肩周炎有很好的療效,而且其原料簡單、標本兼治、成本低廉、服用方便。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中藥
,具體涉及一種治療肩周炎的藥物;本專利技術還涉及這種治療肩周炎的藥物的制備方法。
技術介紹
肩周炎是以肩關節疼痛和活動不便為主要癥狀的常見病癥。本病的好發年齡在50歲左右,女性發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見于體力勞動者。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療,有可能嚴重影響肩關節的功能活動。本病早期肩關節呈陣發性疼痛,常因天氣變化及勞累而誘發,以后逐漸發展為持續性疼痛,并逐漸加重,晝輕夜重,肩關節向各個方向的主動和被動活動均受限。肩部受到牽拉時,可引起劇烈疼痛。肩關節可有廣泛壓痛,并向頸部及肘部放射,還可出現不同程度的三角肌的萎縮。目前治療肩周炎的方法主要以中醫的按摩、推拿等物理治 療方法為主,但這些治療方法的治療費用相對較高,而且治標不治本,肩周炎復發率較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成本低廉、療效好的治療肩周炎的藥物;本專利技術還涉及這種治療肩周炎的藥物的制備方法。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治療肩周炎的藥物,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首烏30 50、當歸20 30、柏子仁15 35、桑枝30 50、雞血藤20 30、白蒺黎10 20、海桐皮20 30、羌活10 20、細辛3 9、甘草6 14。各原料的優選重量配比為首烏35 45、當歸22 28、柏子仁29 30、桑枝35 45、雞血藤22 28、白蒺黎12 18、海桐皮22 28、羌活12 18、細辛3 8、甘草8 12。各原料的最佳重量配比為首烏40、當歸24、柏子仁25、桑枝40、雞血藤25、白蒺黎15、海桐皮25、羌活15、細辛5、甘草10。本專利技術治療肩周炎的藥物的制備方法為按重量配比稱取原料首烏30 50重量份、當歸20 30重量份、柏子仁15 35重量份、桑枝30 50重量份、雞血藤20 30重量份、白蔡黎10 20重量份、海桐皮20 30重量份、憲活10 20重量份、細辛3 9重量份、甘草6 14重量份,加入8 15倍原料重量的水煎煮,水沸后文火煮30 60分鐘,濾出藥液,即得。本專利技術治療肩周炎的配方中首烏生首烏功能解毒、消癰、潤腸通便,常用于治療瘰疬瘡癰、風疹瘙癢、腸燥便秘;制首烏功能補肝腎、益精血、烏須發、強筋骨,用于血虛萎黃、眩暈耳鳴、須發早白、腰膝酸軟、肢體麻木、崩漏帶下、久瘧體虛等。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濕痹痛、跌撲損傷、癰疽瘡瘍。柏子仁養心安神,潤腸通便。用于虛煩不眠,心悸怔忡,腸燥便秘等癥。桑枝治風寒濕痹,四肢拘攣,腳氣浮腫,肌體風癢。雞血藤補血,活血,通絡。用于月經不調,血虛萎黃,麻木癱瘓,風濕痹痛。白蒺黎平肝解郁,祛風明目。用于肝陽眩暈頭痛,肝郁脅痛,風熱頭痛,目赤腫痛,皮膚瘙癢等癥。海桐皮祛風濕,通經絡,殺蟲。治風濕痹痛,痢疾,牙痛,疥癬。 羌活散表寒;祛風濕;利關節;止痛。主外感風寒;頭痛無汗;油印寒濕痹;風水浮腫;瘡瘍腫毒。用于陽痿遺精,遺尿尿頻,腰膝冷痛,腎虛作喘,五更泄瀉;外用治白癜風,斑禿。解表散寒,祛風勝濕,止痛。細辛散寒祛風;止痛;溫肺化飲;通竅。風寒表證;頭痛,牙痛;風濕痹痛;痰飲咳喘;鼻塞;鼻淵;口瘡。用于風寒感冒,頭痛,牙痛,鼻塞鼻淵,風濕痹痛,痰飲喘咳。甘草可調和諸藥。本專利技術治療肩周炎的藥物的服用方法為口服,每日早、中、晚飯后各服100 200克。本專利技術治療肩周炎的藥物以多種天然中草藥配伍而成,它們相互影響,協同作用,從而起到很好的活血化瘀、舒筋活絡、消炎止痛、祛散寒濕、通利關節的作用,對因肩周炎有很好的療效,而且其原料簡單、標本兼治、成本低廉、服用方便。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以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但本專利技術并不局限于這些實施例。實施例I按重量配比稱取原料首烏30重量份、當歸20重量份、柏子仁15重量份、桑枝30重量份、雞血藤20重量份、白蒺黎10重量份、海桐皮20重量份、羌活10重量份、細辛3重量份、甘草6重量份,加入8倍原料重量的水煎煮,水沸后文火煮30分鐘,濾出藥液,即得。實施例2按重量配比稱取原料首烏50重量份、當歸30重量份、柏子仁35重量份、桑枝50重量份、雞血藤30重量份、白蒺黎20重量份、海桐皮30重量份、羌活20重量份、細辛9重量份、甘草14重量份,加入15倍原料重量的水煎煮,水沸后文火煮60分鐘,濾出藥液,即得。實施例3按重量配比稱取原料首烏40重量份、當歸25重量份、柏子仁25重量份、桑枝40重量份、雞血藤25重量份、白蒺黎15重量份、海桐皮25重量份、羌活15重量份、細辛5重量份、甘草10重量份,加入12倍原料重量的水煎煮,水沸后文火煮40分鐘,濾出藥液,即得。實驗例以下通過實驗例進一步闡述本專利技術治療肩周炎的藥物的有益效果。I、實驗人群分為A、B個實驗組A組肩周炎實驗者100例;其中男50例,女50例,年齡45 60歲。B組肩周炎實驗者120例;其中男50例,女50例,年齡61 75歲。2、藥物服用方法口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3制得的治療肩周炎的藥物,每日早、中、晚飯后各服150克,連服90天。3、療效評定 (I)無效與服藥前相比,無明顯變化。(2)有效肩周炎癥狀明顯減輕。4、治療效果 無效有效 實驗組實驗人數—無效—工n 有效 I —,熱尤效李 ,熱句效率___人數___人數__ —A 組 IooT^ 0 人- 0 90 A 90%— _ B 組 I 120 人 I 0 人 I 0 I 109 人 I 90.8%權利要求1.一種治療肩周炎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首烏30 50、當歸20 30、柏子仁15 35、桑枝30 50、雞血藤20 30、白蒺黎10 20、海桐皮20 30、羌活10 20、細辛3 9、甘草6 14。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治療肩周炎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配比為 首烏35 45、當歸22 28、柏子仁29 30、桑枝35 45、雞血藤22 28、白蒺黎12 18、海桐皮22 28、羌活12 18、細辛3 8、甘草8 12。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治療肩周炎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配比為 首烏40、當歸24、柏子仁25、桑枝40、雞血藤25、白蒺黎15、海桐皮25、羌活15、細辛5、甘草10。4.一種治療肩周炎的藥物的制備方法為按重量配比稱取原料首烏30 50重量份、當歸20 30重量份、柏子仁15 35重量份、桑枝30 50重量份、雞血藤20 30重量份、白蔡黎10 20重量份、海桐皮20 30重量份、憲活10 20重量份、細辛3 9重量份、甘草6 14重量份,加入8 15倍原料重量的水煎煮,水沸后文火煮30 60分鐘,濾出藥液,即得。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該藥物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首烏30~50、當歸20~30、柏子仁15~35、桑枝30~50、雞血藤20~30、白蒺黎10~20、海桐皮20~30、羌活10~20、細辛3~9、甘草6~14。本專利技術治療肩周炎的藥物以多種天然中草藥配伍而成,它們相互影響,協同作用,從而起到很好的活血化瘀、舒筋活絡、消炎止痛、祛散寒濕、通利關節的作用,對因肩周炎有很好的療效,而且其原料簡單、標本兼治、成本低廉、服用方便。文檔編號A61P19/04GK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治療肩周炎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首烏30~50、當歸20~30、柏子仁15~35、桑枝30~50、雞血藤20~30、白蒺黎10~20、海桐皮20~30、羌活10~20、細辛3~9、甘草6~14。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熊玲燕,
申請(專利權)人:熊玲燕,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