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智能道路照明節電裝置,屬于道路照明領域。單片機分別與定時器、光控單元和傳感器連接,蓄電池與單片機連接,太陽能電池與該蓄電池連接,單片機與接觸器連接,該接觸器與路燈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工作穩定可靠,壽命長,節能效果良好。(*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道路照明領域。技術背景 道路照明的作用是在夜間給車輛和行人提供必要的能見度,改善交通條件,減輕駕駛員疲勞,并有利于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保證交通安全,同時,還可以美化城市。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交通路網建設得到了長足發展,道路照明中的能源需求和消耗也在不斷增大。道路照明節電不能靠降低照明水平來實現,應在確保各級道路符合相應的照明標準的前提下考慮節電。目前道路照明的節電工作主要從更換高功耗照明設施和加強對照明設施管理兩方面入手。從《關于2010年城市照明節能工作專項監督檢查情況的通報》中看到“城市支路以上道路照明已基本淘汰了低效照明產品,大多數城市能按照《城市道路照明設計標準》規定和適用節約的原則,運用路燈監控系統采取“半夜燈”模式等,通過分時分級控制實現節能?!庇纱丝梢钥闯?,在道路照明節電方面已經廣泛地應用了一些技術措施,這些技術措施是行之有效的,所以,目前需要設計新的智能道路照明節電裝置以適應當前的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一種智能道路照明節電裝置,以滿足道路照明節電裝置的需求。本技術采取的技術方案是單片機分別與定時器、光控單元和傳感器連接,蓄電池與單片機連接,太陽能電池與該蓄電池連接,單片機與接觸器連接,該接觸器與路燈連接。本技術的優點是結構新穎,由蓄電池做電源,并用太陽能電池為蓄電池補充電能,路燈的開啟優先采用定時器定時開關的控制方式,通過光控單元作為路燈的輔助亮度控制,以解決在異常天氣時交通照明問題;在夜間路燈開啟后,采用傳感器檢測交通流量的方式對路燈進行控制。本技術工作穩定可靠,壽命長,節能效果良好。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原理框圖;圖2是本技術電路原理圖。具體實施方式單片機I分別與定時器2、光控單元3和傳感器4連接,蓄電池5與單片機I連接,太陽能電池6與該蓄電池連接,單片機I與接觸器7連接,該接觸器與路燈8連接。工作時,由蓄電池做電源,并用太陽能電池為蓄電池補充電能,路燈的開啟優先采用定時器定時開關的控制方式,通過光控單元作為路燈的輔助亮度控制,以解決在異常天氣時交通照明問題;在夜間路燈開啟后,采用傳感器檢測交通流量的方式對路燈進行控制。下邊結合圖2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說明電源部分太陽能電池正極VCC接電阻Rl的一個腳和三極管D5的3腳,負極GND接二極管D6的正極、電容C3的負極和地;二極管D6的負極接電阻Rl的另一個腳和三極管D5的2腳,三極管D5的I腳接電阻R2、電容C3的正極和蓄電池的正極;電阻R2的另一個腳接二極管D7的負極、傳感器的電源正極、電容C4的正極和單片機的電源正極VCC ;二極管D7的正極接蓄電池負極、電容C4的負極和地;所述傳感器采用光電傳感器YJ043W,單片機采用國產STC89C52RC芯片;定時器接單片機的P2. 2腳;光控單元接單片機的P3. 2腳;傳感器控制部分傳感器的電源正極接VCC,負極接地,信號輸出端接二極管D1、二極管D2的負極,二極管Dl、二極管D2的正極接單片機的PO. 2腳;路燈控制部分單片機Pl. 4腳接電阻R4—腳,電阻R4另一腳接三極管D8的2腳,三極管D8的I腳接三極管D9的2腳,三極管D8和三極管D9的3腳短接后、接接觸器控制端,三極管D8、三極管D9的I腳短接接地,接觸器控制路燈的電源。權利要求1. 一種智能道路照明節電裝置,其特征在于單片機分別與定時器、光控單元和傳感器連接,蓄電池與單片機連接,太陽能電池與該蓄電池連接,單片機與接觸器連接,該接觸器與路燈連接。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智能道路照明節電裝置,屬于道路照明領域。單片機分別與定時器、光控單元和傳感器連接,蓄電池與單片機連接,太陽能電池與該蓄電池連接,單片機與接觸器連接,該接觸器與路燈連接。本技術工作穩定可靠,壽命長,節能效果良好。文檔編號H05B37/02GK202773154SQ20122048458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1日專利技術者劉望來, 周珊 申請人:長春工程學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智能道路照明節電裝置,其特征在于:單片機分別與定時器、光控單元和傳感器連接,蓄電池與單片機連接,太陽能電池與該蓄電池連接,單片機與接觸器連接,該接觸器與路燈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望來,周珊,
申請(專利權)人:長春工程學院,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