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微電機的端蓋輸送機構,包括機架、端蓋分料裝置、端蓋輸送軌、端蓋限位件和端蓋撥動機構。本端蓋輸送機構從耐壓、定點輸送、定位和定向等方面入手,解決了端蓋在輸送和操作過程中難以定位、無法確保定點操作的準確性和穩定性的難題,是進行微電機端蓋電刷自動組裝的前提、關鍵,使得在此基礎上能夠實現微電機端蓋電刷自動組裝。(*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微電機的加工設備,尤其涉及一種微電機的端蓋輸送機構。
技術介紹
微電機的端蓋包括蓋體,蓋體具有兩條平行直邊,在蓋體上對稱設有兩個凸塊和兩個電刷嵌槽(左電刷嵌槽和右電刷嵌槽)。電刷則一般包括插臂、電刷臂和碳刷塊,電刷臂的一端與插臂的一端連接,并且電刷臂與插臂相垂直,碳刷塊則設置在電刷臂的另一端。受端蓋、電刷的結構形態所制約,目前,在微電機的端蓋上組裝電刷,仍是采用全手工或半自動化的作業,半自動化作業的情況下,將微電機的端蓋電刷組裝分成幾個工段,分別是插電刷工段、緊壓電刷工段、第一點膠工段、第二點膠工段等,并采用流水作業,其中雖然采用了一些緊壓裝置、點膠裝置,但是人工介入程度仍很大,在每一個工段上需要一個 工人進行相應的操作。目前這種微電機端蓋的組裝方式,存在如下缺點(1)、需要大量人力;(2)、生產效率低;(3)、各工段不緊湊,需要廠房面積大,在當今寸土寸金的社會,無形增加極大的成本。造成目前微電機端蓋無法全自動組裝的主要原因是在微電機輸送的過程中,難以對端蓋進行準確定位,難以使所有端蓋上的電刷嵌槽嚴格按固定方向排列,在對端蓋進行操作時,無法確保端蓋不會偏移,因而無法對端蓋進行精準的定點操作。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微電機的端蓋輸送機構能夠對端蓋進行準確定位,能夠在操作時確保端蓋的穩定性,使得微電機的端蓋電刷能夠實現全自動組裝。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微電機的端蓋輸送機構,包括機架、設置在機架上的端蓋理蓋裝置,其特征是還包括端蓋分料裝置、端蓋輸送軌、端蓋限位件和端蓋撥動機構;端蓋輸送軌設置在機架上,端蓋輸送軌的前端與端蓋理蓋裝置的位置相應;沿端蓋輸送軌的延伸方向,端蓋輸送軌上設有長條形的端蓋容置槽;端蓋限位件設置在端蓋輸送軌上方并與端蓋容置槽的位置相應;端蓋分料裝置設置在機架上,并處于端蓋理蓋裝置與端蓋輸送軌的前端之間;端蓋撥動機構設置在端蓋輸送軌的一側;端蓋撥動機構包括多個撥桿、撥桿座、滑動座、導軌、滑動座平移機構和撥桿座平移機構;多個撥桿相互平行安裝在撥桿座上;導軌設置在機架上,導軌的延伸方向與端蓋輸送軌的延伸方向相垂直;滑動座安裝在導軌上;滑動座平移機構安裝在機架上,滑動座平移機構的輸出動力端與滑動座連接;撥桿座平移機構安裝在滑動座上,撥桿座平移機構的輸出動力端與撥桿座連接。上述端蓋分料裝置是一種常用的撥動裝置,采用擺動的方式,每擺動一次,從端蓋理蓋裝置上撥動一個端蓋到端蓋輸送軌上。端蓋理蓋裝置按固定的方向對端蓋進行排隊,端蓋分料裝置每動作一次,撥動一個端蓋到端蓋輸送軌上;端蓋在端蓋輸送軌上的輸送是通過端蓋撥動機構上撥桿的撥動來實現的,端蓋撥動機構每動作一次,將端蓋輸送軌上的所有端蓋向后方移動固定的距離(根據各工位上設備的布置進行設置),即是端蓋通過端蓋撥動機構的撥動而進行步進式輸送;而端蓋限位件對端蓋進行限位,確保端蓋在輸送和操作過程中,所有端蓋上的電刷嵌槽保持原來的方向。本端蓋輸送機構米用端蓋輸送軌配合端蓋撥動機構來輸送端蓋,端蓋輸送軌采用鋼鐵或合金等高強度材料制成,并且由于其一體性,耐壓及耐沖擊能力強,不會由于壓力而發生形變,經久耐用,更重要的是保證端蓋在各工位上進行操作時不會偏移、形變,確保定點操作的準確性和穩定性,具有步進輸送鏈條無可比擬的優勢;另外,端蓋理蓋裝置對端蓋的定向排隊,端蓋限位件對端蓋上的兩個凸塊進行限位,確保端蓋在輸送和操作過程中,所有端蓋上的電刷嵌槽保持固定的方向,從而能夠實現對端蓋的定點操作;本端蓋輸送機構從耐壓、定點輸送、定位和定向等方面入手,解決了端蓋在輸送和操作過程中難以定位、無法確保定點操作的準確性和穩定性的難題,是進行微電機端蓋電刷自動組裝的前提、關鍵,使得在此基礎上能夠實現微電機端蓋電刷自動組裝。作為本技術的優選方案,其特征是所述理蓋裝置包括振動盤、螺旋臺階和出料軌;螺旋臺階設置在振動盤的內側面上并自下向上延伸;出料軌上設有端蓋導向槽,端蓋導向槽的槽口寬度小于槽腔的寬度。振動盤使端蓋沿螺旋臺階輸送往出料軌的同時,使 端蓋沿蓋體的直邊整齊排列,端蓋的蓋體處于出料軌中進行傳送,而端蓋上兩個對稱設置的凸塊從槽口伸出,槽口的兩側卡在兩個凸塊的外側面,對端蓋進行限位、定向,即是所有端蓋上的左電刷嵌槽和右電刷嵌槽都嚴格按一左一右的固定方向排列,端蓋在傳送過程也無法扭轉。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優選方案,其特征是所述端蓋限位件為一條形限位板,限位板上設有多個操作孔;限位板的下部設有長條形限位凹槽,限位凹槽與所述端蓋容置槽相對應;在端蓋撥動機構的一側,限位板與端蓋輸送軌之間有間隙。限位凹槽的兩側卡在端蓋上對稱設置的兩個凸塊的外側面,對端蓋進行限位,使端蓋在輸送過程中無法扭轉,端蓋上的電刷嵌槽位置固定,后續各工位上的操作定位準確,而各工位上的設備通過操作孔對端蓋進行加工處理。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優選方案,其特征是所述滑動座平移機構和撥桿座平移機構均為氣缸。采用氣缸進行平移,結構簡潔、控制容易,成本較低。滑動座平移機構和撥桿座平移機構也可以采用同步輪配合同步帶的方式,也可以采用齒輪配合齒條的方式,還可以是凸輪配合連桿機構的方式。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優選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圖;圖3是端蓋在出料軌中的示意圖;圖4是端蓋在端蓋輸送軌中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做進一步的說明。如圖I和圖2所示,這種微電機的端蓋輸送機構,包括機架I、設置在機架I上的端蓋理蓋裝置2、端蓋分料裝置3、端蓋輸送軌4、端蓋限位件5和端蓋撥動機構6 ;端蓋輸送軌4設置在機架I上,端蓋輸送軌4的前端與端蓋理蓋裝置2的位置相應;沿端蓋輸送軌4的延伸方向,端蓋輸送軌4上設有長條形的端蓋容置槽7 ;端蓋限位件5設置在端蓋輸送軌4上方并與端蓋容置槽7的位置相應;端蓋分料裝置3設置在機架I上,并處于端蓋理蓋裝置2與端蓋輸送 軌4的前端之間;端蓋撥動機構6設置在端蓋輸送軌4的一側;端蓋撥動機構6包括多個撥桿601、撥桿座602、滑動座603、導軌604、滑動座平移氣缸605和撥桿座平移氣缸606 ;多個撥桿601相互平行安裝在撥桿座602上;導軌604設置在機架I上,導軌604的延伸方向與端蓋輸送軌4的延伸方向相垂直;滑動座安裝603在導軌604上;滑動座平移氣缸605安裝在機架I上,滑動座平移氣缸605的活塞桿與滑動座603連接;撥桿座平移氣缸606安裝在滑動座603上,撥桿座平移氣缸606的活塞桿與撥桿座602連接。上述理蓋裝置包括振動盤201、螺旋臺階202和出料軌203 ;螺旋臺階202設置在振動盤201的內側面上并自下向上延伸;出料軌203上設有端蓋導向槽204,端蓋導向槽204的槽口寬度小于槽腔的寬度。上述端蓋限位件5為一條形限位板501,限位板501上設有多個操作孔502 ;限位板501的下部設有長條形限位凹槽503,限位凹槽503與端蓋容置槽7相對應;在端蓋撥動機構6的一側,限位板501與端蓋輸送軌4之間有間隙。如圖3所示,振動盤201使端蓋8沿螺旋臺階202輸送往出料軌203,端蓋8的蓋體801處于出料軌203的端蓋導向槽204中進行傳送,而端蓋8上兩個對稱設置的凸塊802從槽口伸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微電機的端蓋輸送機構,包括機架、設置在機架上的端蓋理蓋裝置,其特征是:還包括端蓋分料裝置、端蓋輸送軌、端蓋限位件和端蓋撥動機構;端蓋輸送軌設置在機架上,端蓋輸送軌的前端與端蓋理蓋裝置的位置相應;沿端蓋輸送軌的延伸方向,端蓋輸送軌上設有長條形的端蓋容置槽;端蓋限位件設置在端蓋輸送軌上方并與端蓋容置槽的位置相應;端蓋分料裝置設置在機架上,并處于端蓋理蓋裝置與端蓋輸送軌的前端之間;端蓋撥動機構設置在端蓋輸送軌的一側;端蓋撥動機構包括多個撥桿、撥桿座、滑動座、導軌、滑動座平移機構和撥桿座平移機構;多個撥桿相互平行安裝在撥桿座上;導軌設置在機架上,導軌的延伸方向與端蓋輸送軌的延伸方向相垂直;滑動座安裝在導軌上;滑動座平移機構安裝在機架上,滑動座平移機構的輸出動力端與滑動座連接;撥桿座平移機構安裝在滑動座上,撥桿座平移機構的輸出動力端與撥桿座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祉浩,張彥志,楊壯凌,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超力微電機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