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通風空調系統漏風量的自動測試裝置,包括風管、風機及變頻器,還包括孔板、微差壓變送器、微壓傳感器、壓力/溫度一體化變送器和控制器,孔板安裝于風管內并將風管分隔形成前、后管段,前、后管段分別與微差壓變送器的兩輸入口相連,微壓傳感器的輸入端與風管的后管段連通;微差壓變送器、微壓傳感器和壓力/溫度一體化變送器的信號輸出端分別與控制器的相應輸入端相連,控制器根據微差壓變送器輸出的差壓信號控制變頻器變頻工作,經變頻器調節風機轉速控制送風量,控制器還根據微壓傳感器和壓力/溫度一體化變送器的輸出信號實時計算得出通風空調系統的漏風量。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實時、準確、自動地獲得被測通風空調系統的漏風量。(*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通風空調系統,特別涉及一種通風空調系統漏風量的自動測試裝置。
技術介紹
漏風量是對被測管道及設備的強度和嚴密性進行評價的指標,是衡量通風空調工程風管、空氣處理機組等設備的工藝質量的重要技術指標之一?,F有的對漏風量的測試裝置一般包括風管、測量儀表、風機及直接控制風機轉速的變頻器,風機的出風口經風管連接至通風空調系統的測試入口。測量時,由人工調節控制變頻器,以調節風機轉速達到試驗壓 力,然后讀取相應的測量儀表計數進行計算得出漏風量。但這種測量漏風量的方式存在以下缺陷(I)通過人工調節風機轉速的精度低,且人工對測量儀表讀數容易出現誤差,最終導致漏風量的測量不準確;(2)漏風量的計算過程復雜,漏風量不能立即獲得,使得檢測效率極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提供一種通風空調系統漏風量的自動測試裝置,可實時、準確、自動地獲得被測通風空調系統的漏風量。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通風空調系統漏風量的自動測試裝置,包括風管、風機及控制風機轉速的變頻器,所述風機的出風口經風管連接至通風空調系統的測試入口,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孔板、微差壓變送器、微壓傳感器、用于測量大氣壓力及環境溫度的壓力/溫度一體化變送器和控制器,所述孔板安裝于風管內并將風管分隔形成前、后管段,所述風管的前、后管段分別與微差壓變送器的兩輸入口連通,所述微壓傳感器的輸入端與風管的后管段連通;所述微差壓變送器、微壓傳感器和壓力/溫度一體化變送器的信號輸出端分別與控制器的相應輸入端相連,所述控制器根據微差壓變送器輸出的差壓信號控制變頻器變頻工作,經變頻器調節風機轉速控制送風量,所述控制器還根據微壓傳感器和壓力/溫度一體化變送器的輸出信號實時計算得出通風空調系統的漏風量。本技術所述通風空調系統漏風量的自動測試裝置還包括人機界面裝置,該人機界面裝置與控制器連接通信。本技術所述控制器為可編程控制器。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I)本技術通過控制器與微差壓傳感器的構成閉環控制來自動調節風機轉速,從而改變送風量,使被測的通風空調系統自動達到要求的被測工作壓力,風量調節精度高;同時測量漏風量的各參數可通過微差壓變送器、微壓傳感器和壓力/溫度一體化變送器分別自動獲得,漏風量的測量準確度高;(2)本技術可通過控制器對輸入的參數進行分析處理,可由人機界面裝置向控制器輸入初始設置參數,實時自動計算出被測通風空調系統的漏風量,提高了漏風量測試的自動化程度和效率,也有助于在施工過程中控制工藝質量,提高通風空調系統的安裝質量,為節約能源做出貢獻,還為通風空調風管系統的密封質量提供有效的檢測手段和工具;另外,控制器的產生的數據還可存儲、生成報表。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連接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控制器的控制流程圖。圖中1、人機界面裝置;2、控制器;3、微壓傳感器;4、變頻器;5、風機;6、壓力/溫度一體化變送器;7、孔板;8、風管;81、前管段;82、后管段;9、微差壓變送器。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如圖I所示,一種通風空調系統漏風量的自動測試裝置,包括風管8、風機5、控制風機轉速的變頻器4、孔板7、微差壓變送器9、微壓傳感器3、用于測量大氣壓力及環境溫度的壓力/溫度一體化變送器6、用于控制變頻器變頻工作的控制器2和人機界面裝置1,風機5的出風口經風管8連接至被測通風空調系統的測試入口??装?安裝于風管8內并將風管8分隔形成前、后管段81、82,即風機5送出的風經孔板7之前的風管管段為前管段81,風機5送出的風經孔板7之后的風管管段為后管段82,風管8的前、后管段81、82分別與微差壓變送器9的兩輸入口相連,由微差壓變送器9測量獲得風管8前、后管段81、82的壓差,即實際測得的被測通風空調系統的工作壓力。微壓傳感器3的輸入端與風管8的后管段82連通,由微壓傳感器3測量獲得風管的后管段82的空氣壓力。微差壓變送器9、微壓傳感器3和壓力/溫度一體化變送器6的信號輸出端分別與控制器2的相應輸入端相連,控制器2接收微差壓變送器9、微壓傳感器3和壓力/溫度一體化變送器6分別輸出的前/后管段差壓信號、后管段壓力信號、大氣壓力信號和環境溫度信號。其中,本實施例的控制器2采用可編程控制器;人機界面裝置I采用觸摸屏顯示器,與控制器2通過串口連接通信,可人工輸入被測通風空調系統的面積、工作壓力等參數后經串口輸入控制器2。控制器2通過模擬量輸入通道采集微差壓變送器9輸出的差壓信號,通過PID運算輸出控制變頻器4,經變頻器4調節風機5轉速控制送風量,形成閉環控制,使被測通風空調系統達到被測的工作壓力,實現被測通風空調系統穩壓的目的??刂破?還根據人機界面裝置I的設置參數、微壓傳感器3和壓力/溫度一體化變送器6的輸出信號實時計算得出被測通風空調系統的漏風量。如圖2所示,控制器2的控制流程通過內置自動測試程序來完成,人機界面裝置I與控制器2進行串口通信,發送測試命令并傳送人機界面裝置I的設置參數至控制器2,控制器2返回實測漏風量結果。本技術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按照本技術的上述內容,利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知識和慣用手段,如將壓力/溫度一體化變送器分別采用壓力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替代,同樣可測得大氣壓力和環境壓力,因此,在不脫離本技術上述基本技術思想前提下,本技術還可以做出其它多種形式的修改、替換或變更,均落在本技術權利保護范圍之內?!嗬?.一種通風空調系統漏風量的自動測試裝置,包括風管(8)、風機(5)及控制風機(5)轉速的變頻器(4),所述風機(5)的出風口經風管(8)連接至通風空調系統的測試入口,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孔板(7)、微差壓變送器(9)、微壓傳感器(3)、用于測量大氣壓力及環境溫度的壓力/溫度一體化變送器(6)和控制器(2),所述孔板(7)安裝于風管(8)內并將風管(8)分隔形成前、后管段(81、82),所述風管(8)的前、后管段(81、82)分別與微差壓變送器(9 )的兩輸入口連通,所述微壓傳感器(3 )的輸入端與風管(8 )的后管段(82 )連通;所述微差壓變送器(9)、微壓傳感器(3)和壓力/溫度一體化變送器(6)的信號輸出端分別與控制器(2 )的相應輸入端相連,所述控制器(2 )根據微差壓變送器(9 )輸出的差壓信號控制變頻器(4)變頻工作,經變頻器(4)調節風機(5)轉速控制送風量,所述控制器(2)還根據微壓傳感器(3)和壓力/溫度一體化變送器(6)的輸出信號實時計算得出通風空調系統的漏風量。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通風空調系統漏風量的自動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風空調系統漏風量的自動測試裝置還包括人機界面裝置(I ),該人機界面裝置(I)與控制器(2)連接通信。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通風空調系統漏風量的自動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2)為可編程控制器。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通風空調系統漏風量的自動測試裝置,包括風管、風機及變頻器,還包括孔板、微差壓變送器、微壓傳感器、壓力/溫度一體化變送器和控制器,孔板安裝于風管內并將風管分隔形成前、后管段,前、后管段分別與微差壓變送器的兩輸入口相連,微壓傳感器的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通風空調系統漏風量的自動測試裝置,包括風管(8)、風機(5)及控制風機(5)轉速的變頻器(4),所述風機(5)的出風口經風管(8)連接至通風空調系統的測試入口,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孔板(7)、微差壓變送器(9)、微壓傳感器(3)、用于測量大氣壓力及環境溫度的壓力/溫度一體化變送器(6)和控制器(2),所述孔板(7)安裝于風管(8)內并將風管(8)分隔形成前、后管段(81、82),所述風管(8)的前、后管段(81、82)分別與微差壓變送器(9)的兩輸入口連通,所述微壓傳感器(3)的輸入端與風管(8)的后管段(82)連通;所述微差壓變送器(9)、微壓傳感器(3)和壓力/溫度一體化變送器(6)的信號輸出端分別與控制器(2)的相應輸入端相連,所述控制器(2)根據微差壓變送器(9)輸出的差壓信號控制變頻器(4)變頻工作,經變頻器(4)調節風機(5)轉速控制送風量,所述控制器(2)還根據微壓傳感器(3)和壓力/溫度一體化變送器(6)的輸出信號實時計算得出通風空調系統的漏風量。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謝曉松,江偉歡,路陽,毛志泉,黨劍,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省建筑科學研究院,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