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圓管帶式輸送機的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圓管帶式輸送機調扭轉裝置,解決了現有的圓管帶式輸送機調扭轉機構調整時需要反復幾次、工作效率不高的問題。其托輥的轉軸兩端分別固定于托輥架兩側的卡槽內,托輥架的底面中心和固定彎板的底面中心通過轉軸連接,托輥架的底部連接有相對其垂直的調扭擋板,調扭擋板的長度方向相對膠帶機運行方向中心線垂直,調扭擋板兩側設置相對其平行且對稱的調扭立板,兩調扭立板底部安裝于固定彎板上,兩調整螺釘分別安裝于兩調扭立板上部的螺紋孔內。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可以實現在不停機的情況快速調整膠帶的旋轉,使得膠帶保持直線運行;可實現快速拆卸,施工方便,安全可靠。(*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圓管帶式輸送機的
,具體涉及一種圓管帶式輸送機調扭轉裝置。
技術介紹
圓管帶式輸送機是一種使用托輥將輸送帶強制圍繞成圓管狀,把散狀物料包裹住密閉運行的設備。具有環保、垂直、水平轉彎、大傾角輸送等優點。圓管帶式輸送機運行時不允許發生扭轉,因為一旦發生輸送帶的扭轉,則在圓管帶式輸送機頭尾部就將無法展開至水平,甚至會在運輸途中發生爆料,造成事故。然而由于安裝制造的誤差、張力的變化、地形的起伏或轉彎以及環境的影響,輸送帶難免會發生旋轉或彎折。目前圓管帶式輸送機運·行時發生旋轉或彎折,普遍采用停機后在托輥架與窗板之間墊墊片或將托輥架固定孔制成長孔的方法處理,調整后需啟動圓管帶式輸送機觀察調整情況,反復幾次才能調好,工作效率不高,這樣就需要專利技術一種能夠在不停機的情況下快速調扭轉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專利技術目的為了解決現有的圓管帶式輸送機調扭轉機構調整時需要反復幾次、工作效率不高的問題,提供了一種能夠在不停機的情況下,調整膠帶在運行中發生旋轉的一種圓管帶式輸送機調扭轉裝置。本技術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實現圓管帶式輸送機調扭轉裝置,包括托輥、托輥架、固定彎板、轉軸、支撐座、兩個調整螺釘、兩個調扭立板、調扭擋板,托輥的轉軸兩端分別固定于托輥架兩側的卡槽內,托輥架的底面中心和固定彎板的底面中心通過轉軸連接,托輥架的底部連接有相對其垂直的調扭擋板,調扭擋板中心到托輥架轉動中心的距離占托輥架轉動中心到調扭擋板設置側的托輥架端部的距離的2/3,調扭擋板的長度方向相對膠帶機運行方向中心線垂直,調扭擋板兩側設置相對其平行且對稱的調扭立板,兩調扭立板底部安裝于固定彎板上,兩調整螺釘分別安裝于兩調扭立板上部的螺紋孔內且兩調整螺釘中心成一條直線與膠帶機縱向中心線平行,兩調整螺釘分別順、逆時針旋轉,兩調整螺釘的內端分別與調扭立板兩側緊密接觸。托輥架底部中心開有用于安裝轉軸的定位孔,轉軸穿出托輥架底部、通過推力軸承穿過壓裝有銅套的支撐座的中心,并用墊片和彈性擋圈與支撐座連接為一體,支撐座通過螺栓與固定彎板連接為一體。本技術相對現有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托輥、托輥架可以繞支撐座任意旋轉,因此可以通過調節兩調整螺釘改變調扭立板與調扭擋板的距離實現托輥中心線與運行方向之間夾角改變,通過調節該角度就可以實現在不停機的情況快速調整膠帶的旋轉,使得膠帶保持直線運行。另外該裝置通過螺紋連接可實現快速拆卸,施工方便,安全可靠。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主視圖,圖2為本技術的左視圖,圖3為本技術的A-A剖面圖,圖4為托輥架展開示意圖,圖中1_托輥,2-托輥架,3-固定彎板,4-推力軸承,5-銅套,6-轉軸,7-墊片, 8_彈性擋圈,9-支撐座,10-調整螺釘,11-調扭立板,12-調扭擋板,13-定位孔。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應理解以下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技術而非用于限定本技術的范圍。如圖I、圖2、圖3所示,本實施例調扭裝置是由托輥I、托輥架2、固定彎板3、推力軸承4、銅套5、轉軸6、墊片7、彈性擋圈8與支撐座9構成。如圖4所示,其中托輥架2是一塊被彎折成凹形的鋼板,兩個平行側板上部開有安裝托輥I的軸槽孔。在托輥架底部中心開有連接轉軸的定位孔13,定位孔內安裝有轉軸,在托輥架底部下方焊接調扭擋板,調扭擋板12中心到托輥架2轉動中心的距離占托輥架2轉動中心到調扭擋板設置側的托輥架端部的距離的2/3。銅套5壓裝于支撐座9上下端面臺階孔內。支撐座9與托輥架2之間安裝推力軸承4,保證托輥I受到壓力時能夠轉動靈活。轉軸6焊接于托輥架2底部中心,轉軸6通過推力軸承4穿過銅套5用墊片7用彈性擋圈8與支撐座9連接為一體,這樣托輥I、托輥架2通過轉軸6就可以在支撐座內繞轉軸旋轉。支撐座9用螺栓安裝于中心。如附圖3所示調扭立板11焊接于固定彎板3距離中心2/3的位置,且與固定彎板底面、膠帶機中心線垂直,與彎板3底面垂直,兩調扭立板互相平行。調扭立板上部開有螺紋孔,調整螺釘10安裝于調扭立板11的螺紋孔內,且兩調整螺釘中心成一條直線,平行膠帶機的中心線。調整螺釘端面始終與調扭擋板接觸,調扭立板與調扭擋板互相平行。調扭擋板12固定于距離托輥架2中心2/3的位置,且與托輥架2底面、膠帶機運行方向中心線垂直,調扭擋板12可以圍繞軸轉軸6旋轉,調扭擋板、調扭立板互相相對平行,兩調整螺釘端面與調扭擋板12兩側緊密接觸。在首次安裝調扭裝置時,要保證托輥中心線與圓管帶式輸送機運行方向的中心線成90°夾角,即調整立板、調扭擋板互相平行。啟動圓管帶式輸送機進行試運行,記錄試運行過程中膠帶發生旋轉位置以及旋轉的方向和幅度。原則上,若朝著膠帶前進的方向看去,膠帶逆時針旋轉,則應當把托輥I的左側朝著膠帶前進方向相反的方向轉動,使托輥中心線與膠帶機的夾角改變。反之則反。權利要求1.一種圓管帶式輸送機調扭轉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托輥(I)、托輥架(2)、固定彎板(3 )、轉軸(6 )、支撐座(9 )、兩個調整螺釘(10 )、兩個調扭立板(11)、調扭擋板(12 ), 托輥(I)的轉軸兩端分別固定于托輥架(2)兩側的卡槽內,托輥架(2)的底面中心和固定彎板(3)的底面中心通過轉軸(6)連接,托輥架(2)的底部連接有相對其垂直的調扭擋板(12),調扭擋板(12)中心到托輥架(2)轉動中心的距離占托輥架(2)轉動中心到調扭擋板設置側的托輥架端部的距離的2/3,調扭擋板(12)的長度方向相對膠帶機運行方向中心線垂直, 調扭擋板(12)兩側設置相對其平行且對稱的調扭立板(11),兩調扭立板(11)底部安裝于固定彎板(3)上,兩調整螺釘(10)分別安裝于兩調扭立板(11)上部的螺紋孔內且兩調整螺釘(10)中心成一條直線與膠帶機縱向中心線平行,兩調整螺釘(10)分別順、逆時針旋轉,兩調整螺釘(10)的內端分別與調扭立板(12)兩側緊密接觸。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圓管帶式輸送機調扭轉裝置,其特征在于托輥架(2)底部中心開有用于安裝轉軸(6)的定位孔(13),轉軸(6)穿出托輥架(2)底部、通過推力軸承(4)穿過壓裝有銅套(5 )的支撐座(9 )的中心,并用墊片(7 )和彈性擋圈(8 )與支撐座(9 )連接為一體,支撐座(9)通過螺栓與固定彎板(3)連接為一體。專利摘要本技術屬于圓管帶式輸送機的
,具體是一種圓管帶式輸送機調扭轉裝置,解決了現有的圓管帶式輸送機調扭轉機構調整時需要反復幾次、工作效率不高的問題。其托輥的轉軸兩端分別固定于托輥架兩側的卡槽內,托輥架的底面中心和固定彎板的底面中心通過轉軸連接,托輥架的底部連接有相對其垂直的調扭擋板,調扭擋板的長度方向相對膠帶機運行方向中心線垂直,調扭擋板兩側設置相對其平行且對稱的調扭立板,兩調扭立板底部安裝于固定彎板上,兩調整螺釘分別安裝于兩調扭立板上部的螺紋孔內。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可以實現在不停機的情況快速調整膠帶的旋轉,使得膠帶保持直線運行;可實現快速拆卸,施工方便,安全可靠。文檔編號B65G15/64GK202765707SQ20122031157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9日專利技術者杜永強, 常小林 申請人:太原向明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圓管帶式輸送機調扭轉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托輥(1)、托輥架(2)、固定彎板(3)、轉軸(6)、支撐座(9)、兩個調整螺釘(10)、兩個調扭立板(11)、調扭擋板(12),托輥(1)的轉軸兩端分別固定于托輥架(2)兩側的卡槽內,托輥架(2)的底面中心和固定彎板(3)的底面中心通過轉軸(6)連接,托輥架(2)的底部連接有相對其垂直的調扭擋板(12),調扭擋板(12)中心到托輥架(2)轉動中心的距離占托輥架(2)轉動中心到調扭擋板設置側的托輥架端部的距離的2/3,調扭擋板(12)的長度方向相對膠帶機運行方向中心線垂直,調扭擋板(12)兩側設置相對其平行且對稱的調扭立板(11),兩調扭立板(11)底部安裝于固定彎板(3)上,兩調整螺釘(10)分別安裝于兩調扭立板(11)上部的螺紋孔內且兩調整螺釘(10)中心成一條直線與膠帶機縱向中心線平行,兩調整螺釘(10)分別順、逆時針旋轉,兩調整螺釘(10)的內端分別與調扭立板(12)兩側緊密接觸。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杜永強,常小林,
申請(專利權)人:太原向明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