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是普通復合鉆的結構改進,也是本申請人已申請兩項技術的組合。那兩項技術是1.深孔麻花鉆(88204129.0),2.一種新型擴孔鉆(88204128.2)。采用同種工藝對復合孔加工的刀具,現常用的有標準麻花鉆改制的復合鉆和四棱邊復合鉆,標準麻花鉆改制的復合鉆沒有獨立的刀齒和排屑槽,切屑易相互干擾,容屑槽小排屑困難,鉆進2~3倍孔徑深后,便需提刀排屑,即一次進刀長徑比較小(只有2~3),鉆頭剛性差,易折斷,小直徑部分(即鉆孔段)的長度與其直徑的比≤3,加工精度差,四棱邊復合鉆采用等導程設計,螺旋角不等,銑排屑槽時發生干涉現象,雖有獨立的刀齒和排屑槽,切屑不易干涉,但由于容屑槽小,排屑仍較困難,需頻繁提刀排屑,鉆頭剛性差,鉆孔段的長度與其直徑之比≤3。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鉆孔段長徑比大(可達15)、一次進刀長徑比大(可達20)的復合鉆。本技術的技術關鍵是鉆頭的螺旋槽槽型由拋物線型和圓弧線型旋轉而成,并采用無錐度的厚鉆芯。由于拋物線具有把射向它不同方向的射線反射成相互平行的直線的特性,因而在鉆削過程中,從切屑的流動方向看,切屑成直線形、稍稍扭曲為緞帶狀,加之采用無錐度的鉆芯,使排屑的軸向阻力減小,一次進刀長徑比可達20。厚鉆芯剛性好,防止自激振動以提高加工精度。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結構簡圖圖2為本技術局部縱向剖面圖圖3為本技術軸向B-B剖面圖圖4為本技術鉆尖十字修磨結構圖圖5為本技術法向A-A剖面圖復合深孔鉆由鉆孔段1和擴孔L段組成,包括鉆尖、切削刃、鉆芯、螺旋槽(1段螺旋角β1,L段螺旋角β2)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復合深孔鉆,由鉆孔段和擴孔段組成,包括鉆尖、切削刃、鉆芯、螺旋槽、鉆柄等部分,其特征在于,螺旋槽槽形由拋物線型和圓弧線型旋轉而成,鉆芯厚,且不帶錐度。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秦新毓,劉曉球,
申請(專利權)人:江西量具刃具廠,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36[中國|江西]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