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大型深孔盲孔套料后的切斷刀具,在刀體的尾端設置有與機床連接的標準接口,在刀體的前端突出的圓周壁上設置有兩個轉軸安裝座,該兩個轉軸安裝座沿刀體的直徑對稱設置,在刀體的外圓表面內層開有一軸向通孔,該通孔中設置有推桿齒條,推桿齒條前端與連接板、刀夾尾端依次鉸接;刀夾前端與切斷刀頭固定連接,刀夾兩翼的轉動中心端分別通過一個轉軸與刀體上的兩個轉軸安裝座對應鉸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裝置,實現了大型深孔盲孔套料后的切斷的問題,使大型深孔盲孔套料成為可能,用套出的材料還可以制做其它零件,既節省加工時間又節約材料。(*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機械設備制造
,涉及一種大型深孔盲孔套料后的切斷刀具。
技術介紹
·在機械設備的制造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些直徑在150-600MM左右的長度較長的盲孔,其長徑比最大會達到40,這些大的盲孔在毛坯制做時通常制做不出來,這些直徑大的盲孔只能通過機械加工來獲得,對于大直徑通孔的套料目前已經有比較成熟的方法,由于這些孔為盲孔,套料后沒有深孔切斷刀無法切斷,所以通常的加工方法為先用鉆頭鉆預孔,然后用鏜孔的方法逐漸擴大至所需的尺寸,這種方法既費時間又浪費材料,所以大型深孔盲孔套料后的切斷刀具成為一個急需解決的技術難點。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大型深孔盲孔套料后的切斷刀具,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對于大型深孔盲孔制造時只能先鉆后鏜的問題。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大型深孔盲孔套料后的切斷刀具,在刀體的尾端設置有與機床連接的標準接口,在刀體的前端突出的圓周壁上設置有兩個轉軸安裝座,該兩個轉軸安裝座沿刀體的直徑對稱設置,在刀體的外圓表面內層開有一軸向通孔,該通孔中設置有推桿齒條,推桿齒條前端與連接板、刀夾尾端依次鉸接;刀夾前端與切斷刀頭固定連接,刀夾兩翼的轉動中心端分別通過一個轉軸與刀體上的兩個轉軸安裝座對應鉸接。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順利實現了對大型深孔盲孔套料后的切斷操作,用套出的材料還可以制做其它零件,既節省加工時間又節約材料。附圖說明圖I是被加工件的截面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裝置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的左視圖;圖4是圖2的俯視圖;圖5是圖4中的A-A局部剖視圖。圖中,I.切斷刀頭,2.開槽錐端緊定螺釘,3.刀夾,4.銷軸,5.連接板,6.推桿齒條,7.刀體,8.開槽沉頭螺釘,9.導向鍵,10.轉軸,11.蓋軸,12.騎縫沉頭螺釘,13.拉桿齒條,14.齒輪,15.被加工件,16.芯棒,17.轉軸安裝座。具體實施方式參照圖1,為被加工件的截面結構示意圖,在被加工件15上用深孔套料刀已經沿軸向套出了芯棒16,要完成對芯棒16的切斷,必須要將切斷刀伸進外直徑為E、切縫寬度為B、切縫深度為L的套料孔底部,才能完成芯棒16的切斷操作。參照圖2,本技術的切斷刀具結構是,在刀體7的尾端設置有與機床連接的標準接口,在刀體7的前端突出的圓周壁上設置有兩個轉軸安裝座17,該兩個轉軸安裝座17沿刀體7的直徑對稱設置,在刀體7的外圓表面內層開有一軸向通孔,該通孔中設置有推桿齒條6,推桿齒條6前端與連接板5、刀夾3尾端依次鉸接,連接板5兩端分別通過一個銷軸4與刀夾3和推桿齒條6分別鉸接,使刀夾3、連接板5和推桿齒條6形成一個曲柄滑塊機構;刀夾3前端與切斷刀頭I固定連接,切斷刀頭I采用開槽錐端緊定螺釘2頂緊安裝在刀夾3前端頭上,刀夾3兩翼的轉動中心端分別通過一個轉軸10與刀體7上的兩個轉軸安裝座17對應鉸接。刀夾3主體為內外球面形狀,刀夾3的轉動中心端通過轉軸10與刀體7鉸接,這樣當切斷刀頭I向前沿球面轉動時,切斷刀頭I產生的切縫是一個內球面和外球面構成的球面空腔,刀夾3正好可以容納在切斷時產生的內外球面空腔中,刀夾3的外球面半徑SR與內球面半徑Sr之差應比切斷刀頭I的寬度B大IOmm左右,以便切削時留有合適的容屑空間。參照圖3,在刀體7的外圓周上縱向開有多個燕尾槽,每個燕尾槽中套裝有一個導向鍵9,導向鍵9通過開槽沉頭螺釘8固定在燕尾槽內,燕尾槽及其導向鍵9沿軸心對稱分布,以利于受力均勻。導向鍵9外圓表面用于支撐在工件深孔的孔壁上,導向鍵9在工作時起定心的作用,彌補在深孔中刀桿剛性不足的缺陷,增強刀體7的穩定性,保證刀體7與深孔同心,并且導向鍵9應裝配在刀體7上之后再加工整體外圓直徑D,以保證多個導向鍵9外圓在同一直徑的圓周面上。參照圖4、圖5,在刀體7上的軸向臺階孔內安裝有推桿齒條6與拉桿齒條13,推桿齒條6與拉桿齒條13同時與齒輪14嚙合,在刀體7上的軸向臺階孔沿設置有蓋軸11,蓋軸11用騎縫沉頭螺釘12固定在刀體7上,使得軸向臺階孔內形成一個相對封閉的齒輪箱空腔。這種齒輪箱空腔結構的目的有兩個,一是將加工時推桿齒條6的推動轉化為拉桿齒條13的拉動,因為深孔套料后切斷時通常在數米深的孔內,由于用細桿很不穩定,無法實現對推桿齒條6的推動作用,只能將對推桿齒條6的推動作用轉化為對拉桿齒條13的拉動,在推桿齒條6與拉桿齒條13的尾部都有一個對外引出孔,用于綁扎牽引鋼絲,以實現從工件外部通過牽引鋼絲對深孔切斷刀的操作;二是能夠防止鐵屑進入嚙合區域。深孔套料和切斷通常都在臥式車床上進行,在加工時,先將深孔套料刀換成本技術的深孔切斷刀,通過尾部的標準接口與套料刀桿連接,在推桿齒條6與拉桿齒條13的尾部綁上牽引鋼絲,將深孔套料刀伸至被加工件的孔底,然后固定住刀桿,啟動車床帶動工件旋轉,從工件外部通過牽引鋼絲拉動拉桿齒條13,拉桿齒條13帶動齒輪14旋轉,齒輪14帶動推桿齒條6向前運動,則帶動刀夾3推動切斷刀頭I以轉軸10為中心轉動,實現球形截面的切削過程,當切斷刀頭I切削過工件15的回轉中心后,芯棒16就會與工件15分離完成切斷過程,如果切斷過程中出現異常情況不能完成切削,可以通過牽引鋼絲拉動推桿齒條6回退,實現刀夾3退刀。本技術裝置的結構巧妙,實現了大型深孔盲孔套料后的切斷的問題,使大型深孔盲孔也可以進行套料加工,用 套出的材料還可以制做其它零件,既節省加工時間又節約材料。權利要求1.ー種大型深孔盲孔套料后的切斷刀具,其特征在于在刀體(7)的尾端設置有與機床連接的標準接ロ,在刀體(7)的前端突出的圓周壁上設置有兩個轉軸安裝座(17),該兩個轉軸安裝座(17)沿刀體(7)的直徑對稱設置,在刀體(7)的外圓表面內層開有一軸向通孔,該通孔中設置有推桿齒條(6),推桿齒條(6)前端與連接板(5)、刀夾(3)尾端依次鉸接;刀夾(3)前端與切斷刀頭(I)固定連接,刀夾(3)兩翼的轉動中心端分別通過一個轉軸(10)與刀體(7)上的兩個轉軸安裝座(17)對應鉸接。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大型深孔盲孔套料后的切斷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夾(3)主體為內外球面形狀,刀夾(3)的轉動中心端通過轉軸(10)與刀體(7)鉸接。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大型深孔盲孔套料后的切斷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體(7)的外圓周上縱向開有多個燕尾槽,每個燕尾槽中套裝有ー個導向鍵(9),導向鍵(9)通過開槽沉頭螺釘(8)固定在燕尾槽內,燕尾槽及其導向鍵(9)沿軸心對稱分布。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大型深孔盲孔套料后的切斷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刀體(7)上的軸向臺階孔內安裝有推桿齒條(6)與拉桿齒條(13),推桿齒條(6)與拉桿齒條(13 )同時與齒輪(14)嚙合,在刀體(7 )上的軸向臺階孔沿設置有蓋軸(11 ),蓋軸(11)用騎縫沉頭螺釘(12)固定在刀體(7)上,使得軸向臺階孔內形成一個相對封閉的齒輪箱空腔。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大型深孔盲孔套料后的切斷刀具,在刀體的尾端設置有與機床連接的標準接口,在刀體的前端突出的圓周壁上設置有兩個轉軸安裝座,該兩個轉軸安裝座沿刀體的直徑對稱設置,在刀體的外圓表面內層開有一軸向通孔,該通孔中設置有推桿齒條,推桿齒條前端與連接板、刀夾尾端依次鉸接;刀夾前端與切斷刀頭固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大型深孔盲孔套料后的切斷刀具,其特征在于:在刀體(7)的尾端設置有與機床連接的標準接口,在刀體(7)的前端突出的圓周壁上設置有兩個轉軸安裝座(17),該兩個轉軸安裝座(17)沿刀體(7)的直徑對稱設置,在刀體(7)的外圓表面內層開有一軸向通孔,該通孔中設置有推桿齒條(6),推桿齒條(6)前端與連接板(5)、刀夾(3)尾端依次鉸接;刀夾(3)前端與切斷刀頭(1)固定連接,刀夾(3)兩翼的轉動中心端分別通過一個轉軸(10)與刀體(7)上的兩個轉軸安裝座(17)對應鉸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衛紅,吳艷,李志勇,
申請(專利權)人:中冶陜壓重工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