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微機輔助鈑金板輥壓成型裝置,包括固定座(1)、固定桿(2)、平臺(3)和支撐桿(4)構成,其中,固定桿(2)固定在固定座(1)上方,平臺(3)的一側與固定座(1)之間平行連接,平臺(3)下方設置有多個支撐桿(4),平臺(3)的另一側上方設置有模條(7),下方設置有輥壓裝置,輥壓裝置由主輥(9)、主輥(9)外側的多個輔輥(10)和主輥(9)下端的動力泵(12)組成。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微機輔助鈑金板輥壓成型裝置與鈑金材料輥壓成型裝置相比相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微機輔助鈑金板輥壓成型裝置通過設置輸入裝置鍵盤可以自行編輯操作程序,智能化操作省略了人工操作的繁雜,同時針對不同曲率的曲面,能夠自行根據變化范圍進行程序編輯,使用安全可靠,靈活方便。(*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鈑金薄板圓形彎曲裝置,尤其是一種微機輔助鈑金板輥壓成型裝置。
技術介紹
鈑金是人們制作各種金屬器件的常見材料。在制作前,首先需要對鈑金進行卷邊、折邊、剪切等各種操作和處理,才能制成各種不同形狀的產品,但是這些加工過程一般由人工完成。在使用鈑金板進行制作用品的過程中,其中鈑金薄板圓形彎曲后用于電冰箱、洗衣機、冰柜、空調等各種金屬制品外殼。業內普遍的方法是采用翻板彎曲裝置,將鈑金板進行彎曲,但是這種彎曲由于翻轉板與鈑金板材料之間的摩擦作用,導致間隙難以調整,容易生產不合格的產品,也易導致鈑金板材料的表面被劃傷。為了克服這樣的問題,人們設計出了模條處理,但是這種操作不容易更換模具,使用時針對不同曲率的曲線、曲面靈活性不夠。此外,現有技術中的彎曲裝置一般都是手工機械操作,使用非常難以操控,費力又不容易掌控。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解決好現有技術的問題,彌補現有目前市場上現有產品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微機輔助鈑金板輥壓成型裝置,包括固定座、固定桿、平臺和支撐桿構成,其中,固定桿固定在固定座上方,平臺的一側與固定座之間平行連接,平臺下方設置有多個支撐桿,平臺的另一側上方設置有模條,下方設置有輥壓裝置,輥壓裝置由主輥、主輥外側的多個輔輥和主輥下端的動力泵組成,輥壓裝置旁接有一鍵盤,在平臺上方設置有一顯示屏。優選的,上述模條上方設置有固定模組,模條與固定模組之間設置有連接座。優選的,上述固定模組通過支撐輥與平臺之間連接。優選的,上述主輥和輔輥下端設置有托架。優選的,上述輥壓裝置分別與鍵盤和顯示屏連接。優選的,上述主輥和輔輥與托架之間通過螺母或銷軸或者卡簧連接。本技術提供的微機輔助鈑金板輥壓成型裝置與鈑金材料輥壓成型裝置相比相比,本技術提供的微機輔助鈑金板輥壓成型裝置通過設置輸入裝置鍵盤可以自行編輯操作程序,智能化操作省略了人工操作的繁雜,同時針對不同曲率的曲面,能夠自行根據變化范圍進行程序編輯,使用安全可靠,靈活方便。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記1_固定座;2_固定桿;3-平臺;4_支撐桿;5_連接座;6_固定模組;7-模條;8_支撐棍;9_主棍;10-輔棍;11-托架;12_動力泵;13_鍵盤;14_顯不屏。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便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理解和實施本技術,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如圖I所示為本技術的微機輔助鈑金板輥壓成型裝置結構示意圖,主體上包括固定座I、固定桿2、平臺3和支撐桿4構成,其中,固定桿2固定在固定座I上方,平臺3的一側與固定座I之間平行連接,平臺3下方設置有多個支撐桿4,平臺3的另一側上方設置有模條7,下方設置有輥壓裝置。模條7上方設置有固定模組6,模條7與固定模組6之間設置有連接座5。固定模組6通過支撐輥8與平臺3之間連接。主輥9和輔輥10下端設置有托架11。其中,主輥9和輔輥10與托架11之間通過螺母或銷軸或者卡簧連接。本技術的創新點和專利技術點在于輥壓裝置由主輥9、主輥9外側的多個輔輥10和主輥9下端的動力泵12組成,輥壓裝置旁接有一鍵盤13,在平臺3上方設置有一顯示屏14,輥壓裝置分別與鍵盤13和顯示屏14連接。為了控制動力泵12的使用,在裝置內還設置有微處理器,分別于鍵盤13以及顯示屏14連接,可以控制程序,保證程序順利運行。本技術提供的微機輔助鈑金板輥壓成型裝置與鈑金材料輥壓成型裝置相比相比,本技術提供的微機輔助鈑金板輥壓成型裝置通過設置輸入裝置鍵盤可以自行編輯操作程序,智能化操作省略了人工操作的繁雜,同時針對不同曲率的曲面,能夠自行根據變化范圍進行程序編輯,使用安全可靠,靈活方便。以上所述之具體實施方式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技術的具體實施范圍,本技術的范圍包括并不限于本具體實施方式,凡依照本技術之形狀、結構所作的等效變化均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內。權利要求1.一種微機輔助鈑金板輥壓成型裝置,包括固定座(I)、固定桿(2)、平臺(3)和支撐桿⑷構成,其中,固定桿⑵固定在固定座⑴上方,平臺⑶的一側與固定座⑴之間平行連接,平臺(3)下方設置有多個支撐桿(4),其特征在于平臺(3)的另一側上方設置有模條(7),下方設置有輥壓裝置,輥壓裝置由主輥(9)、主輥(9)外側的多個輔輥(10)和主輥(9)下端的動力泵(12)組成,輥壓裝置旁接有一鍵盤(13),在平臺(3)上方設置有一顯示屏(14)。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微機輔助鈑金板輥壓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條(7)上方設置有固定模組出),模條(7)與固定模組(6)之間設置有連接座(5)。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微機輔助鈑金板輥壓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模組(6)通過支撐輥⑶與平臺(3)之間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微機輔助鈑金板輥壓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 輥(9)和輔輥(10)下端設置有托架(11)。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微機輔助鈑金板輥壓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輥壓裝置分別與鍵盤(13)和顯示屏(14)連接。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微機輔助鈑金板輥壓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輥(9)和輔輥(10)與托架(11)之間通過螺母或銷軸或者卡簧連接。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微機輔助鈑金板輥壓成型裝置,包括固定座(1)、固定桿(2)、平臺(3)和支撐桿(4)構成,其中,固定桿(2)固定在固定座(1)上方,平臺(3)的一側與固定座(1)之間平行連接,平臺(3)下方設置有多個支撐桿(4),平臺(3)的另一側上方設置有模條(7),下方設置有輥壓裝置,輥壓裝置由主輥(9)、主輥(9)外側的多個輔輥(10)和主輥(9)下端的動力泵(12)組成。本技術提供的微機輔助鈑金板輥壓成型裝置與鈑金材料輥壓成型裝置相比相比,本技術提供的微機輔助鈑金板輥壓成型裝置通過設置輸入裝置鍵盤可以自行編輯操作程序,智能化操作省略了人工操作的繁雜,同時針對不同曲率的曲面,能夠自行根據變化范圍進行程序編輯,使用安全可靠,靈活方便。文檔編號B21D5/08GK202762779SQ20122043757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31日專利技術者史久云 申請人:史久云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微機輔助鈑金板輥壓成型裝置,包括固定座(1)、固定桿(2)、平臺(3)和支撐桿(4)構成,其中,固定桿(2)固定在固定座(1)上方,平臺(3)的一側與固定座(1)之間平行連接,平臺(3)下方設置有多個支撐桿(4),其特征在于:平臺(3)的另一側上方設置有模條(7),下方設置有輥壓裝置,輥壓裝置由主輥(9)、主輥(9)外側的多個輔輥(10)和主輥(9)下端的動力泵(12)組成,輥壓裝置旁接有一鍵盤(13),在平臺(3)上方設置有一顯示屏(14)。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史久云,
申請(專利權)人:史久云,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