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喉箍轉圓機,其解決了現有的喉箍在生產時采用人工轉圓,導致生產效益低下及提高生產成本等技術問題;其特征在于包括帶有臺面的機架、安裝在機架上的驅動裝置和多個定滑輪及固定在調節裝置上至少一個與喉箍內徑相匹配的動滑輪,動滑輪置于兩個相鄰的定滑輪之間且調節裝置可活動的固定在機架上位于定滑輪下方,驅動裝置通過皮帶與多個定滑輪傳動連接,動滑輪置于皮帶外并在調節裝置的驅動下可調整皮帶張緊度。有益效果是利用固定在調節裝置上的動滑輪與調節皮帶張緊度來對喉箍進行轉圓作業,其生產效益可顯著提高、通用性強,只需要更改與喉箍內徑相匹配的動滑輪就可適用于所有型號的喉箍進行轉圓作業,且結構簡單,易于操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轉圓機構,更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喉箍轉圓機,主要應用于喉箍的生產加工領域。
技術介紹
喉箍是軟硬管連接的緊固件,由于連接軟硬管時鎖緊牢固、嚴密、及調節范圍大等特性,已被廣泛用于各行各業;現有的喉箍在生產時,轉圓定形基本上都是通過人工手動進行,手動完成轉圓后還要通過手動進行整理,這樣生產效益較低,不適合大批量生產,且生產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現有的喉箍在生產時,轉圓采用人工手動進行,導致生產效益低下及提高了生產成本等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喉箍轉圓機,該喉箍轉圓機不僅可顯著提高喉箍在生產時的轉圓生產效益,有效降低生產成本;同時,還可適用于不同內徑型號的喉箍進行轉圓作業。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喉箍轉圓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帶有臺面的機架、安裝在機架上的驅動裝置和多個定滑輪及固定在調節裝置上的至少一個與喉箍內徑相匹配的動滑輪,動滑輪置于兩個相鄰的定滑輪之間且調節裝置可活動的固定在機架上位于定滑輪下方,驅動裝置通過皮帶與多個定滑輪傳動連接,動滑輪置于皮帶外并在調節裝置的驅動下可調整皮帶張緊度。進一步,所述的機架臺面上設有長條形通槽,定滑輪設有兩個并固定在機架臺面的通槽上方,調節裝置鉸接在長條形通槽一端且皮帶穿過調節裝置套置在定滑輪上,動滑輪位于兩個定滑輪之間并置于皮帶外,且在外力驅動調節裝置時可調整皮帶張緊度使定滑輪與動滑輪之間的皮帶呈V形。進一步,所述的調節裝置包括有空心狀的長條形本體及腳踏板,本體一端通過合葉與通槽一端相鉸接,腳踏板固定在本體的另一端并在外力作用下可驅使本體向下運動調整皮帶張緊度,在本體兩側的側壁上設有固定動滑輪的掛耳,動滑輪通過轉軸固定在本體兩側的掛耳上。進一步,在所述機架臺面的通槽的兩側分別設有兩個固定定滑輪的軸承座,兩個定滑輪分別通過轉軸固定在兩側的軸承座上。進一步,在所述驅動裝置為安裝在機架底部的減速電機,定滑輪通過皮帶與減速電機的皮帶輪傳動連接。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在機架臺面上設置兩個定滑輪并通過皮帶與驅動裝置傳動連接,同時,利用固定在調節裝置上的動滑輪與調節皮帶張緊度來對喉箍進行轉圓作業,其生產效益可顯著提高,并且可極大的降低單位生產成本;其次,通用性強,只需要更改與喉箍內徑相匹配的動滑輪就可適用于所有型號的喉箍進行轉圓作業,且結構簡單,易于操作。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一種喉箍轉圓機的主視2為A--A處剖視結構3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一種喉箍轉圓機的立體結構圖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如圖I至圖3所示,本專利技術為一種喉箍轉圓機,其包括帶有臺面11的機架I、安裝在機架I上的驅動裝置2和多個定滑輪3及固定在調節裝置4上的至少一個與喉箍內徑相匹配的動滑輪5,動滑輪5置于兩個相鄰的定滑輪3之間且調節裝置4可活動的固定在機架I上位于定滑輪3下方,驅動裝置2通過皮帶6與多個定滑輪3傳動連接,動滑輪5置于皮帶6外并在調節裝置4的驅動下可調整皮帶6張緊度,在機架I臺面上設置兩個定滑輪3并通過皮帶6與驅動裝置2傳動連接,而利用固定在調節裝置4上的動滑輪5調節皮帶6張緊度來對喉箍進行轉圓作業;其工作方式是啟動驅動裝置2,通過皮帶6帶動定滑輪3和動滑輪5旋轉,然后將長條狀喉箍半成品插入動滑輪5與皮帶6的接合處(如圖2所示)并同時使用外力驅動調節裝置4使動滑輪5調整皮帶6的張緊度,而長條狀喉箍半成品則卡入動滑輪5與皮帶6之間,受驅動裝置2的驅動,長條狀喉箍半成品會隨皮帶6和動滑輪5同步轉動,在經過動滑輪5后長條狀喉箍半成品會自動形狀圓狀,從而形成喉箍的轉圓作業,轉圓作業完成后,再通過人工手動整理就可完成喉箍的定型,采用本轉圓機進行轉圓作業,生產效益可顯著提高,并且可極大的降低單位生產成本;其次,通用性強,只需要更改與喉箍內徑相匹配的動滑輪5就可適用于所有型號的喉箍進行轉圓作業,且結構簡單,易于操作。在本實施例中,為便于調節裝置4的安裝,所述的機架I臺面11上設有長條形通槽12,定滑輪3設有兩個并固定在機架I臺面11的通槽12上方,調節裝置4鉸接在長條形通槽12 —端且皮帶6穿過調節裝置4套置在定滑輪3上,動滑輪5位于兩個定滑輪3之間并置于皮帶6外,且在外力驅動調節裝置4時可調整皮帶張緊度使定滑輪3與動滑輪5之間的皮帶6呈V形;在機架I臺面11上設置通槽12,這樣可便于固定調節裝置4時;而將皮帶6穿過調節裝置4套置在定滑輪3上,就可使固定在調節裝置4上的動滑輪5對皮帶6的張緊度進行調節;在外力驅動調節裝置4使動滑輪5與定滑輪3之間的皮帶6形成V形(或者稱為倒三角形),這樣就可將喉箍半成品卡入動滑輪5與皮帶6之間,當皮帶6轉動時帶動喉箍半成品旋轉經過動滑輪5,這樣就可將喉箍半成品進行轉圓作業。在本實施例中,為便于皮帶6穿過調節裝置4及動滑輪5的安裝和更換,所述的調節裝置4包括有空心狀的長條形本體41及腳踏板42,本體41 一端通過合葉43與通槽12一端相鉸接,腳踏板42固定在本體41的另一端并在外力作用下可驅使本體41向下運動調整皮帶6張緊度,在本體41兩側的側壁上設有固定動滑輪5的掛耳44,動滑輪5通過轉軸固定在本體41兩側的掛耳44上;將本體41設為空心狀,這樣皮帶6可穿過本體41套置在定滑輪5上,且固定在本體41上的動滑輪5就可對皮帶6張緊度進行調節,在調節時,可用腳踩腳踏板42驅動本體41向下運動,這樣就能使動滑輪5下壓皮帶6來調整皮帶6張緊度,從而便于喉箍的轉圓作業;而在本體41兩側側壁上設置掛耳44,就可通過轉軸將動滑輪5固定在本體41上,如需更換不同直徑的動滑輪5,就可取出轉軸進行更換即可,可極大的方便動滑輪5的安裝和拆卸更換;當然,在本體41上也可不采用腳踏板42,如采用拉簧將本體41 一端向下拉驅使動滑輪5來調整皮帶6張緊度,在進行轉圓作業時,拉簧在受力情況下可自動調整皮帶松緊度,但采用腳踏板42結構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因此,本實施例的實施方式為優選實施方式。在本實施例中,為便于定滑輪3的安裝,在所述機架I臺面11的通槽12的兩側分別設有兩個固定定滑輪3的軸承座13,兩個定滑輪3分別通過轉軸固定在兩側的軸承座13上。在本實施例中,為便于對喉箍進行轉圓作業,在所述驅動裝置2為安裝在機架I底部的減速電機,定滑輪3通過皮帶6與減速電機的皮帶輪傳動連接,采用減速電機不僅可降低電機輸出轉速,保證喉箍轉圓作業時的安全性,同時,還可有效提高其輸出力矩,避免皮帶發生打滑現象。 上述實施例不應視為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但任何基于本專利技術的精神所作的改進,都應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喉箍轉圓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帶有臺面的機架、安裝在機架上的驅動裝置和多個定滑輪及固定在調節裝置上的至少一個與喉箍內徑相匹配的動滑輪,動滑輪置于兩個相鄰的定滑輪之間且調節裝置可活動的固定在機架上位于定滑輪下方,驅動裝置通過皮帶與多個定滑輪傳動連接,動滑輪置于皮帶外并在調節裝置的驅動下可調整皮帶張緊度。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喉箍轉圓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架臺面上設有長條形通槽,定滑輪設有兩個并固定在機架臺面的通槽上方,調節裝置鉸接在長條形通槽一端且皮帶穿過調節裝置套置在定滑輪上,動滑輪位于兩個定滑輪之間并置于皮帶外,且在外力驅動調節裝置時可調整皮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喉箍轉圓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帶有臺面的機架、安裝在機架上的驅動裝置和多個定滑輪及固定在調節裝置上的至少一個與喉箍內徑相匹配的動滑輪,動滑輪置于兩個相鄰的定滑輪之間且調節裝置可活動的固定在機架上位于定滑輪下方,驅動裝置通過皮帶與多個定滑輪傳動連接,動滑輪置于皮帶外并在調節裝置的驅動下可調整皮帶張緊度。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德開,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云頂汽車沖壓件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