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獲得能抑制伴隨相位提前性負載電路的合閘動作而產生過渡電壓、電流的相位控制開關裝置。包括:殘留電壓極性推定部(81a),該殘留電壓極性推定部(81a)在從上一次的各相負載側電壓的零點起的規定期間內、無法檢測出下一次的各相負載側電壓的零點的情況下,將最后檢測出的各相負載側電壓的零點判斷為各相即將斷開前的各相負載側電壓的零點,將該各相即將斷開前的各相負載側電壓的零點處的負載側電壓的時間微分值的極性推定為斷路器(50)開閘后的各相殘留電壓的極性;以及合閘相位控制部(81b),該合閘相位控制部(81b)將斷路器(50)控制成在從斷路器(50)開閘后的各相殘留電壓的極性反轉為與其相反的極性的各相電源側電壓的零點處進行合閘。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對斷路器的開關定時進行控制的相位控制開關裝置。
技術介紹
以往,存在如下的相位控制開關裝置,在該相位控制開關裝置中,對中性點接地的電容器組或無負載的輸電線等相位提前性(phase-advancing)負載電路接通電源時,對各相的電源電壓進行測量并檢測出各相的電源電壓零點,在該電源電壓零點附近分別接通各相的斷路器,從而抑制過渡電壓、電流的產生(例如,專利文獻I)。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專利文獻I :國際公開第00/04564號
技術實現思路
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一般而言,難以測定相位提前性負載電路斷路時由電容器或輸電線路上殘留的殘留電荷所產生的直流性電壓(以下,稱為“殘留電壓”),因此,在以往的相位控制開關裝置中,對該相位提前性負載電路接通電源時,僅著眼于各相的電源電壓來控制斷路器的接通相位。但是,斷路時在電容器或輸電線路上產生殘留電壓的情況下,在斷路器極間,除了電源電壓以外還重疊有殘留電荷所產生的直流電壓。因此,存在以下問題若考慮斷路器合閘過程中的斷路器極間的絕緣強度,則即使在電源電壓零點處使斷路器合閘,根據使斷路器合閘的電源電壓零點的極性,有時也會在極間電壓較高的相位將斷路器電接通,無法充分抑制過電壓、過電流。本專利技術是鑒于上述情形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抑制伴隨相位提前性負載電路的合閘動作而產生過渡電壓、電流的相位控制開關裝置。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解決上述問題并達到目的,本專利技術所涉及的相位控制開關裝置對連接在電源與相位提前性負載之間的三相開關裝置的合閘相位進行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電源側電壓檢測部,該電源側電壓檢測部對所述電源側的各相電源側電壓進行檢測;負載側電壓檢測部,該負載側電壓檢測部對所述相位提前性負載側的各相負載側電壓進行檢測;殘留電壓極性推定部,該殘留電壓極性推定部在無法周期性地檢測出所述各相負載側電壓的零點的時刻,將最后檢測出的所述各相負載側電壓的零點處的所述各相負載側電壓的時間微分值的極性推定為所述三相開關裝置開閘后的所述相位提前性負載側的各相殘留電壓的極性;以及合閘相位控制部,該合閘相位控制部檢測出所述各相電源側電壓的周期,將所述三相開關裝置的合閘相位控制成在所述各相電源側電壓從所述各相殘留電壓的極性轉變為與其相反的極性的點處進行合閘。專利技術效果根據本專利技術,起到能抑制伴隨相位提前性負載電路的合閘動作而產生過渡電壓、電流的效果。附圖說明圖I是表示實施方式I所涉及的相位控制開關裝置的一結構示例的圖。圖2是用于對斷路器開閘后、相位提前性負載中殘留的殘留電壓的極性進行推定的方法作說明的波形圖。圖3是用于對基于推定出的殘留電壓的極性來控制斷路器的合閘相位的方法作說明的圖。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相位控制開關裝置進行說明。另外,本專利技術不限于以下所示的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主要部分)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相位控制開關裝置具有能抑制因對相位提前性負載接通斷路器而產生的過渡電壓、電流的功能。在使用相位控制開關裝置的斷路器的合閘過程中,隨著觸點的極間距離減小,極間的絕緣強度降低,在該絕緣強度成為由在觸點的極間施加的系統電壓所產生的電場值以下的時刻,隨著觸點的極間絕緣破壞,產生超前電弧從而電接通。由于觸點的極間距離的變化由斷路器的開合閘動作時間所決定,因此,能以機械特性試驗來進行評價,且由于觸點極間的絕緣強度由對觸點的極間施加的電壓和觸點的極間距離所決定,因此,能以電特性試驗來進行評價。由此,可從這些機械特性試驗和電特性試驗獲得斷路器開閘過程中的斷路器極間的絕緣強度變化率特性線(RDDS Rate of Decrease ofDielectric Strength)。但是,在斷路器開閘后的相位提前性負載中產生殘留電壓的情況下,斷路器極間電壓成為除電源電壓以外還重疊有殘留電壓的電壓。而且,在本實施方式的相位控制開關裝置中,還附加有如下功能對斷路器開閘后的殘留電壓進行推定,考慮斷路器合閘過程中的斷路器極間的絕緣強度變化率特性線,能在斷路器極間電壓較低的時刻接通斷路器。實施方式I圖I是表示實施方式I所涉及的相位控制開關裝置的一結構示例的圖。在圖I中,三相開關裝置即斷路器50連接在該圖右側所示電源側電路和該圖左側所示相位提前性負載(例如,與中性點接地的電容器組或無負載輸電線等相當)10a、I Ob、10c之間,其中,電源側電路由R相、S相及T相構成。該斷路器50具備消弧室52a、52b、52c,并且具備使消弧室52a、52b、52c內的各觸點能獨立進行開閉動作的分別獨立的操作部54a、54b、54c。在斷路器50的電源側設有對各相電源側電壓進行測量的各電源側電壓測量部72a、72b、72c、以及對從電源側電路流向相位提前性負載側的各相電流進行測量的各電流測量部74a、74b、74c。另一方面,在斷路器50的相位提前性負載側設有對各相負載側電壓進行測量的各負載側電壓測量部73a、73b、73c。實施方式I所涉及的相位控制開關裝置80例如由計算機等構成,構成為包括基于來自各電源側電壓測量部72a、72b、72c的信號對各相電源側電壓進行檢測的電源側電壓檢測部82 ;基于來自各負載側電壓測量部73a、73b、73c的信號對各相負載側電壓進行檢測的負載側電壓檢測部83 ;基于來自各電流測量部74a、74b、74c的信號對各相電流進行檢測的電流檢測部84 ;以及控制部81。控制部81構成為包括基于來自各檢測部(電源側電壓檢測部82、負載側電壓檢測部83、及電流檢測部84)的各輸出及向相位控制開關裝置80輸入的開合閘指令31來進行動作的殘留電壓極性推定部81a和合閘相位控制部81b。殘留電壓極性推定部81a在輸入有斷路器50的開閘指令的時刻開始動作,持續檢測出各相負載側電壓的零點,并且求出各相負載側電壓的零點處的時間微分值,在從檢測出上一次的各相負載側電壓的零點的時刻起的規定期間內、無法檢測出下一次的各相負載偵_壓的零點的情況下,將最后檢測出的各相負載側電壓的零點處的各相負載側電壓的時間微分值的極性推定為斷路器50開閘后的各相殘留電壓的極性。 S卩,在無法周期性地檢測出各相負載側電壓的零點的時刻,殘留電壓極性推定部81a將最后檢測出的各相負載側電壓的零點處的各相負載側電壓的時間微分值的極性推定為斷路器50開閘后的各相殘留電壓的極性。合閘相位控制部81b檢測出各相電源側電壓的周期,并且對斷路器50進行控制以使其在各相電源側電壓從殘留電壓極性推定部81a所推定出的各相殘留電壓的極性轉變成相反極性的點處進行合閘。接著,參照圖2來說明對斷路器50開閘后在相位提前性負載10a、10b、IOc中殘留的殘留電壓的極性進行推定的方法。圖2是用于對斷路器開閘后、相位提前性負載中殘留的殘留電壓的極性進行推定的方法作說明的波形圖。圖2(a) (e)是表示在圖2中所示各相斷開點將斷路器50的各觸點電斷開時的各波形的一示例的圖。更詳細說明的話,圖2(a)表示各相電源側電壓波形,圖2(b)表示經由斷路器50從電源流向相位提前性負載10a、10b、10c的各相電流波形,圖2 (c)表示各相負載側電壓波形,圖2(d)表示各相負載側電壓的時間微分值即各相負載側電壓的斜率的波形,圖2(e)表示從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常世田翔,木下定之,森智仁,龜井健次,伊藤弘基,
申請(專利權)人:三菱電機株式會社,
類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