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的透鏡單元,具備如下:分別含有至少一片透鏡、且通過在同光軸上直列配置而具有聚光功能的第一透鏡群和第二透鏡群;保持所述第一透鏡群的第一透鏡鏡筒(1);保持所述第二透鏡群、且內含所述第一透鏡鏡筒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二透鏡鏡筒(2);用于調整所述第一透鏡鏡筒與所述第二透鏡鏡筒彼此的光軸方向的位置關系、彼此的光軸的傾斜度和彼此的偏心的調整機構。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具備多個光學透鏡的透鏡單元,特別是涉及用于攝影裝置等且組裝性優異的透鏡單元。
技術介紹
隨著技術的進步,數字靜態照相機(也稱為數碼相機)急速普及,此外帶攝像頭的移動電話普遍化。因此,對于使攝影裝置實現小型的技術的需求日益提高。另外,在攝影裝置中,還要求拍攝圖像達到高畫質。一般來說,攝影裝置因為在攝像元件的成像面形成像,所以具備由多個透鏡構成的透鏡單元。攝影裝置的分辨率等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受到透鏡單元的鏡筒的設計、零件精 度和嵌入透鏡時的組裝精度等支配。因此,在組裝透鏡單元時,需要注意在透鏡嵌入時的調整方法。專利文獻I公開有一種將多個透鏡的光軸調整并相互接合、且制作一體構造的透鏡組塊的方法。一邊參照圖20和圖21,一邊說明專利文獻I所公開的現有的透鏡組塊的組裝方法。圖20是表示在固定夾具中插入透鏡的步驟的立體圖,圖21是處于插入固定夾具的狀態下的包含透鏡光軸的剖面圖。如圖20所示,在固定夾具710中,依次嵌入有第一透鏡810,第二透鏡820、第三透鏡830和第四透鏡840,如圖21所示,各透鏡在重疊的狀態下由固定夾具710支承。在此狀態下,從固定夾具710的外側面朝向內側面貫通的第一貫通孔711A、711B、711C,第二貫通孔712A、712B、712C,第三貫通孔713A、713B、713C和第四貫通孔714A、714B、714C注入粘接劑,使第一透鏡810、第二透鏡820、第三透鏡830和第四透鏡840相互粘接。由此4個透鏡成為一體的透鏡組塊完成。根據專利文獻I,在粘接之前在各貫通孔插入夾具棒,通過使透鏡移動,能夠調整透鏡的偏心。組裝的透鏡組塊被固定在攝影裝置的鏡筒中。另一方面,在專利文獻2或專利文獻3中,公開有從圖20和圖21所示的第一貫通孔711A、711B、711C,第二貫通孔712A、712B、712C、第三貫通孔713A、713B、713C和第四貫通孔714A、714B、714C這樣的貫通孔插入夾具,對于透鏡鏡筒710的透鏡的偏心進行調整的方法。先行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I :特開2007-94241號公報專利文獻2 :特開2007-187776號公報專利文獻3 :特開2004-85706號公報但是,根據專利文獻I所公開的方法和專利文獻2、3所公開的方法,每次對于各透鏡的偏心進行調整的操作性差,另外,難以高精度地調整各透鏡的偏心。為了不需要進行調整而在使各透鏡的偏心減小上還存在局限。另外,近年來越來越要求高精度的光學系統,如果不僅無法調整透鏡的偏心、而且還無法調整各透鏡間的間隔和傾斜度等,則難以滿足性能。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透鏡單元,其能夠解決這樣的現有課題的至少一個,通過簡便的方法就能夠進行高精度的透鏡位置等的調整,能夠確保穩定的性能。本專利技術的透鏡單元具備分別含有至少一片透鏡 、且通過在相同的光軸上直列配置而具有聚光功能的第一透鏡群和第二透鏡群;保持所述第一透鏡群的第一透鏡鏡筒;保持所述第二透鏡群、且內含所述第一透鏡鏡筒的至少一部的第二透鏡鏡筒;設置在所述第一透鏡鏡筒和所述第二透鏡鏡筒之中的、所述第二透鏡鏡筒內含所述第一透鏡鏡筒的至少一部分的區域,用于調整所述第一透鏡鏡筒與所述第二透鏡鏡筒彼此的光軸方向的位置關系、彼此的光軸的傾斜度和彼此的偏心中的至少一個的調整機構。在有的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調整機構中,為了調整所述彼此的光軸方向的位置關系和所述彼此的光軸的傾斜度,含有由所述兩個透鏡鏡筒以可轉動方式支承的至少一個調節銷、和位于所述第一透鏡鏡筒的外側面的至少一個調節槽,所述至少一個調節銷包含以作為所述轉動的基準的基準軸心為中心的圓柱狀的基準軸部;具有相對于所述基準軸心而偏心的偏心軸心、且在至少一部分具有以所述偏心軸心為中心的圓形截面的偏心部,所述基準軸部以可轉動方式被插入所述第二透鏡鏡筒的在半徑方向設有軸心的導孔,所述偏心部與所述第一透鏡鏡筒的所述至少一個調節槽嚙合,通過以所述基準軸部為基準而使所述至少一個調節銷轉動,所述至少一個調節槽的與所述偏心部接觸的部分沿光軸方向移動。在有的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調整機構中,所述至少一個調節銷和所述至少一個調節槽分別含有三個,所述三個調節銷在所述第二透鏡鏡筒的外側面以所述光軸為中心且以120度間隔配置。在有的優選的實施方式中,通過使所述三個調節銷同時向同方向以同速度轉動,相對于所述第二透鏡鏡筒而使第一透鏡鏡筒與光軸方向平行地移動,通過使所述三個調節銷的至少一個沿著與其他不同的方向或以不同的速度轉動,相對于所述第二透鏡鏡筒的所述光軸而使所述第一透鏡鏡筒的所述光軸傾斜。在有的優選的實施方式中,各調節銷的所述偏心部,在至少一部分具有桶狀曲面,所述偏心部與所述調節槽由所述桶狀曲面的一部分進行點接觸。在有的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調整機構,為了調整所述第一透鏡鏡筒和所述第二透鏡鏡筒的彼此的偏心,還含有由所述第二透鏡鏡筒以可轉動方式支承的至少一個調節螺釘和至少一個施力彈簧,所述至少一個調節螺釘具有施加有陽螺紋的螺釘部、和位于軸向的一端的螺釘頭部及位于所述軸向的另一端的按壓突起部,所述螺釘部被擰入到所述第二透鏡鏡筒的以垂直于所述光軸的截面中的半徑方向為軸向所設置的螺紋孔內,所述按壓突起部與以正交于所述至少一個調節螺釘的軸心的方式在所述第一透鏡鏡筒的外側面所設置的螺釘按受面(木^押 λ面)上抵接,所述至少一個施力彈簧,與由所述第二透鏡鏡筒支承的所述至少一個調節螺釘位于同軸上,且從所述第二透鏡鏡筒對所述第一透鏡鏡筒以朝向所述第一鏡筒的光軸的方向的方式施力。在有的優選的實施方式中,通過在所述螺紋孔使所述調節螺釘轉動,在所述調節螺釘行進的方向,所述第一透鏡鏡筒相對于所述第二透鏡鏡筒移動。在有的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調整機構中,所述至少一個調節螺釘和所述至少一個施力彈簧分別含有兩個,在與所述第一透鏡鏡筒的所述光軸垂直的平面的、在所述光軸所在的點正交的兩條直線上,分別配置有所述兩個調節螺釘和所述兩個施力彈簧。在有的優選的實施方式中,各調節螺釘的所述按壓突起部具有半球狀面部,所述半球狀面部與所述螺釘按受面抵接,通過在所述螺紋孔使所述調節螺釘轉動,在所述調節螺釘行進的方向,所述第一透鏡鏡筒相對于所述第二透鏡鏡筒移動。在有的優選的實施方式中,在使所述第一透鏡群和所述第二透鏡群合并后的全部透鏡光學系統的透鏡組裝允許誤差之中,嵌入所述第一透鏡鏡筒的所述第一透鏡群之中的與第二透鏡鏡筒最接近的透鏡、和嵌入所述第二透鏡鏡筒的第二透鏡群之中的與所述第一透鏡鏡筒最接近的透鏡之間的用于滿足要求性能的組裝允許誤差,相比其他的透鏡之間的 組裝允許誤差,是最小的。根據本專利技術的透鏡單元,在第一透鏡鏡筒和第二透鏡鏡筒分別裝配各自的透鏡后,能夠再次在第一透鏡鏡筒和第二透鏡鏡筒之間調整光軸方向的位置、光軸的傾斜度和偏心,因此可以構筑更高精度的透鏡單元。另外根據本專利技術的透鏡單元,因為具備相對于第二透鏡鏡筒的調整所述第一透鏡鏡筒的光軸方向的位置的調節銷,所以通過簡便的構成就可以調整第一鏡筒相對于第二鏡筒的光軸方向的位置。另外根據本專利技術的透鏡單元,因為調節銷以等間隔設有三處,所以可以調整第一透鏡鏡筒相對于第二透鏡鏡筒的與光軸平行的方向的位置、和彼此的傾斜度的這兩方。另外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江澤弘造,瀧澤輝之,內田真司,
申請(專利權)人: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
類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