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乙烯-α-烯烴共聚物,其具有基于乙烯的單體單元和基于碳原子數為3~20的α-烯烴的單體單元,所述乙烯-α-烯烴共聚物的熔體流動速率(MFR)為0.01~100g/10分鐘,密度為860~970kg/m3,分子量分布(Mw/Mn)為4.5~13,活化能(Ea)為40~100kJ/mol,特性緩和時間(τ)滿足式(1-1)的關系。τ<3.25×MFR-0.6675(1-1)。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乙烯-α-烯烴共聚物、含有該共聚物的樹脂組合物、及含有該樹脂組合物的薄膜。
技術介紹
乙烯-α-烯烴共聚物通過吹塑成型、T模鑄造成型、中空(blow)成型、注射模塑成型等各種成型方法成型為薄膜狀、片狀、瓶狀等,從而應用于各種用途中。對于此類乙烯-α-烯烴共聚物而言,謀求基于擠出機進行熔融擠出時電機負載小、進行吹塑成型時閥穩定、進行中空成型時坯料不會下垂等成型性優良的特點。例如,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一種使用催化劑使乙烯與α-烯烴共聚而得到的聚合物,所述催化劑是由助催化劑載體和三異丁基鋁及外消旋-乙烯雙(1-茚基)鋯二苯氧化物形成的催化劑,所述助催化劑載體是使二乙基鋅與五氟苯酚接觸后,再使其與以六甲基二硅氮烷處理后的二氧化硅接觸,接著使其與水接觸而形成的。另外,專利文獻2、3中記載了一種使用催化劑,使乙烯與α-烯烴共聚而得到的聚合物,所述催化劑是由助催化劑載體和三異丁基鋁以及外消旋-乙烯雙(1-茚基)鋯二苯氧化物形成的催化劑,所述助催化劑載體是使以六甲基二硅氮烷處理后的二氧化硅與二乙基鋅接觸后,再使其與五氟苯酚接觸,接著,再使其與水接觸而形成的。[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3-171412號公報[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4-149760號公報[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5-97481號公報但是,上述乙烯-α-烯烴共聚物,對于加工時擠出負荷、薄膜的透明性、熔融張力、機械強度的平衡不充分。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加工時擠出負荷、薄膜的透明性、熔融張力、機械強度的平衡優良的乙烯-α-烯烴共聚物。即,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乙烯-α-烯烴共聚物,其具有基于乙烯的單體單元和基于碳原子數為3~20的α-烯烴的單體單元,所述乙烯-α-烯烴共聚物的熔體流動速率(MFR)為0.01~100g/10分鐘,密度為860~970kg/m3,分子量分布(Mw/Mn)為4.5~13,活化能(Ea)為40~100kJ/mol,特性緩和時間(τ)滿足式(1-1)的關系,τ<3.25×MFR-0.6675??????式(1-1)。附圖說明圖1為針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乙烯-α-烯烴共聚物,以τ(S)的值相對于MFR(g/10分鐘)的值作成的圖。圖2為針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乙烯-α-烯烴共聚物,以η*100(Pa·s)的值相對于MFR(g/10分鐘)的值作成的圖。具體實施方式本專利技術的乙烯-α-烯烴共聚物為具有基于乙烯的單體單元和基于碳原子數為3~20的α-烯烴的單體單元的共聚物。作為該碳原子數3~20的α-烯烴,可以舉出例如丙烯、1-丁烯、4-甲基-1-戊烯、1-己烯、1-辛烯、1-癸烯等。更優選為1-丁烯、1-己烯。另外,上述碳原子數3~20的α-烯烴可單獨使用也可并用2種以上。本專利技術的乙烯-α-烯烴共聚物中,基于乙烯的單體單元的含量,相對于乙烯-α-烯烴共聚物的總重量(100重量%),通常為50重量%以上。基于碳原子數為3~20的α-烯烴的單體單元的含量,相對于乙烯-α-烯烴共聚物的總重量(100重量%),通常為50重量%以下。本專利技術的乙烯-α-烯烴共聚物中,除了具有基于乙烯的單體單元和基于碳原子數為3~20的α-烯烴的單體單元以外,在不損害本專利技術的效果的范圍內,還可以具有基于乙烯和碳原子數3~20的α-烯烴以外的單體的單體單元,作為該單體,可以舉出1,3-丁二烯、2-甲基-1,3-丁二烯等共軛二烯;1,4-戊二烯、1,5-己二烯等非共軛二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等不飽和羧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等不飽和羧酸酯;醋酸乙烯酯等乙烯酯化合物等。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乙烯-α-烯烴共聚物,可以舉出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1-丁烯共聚物、乙烯-1-己烯共聚物、乙烯-4-甲基-1-戊烯共聚物、乙烯-1-辛烯共聚物、乙烯-1-丁烯-1-己烯共聚物、乙烯-1-丁烯-4-甲基-1-戊烯共聚物、乙烯-1-丁烯-1-辛烯共聚物等。優選乙烯-1-丁烯共聚物、乙烯-1-己烯共聚物、乙烯-1-辛烯共聚物、乙烯-1-丁烯-1-己烯共聚物、乙烯-1-丁烯-1-辛烯共聚物,更優選乙烯-1-己烯共聚物。本專利技術的乙烯-α-烯烴共聚物的熔體流動速率(MFR)為0.01~100g/10分鐘。為了得到機械強度良好的成型體,乙烯-α-烯烴共聚物的MFR優選為10g/10分鐘以下,更優選為5g/10分鐘以下,進一步優選為3g/10分鐘以下,更優選為2g/10分鐘以下,最優選為1.5g/10分鐘以下。另外,從加工性的觀點考慮,優選為0.05g/10分鐘以上,更優選為0.1g/10分鐘以上。予以說明,該MFR是根據JIS?K7210-1995,在溫度190℃及負荷21.18N的條件下通過A法測定的。本專利技術的乙烯-α-烯烴共聚物的密度為860~970kg/m3。該密度,從提高機械強度的觀點考慮,優選為940kg/m3以下,更優選為930kg/m3以下,進一步優選為925kg/m3以下。另外,該密度,從提高剛性的觀點考慮,優選為890kg/m3以上,更優選為900kg/m3以上,進一步優選為910kg/m3以上。予以說明,該密度是使用進行了JIS?K6760-1995中記載的退火后的試料,根據JIS?K7112-1980中規定的A法測定的。本專利技術的乙烯-α-烯烴共聚物的分子量分布(Mw/Mn)為4.5~13。為了得到機械強度良好的成型體,乙烯-α-烯烴共聚物的分子量分布優選為12以下,更優選為10以下,進一步優選為8以下。另外,從加工性的觀點考慮,優選為5.0以上,更優選為5.5以上,進一步優選為6.3以上。該分子量分布(Mw/Mn)是通過凝膠滲透色譜測定求出聚苯乙烯換算的重均分子量(Mw)和數均分子量(Mn),并用Mw除以Mn而得到的值(Mw/Mn)。本專利技術的乙烯-α-烯烴共聚物的流動的活化能(Ea、單位為kJ/mol)為40kJ/mol~100kJ/mol。從流動性的觀點考慮,本專利技術的乙烯-α-烯烴共聚物的Ea優選為50kJ/mol以上,更優選為55kJ/mol以上,進一步優選為60kJ/mol以上,更進一步優選為65kJ/mol以上。另外,從高溫下能夠得到充分的成型性的觀點考慮,本專利技術的乙烯-α-烯烴共聚物的Ea優選為90kJ/mol以下。本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2010.06.29 JP 2010-1473411.一種乙烯-α-烯烴共聚物,其具有基于乙烯的單體單元和基于
碳原子數為3~20的α-烯烴的單體單元,
所述乙烯-α-烯烴共聚物的熔體流動速率MFR為0.01~100g/10
分鐘,密度為860~970kg/m3,分子量分布Mw/Mn為4.5~13,活化
能Ea為40~100kJ/mol,特性緩和時間τ滿足式(1-1)的關系,
τ<3.25×MFR-0.6675???式(1-1)。
2.一種樹脂組合物,其含有權利要求1所述的乙烯-α-烯烴共聚
物。<...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野村淳磨,野末佳伸,越智直子,
申請(專利權)人:住友化學株式會社,
類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