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數據傳輸的自適應降速方法,屬于數據傳輸的數據處理方法,解決現有數據傳輸中無法利用前次傳輸的錯誤數據并需要額外操作的問題。本發明專利技術包括分包步驟、編碼步驟和數據傳輸步驟,數據傳輸步驟過程為:接收端對多個數據包逐一譯碼校驗,校驗正確,則發送端傳輸新數據包,否則發送端重傳數據,接收端進行前一幀聯合譯碼,此過程不斷反復直至譯碼正確。本發明專利技術將傳輸數據分成多個數據包,使錯誤局部化,提高了重傳的效率,并且利用編碼技術,對同一段數據生成多塊編碼數據,從而可以在接收端實現聯合譯碼,增加了對錯誤數據的利用率,同時實現了波形速率根據信道質量自適應變化,從而在傳輸中去除冗余信息與額外操作,進一步提高傳輸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技術保護點】
一種數據傳輸的自適應降速方法,順序包括下述步驟:一.分包步驟:發送端將待傳送的全部數據順序分成N個數據包,每個數據包的字節數目相等;二.編碼步驟:對N個數據包中各數據包Di,分別進行卷積碼編碼,每個數據包生成M塊編碼數據,共生成N×M塊編碼數據:Di1,Di2...Dij,i=1、2、…N,j=1、2、…M,N、M為正整數;三.數據傳輸步驟,包括下述子步驟:(3.1)在傳輸周期T內,從N個數據包的前L個數據包中各取出第一塊編碼數據,依據數據包的排序順序進行發送,L≤N;(3.2)接收端收到L塊編碼數據,按照發送端的發送順序依次對每塊編碼數據進行譯碼,得到L塊譯碼數據,并利用循環校驗判斷各塊譯碼數據是否正確,正確的譯碼數據則轉子步驟(3.15),對于不正確的譯碼數據則進行子步驟(3.3);(3.3)接收端保留不正確的譯碼數據對應的K塊編碼數據,向發送端反饋應答報文,內容為K塊不正確的譯碼數據對應的數據包接收錯誤,進行下一子步驟;(3.4)在下一個傳輸周期中,發送端從K個接收錯誤的數據包中各取出第二塊編碼數據,并從N個數據包的第L+1個數據包開始,從之后L?K個數據包中各取出第一塊編碼數據,共L塊編碼數據,依據如下排序順序進行發送:其中K個第二塊編碼數據分別保持它們在前一個傳輸周期的原有排序位置,其余L?K個排序位置由L?K個第一塊編碼數據依其所屬數據包的排序順序依次占據;(3.5)接收端收到L塊編碼數據,按照發送端的發送順序依次對每塊編碼數據進行譯碼,得到L塊譯碼數據,并利用循環校驗判斷各塊譯碼數據是否正確,正確的譯碼數據則轉子步驟(3.15),對于不正確的譯碼數據則進行子步驟(3.6);(3.6)接收端保留不正確的譯碼數據對應的各塊編碼數據,判斷不正確的譯碼數據是否為第一塊編碼數據,是則轉子步驟(3.7),否則轉子步驟(3.8);(3.7)接收端向發送端反饋應答報文,內容為H塊不正確的譯碼數據對應的數據包接收錯誤,在下一個傳輸周期中,發送端從H個接收錯誤的數據包中各取出第二塊編碼數據,H個第二塊編碼數據在發送時分別保持它們在前一個傳輸周期的原有排序位置,轉子步驟(3.10);(3.8)接收端將不正確的譯碼數據相應的第二塊編碼數據與其對應的第一塊編碼數據聯合譯碼,得到譯碼數據,并利用循環校驗判斷各譯碼數據是否正確,正確的譯碼數據則轉子步驟(3.15),對于不正確的譯碼數據則進行子步驟(3.9);(3.9)接收端向發送端反饋應答報文,內容為P塊譯碼數據對應的數據包接收錯誤;(3.10)在下下個傳輸周期中發送端從P個接收錯誤的數據包中各取出第三塊編碼數據,并從N個數據包的第2L+1?K個數據包開始從之后L?H?P個數據包中各取出第一塊編碼數據,與子步驟(3.7)中的H個第二塊編碼一起,共L塊編碼數據,依據如下排序順序進行發送:其中H個第二塊編碼數據與P個第三塊編碼數據分別保持它們在前一個傳輸周期的原有排序位 置,其余L?H?P個排序位置由L?H?P個第一塊編碼數據依其所屬數據包的排序順序依次占據;(3.11)重復子步驟(3.5)?(3.7)的操作,區別僅在于其中不正確的譯碼數據屬于第一塊編碼數據的個數為S塊,對于不屬于第一塊編碼數據,接收端將錯誤的譯碼數據對應數據包中本次所接收的Q塊第二塊編碼數據或者R塊第三塊編碼數據與之前保留的同數據包的各塊編碼數據進行任意組合然后聯合譯碼,得到譯碼數據,并利用循環校驗判斷各塊譯碼數據是否正確,正確的譯碼數據則轉子步驟(3.15),對于不正確的譯碼數據則進行子步驟(3.12);任意組合是指某塊編碼數據與同一數據包內的一塊編碼數據或多塊編碼數據組成編碼數據組,編碼數據組包括兩塊或兩塊以上的編碼數據;(3.12)接收端向發送端反饋應答報文,內容為Q+R塊譯碼數據對應的數據包接收錯誤;(3.13)在再下個周期中,發送端從S個接收錯誤的數據包中各取出第二塊編碼數據,從Q個接收錯誤的數據包中各取出第三塊編碼數據,從R個接收錯誤的數據包中各取出第四塊編碼數據,并從N個數據包的第3L+1?K?H?P個數據包開始從之后L?S?Q?R個數據包中各取出第一塊編碼數據,依據如下排序順序進行發送:其中S個第二塊編碼數據,Q個第三塊編碼數據與R個第四塊編碼數據分別保持它們在前一個傳輸周期的原有排序位置,其余L?S?Q?R個排序位置由L?S?Q?R個第一塊編碼數據依其所屬數據包的排序順序依次占據;(3.14)重復循環子步驟(3.11)?(3.13)的操作,區別僅在于不正確的譯碼數據個數以及它們對應的編碼數據在數據包中的塊序...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胡健,李鷹,李莉,包曉燕,喬曉斌,羅小寶,張江林,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