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升降機構的液壓系統,該液壓系統包括油箱(1)、液壓泵(3)、升降閥(5)和液壓缸(6),升降閥具有舉升位和下降位,在舉升位,升降閥通過液壓泵使油箱中的油液流入液壓缸的工作腔(13)中,在下降位,升降閥使液壓缸的工作腔中的油液流回油箱中,其中,升降閥與液壓缸的工作腔之間還連接有安全閥(7),油箱與安全閥之間連接有背壓閥(8),當安全閥的入口處的油壓為0時,安全閥阻止工作腔中的油液流出或者使工作腔中的油液緩慢流出,當安全閥的入口處的油壓不為0時,安全閥將升降閥與工作腔之間的油路導通。本發明專利技術能夠避免液壓系統損壞,進而避免設備損壞以及人員傷亡,保證了升降機構的安全運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升降機構的液壓系統。
技術介紹
如圖I所示,目前用于自卸汽車的升降機構的液壓系統通常包括油箱I、濾油器2、液壓泵3、升降閥5和液壓缸6,此外,所述液壓泵3的出口與所述油箱I之間還連接有溢流閥4,所述升降閥5具有舉升位和下降位,在所述舉升位,所述升降閥5通過液壓泵3使所述油箱I中的油液流入所述液壓缸6的無桿腔中,在所述下降位,所述升降閥5使所述液壓缸6的無桿腔中的油液流回所述油箱I中。如圖I所示,當升降閥5處于舉升位時,液壓泵3將油箱I中的油泵入升降閥5中,油液通過升降閥5流入液壓缸6的無桿腔中,從而實現液壓缸6的活塞桿的舉升;當升降閥5處于下降位時,液壓缸6的無桿腔中的油液流回油箱I中,從而實現液壓缸6的活塞桿的下降。當液壓缸6的無桿腔與油箱I之間的油管由于老 化等原因而意外爆裂時,液壓缸6的無桿腔中的油液會迅速流出,液壓缸6中的活塞桿會由于失去支撐而迅速回落,從而導致液壓系統損壞,甚至可能導致翻車以及人員傷亡,從而給生命和財產帶來很大的損失。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能的用于升降機構的液壓系統。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用于升降機構的液壓系統,該液壓系統包括油箱、液壓泵、升降閥和液壓缸,所述升降閥具有舉升位和下降位,在所述舉升位,所述升降閥通過所述液壓泵使所述油箱中的油液流入所述液壓缸的工作腔中,在所述下降位,所述升降閥使所述液壓缸的工作腔中的油液流回所述油箱中,其中,所述升降閥與所述液壓缸的工作腔之間還連接有安全閥,所述油箱與所述安全閥之間連接有背壓閥,當所述安全閥的入口處的油壓為O時,所述安全閥阻止所述工作腔中的油液流出或者使所述工作腔中的油液緩慢流出,當所述安全閥的入口處的油壓不為O時,所述安全閥將所述升降閥與所述工作腔之間的油路導通。優選地,所述安全閥靠近所述液壓缸設置。優選地,所述安全閥包括二位二通彈簧液動換向閥,當彈簧壓力與所述二位二通彈簧液動換向閥的入口壓力之和大于所述二位二通彈簧液動換向閥的出口壓力時,所述二位二通彈簧液動換向閥將所述升降閥與所述工作腔之間的油路導通,而當彈簧壓力與所述二位二通彈簧液動換向閥的入口壓力之和小于所述二位二通彈簧液動換向閥的出口壓力時,所述安全閥阻止所述工作腔中的油液流出或者使所述工作腔中的油液緩慢流出。優選地,所述二位二通彈簧液動換向閥中集成有單向閥,當所述二位二通彈簧液動換向閥的入口處的油壓為O時,所述單向閥阻止所述液壓缸的工作腔中的油液流出。優選地,所述二位二通彈簧液動換向閥中集成有第一節流閥,當所述二位二通彈簧液動換向閥的入口處的油壓為O時,所述第一節流閥使所述液壓缸的工作腔中的油液緩慢流出。優選地,所述安全閥還包括第二節流閥,該第二節流閥連接在所述二位二通彈簧換向閥與所述液壓缸的工作腔之間。優選地,所述背壓閥為節流閥。優選地,所述背壓閥設置在所述油箱與所述升降閥的回油口之間。優選地,所述升降閥具有中止位,在該中止位,所述油箱與所述液壓缸互不相通。優選地,所述液壓泵的出口與所述油箱之間連接有溢流閥。上述用于升降機構的液壓系統的工作過程如下當油箱與安全閥之間的油管沒有發生爆裂時,也就是說當所述安全閥的入口處的油壓不為O時,安全閥將所述升降閥與所·述工作腔之間的油路導通,從而保證了液壓系統的正常運行;當油箱與安全閥之間的油管由于老化等原因而意外爆裂時,安全閥的入口處的油壓為0,從而通過安全閥阻止工作腔中的油液流出或者使工作腔中的油液緩慢流出,從而可以使液壓缸的工作部分保持不動或者緩慢回落,避免液壓系統損壞,進而避免設備損壞以及人員傷亡,保證了升降機構的安全運行。本專利技術的其他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予以詳細說明。附圖說明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釋本專利技術,但并不構成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在附圖中圖I是現有用于自卸汽車的升降機構的液壓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提供的用于升降機構的液壓系統的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提供的用于升降機構的液壓系統的另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提供的用于升降機構的液壓系統的安全閥的第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專利技術提供的用于升降機構的液壓系統的安全閥的第二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專利技術提供的用于升降機構的液壓系統的安全閥的第三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本專利技術提供的用于升降機構的液壓系統的安全閥的第四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I :油箱;2 :濾油器;3 :液壓栗;4 :fe流閥;5 :升降閥;6 :液壓缸;7 :安全閥;8 :背壓閥;9 :第二節流閥;10 :第一節流閥;11 :單向閥;12 :二位二通彈簧液動換向閥;13 :工作腔;14:工作部分。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用于限制本專利技術。在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詳細說明之前,需要指出的是,本專利技術中所使用的術語“安全閥的Λ 口 ”特指安全閥的與升降閥連接的油口,“ 二位二通彈簧液動換向閥的入口”特指二位二通彈簧液動換向閥的與升降閥連接的油口,“二位二通彈簧液動換向閥的出口”特指二位二通彈簧液動換向閥的與液壓缸連接的油口。下面以自卸汽車為例,對用于升降機構 的液壓系統進行說明。如圖2和圖3所示,本專利技術具體實施方式提供的用于升降機構的液壓系統包括油箱I、液壓泵3、升降閥5和液壓缸6,所述升降閥5具有舉升位和下降位,在所述舉升位,所述升降閥5通過所述液壓泵3使所述油箱I中的油液流入所述液壓缸6的工作腔13中,在所述下降位,所述升降閥5使所述液壓缸6的工作腔13中的油液流回所述油箱I中,其中,所述升降閥5與所述液壓缸6的工作腔13之間還連接有安全閥7,所述油箱I與所述安全閥7之間連接有背壓閥8,當所述安全閥7的入口處的油壓為O時,所述安全閥7阻止所述工作腔13中的油液流出或者使所述工作腔13中的油液緩慢流出,當所述安全閥7的入口處的油壓不為O時,所述安全閥7將所述升降閥5與所述工作腔13之間的油路導通。上述用于升降機構的液壓系統的工作過程如下當油箱I與安全閥7之間的油管沒有發生爆裂時,也就是說當所述安全閥7的入口處的油壓不為O時,安全閥7將所述升降閥5與所述工作腔13之間的油路導通,從而保證了液壓系統的正常運行;當油箱I與安全閥7之間的油管由于老化等原因而意外爆裂時,安全閥7的入口處的油壓為0,從而通過安全閥7阻止工作腔13中的油液流出或者使工作腔13中的油液緩慢流出,從而可以使液壓缸6的工作部分14保持不動或者緩慢回落,避免液壓系統損壞,進而避免設備損壞以及人員傷亡,保證了升降機構的安全運行。優選地,所述安全閥7靠近所述液壓缸6設置,從而對液壓系統進行更好的保護。優選地,安全閥7與液壓缸6之間的油管采用比較堅固的油管,例如鋼管,從而使得安全閥7與液壓缸6之間的油管不容易損壞。安全閥7可以采用各種適當的形式,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安全閥7包括二位二通彈簧液動換向閥12,當彈簧壓力與二位二通彈簧液動換向閥12的入口壓力之和大于二位二通彈簧液動換向閥12的出口壓力時,二位二通彈簧液動換向閥12將所述升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升降機構的液壓系統,該液壓系統包括油箱(1)、液壓泵(3)、升降閥(5)和液壓缸(6),所述升降閥(5)具有舉升位和下降位,在所述舉升位,所述升降閥(5)通過所述液壓泵(3)使所述油箱(1)中的油液流入所述液壓缸(6)的工作腔(13)中,在所述下降位,所述升降閥(5)使所述液壓缸(6)的工作腔(13)中的油液流回所述油箱(1)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閥(5)與所述液壓缸(6)的工作腔(13)之間還連接有安全閥(7),所述油箱(1)與所述安全閥(7)之間連接有背壓閥(8),當所述安全閥(7)的入口處的油壓為0時,所述安全閥(7)阻止所述工作腔(13)中的油液流出或者使所述工作腔(13)中的油液緩慢流出,當所述安全閥(7)的入口處的油壓不為0時,所述安全閥(7)將所述升降閥(5)與所述工作腔(13)之間的油路導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左祎文,張根志,王興魁,
申請(專利權)人: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