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干粉自動包裝機,包括機體、輸料裝置、控制裝置及稱重裝置,所述稱重裝置包括稱盤、稱盤支架、傳感器、出料管,稱盤支架和稱盤上開有圓孔,出料管依次穿過稱盤支架和稱盤上的圓孔伸出至機體外部;傳感器一端與機體內部設置的連接板固定連接,另一端與稱盤支架頂部固定連接。本發明專利技術包裝機的稱重機構取消了傳統彈簧片結構,通過懸臂梁式傳感器分別固定連接秤盤支架和包裝機體,出料管穿過秤盤支架承載包裝袋,實現包裝機的稱重,結構簡單,計量準確,精度僅取決于傳感器本身,不受安裝結構和其它外界因素影響,克服了彈簧片不規則變形造成的稱重計量不準的缺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ー種包裝設備,具體涉及ー種水泥、膩子粉等干粉類物料的自動包裝機。
技術介紹
現有的干粉類包裝機在使用中存在幾個不足之處1、稱量機構多采用簧片支撐的秤架結構,構造復雜,精度差,受安裝維護精度影響較大,經常造成計量誤差,且稱量誤差較大。2、進料ロ垂直設置在包裝機頂部,與料斗連接及進料不方便。3、現有的包裝機稱量機構多設置在包裝機正面外側,電機設置在進料斗后側,這樣的設計整體上増加了機器本身的尺寸,浪費原材料的同時使得機器的靈活性大大降低。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以上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ー種結構簡單、體積小、稱重精度高,同時進料方便的干粉自動包裝機。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ー種干粉自動包裝機,包括機體、輸料裝置、控制裝置及稱重裝置,所述稱重裝置包括稱盤、稱盤支架、傳感器、出料管,稱盤支架和稱盤上開有圓孔,出料管依次穿過稱盤支架和稱盤上的圓孔伸出至機體外部;傳感器一端與機體內部設置的連接板固定連接,另一端與稱盤支架頂部固定連接。所述輸料裝置包括進料ロ、葉輪給料器,連接板焊接于葉輪給料器上,葉輪給料器和出料管之間通過硅膠軟管連接,進料ロ傾斜設置于機體頂部后端。所述控制裝置包括電機、控制箱、壓管器、壓袋器和開關,電機固定在機體內側中部的支架上,控制箱設置在機體頂部前端,壓管器平行設置于硅膠軟管兩側,壓袋器固定于出料管上端,開關設置在出料管側面的稱盤上。所述壓管器由氣缸和與氣缸連接可夾合硅膠軟管的頂桿構成,所述控制箱內置控制電路,控制箱前面板上設置控制儀及急停開關。所述傳感器為懸臂梁式傳感器。所述傳感器分別和連接板及稱盤支架之間通過螺栓連接。所述進料口和葉輪給料器的接合部分別設置水平折邊,進料口和葉輪給料器通過水平折邊上設置的螺栓連接。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1)、本專利技術包裝機的稱重機構取消了傳統彈簧片結構,通過懸臂梁式傳感器分別固定連接秤盤支架和包裝機體,出料管穿過秤盤支架承載包裝袋,實現包裝機的稱重,結構簡單,計量準確,精度僅取決于傳感器本身,不受安裝結構和其它外界因素影響,克服了彈簧片不規則變形造成的稱重計量不準的缺點。(2)、本專利技術將包裝機進料ロ由傳統的頂部垂直設置變成頂部水平傾斜設置,這樣設置可以方便的與物料攪拌機的出料ロ對接,解決了傳統的連接方式需要加接連接管,增加傳輸通道長度,易堵料的缺點。(3)、本專利技術輸料裝置用葉輪代替了傳統的螺旋輸送器,加快了物料的輸送速度,提高了裝袋效率。(4)、本專利技術將電機設置在機體內部底端,與傳統的包裝機將電機設置在機體后部相比,縮小了包裝機整體的尺寸,節省材料的同時也使得包裝機整體上更加簡潔、美觀。(5)、進料口和葉輪給料器設計成可拆卸式連接,可以方便的更換不同規格的進料ロ,達到既可以垂直進料(配合料斗使用),也可以后側進料(配合攪拌設備直接使用)的效果,方便快捷。 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專利技術的其中一個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專利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A-A剖視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ー步說明如圖1、圖2所示,ー種干粉自動包裝機,包括機體1、輸料裝置、控制裝置及稱重裝置,稱重裝置包括稱盤4、稱盤支架5、傳感器6、出料管12,稱盤支架5和稱盤4上開有圓孔,出料管12依次穿過稱盤支架5和稱盤4上的圓孔伸出至機體1外部;傳感器6 —端與機體1內部設置的連接板15固定連接,另一端與稱盤支架5頂部固定連接。輸料裝置包括進料ロ 2、葉輪給料器3,連接板15焊接于葉輪給料器3上,葉輪給料器3和出料管12之間通過硅膠軟管14連接,進料ロ 2傾斜設置于機體1頂部后端。控制裝置包括電機7、控制箱8、壓管器16、壓袋器13和開關9,電機7固定在機體1內側中部的支架上,控制箱8設置在機體1頂部前端,控制箱8前面板上設置控制儀10及急停開關11,壓管器16平行設置于硅膠軟管14兩側,壓袋器13固定于出料管12上端,開關9設置在出料管12側面的稱盤4上。壓管器16由氣缸和與氣缸連接可夾合硅膠軟管14的頂桿構成。控制箱8前面板上設置控制儀10及急停開關11。傳感器6為懸臂梁式傳感器。傳感器6分別和連接板15及稱盤支架5之間通過螺栓連接。進料ロ 2和葉輪給料器3的接合部分別設置水平折邊,進料ロ 2和葉輪給料器3通過水平折邊上設置的螺栓連接。設備運行時,將包裝機移動至物料攪拌機的出料ロ處,使包裝機進料ロ 2對接出料ロ,將包裝袋套接在出料管12上,套袋的同吋,工作人員的手正好可以碰觸到設置在出料管12旁邊的啟動開關9,啟動開關9控制壓管器16的氣缸,使處于加緊狀態的頂桿縮回,硅膠軟管14連通葉輪給料器3和出料管12,同時,壓袋器13壓緊包裝袋,物料從進料ロ 2進入,經過葉輪給料器3的推動,通過橡膠軟管14經出料管12進入包裝袋,包裝袋的重量通過出料管12傳遞至傳感器6,傳感器6動態稱重,達到預設的重量后,傳感器6將信息傳遞至控制箱8,控制壓袋器13松開包裝袋,壓管器16的頂桿壓緊硅膠軟管14,停止灌裝,即可進行卸袋。 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在本專利技術說明書及附圖基礎上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直接、間接運用在其它相關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干粉自動包裝機,包括機體(I)、輸料裝置、控制裝置及稱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稱重裝置包括稱盤(4)、稱盤支架(5)、傳感器(6)、出料管(12),稱盤支架(5)和稱盤(4)上開有圓孔,出料管(12)依次穿過稱盤支架(5)和稱盤(4)上的圓孔伸出至機體(I)外部;傳感器(6)—端與機體(I)內部設置的連接板(15)固定連接,另一端與稱盤支架(5)頂部固定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干粉自動包裝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輸料裝置包括進料口(2)、葉輪給料器(3),連接板(15)焊接于葉輪給料器(3)上,葉輪給料器(3)和出料管(12)之間通過硅膠軟管(14)連接,進料口(2)傾斜設置于機體(I)頂部后端。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干粉自動包裝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裝置包括電機(7)、控制箱(8)、壓管器(16)、壓袋器(13)和開關(9),電機(7)固定在機體(I)內側中部的支架上,控制箱(8 )設置在機體(I)頂部前端,壓管器(16 )平行設置于硅膠軟管(14 )兩側, 壓袋器(13)固定于出料管(12)上端,開關(9)設置在出料管(12)側面的稱盤(4)上。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干粉自動包裝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壓管器(16)由氣缸和與氣缸連接可夾合硅膠軟管(14)的頂桿構成。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干粉自動包裝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8)前面板上設置控制儀(10)及急停開關(11)。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干粉自動包裝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傳感器(6)為懸臂梁式傳感器。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干粉自動包裝機稱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傳感器(6)分別和連接板(15)及稱盤支架(5)之間通過螺栓連接。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干粉自動包裝機稱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料口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干粉自動包裝機,包括機體(1)、輸料裝置、控制裝置及稱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稱重裝置包括稱盤(4)、稱盤支架(5)、傳感器(6)、出料管(12),稱盤支架(5)和稱盤(4)上開有圓孔,出料管(12)依次穿過稱盤支架(5)和稱盤(4)上的圓孔伸出至機體(1)外部;傳感器(6)一端與機體(1)內部設置的連接板(15)固定連接,另一端與稱盤支架(5)頂部固定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汪維彬,
申請(專利權)人:汪維彬,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