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目的是提供一種噴墨墨盒組和裝機檢測方法,該噴墨墨盒組可拆卸地安裝在噴墨打印機上,并包括多個噴墨墨盒;噴墨打印機通過上面的設備電觸點與噴墨墨盒通信,噴墨打印機上具有光接收器;每個噴墨墨盒上設置有:容器電觸點;信息存儲裝置;光發射部和控制部;控制部接收到所述的噴墨打印機發出控制任何光發射部發光的信息時控制所述的光發射部發光。該裝機檢測方法中,檢測某個墨盒時,所有的光發射部都發光。采用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噴墨墨盒組以及裝機檢測方法可充分保證打印機的墨盒的裝機檢測穩定性,防止墨盒由光發射部的制造誤差而引起的裝機檢測錯誤的現象產生。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噴墨記錄裝置的噴墨
,尤其涉及一種可拆卸地安裝在彩色噴墨記錄裝置上的噴墨墨盒組以及其裝機檢測方法。
技術介紹
彩色噴墨打印機根據需要設置了一組墨盒,各種不同顏色的墨水裝入到不同的墨盒內,所有的墨盒安裝在打印機上。為了保證噴墨打印機的正常打印,防止出現因墨盒安裝在錯誤的位置而出現打印偏差,通常需要在墨盒裝機時檢測墨盒是否正確地安裝在噴墨打印機中的適當位置。圖I為現有技術墨盒裝機檢測原理示意圖,如圖I所示,假設噴墨打印機設置有四個墨盒,每個墨盒分別安裝在對應的墨盒安裝位置上;墨盒a對應的正確位置為位置A、墨盒b對應的正確位置為位置B、墨盒c對應的正確位置為位置C、墨盒d對應的 正確位置為位置D。墨盒的芯片上設置有一光發射部,如LED燈,噴墨打印機的殼體上固定設置有一可接收光發射部發出光線的光接收部。被檢測的墨盒的光發射部將被點亮,并且光接收部與墨盒應在的正確位置對準,如果光接收部在該位置能夠接收到達到設定閾值的光量,則表明被檢測墨盒已經正確安裝;如果光量未達到設定閾值,則表明墨盒尚未安裝到正確位置,提示安裝錯誤。例如,如圖I所示,當檢測墨盒b時,墨盒b上的光發射部被點亮發光,且光接收部與墨盒b應在的正確位置B對準,若光接收部在該位置能夠接收到達到閾值的光量,則表明墨盒b安裝位置正確。接著,墨盒a-d整體在噴墨打印機中的滑架的帶動下,沿圖I中所示的箭頭方向移動,使得位置C對準光接收部,并點亮墨盒C,按照上述方法檢測墨盒c是否正確安裝。如此類推,直至所有墨盒都被檢測完畢即可。然而,在實際的檢測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墨盒雖然裝載在正確的位置上卻由于光接收器未接收到足夠的光量而被判斷為未安裝在正確或適當的位置上的情況,歸根究底,出現上述問題的根本原因是因為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由于不可避免的制造誤差,使得每個LED燈發出的光量都會有所差異,故當被檢測墨盒的LED燈發出的光量較小時,由于發出的光線為散射光,容易出現到達光接收部的光量未達到閾值,從而出現即使墨盒已正確安裝到位但光接收部卻判斷墨盒未安裝的現象。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無需改變墨盒結構、并可解決上述光接收器接收光量未達到閾值的噴墨墨盒組以及利用上述噴墨墨盒進行裝機檢測的裝機檢測方法。本專利技術為了實現其專利技術目的而提供了一種由至少兩個噴墨墨盒組成的噴墨墨盒組,具體為一種嗔墨墨盒組,包括多個可拆卸地安裝在嗔墨打印機上的嗔墨墨盒;所述嗔墨打印機通過設置在其上的數個設備電觸點分別與所述多個噴墨墨盒通信,所述數個設備電觸點共線連接,且所述噴墨打印機上還設置有用于接收光的光接收器;所述噴墨墨盒組的各個噴墨墨盒包括與所述相對應的設備電觸點電連接的容器電觸點;至少存儲該噴墨墨盒的相關信息的信息存儲裝置;朝向所述光接收器發光的光發射部和根據噴墨打印機發出控制光發射部發光的發光指令而控制所述光發射部發光的控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噴墨墨盒組的各個噴墨墨盒的控制部接收到所述噴墨打印機發出的控制所述噴墨墨盒組的任何一個光發射部發光的發光指令時,分別控制各自的光發射部發光。進一步的,上述的噴墨墨盒組中,所述信息存儲裝置所存儲的信息中包括與所述每個噴墨墨盒的特性相對應的墨盒類型識別信息。進一步的,上述的噴墨墨盒組中所述各個噴墨墨盒的控制部包括信息讀寫控制單元和發光控制單元;所述噴墨打印機還會發出與所述發光指令不相同的裝機應答指令;所述信息讀寫控制單元在接收到所述噴墨打印機發出的并與所述墨盒類型識別 信息相匹配的裝機應答指令時,作出響應;所述發光控制單元在接收到所述噴墨打印機發 出的任一發光指令時,控制所述光發射部發光。進一步的,上述的嗔墨墨盒組中所述多個嗔墨墨盒中分別裝有不同顏色的墨水, 且所述墨盒類型識別信息與所述墨水顏色相關。進一步的,上述的噴墨墨盒組中所述光發射部為可發出可見光或者不可見光的LED燈。進一步的,上述的噴墨墨盒組中所述噴墨墨盒數量為5個,其中至少有一個是裝有黑墨水的黑墨水墨盒,所述黑墨水墨盒的容積大于其它任何一個噴墨墨盒的容積。本專利技術同時提供一種將上述的嗔墨墨盒組安裝到嗔墨打印機上時,對嗔墨墨盒組的裝機檢測方法,該方法中,所述的噴墨墨盒組包括多個可拆卸地安裝在噴墨打印機上的噴墨墨盒;所述噴墨打印機通過設置在其上的數個設備電觸點分別與所述多個噴墨墨盒通信,所述數個設備電觸點共線連接,且所述噴墨打印機上還設置有用于接收光的光接收器;所述噴墨墨盒組的各個噴墨墨盒包括與所述相對應的設備電觸點電連接的容器電觸點;至少存儲該噴墨墨盒的相關信息的信息存儲裝置;朝向所述光接收器發光的光發射部和根據噴墨打印機發出控制光發射部發光的發光指令而控制所述光發射部發光的控制部,包括以下步驟步驟I :所述噴墨打印機發出控制所述噴墨墨盒組的一個墨盒的光發射部發光的發光指令;步驟2 :所述噴墨墨盒組中的各個噴墨墨盒的控制部接受到所述發光指令后,分別控制各自的光發射部發光。采用本專利技術的噴墨墨盒組以及裝機檢測方法可充分保證打印機的墨盒的裝機檢測穩定性,防止噴墨墨盒由光發射部的制造誤差而引起的裝機檢測錯誤的現象產生。以下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較為詳細的說明。附圖說明圖I為現有技術墨盒裝機檢測原理不意圖。圖2a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墨盒組的外觀示意圖。圖2b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芯片的結構示意圖。圖3a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噴墨打印機控制電路發送的發光指令的示意圖,圖3b為噴墨墨盒的發光控制模塊所理解的發光指令示意圖。圖4a_4d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墨盒組裝機檢測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墨盒與打印機控制電路之間的通信示意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墨盒組的裝機檢測流程示意圖。圖中1墨盒A,2墨盒B,3墨盒C,4墨盒D,5墨盒E,6光接收器,7電傳導線,8芯片,81基板,82容器電觸點,83記憶元件,84控制部,841讀寫控制模塊,842發光控制模塊。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 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給予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本專利技術主要提及一種安裝到噴墨打印機上的噴墨墨盒組,其包括多個可拆卸地安裝在嗔墨打印機上的嗔墨墨盒;多個嗔墨墨盒是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嗔墨墨盒。上述噴墨打印機除了包括上述墨盒組外,還包括以下部件滑架,其可在噴墨打印機內部來回移動,移動方向與紙張輸入方向相垂直,且其上還形成有墨盒安裝部分以裝載上述墨盒組;光接收器,固設在噴墨打印機一側的殼體上,墨盒組裝入打印機后,上述滑架會帶動上述墨盒組中的各個墨盒逐個與光接收器相對應以進行裝機檢測,且該光接收器與噴墨打印機的控制電路相連接,以將接收到的光量轉換為電信號發送至控制部分而由控制電路進行判斷;數個設備電觸點,其經由一電傳導線7而與控制電路電連接,即上述數個設備電觸點是共線連接,即數個設備電觸點是利用一條通信總線連接起來的。相對應于噴墨打印機的結構,每個噴墨墨盒上設置有與相對應的設備電觸點電連接的容器電觸點;至少存儲該噴墨墨盒相關信息的信息存儲裝置,其中上述相關信息中包括墨盒識別信息,每個墨盒的識別信息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噴墨墨盒組,包括多個可拆卸地安裝在噴墨打印機上的噴墨墨盒;所述噴墨打印機通過設置在其上的數個設備電觸點分別與所述多個噴墨墨盒通信,所述數個設備電觸點共線連接,且所述噴墨打印機上還設置有用于接收光的光接收器;所述噴墨墨盒組的各個噴墨墨盒包括:與所述相對應的設備電觸點電連接的容器電觸點;至少存儲該噴墨墨盒的相關信息的信息存儲裝置;朝向所述光接收器發光的光發射部和根據噴墨打印機發出控制光發射部發光的發光指令而控制所述光發射部發光的控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噴墨墨盒組的各個噴墨墨盒的控制部接收到所述噴墨打印機發出的控制所述噴墨墨盒組的任何一個光發射部發光的發光指令時,分別控制各自的光發射部發光。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聶冰,賈志錚,梁月丹,
申請(專利權)人:珠海納思達企業管理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