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在印刷機上更換印版的方法和裝置,印版通過印版滾筒的倒轉(zhuǎn)被供應給印版更換裝置的拉出井狀結構。在此,可驅(qū)動的輸送滾子抓住所述印版并且在印版旋轉(zhuǎn)期間將該印版從事先打開的、用于印版前棱邊的夾緊裝置中拉出,而不必使印版滾筒停機。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用于更換印版的方法和裝置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將印版從印版滾筒導出并且將新印版供應給印版滾筒的方法和裝置。
技術介紹
通過DE102008051581A1公開了一種用于將印版從印版滾筒拉出的裝置,在該裝置中,通過印版滾筒的倒轉(zhuǎn)將由夾緊裝置釋放的印版后棱邊供應給輸送滾子對。通過EP0435413B2公開了一種印版更換方法,在該方法中,具有彼此相位錯開地布置的印版滾筒的相鄰印刷裝置的印版幾乎同步地被更換。在此提出,所有的印版滾筒在達到印版滾筒的印版松脫位置時停機并且處于印版松脫位置中的印版夾緊裝置對于印版的前棱邊打開。在具有例如四個印刷裝置的尹書記中,借助于齒輪系統(tǒng)彼此連接并且彼此相位錯開地設置的印版滾筒必須至少停機四次以移除所有的印版。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任務在于提供一種方法和一種用于實施所述方法的裝置,所述方法使得印版更換時間最小化。根據(jù)本專利技術,所述任務通過權利要求1的特征解決。本專利技術的一個特別的優(yōu)點是,通過本專利技術的方法可縮短印刷機的調(diào)試時間。本專利技術特別是通過以下方式實現(xiàn),即,用于印版前棱邊的夾緊裝置在一個角度范圍內(nèi)打開,在所述角度范圍中,印版滾筒尚沒有到達用于印版的松脫位置。此外,印版借助于固定不動的、設置在印版滾筒外部的輸送滾子被以一個速度輸出,所述速度高于倒轉(zhuǎn)的印版滾筒的速度。通過該措施已經(jīng)可以將印版從印版滾筒移除,而該印版滾筒尚處于運動中。在所設置的用于印版的引導裝置中設有用于監(jiān)控印版更換的傳感器。通過該措施可以在功能性故障時實現(xiàn)機器的及時停機。附圖說明在附圖中示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下面對其進行說明。其中:圖1是一個單張紙輪轉(zhuǎn)印刷機的示意性剖視圖,圖2是在導出印版時單張紙輪轉(zhuǎn)印刷機的印刷裝置的示意性剖視圖,圖3是在導入新印版時單張紙輪轉(zhuǎn)印刷機的印刷裝置的示意性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一個處理頁張7的機器、例如印刷機1具有一個續(xù)料器2、至少一個印刷裝置3或4和一個收料器6。頁張7被從一個頁張疊堆8取下并且分單地或者鱗片狀地通過一個供應臺9供應給印刷裝置3和4。所述印刷裝置以公知的方式分別包括一個印版滾筒11、12和分別與所述印版滾筒共同作用的橡皮布滾筒15、20。印版滾筒11和12分別具有一個用于固定柔性印版的夾緊和張緊裝置13、14。另外,對每個印版滾筒11、12配置了一個用于半自動或者全自動地更換印版的裝置16、17。頁張疊堆8位于一個可受控地升降的疊堆板10上。頁張7的取下由頁張疊堆8的上側(cè)借助于一個所謂的吸頭18實現(xiàn),該吸頭主要具有多個用于分離頁張7的提升-和牽引抽吸器19、21。另外,設置有用于使上層頁張松散的鼓風裝置22和用于跟蹤疊堆的探測元件23。為了對齊頁張疊堆8,尤其是為了對齊頁張疊堆8的上面的頁張7,設置有多個側(cè)面的和后面的止擋24。用于固定柔性印版27的裝置16、17結構相同并且因此僅僅借助于裝置16來描述。印版更換裝置16作為保護裝置可運動地設置在印刷裝置3前面。一個被固定地夾緊在印版滾筒11上的印版27在夾緊裝置28(例如用于印版后棱邊的加緊板條)打開之后通過印版滾筒11的倒轉(zhuǎn)從該印版滾筒上退卷。印版27借助于可擺動地設置的引導元件29供應給輸送滾子31、32。固定不動地設置的輸送滾子32可旋轉(zhuǎn)地被支承并且可借助于驅(qū)動器30驅(qū)動地設置在印版更換裝置16的殼體上并且具有自由輪(Freilauf)33。可動的輸送滾子31可旋轉(zhuǎn)地支承在杠桿34的端部上并且可圍繞印版更換裝置16的支承部位36擺動地設置。自由輪35可讓輸送滾子31的旋轉(zhuǎn)運動只能在一個方向上、也就是背離印版滾筒地進行,從而使得印版27可以在不分離輸送滾子31、32的情況下由操作人員取出。在用于更換印刷裝置3的印版27的方法中,印版滾筒11首先這樣程度地倒轉(zhuǎn),直到后棱邊夾緊裝置28達到印版松脫位置A為止。所述印版松脫位置大致處于引導裝置29的對面,所述引導裝置用于導出印版27。后棱邊夾緊裝置28在印版滾筒不停止旋轉(zhuǎn)的情況下打開并且印版端部通過印版27的固有應力從夾緊裝置28中彈出。在此,印版端部放在引導裝置的滾子37上。通過印版滾筒11逆著旋轉(zhuǎn)方向的倒轉(zhuǎn),印版27這樣程度地移動到印版更換裝置16的拉出井狀結構39中,直到印版端部通過輸送滾子31為止。設置在引導裝置29上的傳感器44監(jiān)控印版27的存在,特別是在后棱邊夾緊裝置28打開之后監(jiān)控印版后棱邊在引導裝置29上的存在。如果檢測到印版后棱邊從后棱邊夾緊裝置28上不符合規(guī)定地松脫,則使印版滾筒11停止。按照圖2,在印版端部到達輸送滾子31、32之后,用于印版前棱邊的夾緊裝置38也到達印版滾筒11與橡皮布滾筒15之間的滾筒間隙B。前棱邊夾緊裝置38現(xiàn)在由印刷機1的控制計算機45根據(jù)機器角度受控地打開。大致同時,第一輸送滾子31由輔助電機驅(qū)動并且第二輸送滾子32合壓到第一輸送滾子31上,從而使得印版被抓住并且被遠離印版滾筒11地輸送。輸送滾子31、32的圓周速度V1在此大于倒轉(zhuǎn)的印版滾筒11的圓周速度,從而使得印版29被可靠地從前棱邊夾緊裝置38并且從印版滾筒11上拉出,而不必使印版滾筒11停機。一個設置在上部的引導裝置48上的第二傳感器49監(jiān)控印版開始部的存在,所述印版開始部的存在用信號表明印版27與印版滾筒11成功脫離。這個借助于印刷裝置3的印版滾筒11描述的松脫過程視其余印刷裝置4等的印版滾筒的相錯而定按順序地進行。為了裝載印版滾筒11、12,印刷機或者在驅(qū)動方面與其連接印版滾筒11、12顛倒其旋轉(zhuǎn)方向并且在用于新印版47的供應位置C中停止。在所述供應位置C中,前棱邊夾緊裝置38定位在可擺動的引導裝置41對面。該引導裝置41連同預先定位在其上的新印版47沿印版滾筒11的方向擺動并且輸送輥42、43將印版47輸送到所述前棱邊夾緊裝置38中。在利用傳感器方式檢驗前棱邊夾緊裝置38中的印版位置之后,夾緊裝置38閉合,其方式是,一個可徑向運動的夾緊板條51朝上部的夾緊板條52的方向運動。接著,印刷機1并且從而印版滾筒11繼續(xù)正轉(zhuǎn),直到其余印刷裝置之一的下一個印版滾筒12已經(jīng)到達相應的供應位置C為止。用于印版27的前棱邊的夾緊板條38在將印版27從印版滾筒11導出時的打開優(yōu)選在預給定的恒定機器速度的情況下在一個區(qū)域中進行,在所述區(qū)域中,夾緊裝置38處于位置B與A之間。在此可附加地規(guī)定,如果在倒轉(zhuǎn)時機器速度升高,則夾緊裝置38的打開時間點在所述區(qū)域(B-A)之內(nèi)向前朝位置B的方向移位并且以后在機器速度較小時朝方向A移位。此外建議,在供應印版時放棄印版滾筒11在印版供應位置C中的停止,其方式是,將新印版27通過輸送滾子42、43以比供應印版時印版滾筒11的圓周速度V4高的速度V3驅(qū)動。參考標號表1印刷機2續(xù)料器3印刷裝置4印刷裝置6收料器7頁張8頁張疊堆9供應臺10疊堆板11印版滾筒12印版滾筒13印版固定裝置14印版固定裝置16印版更換裝置17印版更換裝置18吸頭19提升抽吸器21牽引抽吸器22鼓風裝置23探測元件24止擋27印版28夾緊裝置(后棱邊)29引導裝置30驅(qū)動器31輸送滾子(可擺動的)32輸送滾子(固定不動的)33自由輪(32)35自由輪(31)36支承部位37滾子38夾緊裝置(前棱邊)39拉出井狀結構41引導裝置(新印版)42輸送滾子43輸送滾子44傳感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更換印版、特別是用于將印版從印刷機的印版滾筒導出的方法,其中,首先將用于印版后棱邊的夾緊裝置打開并且將印版通過印版滾筒的倒轉(zhuǎn)推入到一輸出井狀結構中,其中,所述印版在通過了被驅(qū)動的輸送滾子之后被抓住,其特征在于,首先將用于印版(27)的后棱邊的夾緊裝置(28)在印版滾筒(11)倒轉(zhuǎn)期間打開;然后在印版(27)通過輸送滾子(31,32)抓住之前將用于印版(27)的前棱邊的夾緊裝置(38)打開;并且將印版從倒轉(zhuǎn)的印版滾筒(11)中在不停機的情況下借助于所述輸送滾子(31,32)導出。
【技術特征摘要】
2011.08.26 DE 102011111716.81.一種用于更換印版的方法,其中,首先將用于印版后棱邊的夾緊裝置打開并且將印版通過印版滾筒的倒轉(zhuǎn)推入到一輸出井狀結構中,其中,所述印版在通過了被驅(qū)動的輸送滾子之后被抓住,其特征在于,首先將用于印版(27)的后棱邊的夾緊裝置(28)在印版滾筒(11)倒轉(zhuǎn)期間打開;然后在印版(27)通過輸送滾子(31,32)抓住之前將用于印版(27)的前棱邊的夾緊裝置(38)在印版滾筒(11)沒有停止的情況下打開;并且將印版從倒轉(zhuǎn)的印版滾筒(11)中在不停機的情況下借助于所述輸送滾子(31,32)導出。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R·貝姆,M·格賴弗,J·克爾納,D·舍恩曼,M·策爾納,
申請(專利權)人:海德堡印刷機械股份公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