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快速全面的盤管拋光裝置,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沿水平方向依次設有用于將盤管拉直并驅動盤管向前運動的驅動機構、至少三組拋光機構及將拋光后的盤管進行盤繞的纏管機構;每組拋光機構均包括由兩個側面相對而設的拋光盤構成的拋光單元及定位單元;兩拋光盤在各自的電機驅動下沿相反方向旋轉,兩拋光盤的拋光面之間設有供被拋光盤管穿過的間隙;每組拋光機構沿盤管軸向依次而設,所有拋光盤分別沿盤管周向均布,且每組拋光機構的兩拋光盤中心點的連線與盤管的軸線相交。本裝置結構簡單,造價低廉,有利于推廣;使用方便,操作簡單,能耗低,生產效率高,還大大降低了盤管的生產成本。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不銹鋼盤管加工機械設備,尤其是涉及一種快速全面的盤管拋光裝置。
技術介紹
不銹鋼盤管一般為直徑O. 5至20mm,厚度O. I至2. Omm的盤裝或蚊香裝彎管,盤管被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制藥,食品,機械,航天,軍工,五金,鍋爐燃氣,水暖配件,航運,電力等行業,尤其是熱交換器和冷處理的化學工業及輸氣管道行業中,不銹鋼盤管的更是成了不可缺少的部件。根據不同需要,一盤裝的盤管長度在50米-200米范圍內,目前不銹鋼盤管的拋光通常是采用光亮退火來實現表面光亮的效果,現有的光亮退火設備結構復雜,價格昂貴,而且每個月用電量達到200千瓦時,不僅生產成本高,還浪費電能,不夠低碳環保。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低能耗的快速全面的盤管拋光裝置。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快速全面的盤管拋光裝置,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沿水平方向依次設有用于將盤管拉直并驅動盤管向前運動的驅動機構、至少三組拋光機構及將拋光后的盤管進行盤繞的纏管機構;每組拋光機構均包括由兩個側面相對而設的拋光盤構成的拋光單元及定位單元,定位單元包括位于拋光單元前后兩側的定位柱,定位柱上設有一供盤管穿過的定位孔,所有拋光機構上的定位孔的圓心在同一直線上;兩拋光盤在各自的電機驅動下沿相反方向旋轉,兩拋光盤的拋光面之間設有供被拋光盤管穿過的間隙;每組拋光機構沿盤管軸向依次而設,所有拋光盤分別沿盤管周向均布,且每組拋光機構的兩拋光盤中心點的連線與盤管的軸線相交;所述驅動機構包括驅動架、設于驅動架上的上下兩排輥輪,和驅動兩排輥輪做反向運動的驅動電機,上下兩排輥輪相互交錯排列,上下兩排輥輪之間設有盤管通道,該盤管通道與所有定位孔的圓心在同一直線上。每組拋光機構沿盤管的軸向依次而設,每組拋光機構的兩拋光盤之間的連線與盤管的軸線形成不同的角度,且每組拋光機構的兩拋光盤中心點的連線與盤管的軸線相交,即兩拋光盤以中心對稱的方式分布于盤管兩側,而每組拋光機構的拋光盤剛好均勻分布于盤管的外周一圈,對盤管的整個周面進行全面拋光;當盤管在驅動機構的作用下向前移動時,各組拋光單元均開始工作,隨著盤管的移動,依次對盤管的周面進行拋光,拋光全面;整套裝置先通過驅動機構對盤管進行驅動和拉直,再依次通過拋光機構后,再通過纏管機構對拋光好的盤管進行纏繞成盤,拋光單元前后兩側設有定位柱,對盤管進行定位和固定,防止盤管在拋光盤的作用下發生移位,影響拋光效果。本裝置結構簡單合理,操作方便,拋光全面,拋光后的盤管外形光亮。作為優選,所述拋光機構為三組,第一組拋光機構的兩拋光盤間的連線與盤管的軸線成45°角,第二組拋光機構的兩拋光盤間的連線與盤管的軸線成90°角,第三組拋光機構的兩拋光盤間的連線與盤管的軸線成135°角。采用三組拋光機構,再調整合適的角度,整臺裝置的長度和大小是最合適的,也不會浪費多余的能源,盤管的周圈可以拋光完全。所述的第一組拋光機構的兩拋光盤的上端面與盤管的軸線成80°角,第二組拋光機構的兩拋光盤的上端面與盤管的軸線成60°角,第三組拋光機構的兩拋光盤的上端面與盤管的軸線成30°角。將拋光盤做傾斜設計,延長了盤管的拋光距離,增加了盤管與拋光面的接觸面積,提高了拋光效果。所述纏管機構包括傳動軸和驅動傳動軸的傳動電機,傳動電機設于電機罩內,傳動電機通過傳動帶與傳動軸的中部傳動連接,傳動軸兩端分別固連一纏繞筒,纏繞筒靠近傳動軸一端設有防護圈,另一端的端面沿周向均布有一圈支撐桿,支撐桿的自由端可拆卸 連接一護盤。使用時,將盤管的起始端纏繞至支撐桿上,然后牽引整根盤管纏繞于其中一邊纏繞筒上,等拋光結束后,拆下護盤,將盤好的整盤盤管直接從纏繞筒上拔出即可。所述拋光盤通過軸套與可調架的上端固連,可調架的下端與拋光座鉸接,拋光座與機架固連;可調架上部通過一旋轉螺桿與拋光座螺接,旋轉螺桿的自由端與一轉盤固連,旋轉轉盤,即可進行調整兩個拋光盤之間的距離,以適應不同尺寸的盤管。所述上排輥輪設置在一可上下滑動的滑塊上,滑塊上端通過一調節螺栓與驅動架連接,為了適應不同直徑的盤管,可以通過調節該調節螺栓,以調整上下排輥輪之間的距離。所述定位柱的上端部設有一通孔,該通孔與定位孔連通,通孔內設有一螺桿。通過該螺桿可以調節盤管與定位孔的間隙,根據盤管的直徑大小調整螺桿,以更好的進行定位。進一步的,所述拋光盤的拋光面向軸心方向凹陷形成一弧形拋光面,弧形拋光面可以增加拋光面積,與盤管的管壁的弧形相配合。所述輥輪的外表面沿周向設有一環形槽,盤管剛好位于該環形槽內,不會損壞盤管,有利于保證盤管的外形。綜上所述,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優點本裝置結構簡單,造價低廉,有利于推廣;使用方便,操作簡單,能耗低,生產效率高,還大大降低了盤管的生產成本。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其中一個拋光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纏管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使本
的人員更好的理解本專利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如圖1-3所示,一種快速全面的盤管拋光裝置,包括機架I,所述機架I上沿水平方向依次設有用于將盤管拉直并驅動盤管向前運動的驅動機構4、三組拋光機構2及將拋光后的盤管進行盤繞的纏管機構3 ;每組拋光機構均包括由兩個側面相對而設的拋光盤21構成的拋光單元及定位單元,定位單元包括位于拋光單元前后兩側的定位柱23,定位柱23上設有一供盤管穿過的定位孔,所有拋光機構上的定位孔的圓心在同一直線上,所述定位柱23的上端部設有一通孔,該通孔與定位孔連通,通孔內設有一螺桿,當盤管的尺寸較小時,通過向下旋轉螺桿,將螺桿插入定位孔內,以使盤管具有合適的空間以保證拋光效果;兩拋光盤21在各自的電機驅動下沿相反方向旋轉,兩拋光盤的拋光面之間設有供被拋光盤管穿過的間隙;每組拋光機構沿盤管軸向依次而設,所有拋光盤21分別沿盤管周向均布,且每組拋光機構的兩拋光盤21中心點的連線與盤管的軸線相交;所述驅動機構4包括驅動架44、設于驅動架44上的上排輥輪41和下排輥輪42和驅動兩排輥輪做反向運動的驅動電機43,上下兩排輥輪相互交錯排列,上下兩排輥輪之間設有盤管通道,該盤管通道與所有定位孔的圓心在同一直線上;上排 輥輪41設置在一可上下滑動的滑塊上,滑塊上端通過一調節螺栓與驅動架44連接,輥輪的外表面沿周向設有一環形槽。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組拋光機構的兩拋光盤21間的連線與盤管的軸線成45°角,第二組拋光機構的兩拋光盤21間的連線與盤管的軸線成90°角,第三組拋光機構的兩拋光盤21間的連線與盤管的軸線成135°角。第一組拋光機構的兩拋光盤的上端面與盤管的軸線成80°角,第二組拋光機構的兩拋光盤的上端面與盤管的軸線成60°角,第三組拋光機構的兩拋光盤的上端面與盤管的軸線成30°角。在本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所述纏管機構3包括傳動軸31和驅動傳動軸31的傳動電機,傳動電機設于電機罩32內,傳動電機通過傳動帶與傳動軸31的中部傳動連接,傳動軸31的兩端分別固連一纏繞筒34,纏繞筒靠近傳動軸一端設有防護圈35,防止盤管在纏繞過程中脫離纏繞筒34,纏繞筒另一端的端面沿周向均布有一圈支撐桿36,支撐桿36的自由端可拆卸連接一護盤37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快速全面的盤管拋光裝置,包括機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1)上沿水平方向依次設有用于將盤管拉直并驅動盤管向前運動的驅動機構(4)、至少三組拋光機構(2)及將拋光后的盤管進行盤繞的纏管機構(3);每組拋光機構均包括由兩個側面相對而設的拋光盤(21)構成的拋光單元及定位單元,定位單元包括位于拋光單元前后兩側的定位柱(23),定位柱(23)上設有一供盤管穿過的定位孔,所有拋光機構上的定位孔的圓心在同一直線上;兩拋光盤(21)在各自的電機驅動下沿相反方向旋轉,兩拋光盤的拋光面之間設有供被拋光盤管穿過的間隙;每組拋光機構沿盤管軸向依次而設,所有拋光盤(21)分別沿盤管周向均布,且每組拋光機構的兩拋光盤(21)中心點的連線與盤管的軸線相交;所述驅動機構(4)包括驅動架(44)、設于驅動架(44)上的上下兩排輥輪(41,42)和驅動兩排輥輪做反向運動的驅動電機(43),上下兩排輥輪相互交錯排列,上下兩排輥輪之間設有盤管通道,該盤管通道與所有定位孔的圓心在同一直線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毛美景,雷曉鋒,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景寧宏泰不銹鋼管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