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防漏油密封攪拌裝置,涉及機械制造技術領域,它包括有攪拌軸支座,裝在該攪拌軸支座中心通孔的攪拌軸,所述攪拌軸支座外側面套裝有軸承,本發明專利技術可以解決攪拌機械的潤滑油泄漏而導致攪拌物料被污染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機械制造
,尤其是一種攪拌機械用的防漏油密封攪拌裝置。
技術介紹
在制藥、化工及其他相關行業中,攪拌是一個常見的操作單元,在實驗室,可以通過磁力攪拌方式來實施密封攪拌,但是在生產中對大量溶液的攪拌,往往需要借助容器外的驅動裝置來驅動伸入容器內的攪拌器進行攪拌。在已有的技術中,對于這種攪拌裝置雖然采取了各式各樣的密封方法,但泄露的潤滑油沿攪拌軸進入攪拌容器污染攪拌物料的情況時有發生,特別是在立式攪拌裝置中,安裝在減速器的輸出軸上的橡膠油封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在攪拌軸高速轉動時候,容易磨損失效導致減速器內的潤滑油泄漏,沿攪拌軸進入攪拌容器內污染攪拌物料。 在一些專利,如中國專利號為200910072636.6的專利技術專利公開了一種容器密封攪拌裝置,其采用攪拌軸的同體附件以及由外環形槽和內環形槽組成的密封液槽,防治外界物質及潤滑油污染。但是該專利技術專利仍存在如下缺陷1、攪拌軸高速旋轉時候,密封環攪動密封液,密封液有可能沿著內環形槽外壁遷移進入容器內,污染攪拌物;2、為了避免攪拌過程中密封液表面產生較大的波動,密封液在工作狀態下需具有較大的黏度,這將加大電動機的動力負荷。中國專利號為201020523005. X的技術專利公開了隔壩式攪拌傳動裝置,其采用在基座上設有與基座固定連接且高度小于支架座的隔壩,該隔壩置于容腔內,其四周外壁與溶腔內壁相間隔形成可容納減速機內全部潤滑油的環形腔,在隔壩的正上方設置截面寬度大于隔壩的甩油盤,利用甩油盤將泄漏的潤滑油甩出流入容腔內。該專利技術從某種程度上解決了立式攪拌裝置減速器漏油問題,但是,不能有效預防隔壩軸承內泄漏的潤滑油污染攪拌物料的可能。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防漏油密封攪拌裝置,它可以解決攪拌機械的潤滑油泄漏而導致攪拌物料被污染的問題。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這種防漏油密封攪拌裝置包括有攪拌軸支座,裝在該攪拌軸支座中心通孔的攪拌軸,所述攪拌軸支座外側面套裝有軸承。上述技術方案要中,更為具體的方案還可以是在所述攪拌軸支座頂端端面上設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內填充有編織填料;所述攪拌軸設有伸入所述密封槽的環形部。進一步的所述填料為編織填料。進一步與所述軸承外圈連接的機件的下端連接有封閉所述軸承下端的環形擋圈,所述機件的上端與所述攪拌軸連接。進一步的所述攪拌軸支座與設置在攪拌容器上安裝座固定連接;所述機件通過機械傳動與動力機的輸出轉軸連接。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I、本專利技術采用了攪拌容器上端設置攪拌軸支座,軸承裝在攪拌支座的外側面,解決了軸承內的潤滑油泄漏沿攪拌軸進入攪拌容器污染攪拌物的問題。2、本專利技術采用了在攪拌軸支座上端設置密封槽并在密封槽內編織填料,解決了軸承高速旋轉時,向上遷移的潤滑油沿攪拌軸進入攪拌容器內器污染攪拌物、攪拌容器內物料揮發外泄的問題。3、本專利技術采用了攪拌軸頂端軸盤與驅動裝置固接,驅動裝置可以是采用分體式結構,利用傳送皮帶連接馬達的皮帶輪,也可以是一體式結構的馬達連接減速器后 連接的聯軸器,機械傳動多樣化,解決了傳統立式攪拌裝置減速機內的潤滑油沿輸出軸泄露,進入攪拌容器內污染攪拌物料的問題。4、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簡單合理,使用方便,一套攪拌裝置可應用于多個攪拌容器的密封攪拌。附圖說明 圖I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I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詳述 如圖I所示的防漏油密封攪拌裝置,包括有攪拌軸支座6,裝在攪拌軸支座6中心通孔的攪拌軸1,攪拌軸支座6的外側面套裝有軸承,攪拌軸支座6頂端端面上設有密封槽11,密封槽11內填充有編織填料2 ;攪拌軸I設有伸入密封槽的環形部1-2,該環形部是設在攪拌軸I頂端的軸盤1-1下。機件3套接在軸承4的外圈,機件3的下端連接有用于封閉軸承4下端的環形擋圈5,環形擋圈5通過連接在機件3下端的端蓋8緊固,機件3的上端與攪拌軸的軸盤1-1連接,軸承4上端由套在攪拌軸支座6上的鎖緊螺母12鎖緊,攪拌軸支座6通過固定螺釘9與焊接固定在攪拌容器10上安裝座7固定連接。如圖2所示的本實施例I中,機件3為皮帶輪;皮帶輪通過皮帶與裝在攪拌容器外側的電動機的傳動輪相連。在防漏油密封攪拌裝置啟動狀態下,如果軸承4內的潤滑油泄露,先流到端蓋8內,如泄露的潤滑油較多,可流到攪拌容器外,不會污染攪拌物料,泄露在容器外的潤滑油可用水沖洗或者抹布擦拭除去;若軸承4在高速旋轉的情況下,泄露的潤滑油沿著攪拌軸支座6的外沿向上遷移,在攪拌支座6上端設置的密封槽里填充的編織填料2可阻隔向上遷移的潤滑油進入攪拌軸I的外沿,從而避免泄露的潤滑油進入攪拌容器10內污染攪拌物。如圖3所示的實施例2中,與實施例I不同的是驅動裝置是采用傳統立式攪拌裝置,所采用的一體式結構的馬達連接減速器后連接的聯軸器13,聯軸器13固定連接機件3和軸盤1-1,軸盤1-1起隔油盤的作用,阻隔減速器內泄漏的潤滑油;其它結構方式與原理與上一實施例相同。權利要求1.一種防漏油密封攪拌裝置,包括有攪拌軸支座(6),裝在該攪拌軸支座中心通孔的攪拌軸(I ),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軸支座(6)外側面套裝有軸承(4)。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防漏油密封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軸支座(6)頂端端面上設有密封槽(11),所述密封槽內填充有填料(2);所述攪拌軸(I)設有伸入所述密封槽的環形部(1-2)。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防漏油密封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為編織填料。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防漏油密封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與所述軸承(4)外圈連接的機件(3)的下端連接有封閉所述軸承下端的環形擋圈(5),所述機件(3)的上端與所述攪拌軸(I)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防漏油密封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軸支座(6)與設置在攪拌容器(10)上安裝座(7)密封固定連接;所述機件(3)通過機械傳動與動力機的輸出轉軸連接。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防漏油密封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軸支座(6)與設置在攪拌容器(10)上的安裝座(7)密封固定連接;所述機件(3)通過機械傳動與動力機的輸出轉軸連接。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防漏油密封攪拌裝置,涉及機械制造
,它包括有攪拌軸支座,裝在該攪拌軸支座中心通孔的攪拌軸,所述攪拌軸支座外側面套裝有軸承,本專利技術可以解決攪拌機械的潤滑油泄漏而導致攪拌物料被污染的問題。文檔編號B01F7/16GK102949945SQ201210384590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2日專利技術者趙學偉, 黃宇聲, 林茂盛, 陳勇, 王如一, 賢英越, 方偉忠, 林艷英 申請人:廣西梧州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防漏油密封攪拌裝置,包括有攪拌軸支座(6),裝在該攪拌軸支座中心通孔的攪拌軸(1),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軸支座(6)外側面套裝有軸承(4)。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學偉,黃宇聲,林茂盛,陳勇,王如一,賢英越,方偉忠,林艷英,
申請(專利權)人:廣西梧州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