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的是金屬切削機加工領域的切削刀具?,F在對于加工直徑較大的孔或軸如墊圈、螺母、法蘭盤,多臺階軸等,一般采用套料鉆切削加工,這種套料鉆的刀齒分布在圓管形的刀體上,通過單刃或多刃進行切削,但該鉆在切削較深的孔時,不能有效的斷清。當鉆在孔中,鉆桿的內外圓柱面與加工表面的間隙較小。不利于排屑而散熱效果也較差,影響了加工工件孔表面的光潔度和刀具的耐用度,因此往往需要強迫注入高壓切削液和重復修磨刀刃降低了生產效率,且用以制造刀體及鉆桿的鋼管的強度和剛性也較低不利于硬性材料工件的切削加工。本技術的目的是節省刀具,利于排屑,提高刀具的強度和剛性,對于切削后仍有可保留芯材再利用之功能。本技術是這樣實現的,由刀桿、頸部、刀頭、刀片組成其刀頭的橫截面為圓弧形狀(月牙形)而刀頭的縱向之一端呈弧線距刀片接觸處起逐漸上升,并隨刀頭長度的增加即孔越深而與另一端線趨于水平;根據工件性能及切削孔徑的位置不同,刀桿與刀頭可垂直或平行安置,且刀桿與刀頭固定成整體式或徑連接為分離式。本技術的效果解決了現有套料刀的不足,結合套料刀及車刀的結構特點,便于制造,加工孔時容易排屑,提高了生產效率,保證了加工工件孔表面的光潔度,提高了刀具的耐用度,減少鉆頭孔車刀、外園車刀的需用量。本技術的具體結構由以下的實施例及其附圖給出附圖說明圖1是刀桿與刀頭垂直安置結構;圖2是圖1刀具的仰視狀態;圖3是圖1刀具的側視狀態;圖4是刀桿與刀頭平行安置結構。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例加以描述刀具結構圖1是由刀桿(1)、頸部(2)、刀頭(3)和刀片(4)組成,刀桿(1)與頸部(2)和刀頭(3)固定成一體且呈垂直狀態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端切刀,由刀桿、頸部、刀頭、刀片組成,其特征是(a)刀頭的橫截面為圓弧狀,(b)刀頭縱向之一端呈弧線形。
【技術特征摘要】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