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國光大棗樹的栽培方法,該方法屬于果樹栽培技術領域,本發明專利技術是一種在多年種植國光大棗樹的過程中總結的種植方法,經實踐檢驗,證實其效果良好。大面積種植國光大棗樹時要先經過建園、培育壯苗、肥水管理、修剪、防治病蟲害、采摘等步驟生產出國光大棗果實,該品種是棗樹的優良品種之一,其特點是:1.喜光,好干燥氣候;2.耐寒、耐熱、耐旱澇;3.對土壤要求不嚴,平原、沙地、溝谷、山地皆能生長,但以肥沃的微堿性或中性砂壤土生長最好;4.根系發達、萌蘗力強、適應性廣、抗病能力強,適應于大面積種植。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果樹栽培
,尤其涉及一種品種為國光大棗樹的栽培方法。
技術介紹
棗樹是一種生長在溫帶地區的小喬木,花小多蜜,果實為棗,長圓形,未成熟時黃色,成熟后褐紅色,可鮮食也可制成干果或蜜餞果脯等,營養豐富,富含糖類、蛋白質、鐵、鈣、磷等礦物質及維生素C和維生素P。棗的品種繁多,約有700多種,常見的有幾十種,如金絲小棗、泗洪大棗、冬棗、大棗、脆棗、義烏大棗、國光大棗等。本專利技術是,國光大棗的特點是果實大,品質優,單果重30 - 50克,最大98克,果個大、核卻極小、肉質細嫩、酥脆爽口、多汁無渣、濃甜微酸,味美可口,品質極佳,在9月底10月初成熟;早果性強,當年栽植當年開花結果,三年后進盛果期,抗裂性強,采前不落果,畝產可達3000公斤;適應性強,耐澇、耐干旱。國光大棗有相當的藥用價值1.能提高人體免疫力,促進白細·胞的生成,降低血清膽固醇,提高血清白蛋白,保護肝臟;2.棗中含有抑制癌細胞,甚至可使癌細胞向正常細胞轉化的物質;3.鮮棗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使體內多余的膽固醇轉變為膽汁酸,可瓦解結石的形成;4.棗中富含鈣和鐵,它們對防治骨質疏松產貧血有重要作用;5.棗對病后體虛的人也有良好的滋補作用;棗所含的蘆丁,是一種使血管軟化,從而使血壓降低的物質,對高血壓病有防治功效;6.棗還可以抗過敏、除腥臭怪味、寧心安神、益智健腦、增強食欲。國光大棗的生長特性是1.喜光,好干燥氣候;2.耐寒、耐熱、耐旱澇;3.對土壤要求不嚴,平原、沙地、溝谷、山地皆能生長,但以肥沃的微堿性或中性砂壤土生長最好;4.根系發達、萌蘗力強,具有豐產、穩產的優良特性,且適應性廣、抗病能力強,適應于大面積種植。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主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大面積栽培國光大棗樹的方法,該方法經實踐檢驗,效果良好。一種大面積栽培國光大棗樹的方法,其特征是由以下步驟構成 I.建園國光大棗樹耐瘠、耐旱、耐澇、耐鹽堿和酸性土,對土壤適應性強,一般選擇土層深厚,有灌溉和排水條件的PH值在5. 5-8. 5的平原、沙地、溝谷、山地均可,栽植株行距為4米X 5米。2.培育壯苗繁殖棗苗用嫁接法,砧木用本砧,接穗用I 2年生棗頭上的二次枝,采用皮下接法進行嫁接,時間以發芽前后至新梢旺長期為最好;棗苗培育成功后應選擇壯苗移栽,起苗時應避免傷根過多,運輸過程中要防止受旱,栽植后主干60厘米范圍樹盤內要覆蓋地膜。3.肥水管理棗樹雖對土壤的適應性很強,但要獲得豐產優質的果實,仍需有良好的肥水條件,施肥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基肥一次,追肥2次,基肥施以自配的有機無機復合肥,第一次追肥在萌芽前使用,以氮肥為主,滿足枝葉生長和花芽分化的需要;第二次追肥在幼果期使用,滿足果實發育和根系生長的需要,以磷、鉀肥為主,輔以氮肥,有利于增進果實品質;此外,在花前、花期和幼果期還可進行葉面追肥,對提高著果率和提高棗果質量,開花著果期間,土壤應保持一定的濕度,梅雨期間則應注意排水。—種國光大棗樹的栽培方法,其有益效果是可使國光大棗樹茁壯成長,并生產出個大味美高質量的國光大棗。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 I.修剪棗樹喜光,全樹應保留主枝7-9個,分三四層著生在中心干上,第一層主枝3-4個,以上各層2-3個,第一、二層層間距保持I米-I. 2米,以上各層可梢小,為O. 6-0. 8米;在培養骨干技的同時,周圍其他棗頭和永久性二次枝上都能形成大量棗股應注意保留;除冬剪外,生長期間還要做好抹芽、疏枝和對旺長棗頭的摘心工作,摘 心時下部留3-5個二次枝,經控長后二次枝生長充實,有效結果部位增加,并可提高摘心棗頭的著果率。2.防治病蟲害國光大棗的病害有棗瘋病和棗銹病,棗瘋病引起枝、葉、花不正常的生長,目前尚無良好的防治方法,一旦發現病株,應及早鏟除,防止蔓延;棗銹病為害葉片和果實,可使用50%多菌靈800倍液防治;蟲害有棗尺蠖,可人工殺滅或在幼蟲大量孵化后用90%敵百蟲1000倍液防治;還有棗粘蟲、刺蛾、龜蠟蚧、盲蝽象可用20%速滅殺丁 5000倍液防治。3.采摘國光大棗棗果成熟過程可分成白熟期、脆熟期和完熟期三個階段,棗果在白熟期已充分發育,肉質較松軟,皮薄,是加工蜜棗用的果實采收期;脆熟期果皮已漸轉紅,此期棗果質脆、糖高、汁多,是鮮食用棗的采收期;完熟期的棗果色澤深艷,含糖量達到最高,肉質由內向外逐漸變軟,含水率降低,是干制紅棗的采收期。權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種植國光大棗樹時要經過建園、培育壯苗、肥水管理、修剪、防治病蟲害、采摘等步驟生產出國光大棗果實。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其第一步的特征在于建園,國光大棗樹耐瘠、耐旱、耐澇、耐鹽堿和酸性土,對土壤適應性強,一般選擇土層深厚,有灌溉和排水條件的PH值在5. 5-8. 5的平原、沙地、溝谷、山地均可,栽植株行距為4米X 5米。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其第二步的特征在于培育壯苗,繁殖棗苗用嫁接法,砧木用本砧,接穗用I 2年生棗頭上的二次枝,采用皮下接法進行嫁接,時間以發芽前后至新梢旺長期為最好;棗苗培育成功后應選擇壯苗移栽,起苗時應避免傷根過多,運輸過程中要防止受旱,栽植后主干60厘米范圍樹盤內要覆蓋地膜。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其第三步的特征在于肥水管理,棗樹雖對土壤的適應性很強,但要獲得豐產優質的果實,仍需有良好的肥水條件,施肥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基肥一次,追肥2次,基肥施以自配的有機無機復合肥,第一次追肥在萌芽前使用,以氮肥為主,滿足枝葉生長和花芽分化的需要;第二次追肥在幼果期使用,滿足果實發育和根系生長的需要,以磷、鉀肥為主,輔以氮肥,有利于增進果實品質;此外,在花前、花期和幼果期還可進行葉面追肥,對提高著果率和提高棗果質量,開花著果期間,土壤應保持一定的濕度,梅雨期間則應注意排水。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其第四步的特征在于修剪,棗樹喜光,全樹應保留主枝7-9個,分三四層著生在中心干上,第一層主枝3-4個,以上各層2-3個,第一、二層層間距保持I米-I. 2米,以上各層可梢小,為O. 6-0. 8米;在培養骨干技的同時,周圍其他棗頭和永久性二次枝上都能形成大量棗股應注意保留;除冬剪外,生長期間還要做好抹芽、疏枝和對旺長棗頭的摘心工作,摘心時下部留3-5個二次枝,經控長后二次枝生長充實,有效結果部位增加,并可提高摘心棗頭的著果率。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國光大率樹的栽培方法,其第五步的特征在于防治病蟲害,國光大棗的病害有棗瘋病和棗銹病,棗瘋病引起枝、葉、花不正常的生長,目前尚無良好的防治方法,一旦發現病株,應及早鏟除,防止蔓延;棗銹病為害葉片和果實,可使用50%多菌靈800倍液防治;蟲害有棗尺蠖,可人工殺滅或在幼蟲大量孵化后用90%敵百蟲1000倍液防治;還有棗粘蟲、刺蛾、龜蠟蚧、盲蝽象可用20%速滅殺丁 5000倍液防治。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其第六步的特征在于采摘,國光大棗棗果成熟過程可分成白熟期、脆熟期和完熟期三個階段,棗果在白熟期已充分發育,肉質較松軟,皮薄,是加工蜜棗用的果實采收期;脆熟期果皮已漸轉紅,此期棗果質脆、糖高、汁多,是鮮食用棗的采收期;完熟期的棗果色澤深艷,含糖量達到最高,肉質由內向外逐漸變軟,含水率降低,是干制紅棗的采收期。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該方法屬于果樹栽培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國光大棗樹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種植國光大棗樹時要經過建園、培育壯苗、肥水管理、修剪、防治病蟲害、采摘等步驟生產出國光大棗果實。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不公告發明人,
申請(專利權)人:駱偉偉,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