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池連接器及與其配合的電池,解決現有技術中電池掉電的問題。電池連接器包括:固定部、金屬彈片、接觸片和限位片,所述金屬彈片為U型的片狀結構,所述金屬彈片設有一個長側臂和一個短側臂,所述短側臂與所述固定部連接,所述長側臂與所述接觸片連接,所述限位片設置在所述固定部上,且分別在所述接觸片的兩側,電池上設有金屬指,所述金屬指設置在與所述接觸片相配合的位置。(*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種電池連接器及與其配合的電池。
技術介紹
目前,電池模塊與主板之間都是通過電池連接器來實現連接的,現有的電池連接器一般是通過在一個塑膠體組裝進去三個金屬彈片,再將電池連接器通過印刷電路板貼到主板上,然后再通過上述三個金屬彈片與電池上的三個金屬指接觸,達到與電池連接器充分的接觸,從而達到供電的目的。現有技術的缺點為了節省空間,通常在電池正下方的主板區域安裝硬件和射頻器件,這樣就會導致電池被抬高,電池被抬高以后,電池連接器上的三個金屬彈片與電池端·部金屬指的塑膠部分間隙就會非常小,電池連接器上的金屬彈片就會被電池端部的塑膠擠壓變形,導致電池與電池連接器金屬彈片接觸不可靠,從而導致電池掉電。
技術實現思路
鑒于上述的分析,本技術旨在提供一種電池連接器及與其配合的電池,以解決現有技術中電池掉電的問題。本技術的目的主要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電池連接器,包括固定部、金屬彈片、接觸片和限位片,所述金屬彈片為U型的片狀結構,所述金屬彈片設有一個長側臂和一個短側臂,所述短側臂與所述固定部連接,所述長側臂與所述接觸片連接,所述限位片設置在所述固定部上,且分別在所述接觸片的兩側。優選地,所述限位片設置在所述金屬彈片和所述接觸片的兩側的所述固定部上。優選地,還包括壓片,每一個所述限位片上相對所述金屬彈片的位置分別設置所述壓片,所述壓片卡在所述金屬彈片上。優選地,所述接觸片為U型,所述接觸片的開口朝向所述固定部,所述長側臂與所述接觸片的一端的端部連接。優選地,所述固定部設置在主板上。優選地,電池上設有金屬指,所述金屬指設置在與所述接觸片相配合的位置。一種終端,該終端包括電池連接器和與其相配合的電池;所述電池連接器包括固定部、金屬彈片、接觸片和限位片,所述金屬彈片為U型的片狀結構,所述金屬彈片設有一個長側臂和一個短側臂,所述短側臂與所述固定部連接,所述長側臂與所述接觸片連接,所述限位片設置在所述固定部上,且分別在所述接觸片的兩側;所述電池上設有金屬指,所述金屬指設置在與所述接觸片相配合的位置。優選地,還包括壓片,每一個所述限位片上相對所述金屬彈片的位置分別設置所述壓片,所述壓片卡在所述金屬彈片上。優選地,所述限位片設置在所述金屬彈片和所述接觸片的兩側的所述固定部上。優選地,所述接觸片為U型,所述接觸片的開口朝向所述固定部,所述長側臂與所述接觸片的一端的端部連接。本技術有益效果如下I.本技術的電池連接器包括固定部、金屬彈片、接觸片和限位片,在固定部上金屬彈片的兩側設有兩個限位片,用以限制電池對金屬彈片的過度擠壓,使金屬彈片不易變形,解決了電池掉電的問題。2.本技術的電池連接器還包括壓片,每一個所述限位片上相對所述金屬彈片的位置分別設置所述壓片,所述壓片卡在所述金屬彈片上,限定金屬彈片的位置,使金屬彈片不會過度張開。3.本技術的電池連接器的接觸片為U型,所述接觸片的開口朝向所述固定·部,這種設計具有更好的電接觸效果。本技術的其他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說明書中闡述,并且,部分的從說明書中變得顯而易見,或者通過實施本技術而了解。本技術的目的和其他優點可通過在所寫的說明書、權利要求書、以及附圖中所特別指出的結構來實現和獲得。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電池連接器結構圖;圖2為本技術的電池的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的電池連接器及與其配合的電池的示意圖。附圖標記1-固定部,2-金屬彈片,21-長側臂,22-短側臂,3-接觸片,4-限位片,5-壓片,6-電池,61-金屬指,7-主板,8-電池連接器。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來具體描述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其中,附圖構成本申請一部分,并與本技術的實施例一起用于闡釋本技術的原理。為了清楚和簡化目的,當其可能使本技術的主題模糊不清時,將省略本文所描述的器件中已知功能和結構的詳細具體說明。如圖I所示的本技術的實施例提供一種電池連接器8,其包括固定部I、金屬彈片2、接觸片3和限位片4,所述金屬彈片2為U型的片狀結構,所述金屬彈片2設有一個長側臂21和一個短側臂22,所述短側臂22與所述固定部I連接,所述長側臂21與所述接觸片3連接,所述限位片4設置在所述固定部I上,且分別在所述接觸片3的兩側。本技術的實施例提供的電池連接器8包括固定部I、金屬彈片2、接觸片3和限位片4,在固定部I上金屬彈片2的兩側設有兩個限位片4,用以限制電池6對金屬彈片2的過度擠壓,使金屬彈片2不容易變形,解決現有技術中電池6掉電的問題。作為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所述限位片4設置在所述金屬彈片2和所述接觸片3的兩側的所述固定部I上。作為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還包括壓片5,每一個所述限位片4上相對所述金屬彈片2的位置分別設置所述壓片5,所述壓片5卡在所述金屬彈片2上。本技術實施例的電池連接器8還包括壓片5,每一個所述限位片4上相對所述金屬彈片2的位置分別設置 所述壓片5,所述壓片5卡在所述金屬彈片2上,限定金屬彈片2的位置,使金屬彈片2不會過度張開。作為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所述接觸片3為U型,所述接觸片3的開口朝向所述固定部1,所述長側臂21與所述接觸片3的一端的端部連接。本技術實施例的電池連接器8的接觸片3為U型,所述接觸片3的開口朝向所述固定部1,這種設計具有更好的電接觸效果。作為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所述固定部I設置在主板7上。本技術實施例的電池連接器8將固定部I通過smt (印數電路板)貼片到主板7上。如圖2所示的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電池6上設有金屬指61,所述金屬61指設置在與所述接觸片3相配合的位置。本技術的實施例提供的電池連接器8具有至少有三個相互配套的固定部I、金屬彈片2、接觸片3和限位片4和壓片5,與之相配合的電池也設有至少三個金屬指61。本技術的實施例的電池6上的金屬指61與電池連接器8上的接觸片3相配合,實現電池連接器8和電池6的電連接。如圖3所示的本技術的實施例的電池連接器8及與其配合的電池6,所述電池連接器的固定部I通過smt (印數電路板)貼片到主板7上,電池連接器8的金屬彈片2具有一定的彈性,所述金屬彈片2的短側臂22與固定部I連接,長側臂21與接觸片3的一端的端部連接,接觸片3為U型,接觸片3的開口朝向固定部1,限位片4設置在所述固定部I上,且分別在所述接觸片3和金屬彈片2的兩側,每一個所述限位片4上相對所述金屬彈片2的位置分別設置一個壓片5,壓片5卡在金屬彈片2上,電池6上設有金屬指61,金屬指61設置在與所述接觸片3相配合的位置,通過接觸片3與所述金屬指61的接觸實現電池6與電池連接器8的電連接。本技術的實施例還提供一種終端,該終端包括電池連接器8和與其相配合的電池6 ;所述電池連接器8包括固定部I、金屬彈片2、接觸片3和限位片4,所述金屬彈片2為U型的片狀結構,所述金屬彈片2設有一個長側臂21和一個短側臂22,所述短側臂22與所述固定部I連接,所述長側臂21與所述接觸片3連接,所述限位片4設置在所述固定部I上,且分別在所述接觸片3的兩側;電池6上設有金屬指61,所述金屬61指設置在與所述接觸片3相配合的位置。作為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所述限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池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部、金屬彈片、接觸片和限位片,所述金屬彈片為U型的片狀結構,所述金屬彈片設有一個長側臂和一個短側臂,所述短側臂與所述固定部連接,所述長側臂與所述接觸片連接,所述限位片設置在所述固定部上,且分別在所述接觸片的兩側。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印長兵,
申請(專利權)人: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