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摩擦片自動鉆孔機,包括分度器、夾緊裝置、鉆孔裝置。夾緊裝置裝設在分度器上,其主要包含有:軸座;上、下基盤呈對應地設置在軸座上,并被分度器傳動旋轉;調整上、下基盤間距的升降調整機構設在軸座上;夾緊單元分布在上、下基盤的相對應面上,并以軸座為中心環繞排列;同步調整夾緊單元與軸座中心距離的同步調整機構,裝設在軸座上;鉆孔裝置具有鉆頭,其各有一個動力源,且鉆頭對正夾緊裝置的軸中心線。從而能達到可夾持多種規格的摩擦片,并施以自動化鉆孔作業。(*該技術在200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技術涉及一種自動鉆孔機,特別是涉及一種可避免更換模具而能自動夾緊多種規格的摩擦片,并加以鉆孔的摩擦片自動鉆孔機。在鼓式剎車方式中,摩擦片與剎車蹄片的結合大多利用鉚釘加以鉚合,所以在摩擦片上需開鑿沉頭孔以容鉚釘貫穿,沉頭孔的開鑿可由特定的鉆頭達成,然而必須先將摩擦片加以夾持定位,才能順利進行鉆孔,但摩擦片是呈圓弧造型,不同于一般方形的工件,所以在夾持上需以特殊的夾具配合外,且通常一個夾具僅能配合單一規格的摩擦片,而摩擦片因應不同直徑、廠牌的剎車鼓而有多種長、寬、厚的規格,所以必須制作很多夾具導致成本增加外,當更換夾具時會耗費人力、時間,并使作業停頓,難以提高經濟效益及作業質量。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而提供一種摩擦片自動鉆孔機,使其可夾持多種規格的摩擦片,且可實現自動化鉆孔作業。本技術的目的是由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技術的目的還可由以下技術措施進一步實現。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及積極效果。由以上技術方案可知,由于其采用具有一個可夾持定位多種規格摩擦片,并以摩擦片的弧徑為半徑,而促使摩擦片旋繞設定角度的夾緊裝置,及至少一組鄰設在夾緊裝置周緣的鉆孔機構,且每一鉆孔機構上具有兩個可調整間距的鉆頭,鉆頭和夾緊裝置的中心對齊,因此本技術確實可經由簡捷的調整后,而針對各種不同規格的摩擦片施行鉆孔作業,免除了更換夾具的麻煩,進而可降低成本、增進效率及提高加工質量。綜上所述,本技術可夾持多種規格的摩擦片,且可實現自動化鉆孔作業。確為一結構新穎、適于實用的新設計。下面通過較佳實施例及附圖對本技術的摩擦片自動鉆孔機進行詳細說明。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較佳實施例正視狀態的局部剖視圖。圖3是圖2中Ⅲ-Ⅲ線的剖視圖。圖4是本技術較佳實施例側視狀態的局部剖視圖。圖5是夾緊裝置的局部剖視圖。圖6是夾緊單元的局部剖視圖。圖7是鉆孔裝置的立體狀態的局部剖視圖。圖8是鉆孔裝置的正視狀態的局部剖視圖。圖9是本技術較佳實施例俯視狀態的動作示意圖。圖10是圖9中X-X線的剖視圖。圖11是圖9中Ⅺ-Ⅺ線的剖視圖。請參閱圖1、圖2、圖3所示,本技術主要是在機臺8上設有夾緊裝置1及鉆孔裝置7,其中,夾緊裝置1用以夾持各類規格的摩擦片9,而鉆孔裝置7至少有一組以上,本實施例采用兩組,而且鄰設在夾緊裝置1的周緣,可施行鉆孔作業。再請參閱圖4、圖5所示,由圖得知,夾緊裝置1主要包含有上、下基盤11、12,升降調整機構2,夾緊單元3,以及同步調整機構4。其中,上、下基盤11、12呈對應設置在軸座13上,在上、下基盤11、12的對應盤面上開設有若干個呈放射狀排列且貫穿盤面的導槽14(見圖3所示),并在導槽14的適當間隔處至少設置一個限位板15,本實施例設置兩個,上基盤11、下基盤12是設在分度器5的轉盤50上而且可同時被分度器5所傳動,并精確地依所設定的角度旋轉,分度器5的詳細構造及原理為以往的現有技術,并非本技術的特征,所以不再加以說明。另外,軸座13可在周面上形成數個凹槽16,升降調整機構2則設在其一個凹槽16內,升降調整機構2包含一根螺桿,其一端定位在凹槽16內的適當處,另一端則凸出在上基盤11上,并螺合一個方栓21,方栓21套設一個搖臂22就可以搖動升降調整機構2旋轉,造成上基盤11可在升降調整機構2的導程內,依附在軸座13而升降至某一定點,以改變基盤11、12的間距。請參閱圖3、圖4所示,夾緊單元3平均地分布在上、下基盤11、12的導槽14上,并以適當間距環繞軸座13的中心,本實施例中夾緊單元3設置兩組,各配合一個限位板15而設置。請參閱圖6所示,夾緊單元3主要包含有一個可在導槽14內平移的座體31,在座體31上適當處設有一個具有弧面的定位塊311,在座體31內則樞設有略呈半圓形的夾塊33,夾塊33可被動力源32所推移而往復旋繞,本實施例中的動力源32是一個氣壓缸,在動力源32的伸縮端上連接一根連桿34,藉連桿34來控制夾塊33的旋繞擺動,夾塊33具有呈凸出的按壓部331,其外緣與座體31間適當地密貼,但不會妨礙夾塊33的旋轉。請再參閱圖4、圖6所示,在上、下基盤11、12的近周緣處分別形成兩個環狀的氣槽17、18,氣槽17、18可同時接引至設在下基盤12的一個切換閥19上,切換閥19外接一個氣壓源,氣槽17、18再同時藉由數個輸氣軟管135與每一夾緊單元3的動力源32接通,如此,可操作切換閥19而促使同一組的夾緊單元3的夾塊33動作而達到聯動控制的效果。請再參閱圖4、圖5所示,同步調整機構4則主要包含有兩個螺紋轉盤41、兩個齒輪42及一個調整軸43,其中螺紋轉盤41分別設置在上、下基盤11、12內,并在適當處形成內齒411,內齒411可分別與齒輪42嚙合,而調整軸43設在軸座13的其中一個凹槽16內,調整軸43是可伸縮的,以免妨礙上、下基盤11、12的間距調整,并同時使調整軸43與兩個齒輪42樞合,調整軸43的頂緣形成方栓431,同前也能被搖臂22所轉動,進而經齒輪42的傳動而使螺紋轉盤41旋轉,如圖6所示,夾緊單元3的座體31底緣則具有可與螺紋轉盤41嚙合的滑塊35,當螺紋轉盤41旋轉時則造成滑塊35在導槽14中平移。請再參閱圖2所示,并配合參閱圖7、圖8所示,鉆孔裝置7同樣設在機臺8上,至少有一組(本實施例采用兩組)鄰設在夾緊裝置1周緣,以施行鉆孔作業,每一鉆孔裝置7則至少設有兩個鉆頭711、712,該鉆頭711、712在適當處各樞接一個滑塊72,在滑塊72末端則設有不自轉的螺母73,且滑塊72嵌合在一個滑座74內,該滑座74側緣設有一根螺桿75,該螺桿75為兩端不同旋繞方向的設計,并分別和兩螺母73嚙合,螺桿75上緣形成方栓752,該方栓752也配合裝設一個搖臂(如圖2所示),因此,搖動搖臂正、反轉時則經螺桿75、螺母73促使鉆頭711、712同時漸近或漸遠地沿滑座74移動,以適應各種規格的摩擦片9,而調整鉆頭中心距。此外,鉆頭711、712的末端可各樞接一個可伸縮的萬向接頭76,該萬向接頭76則同時與一個動力源77(見圖2所示)的輸出端嚙合,如此可由動力源77造成鉆頭711、712同步反向轉動,且動力源77可在一定行程內往復水平移動以進行鉆孔。請參閱圖3所示,動力源77間設有一個手輪782,轉動時可造成動力源77的下降,動力源77是市面可以買到的產品,而且是利用以往的技術,所以在此不再贅述,而在決定動力源77間的夾角時必須將鉆頭711、712和夾緊裝置1的軸中心線相互對齊。本技術的調整方式及夾緊動作,請參閱圖2所示;首先,依所要加工摩擦片9的高度為基準而操作升降調整機構2,在本實施例中,因為搖襞2是套設在方栓21上,當正、逆向搖動時,可經由升降調整機構2與上基盤11的螺合而促使上基盤11升降,圖2所示是上、下基盤11、12上兩座體31的面緣被調整至大約等于摩擦片9高度的狀態。另外,再根據摩擦片9的曲率半徑而調整各座體31與軸座13中心的距離,將搖臂22套置在方栓431(請參閱圖5所示)后轉動,經齒輪42、螺紋轉盤41而傳動滑塊35(參閱圖6所示),造成所有分布在上、下基盤11、12上的摩擦單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摩擦片自動鉆孔機,包括一個分度器,一個可夾持摩擦片的夾緊裝置,及至少兩組鄰設在所述夾緊裝置周緣且可旋行鉆孔作業的鉆孔裝置,所述夾緊裝置裝設在所述分度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夾緊裝置主要包含有:軸座;上、下基盤,呈對應地設置在所 述軸座上,并被所述分度器所傳動旋轉;一個可調整上、下基盤間距的升降調整機構,設在所述軸座上;至少兩個夾緊單元,其分布在所述上、下基盤的相對應面上,并以所述軸座為中心環繞排列;一個可同步調整所述夾緊單元與所述軸座中心距離的同步調整 機構,其裝設在所述軸座上;所述鉆孔裝置具有至少兩個水平設置并可調整間距的鉆頭,所述鉆頭各有一個動力源,且所述鉆頭對正所述夾緊裝置的軸中心線。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傳家,謝幼安,林清富,
申請(專利權)人: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71[中國|臺灣]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