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智能空氣凈化系統,具體涉及一種公廁智能通風除臭控制系統。公廁智能通風除臭控制系統,該系統包括臭氣收集子系統、臭氣排放與處理子系統、臭氣強度檢測與控制子系統和如廁強度監測子系統;1)臭氣收集子系統包括集氣罩和排風扇;2)臭氣排放與處理子系統包括除臭反應釜;3)臭氣強度控制子系統包括臭味傳感器、警報器和單片機處理系統;4)如廁強度檢測控制子系統包括紅外線傳感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立足于自動檢測控制,能提高公廁的通風除臭效率、能源利用率和降低運營成。(*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智能空氣凈化系統,具體涉及一種公廁智能通風除臭控制系統。技術背景現如今,城市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公廁的數量也與日劇增。人們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注重生活的品質。而公廁的現代化,無臭化是必然的趨勢。廁所臭氣主要來源于排泄出的固體物和液體物,其中固體物主要為糞便,液體物則主要是尿液。臭氣首先給人的感覺是不適、心情不愉快,繼而對人的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精神狀態等都會帶來危害,而且許多惡臭物質是有毒有害的。廁所里的臭氣主要是糞類素、吲哚、氨、硫化氫、尿素等。氨對人體的呼吸系統、神經系統等造成影響,其中對呼吸系統影響較大,可損害人的肺功能,尤其是對小氣道通氣功能損害比較大,輕度中毒表現有鼻炎、咽炎、氣管炎、支氣管炎,嚴重的會引起肺氣腫,呼吸窘迫癥;尿素對人體的呼吸系統也有輕度影響;硫化氫是強烈的神經毒物,人體吸入硫化氫可引起急性中毒和慢性損害。長期反復吸入一定量的硫化氫可引起嗅覺減退,以及會出現神經衰弱綜合征和植物神經功能障礙。由于公廁是個公共場所,對于一些人流密集的場所,由于人多,公廁的臭氣中難免會帶有病原體(細菌、真菌及病毒),十分利于一些傳染疾病的傳播。而公廁臭氣的處理狀況比較不樂觀。公廁由于建造時的設計,投入使用時的管理的問題以及人為因素的影響,公廁的臭氣是比較嚴重的。時有報道,因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公廁惡臭從而影響周圍居民的投訴。而且位于車站、廣場、繁華商場等人流量打、進出頻繁、使用率高的公廁極易引發惡臭。還有一些短時間人流劇增,使用頻繁的,會導致清潔不及時,所以導致又臟又臭,讓人掩鼻。一般來說,現在技術中控制公廁除臭方法主要有在廁所內噴灑空氣清新劑,通過一些設備或人工的方式以霧狀的形式的士噴灑來掩蔽臭味。香薰法,就是在廁所內點燃檀香,靠檀香陰染所散發出的濃烈香味跟臭氣摻和,用以達到掩蔽惡臭的辦法。加臭丸法,就是在小便池中加入樟腦丸,靠樟腦丸中的對二氯苯和萘所散發的濃烈氣味,用以達到掩蔽惡臭的辦法抽氣排味法,就是在廁所內裝排風扇,力口大廁所的換風量來降低臭味。低溫等離子體除臭技術,這是一個集物理、化學、生物和環境科學與一體的交叉綜合的除臭技術。然而由于當今公廁人流量大,現有技術中盡管采取了以上的多種處理臭氣的辦法,但是公廁惡臭依然嚴重。由于傳統方法處理的局限性,會導致公廁內的臭味分布不均。一些排風扇比較密集的地方因為空氣的流通,臭氣稀釋的比較快,所以會不臭。然而,一些死角,由于氣流穩定,利于臭氣的囤積,臭味就會比較嚴重。還有一些因為氣象條件的影響,臭氣會積聚在靠近的面的地方,形成穩定的臭氣層,自然通風難以將其除去。且現有技術中的抽風排氣法中需要借助外部能源的排風扇工作時的能耗。由于公廁的特殊性,不可能像私廁一樣人去上廁所開啟排風扇,上完后就可以關掉。公廁的排風扇一般是長期開著的,不管有沒有人去上廁所,也不管廁所臭不臭,就一直開著,這樣能源的利用率就低去了。這就跟當今節能減排的大思路不符,違背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的存在的技術問題,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智能公廁智能通風除臭控制系統,該系統通過雙控制系統保障除臭工作,達到雙重保險,保證除臭效果。同時采用智能控制,達到使人如廁感到公廁是“安全、無臭、舒適、衛生、節能”的目的。為了實現上述的目的,本技術采用了以下的技術方案公廁智能通風除臭控制系統,該系統包括臭氣收集子系統、臭氣排放與處理子系統、臭氣強度檢測與控制子系統和如廁強度監測子系統;其中I)所述的臭氣收集子系統包括集氣罩和排風扇,集氣罩設置在公廁天花板四個周部,排風扇設置在墻體上,排風扇的進風口連通所述的集氣罩;·2)所述的臭氣排放與處理子系統包括除臭反應釜,除臭反應釜的進口端連接所述的排風扇的出氣口,除臭反應釜上設有排氣口 ;3)所述的臭氣強度控制子系統包括臭味傳感器、警報器和單片機處理系統,臭味傳感器包括氨氣傳感器和硫化氫傳感器,氨氣傳感器和硫化氫傳感器均布于公廁天花板中間部位,同時在臭反應爸的排氣口與如廁位置也設置氨氣傳感器和硫化氫傳感器,氨氣傳感器和硫化氫傳感器分別連接所述的單片機處理系統,單片機處理系統連接所述的警報器和排風扇,控制所述的警報器和排風扇工作;4)所述的如廁強度檢測控制子系統包括紅外線傳感器,紅外線傳感器設置在自動沖水系統部位,紅外線傳感器連接所述的單片機處理系統實現數據采集。作為優選,該系統還包括定時控制系統,所述的定時控制系統為單片機系統內設置的一個定時器,根據各個時間點控制排風扇的運行。作為優選,單片機系統采用MSP430F1232單片機。作為優選,氨氣傳感器采用NH3_C/200傳感器,硫化氫傳感器采用0P200-H2S_BH傳感器。本技術根據如廁強度控制輔助以臭氣強度控制雙重控制來進行公廁臭氣強度的控制。因為公廁中的臭氣來源主要是人們如廁時所產生的,由如廁強度控制能很好控制源頭。輔以臭氣強度檢測,當臭氣強度達到某一強度時開啟對應的排風扇等級,使系統的除臭效率達到臭氣強度控制的要求。還有這主要是是臭氣強度超過4級時所要起到重要的作用,當超過4級臭氣強度時,立即開啟報警提示,提醒人們不要進入公廁,并且要提醒工作人員前來檢查是否是系統出現了故障。本控制系統立足于自動檢測控制,能提高公廁的通風除臭效率、能源利用率和降低運營成。本系統實現簡單,且不同公廁的控制系統設計基本一致,通用性比較好。通過雙控制系統保障除臭工作,達到雙重保險,保證除臭效果。達到使人如廁感到公廁是“安全、無臭、舒適、衛生、節能”的目的。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公廁智能通風除臭控制系統的設備簡圖。圖2為除臭傳感器的設置結構示意圖。圖3為臭氣強度控制系統結構。圖4為如廁強度控制系統結構。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做一個詳細的說明。如圖I所示的公廁智能通風除臭控制系統,該系統包括臭氣收集系統、臭氣排放與處理系統、臭氣強度控制系統、如廁強度控制系統和定時控制系統。所述的臭氣收集系統包括集氣罩I和排風扇2,集氣罩I設置在公廁天花板四個周部,排風扇2設置在墻體上,排風扇2的進風口連通所述的集氣罩I。所述的臭氣排放與處理系統包括除臭反應釜3,除臭反應釜3的進口端連接所述的排風扇2的出氣口,除臭反應釜3上設有排氣口。所述的臭氣強度控制系統包括臭味傳感器4、警報器和單片機處理系統,臭味傳感器4包括氨氣傳感器和硫化氫傳感器,單片機系統采用MSP430F1232單片機,氨氣傳感器采用NH3_C/200傳感器,硫化氫傳感器采用0P200-H2S-BH傳感器。氨氣傳感器和硫化氫傳感器均布于公廁天花 板中間部位,氨氣傳感器和硫化氫傳感器分別連接所述的單片機處理系統,單片機處理系統連接所述的警報器和排風扇2。所述的如廁強度控制系統包括紅外線傳感器,紅外線傳感器設置在自動沖水系統中,紅外線傳感器連接所述的單片機處理系統實現數據采集。所述的定時控制系統為單片機系統內設置的一個定時器,根據各個時間點控制排風扇2的運行。本技術臭氣強度控制系統是按照公廁的臭度等級實施控制的一種模式。由安裝在公廁中的臭味傳感器4實時檢測,由傳輸設備傳送到微處理器,再由微處理器處理后通過傳輸系統控制排風扇2的運作,控制公廁內的通風強度從而達到公廁臭度等級小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公廁智能通風除臭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該系統包括臭氣收集子系統、臭氣排放與處理子系統、臭氣強度檢測與控制子系統和如廁強度監測子系統;其中:1)所述的臭氣收集子系統包括集氣罩(1)和排風扇(2),集氣罩(1)設置在公廁天花板四個周部,排風扇(2)設置在墻體上,排風扇(2)的進風口連通所述的集氣罩(1);2)所述的臭氣排放與處理子系統包括除臭反應釜(3),除臭反應釜(3)的進口端連接所述的排風扇(2)的出氣口,除臭反應釜(3)上設有排氣口;3)所述的臭氣強度控制子系統包括臭味傳感器(4)、警報器和單片機處理系統,臭味傳感器(4)包括氨氣傳感器和硫化氫傳感器,氨氣傳感器和硫化氫傳感器均布于公廁天花板中間部位,同時在臭反應釜的排氣口與如廁位置也設置氨氣傳感器和硫化氫傳感器,氨氣傳感器和硫化氫傳感器分別連接所述的單片機處理系統,單片機處理系統連接所述的警報器和排風扇(2),控制所述的警報器和排風扇(2)工作;4)所述的如廁強度檢測控制子系統包括紅外線傳感器,紅外線傳感器設置在自動沖水系統部位,紅外線傳感器連接所述的單片機處理系統實現數據采集。
【技術特征摘要】
1.公廁智能通風除臭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該系統包括臭氣收集子系統、臭氣排放與處理子系統、臭氣強度檢測與控制子系統和如廁強度監測子系統;其中 1)所述的臭氣收集子系統包括集氣罩(I)和排風扇(2),集氣罩(I)設置在公廁天花板四個周部,排風扇(2 )設置在墻體上,排風扇(2 )的進風口連通所述的集氣罩(I); 2)所述的臭氣排放與處理子系統包括除臭反應釜(3),除臭反應釜(3)的進口端連接所述的排風扇(2)的出氣口,除臭反應釜(3)上設有排氣口 ; 3)所述的臭氣強度控制子系統包括臭味傳感器(4)、警報器和單片機處理系統,臭味傳感器(4)包括氨氣傳感器和硫化氫傳感器,氨氣傳感器和硫化氫傳感器均布于公廁天花板中間部位,同時在臭反應釜的排氣口與如廁位置也設置氨氣傳感器和硫化氫傳感器,氨氣傳...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夏鳳毅,盛成龍,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計量學院,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