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電動車驅動系統及電動車,電動車驅動系統,包括受電弓、三相電機和動力轉換裝置,動力轉換裝置包括第一電力轉換模塊和第二電力轉換模塊;第一電力轉換模塊包括牽引接觸器、第一整流器、充電接觸器、第一逆變器和開關電路,牽引接觸器與第一整流器的交流側連接,充電接觸器與第一逆變器的交流側連接,第一整流器和第一逆變器的直流側分別與開關電路連接;第二電力轉換模塊包括雙穩態開關電路、第二整流器和第二逆變器,雙穩態開關電路分別與第二整流器和第二逆變器的直流側連接;受電弓與牽引接觸器連接,開關電路與雙穩態開關電路連接,第二整流器和第二逆變器的交流側分別與三相電機連接。實現提高電動車的能量利用率。(*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車輛設備,尤其涉及ー種電動車驅動系統及電動車。
技術介紹
目前,隨著能源消耗的日益嚴重,電力作為能源的電動車(電動汽車或電動公交車等)被廣泛的應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電動車的驅動系統通常包括受電弓和三相電機,三相電機的工作過程是可逆的,即可實現電能-動能(三相電機)轉換,也可實現動能-電能轉換(發電機)。但以往情況下動能-電能轉換所輸出的電能因為相位的差異并不能為電網所用(其所輸出的電能被稱為雜波電能,如果回饋到電網,會干擾電網的正常輸電,稱為“電力公害”),所以這塊電能不能被利用而且要通過其它處理方式引入大地,否則會出現電能在三相電機內存儲造成傷人事件。因此,現有技術中電動車在剎車過程中的動能沒有充分利用而浪費棹,導致現有技術中電動車的能量利用率較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電動車驅動系統及電動車,解決現有技術中電動車的能量利用率較低的缺陷,實現通過電動車驅動系統提高電動車的能量利用率。本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電動車驅動系統,包括受電弓和三相電機,還包括動カ轉換裝置,所述動カ轉換裝置包括第一電カ轉換模塊和第二電カ轉換模塊;所述第一電カ轉換模塊包括牽引接觸器、第一整流器、充電接觸器、第一逆變器和開關電路,所述牽引接觸器與所述第一整流器的交流側連接,所述充電接觸器與所述第一逆變器的交流側連接,所述第一整流器的直流側和所述第一逆變器的直流側分別與所述開關電路連接;所述第二電カ轉換模塊包括雙穩態開關電路、第二整流器和第二逆變器,所述雙穩態開關電路分別與所述第二整流器的直流側和所述第二逆變器的直流側連接;所述受電弓與所述牽引接觸器連接,所述開關電路與所述雙穩態開關電路連接,所述第二整流器的交流側和所述第二逆變器的交流側分別與所述三相電機連接。本技術提供的電動車驅動系統,通過設置動カ轉換裝置,在需要通過市電驅動電動車運行時,受電弓將市電引入到動カ轉換裝置中,牽引接觸器閉合使市電通過第一整流器由交流電變為直流電后進入到第二逆變器,經過第二逆變器轉為適合三相電機使用的交流電供三相電機使用,實現三相電機帶動電動車運行;當電動車制動時,三相電機作為發電機發電產生交流電,三相電機產生交流電經過第二整流器處理形成直流電,直流電進入到第一逆變器轉為能夠融入市電電網的交流電,此時充電接觸器閉合使第一逆變器轉換的交流電進入到市電電網,實現通過電動車驅動系統提高電動車的能量利用率。如上所述的電動車驅動系統,還包括蓄電池,所述動カ轉換裝置還包括輔助逆變器,所述蓄電池和所述開關電路分別與所述輔助逆變器的直流側連接,所述三相電機與所述輔助逆變器的交流側連接。如上所述的電動車驅動系統,所述第一電カ轉換模塊還包括穩壓器,所述開關電路通過所述穩壓器與所述輔助逆變器的直流側和所述雙穩態開關電路連接。如上所述的電動車驅動系統,還包括主變壓器,所述受電弓通過所述主變壓器與所述牽引接觸器連接。如上所述的電動車驅動系統,還包括高壓開關,所述受電弓通過所述高壓開關與所述主變壓器連接。如上所述的電動車驅動系統,還包括保護箱,所述動カ轉換裝置設置在所述保護箱中。本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是,ー種電動車,包括如上所述的電動車驅動系統。本技術提供的電動車,通過設置動カ轉換裝置,在需要通過市電驅動電動車 運行時,受電弓將市電引入到動カ轉換裝置中,牽引接觸器閉合使市電通過第一整流器由交流電變為直流電后進入到第二逆變器,經過第二逆變器轉為適合三相電機使用的交流電供三相電機使用,實現三相電機帶動電動車運行;當電動車制動時,三相電機作為發電機發電產生交流電,三相電機產生交流電經過第二整流器處理形成直流電,直流電進入到第一逆變器轉為能夠融入市電電網的交流電,此時充電接觸器閉合使第一逆變器轉換的交流電進入到市電電網,實現通過電動車驅動系統提高電動車的能量利用率。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ー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I為本技術電動車驅動系統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技術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圖I為本技術電動車驅動系統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如圖I所示,本實施例電動車驅動系統,包括受電弓I和三相電機2,還包括動カ轉換裝置3,動カ轉換裝置3包括第一電カ轉換模塊31和第二電カ轉換模塊32;第一電カ轉換模塊31包括牽引接觸器311、第一整流器312、充電接觸器313、第一逆變器314和開關電路315,牽引接觸器311與第一整流器312的交流側連接,充電接觸器313與第一逆變器314的交流側連接,第一整流器312的直流側和第一逆變器314的直流側分別與開關電路315連接;第二電カ轉換模塊32包括雙穩態開關電路321、第二整流器322和第二逆變器323,雙穩態開關電路321分別與第二整流器322的直流側和第二逆變器323的直流側連接;受電弓I與牽引接觸器311連接,開關電路315與雙穩態開關電路321連接,第二整流器322的交流側和第二逆變器323的交流側分別與三相電機2連接。具體而言,本實施例電動車驅動系統具有牽引模式和充電模式。在牽引模式下,本實施例電動車驅動系統將通過受電弓I將市電引入并用于驅動三相電機2 ;當電動車處于制動狀態或滑行狀態時,本實施例電動車驅動系統將處于充電模式,此時三相電機2將作為發電機發電并將電能回饋給市電電網。其中,為了解決三相電機2在動能-電能轉換過程中所輸出的電能因為相位的差異并不能為電網所用的問題,本實施例電動車驅動系統通過動カ轉換裝置3實現將三相電機2產生的電能回饋給電網。具體的,在牽引模式下,牽引接觸器311處于閉合狀態而充電接觸器313處于打開狀態,受電弓I將電網中的電能引入到第一整流器312,通過第一整流器312轉為直流電,經過第一電カ轉換模塊31處理獲得的直流電通過開關電路315輸送入到第二電カ轉換模塊32中,經過控制雙穩態開關電路321的狀態使第二逆變器323所在的電路導通,從而直流電通過第二逆變器323處理轉化為適于三相電機2使用的交流電,使三相電機2能夠驅動電動車移動。在充電模式下,牽引接觸器311處于打開狀態而充電接觸器313處于閉合狀態,三相電機2將跟隨車輪轉動成為發電機,三相電機2產生的交流電與電網存在相位差異,此時,雙穩態開關電路321將使第二整流器322所在的電路導通,三相電機2產生的交流電將通過第二整流器322變為直流電 逆向傳給第一電カ轉換模塊31,直流電經過第一逆變器314處理轉換為與電網相位相同的交流電便可以通過充電接觸器313輸送給電網。進ー步的,在牽引模式與充電模式轉換過程中,為了確保直流環節的電壓以及電動車中其他部件的正常運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動車驅動系統,包括受電弓和三相電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動力轉換裝置,所述動力轉換裝置包括第一電力轉換模塊和第二電力轉換模塊;所述第一電力轉換模塊包括牽引接觸器、第一整流器、充電接觸器、第一逆變器和開關電路,所述牽引接觸器與所述第一整流器的交流側連接,所述充電接觸器與所述第一逆變器的交流側連接,所述第一整流器的直流側和所述第一逆變器的直流側分別與所述開關電路連接;所述第二電力轉換模塊包括雙穩態開關電路、第二整流器和第二逆變器,所述雙穩態開關電路分別與所述第二整流器的直流側和所述第二逆變器的直流側連接;所述受電弓與所述牽引接觸器連接,所述開關電路與所述雙穩態開關電路連接,所述第二整流器的交流側和所述第二逆變器的交流側分別與所述三相電機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電動車驅動系統,包括受電弓和三相電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動力轉換裝置,所述動力轉換裝置包括第一電力轉換模塊和第二電力轉換模塊;所述第一電力轉換模塊包括牽引接觸器、第一整流器、充電接觸器、第一逆變器和開關電路,所述牽引接觸器與所述第一整流器的交流側連接,所述充電接觸器與所述第一逆變器的交流側連接,所述第一整流器的直流側和所述第一逆變器的直流側分別與所述開關電路連接;所述第二電力轉換模塊包括雙穩態開關電路、第二整流器和第二逆變器,所述雙穩態開關電路分別與所述第二整流器的直流側和所述第二逆變器的直流側連接;所述受電弓與所述牽引接觸器連接,所述開關電路與所述雙穩態開關電路連接,所述第二整流器的交流側和所述第二逆變器的交流側分別與所述三相電機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動車驅動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蓄電...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本狄恩·約翰查爾斯,李蘭宇,
申請(專利權)人:賽銳青島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本狄恩·約翰查爾斯,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