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基片的夾取裝置。夾取裝置包括:本體,本體包括第一本體和第二本體,第一本體與第二本體可活動地連接;第一本體與第二本體間形成用于夾緊基片的夾緊空間;調節(jié)部,調節(jié)部的兩端分別與第一本體和第二本體固定連接,調節(jié)部的長度可調,用于調節(jié)第一本體與第二本體之間的夾緊空間的大小。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中的夾取裝置通過調節(jié)部調節(jié)第一本體和第二本體間的夾緊空間的大小,來實現(xiàn)對基片的夾取和放置。由于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采用夾取裝置夾取基片,不僅解決了基片被污染的問題,還能可靠的夾取基片,減少了基片脫落而造成損壞的情況。(*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實驗操作工具領域,更具體地,涉及ー種基片的夾取裝置。技術背景 現(xiàn)有技術中是靠人工手持方式取放基片(例如小尺寸的勻膠鉻版)。基片放置在暗盒中,取放基片時,需將拇指和食指(或中指)張開,卡住基片的同一邊的兩個角,從而將基片從暗盒中拿出或放入。現(xiàn)有技術取放基片具有以下缺點1.操作人員取放基片時雖然戴著潔凈手套,但由于操作設備、儀器等會有顆粒塵埃,所以手套上仍會沾上污塵顆粒,從而造成取放基片時易將基片污染的問題。2.如果基片尺寸較大,由于人手大小有限,可能會導致取放基片吃力,使得基片容易從人手上滑落。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g在提供一種基片的夾取裝置,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易污染基片、基片易脫落損壞的問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基片的夾取裝置,包括本體,本體包括第一本體和第二本體,第一本體與第二本體可活動地連接;第一本體與第二本體間形成用于夾緊基片的夾緊空間;調節(jié)部,調節(jié)部的兩端分別與第一本體和第二本體固定連接,調節(jié)部的長度可調,用于調節(jié)第一本體與第二本體之間的夾緊空間的大小。進ー步地,夾取裝置還包括夾片,夾片可拆卸地設置在本體的夾緊端,夾片與基片相卡接。進ー步地,本體包括設置在本體的操作端的操作手柄和設置在本體的夾緊端的夾頭,夾頭之間形成夾緊空間,夾片設置在夾頭上。進ー步地,第一本體包括設置在第一本體的操作端的第一操作手柄、以及設置在第一本體的夾緊端的第一夾頭和第二夾頭,第二夾頭與第一本體位于同一平面內,且與第ー夾頭之間形成夾角,夾片包括設置在第一夾頭上的第一夾片和設置在第二夾頭上的第二夾片,第二夾頭和第二夾片均朝向夾緊空間。第二本體包括第二操作手柄和設置在第二本體的夾緊端的第三夾頭,夾片還包括設置在第三夾頭上的第三夾片。進ー步地,第一本體和第二本體鉸接,第一本體的第一操作手柄與第一夾頭位于本體的同一側,第二本體的第二操作手柄與第三夾頭位于本體的同一側,且第一本體和第ニ本體相對設置。進ー步地,第一本體與第二本體鉸接,第一本體的第一操作手柄與第二本體的第三夾頭位于本體的同一側,第一本體的第一夾頭和第二夾頭與第二本體的第二操作手柄位于本體的同一側,第一本體和第二本體交叉設置。進ー步地,夾片包括用于放置基片的凹槽。進ー步地,凹槽沿遠離基片的方向截面積逐漸減小。進ー步地,調節(jié)部為設置在本體的夾緊端的弾性收縮單元或者設置在本體的操作端的弾性擴張單元。進ー步地,調節(jié)部為設置在本體的夾緊端或設置在本體的操作端的弾性收縮單 元。本技術中的夾取裝置通過調節(jié)部調節(jié)第一本體和第二本體間的夾緊空間的大小,來實現(xiàn)對基片的夾取和放置。由于本技術采用夾取裝置夾取基片,不僅解決了基 片被污染的問題,還能可靠的夾取基片,減少了基片脫落而造成損壞的情況。附圖說明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技術的進ー步理解,本技術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構成對本技術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I示意性示出了本技術中的夾取裝置的結構示意圖;以及圖2示意性示出了本技術中的夾取裝置和基片配合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技術可以由權利要求限定和覆蓋的多種不同方式實施。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基片的夾取裝置。如圖I所示,本技術中的夾取裝置包括本體,本體包括第一本體10和第二本體20,第一本體10與第二本體20可活動地連接;第一本體10與第二本體20間形成用于夾緊基片的夾緊空間;調節(jié)部30,調節(jié)部30的兩端分別與第一本體10和第二本體20固定連接,調節(jié)部30的長度可調,用于調節(jié)第一本體10與第二本體20之間的夾緊空間的大小。使用夾取裝置取放基片時,通過手動改變第一本體10和第二本體20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由于第一本體10與第二本體20是活動連接的,因而第一本體10與第二本體20之間的位置很容易改變。),從而改變夾緊空間的大小,直到夾緊空間可以適應基片的大小,而后通過調節(jié)部30將第一本體10和第二本體20之間的位置固定,使夾緊空間保持在與基片大小相適應的狀態(tài),從而實現(xiàn)了對基片的夾緊。由于本技術采用夾取裝置夾取基片,不僅解決了基片被污染的問題(因為現(xiàn)有技術中采用人工手持方式拿取夾片,所以容易污染基片。),還能可靠的夾取基片,減少了基片脫落而造成損壞的情況。本技術中的夾取裝置還包括夾片40,夾片40可拆卸地設置在本體的夾緊端,夾片40與基片相卡接(請參考圖I)。優(yōu)選地,夾片40套設在本體的夾緊端,且通過固定螺釘將夾片40與本體固定,從而防止在使用過程中,由于夾片40從本體上滑落而導致基片脫落損毀的情況。由于設置了夾片40,因而增大了本體與基片間的受カ面積,從而進ー步地保證可以夾穩(wěn)基片。本技術中的本體包括設置在本體的操作端的操作手柄和設置在本體的夾緊端的夾頭,夾頭之間形成夾緊空間,夾片40設置在夾頭上。優(yōu)選地,如圖I所示,第一本體10包括設置在第一本體10的操作端的第一操作手柄11、以及設置在第一本體10的夾緊端的第一夾頭12和第二夾頭13,第二夾頭13與第一本體10位于同一平面內,且與第一夾頭12之間形成夾角,夾片40包括設置在第一夾頭12上的第一夾片40a和設置在第二夾頭13上的第二夾片40b,第二夾頭13和第二夾片40b均朝向夾緊空間。第二本體20包括第二操作手柄21和設置在第二本體20的夾緊端的第三夾頭22,夾片40還包括設置在第三夾頭22上的第三夾片40c(請參考圖I)。使用夾取裝置時,通過對第一操作手柄11和第二操作手柄21進行相應操作,可以改變夾緊端的夾緊空間的大小,從而實現(xiàn)對基片的取放。由于設置了三個夾頭,且第二夾頭13與第一夾頭12之間有夾角,從而使得基片被夾取時與夾緊裝置有三個接觸點,因而提高了夾取裝置夾緊基片的可靠性。優(yōu)選地,如圖2所示的實施例中,第一本體10和第二本體20鉸接,第一本體10的第一操作手柄11與第一夾頭12位于本體的同一側,第二本體20的第二操作手柄21與第三夾頭22位于本體的同一側,且第一本體10和第二本體20相對設置。使用夾取裝置時,通過同時握壓第一操作手柄11和第二操作手柄21,使得第一夾頭12、第二夾頭13和第三夾頭22間的夾緊空間變大,從而便于將基片放置到夾緊空間中,然后慢慢減小對第一操作手柄11和第二操作手柄21握壓力,使得夾緊空間逐漸變小直至適應基片的大小并將其卡 緊為止。優(yōu)選地,調節(jié)部30為設置在本體的夾緊端的弾性收縮單元或者設置在本體的操作端的弾性擴張單元。如圖2所示的實施例中,調節(jié)部30是設置在本體的夾緊端的弾性收縮單元。進ー步地,調節(jié)部30是彈簧。在另一未圖示的實施例中,第一本體10與第二本體20鉸接,第一本體10的第一操作手柄11與第二本體20的第三夾頭22位于本體的同一側,第一本體10的第一夾頭12和第二夾頭13與第二本體20的第二操作手柄21位于本體的同一側,第一本體10和第二本體20交叉設置。該實施例的設置方式,類似于剪刀的實施方式。使用夾取裝置時,需要通過同時擴壓第一操作手柄11和第二操作手柄21,使得第一夾頭12、第二夾頭13和第三夾頭22間的夾緊空間變大,從而便于將基片放置到夾緊空間中,然后逐漸減小對第一操作手柄11和第二操作手柄21擴壓力,使得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基片的夾取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體,所述本體包括第一本體(10)和第二本體(20),所述第一本體(10)與所述第二本體(20)可活動地連接;所述第一本體(10)與所述第二本體(20)間形成用于夾緊所述基片的夾緊空間;調節(jié)部(30),所述調節(jié)部(30)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本體(10)和所述第二本體(20)固定連接,所述調節(jié)部(30)的長度可調,用于調節(jié)所述第一本體(10)與所述第二本體(20)之間的所述夾緊空間的大小。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基片的夾取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體,所述本體包括第一本體(10)和第二本體(20),所述第一本體(10)與所述第二本體(20)可活動地連接;所述第一本體(10)與所述第二本體(20)間形成用于夾緊所述基片的夾緊空間; 調節(jié)部(30),所述調節(jié)部(30)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本體(10)和所述第二本體(20)固定連接,所述調節(jié)部(30)的長度可調,用于調節(jié)所述第一本體(10)與所述第二本體(20)之間的所述夾緊空間的大小。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夾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夾取裝置還包括夾片(40),所述夾片(40)可拆卸地設置在所述本體的夾緊端,所述夾片(40)與所述基片相卡接。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夾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包括設置在所述本體的操作端的操作手柄和設置在所述本體的夾緊端的夾頭,所述夾頭之間形成所述夾緊空間,所述夾片(40)設置在所述夾頭上。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夾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體(10)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一本體(10)的操作端的第一操作手柄(11)、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一本體(10)的夾緊端的第一夾頭(12)和第二夾頭(13),所述第二夾頭(13)與所述第一本體(10)位于同一平面內,且與所述第一夾頭(12)之間形成夾角,所述夾片(40)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一夾頭(12)上的第一夾片(40a)和設置在所述第二夾頭(13)上的第二夾片(40b),所述第二夾頭(13)和所述第二夾片(40b)均朝向所述夾緊空間。所述第二本體(20)包括第二操作手柄(21)和設置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丁峰,陳社城,
申請(專利權)人:湖南電子信息產業(yè)集團有限公司,湖南普照信息材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